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一、对教师个性化教学的认识一般的观点认为教师的个性是在一定个人个性的基础上赋予了教师职业所特有的个性,包括教师个人自身的个性和教师职业的个性。教师个人的个性是从心理学上对个人所下的定义,是指一个人能力、气质、性格以及动机、兴趣、理想、信念等。教师职业的个性是指教师职业给这个群体的特殊规定性,适应教师角色规范的要求在教育活动中形成并表现出来的心理和行为倾向性。教师个性的显现和张扬离不开教学这个大舞台,因此,研究个性化教学是对研究教师个性的关键所在。教师个性是教师个体个性和教师职业个性的统一,同样,教师的…  相似文献   

2.
陈珍 《辽宁教育》2011,(4):13-15
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根本在于教师素质的提高,而教师素质的提高关键在于教师良好个性品质的塑造。教师需要全面认知、理解包容、把控情绪、善于交往和坚毅执着等良好的个性品质。积极和谐的校园文化是教师良好个性品质形成的基础,科学合理的教师评价机制是教师良好个性品质形成的根本,正确认识和疏导教师心理问题能够让教师良好个性品质更加完善。  相似文献   

3.
教师个性是指一个教师的整个精神面貌,是在教育教学实践中经常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具有一定倾向性的心理特征的总和,包含教师个人的能力、气质、性格、兴趣、动机、理想、信念等。作为一名校长,应该学会释放教师的个性,并对教师的个性加以积极的引导,让其为学校的教育教学服务。教师的个性特长是一种教育资源学校的管理者要充分认识到,教师的个性特长是一种重要的教育资源,  相似文献   

4.
某种意义上说,素质教育就是个性教育。但个性只能靠个性来培养,没有教师的个性就没有学生的个性,而教师的个性又往往体现于他的教学个性,这也是教师本人创造性能力的体现。很难想像,一个没有语文教学个性的教师是如何让其学生去体验语文魅力,进而对语文产生执着兴趣的!而一个有理想的语文教师只有铸成自己的教学个性,才能真正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体系。  相似文献   

5.
这是特色教师研究的一个基本的、核心的概念。我们认为,特色教师就是个性化的教师,是认识和优化了自己个性的教师。特色就是个性,个性就是特色。每一位教师都是一位潜在的特色教师,每一位教师都可以发展为特色教师。换言之,当你作为一个具体的教师时,其实你已经是一位有个性的教师。问题是你有没有认识自己的个性,你有没有优化自己的个性。  相似文献   

6.
教学个性是教师个性在教学中的体现,具有个体独特性和社会规约性的双重属性。教学个性作为一种生成的、潜在的教学资源,是学生个性发展的辐射力、教师专业发展的内驱力、课堂灵动的生命力。走出教师教学个性日渐稀缺的困境,需要学校教学制度的合理赋权和教师个体的自主增能。  相似文献   

7.
刘世英 《考试周刊》2011,(67):132-133
个性是语言的土壤,没有个性就没有风格.没有个性就没有力量。语言有了不同的个性,就会变得有血有肉,色彩盎然。教师是运用语言来传道、授业、解惑的,教师的语言水平是关系工作成效的一个重要因素.也是一个教师的人格魅力之所在。贫乏、单调、生硬是教师语言之大忌,鲜活、精深、宽容、幽默是教师语言应具有的特色。  相似文献   

8.
培养个性化语感的四种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教师张扬教学个性是前提教学个性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呈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风格。它是一种特色,一种风格,是教师人格的外化。只有教师的个性得到发挥,教学的个性得到张扬,才能培养和发展学生的个性化语感。首先,教师要对作品进行个性的解读。语文教师应该拥有解读作品的个  相似文献   

9.
周曙  朱方长 《教书育人》2005,(12):56-57
一、对教师个性化教学的认识 一般的观点认为教师的个性是在一定个人个性的基础上赋予了教师职业所特有的个性,包括教师个人自身的个性和教师职业的个性。教师个人的个性是从心理学上对个人所下的定义,是指一个人能力、气质、性格以及动机、兴趣、理想、信念等。教师职业的个性是指教师职业给这个群体的特殊规定性,适应教师角色规范的要求在教育活动中形成并表现出来的心理和行为倾向性。教师个性的显现和张扬离不开教学这个大舞台,因此,研究个性化教学是对研究教师个性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0.
21世纪是张扬个性的时代,社会呼唤富有个性和创造性的人才。所以,培养教师的教学个性,使之呈现丰富多彩和多元化的局面,是值得学校管理者和教师思考的问题。一、反思是形成教学个性的基础教学个性是教师个人在多年的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与探索中逐步形成的  相似文献   

