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妍 《考试周刊》2014,(34):196-196
<正>儿童的智能在他们的手指尖上,许多科学家都证实,手和脑之间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所以在幼儿期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提高孩子的小肌肉动作是极其重要的。小肌肉动作也叫精细动作,是由小肌肉群组成的随意动作,主要的小肌肉动作就是手的活动,它包括手眼协调、指尖动作、手指屈伸等局部运动,而这些活动正是发展幼儿精细动作的重要途径。所以在了解小班幼儿手指精细动作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有效促进小班幼儿手指精细动作的发展,充分地把握幼儿生长的关键时期,  相似文献   

2.
邓湘宇 《考试周刊》2011,(18):237-237
精细动作即小肌肉动作,是指幼儿手的活动,主要包括眼手协调、手指屈伸和指尖动作等局部活动,精细动作对幼儿的发展意义重大。视力残疾儿童和普通儿童的发展有其相同的规律,[1]视力残疾幼儿"以手代目"认识外界事物,因此精细动作对他们生活、学习的影响更为巨大。  相似文献   

3.
手巧心灵     
手与脑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手的活动和手指的精细、灵巧的动作可以刺激大脑中手指运动中枢;大脑的运动中枢又能调节手指的活动。神经中枢与手指活动反覆地相互作用,能促进儿童大脑的发育。同时,大脑的发育又促使手的活动和手指的动作更加准确、敏捷、精细、灵巧。  相似文献   

4.
手的精细动作的发展和心理的发展存在着相互调节的关系。手的活动可以刺激脑髓中的手指运动中枢,手指活动越多、越精细,就越能刺激大脑皮层上相应运动区的生理活动,从而使思维活跃,智能发展。而大脑在不断接受新的刺激后又促使手的动作更加协调和灵巧。在幼儿期,为了让幼儿的思维更加灵活,应当注重培养幼儿手的操作能力。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就曾提出过要“解放儿童的双手”。为了更好地发展幼儿手的精细动作和操作技能,  相似文献   

5.
陈颖 《少年世界》2009,(3):31-33
孩子是通过活动来学习的,手是人的第二大脑,手与许多脑神经息息相关,手的活动促进大脑的发育。1~3岁的宝宝处于手的精细动作的敏感期,因此家长要抓住关键期为宝宝创设环境训练手部的精细动作,促进宝宝智力发展。  相似文献   

6.
一、手工区域的作用区角活动是幼儿获得知识技能情感体验的重要途径。手工区是区角活动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作用主要有:1.培养幼儿动手能力幼儿经常动手参与活动,可有效促进手部精细动作的熟练度,并对手部协调能力有很大帮助。如常见的动手游戏《穿孔》,幼儿用线从纸板上的孔洞穿过去,可以穿出自己喜爱的图案。这个游戏锻炼了幼儿手部