11.
教学个性是教师教学成熟的标志,是教师"人性"在教学中的体现。教学的主体和客体的多元性和不确定性决定了教学的个性化特征,也决定了教师必须有个性。但在教育实践中,中小学教师的教学个性却由于学校管理、评价机制和教师个体思想的缺乏等原因被遮蔽了。通过教师主体回归、个体意识觉醒和自我提升可以彰显教师的教学个性。  相似文献   

12.
教师个性与教学效果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影响教学效果的诸因素主要通过教师个性而起作用。教师个性的研究,不仅要重视教师本身良好个性的塑造,而且更重要的是用教师的良好个性通过教学过程去塑造学生。  相似文献   

13.
在高等学校倡导个性化教育过程,教师本人的个性对学生的重要影响未引起足够重视。从教师劳动具有的示范性及心理内化是促进个性发展的关键等方面的分析看,只有注重教师的个性,才能有效确立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发展、展现教师自身良好的个性,并促进个性与教学的结合是目前高校教师发展的新理念。  相似文献   

14.
论研究型教师应具有的个性品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玉平 《教育探索》2006,(2):114-115
教师的个性品质,是影响受教育者个性和教育成效的重要因素,它对学生个性发展具有导向功能,是一种巨大的教育资源。“教师的人格(个性)对于年轻的心灵来说,是任何东西都不能代替的、有益于发展的阳光,教育者的人格(个性)是教育的一切”,所以,“在教育中,一切都应以教育者的个性为基础”。未来的教育是一种个性化的教育,它需要有优秀个性品质的研究型教师。先进的管理理念、独特的语言艺术、超强的驾驭课堂能力、主动捕捉信息的意识、积极进取的科研精神、善于反恩的可贵品质,是研究型教师应该具备的个性品质。  相似文献   

15.
21世纪是创新的世纪,是尊重个性、弘扬个性的世纪。个性孕育了创新,创新展示了个性。美国著名学者J·W基夫认为:个性化教育将成为21世纪教育的必然选择,也是教育改革的核心。个性发展教育需要以教师个性为基础,如何根据教师的个性特点调动教师积极性已成为当今教育管理的主题。  相似文献   

16.
探析新课改背景下教师教学个性的式微与成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师具有自我个性的教学是“人性”在课堂教学的体现。新课程改革在解放学生的同时,也为教师具有自我个性的教学提供了展示的舞台。然而,事与愿违,新课程改革中教师的教学模式化、固定化,边缘化的倾向却越来越明显;当我们为解放学生、张扬学生个性欣喜时,发现教师的教学个性在改革的浪潮中逐渐被淹没。教师教学主体性的失落、教师教学能动性的枯竭、教师教学创造性的阻碍、教师教学自主性的压抑等四个维度是新课改背景下教师教学个性式微的主要原因。新课程改革呼唤教师教学个性的成长,这需要教师主体意识的回归,教师自己积极主动的“适应”、“理解”、“体验”,学校运用开放、弹性的教学管理模式,并建立促进生命发展的教师教学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17.
没有思想就没有个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今天,学生个性的培养日益受到重视。毋庸讳言,学生个性的形成除了社会、家庭的影响外,教师是一个重要因素。可以说,有个性的教师才能教出有个性的学生。但长期以来,追求升学率的单一思想,整齐划一的教学模式,已使大部分教师迷失了自我,失去了个性。在新教学理念与旧教学体制的冲突下,教师要不要张扬个性?如何张扬个性?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嘴黑的内核     
今天,学生个性的培养日益受到重视。毋庸讳言,学生个性的形成除了社会、家庭的影响外,教师是一个重要因素。可以说,有个性的教师才能教出有个性的学生。但长期以来,追求升学率的单一思想,整齐划一的教学模式,已使大部分教师迷失了自我,失去了个性。在新教学理念与旧教学体制的冲突下,教师要不要张扬个性?如何张扬个性?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衡艳 《考试周刊》2014,(46):176-176
教师的衣着打扮、言谈举止、知识素养、性格心理、道德品质等这些个性修养不仅代表教师个人的形象、体现出教师自身的修养,更重要的是它影响学生个性的形成与发展。本文分析了这一影响作用,并对教师提高自身个性修养提出了意见。  相似文献   

20.
一、具备独特的教学个性 个性是一个人带有倾向性的、本质的、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个性的形成与发展既受自然素质的影响,又受到社会环境的制约,所以个性是因人而异的。语文教师的个性素质决定其教学水平与教学风格。凡有突出成就的教师,他们的个性素质都是很高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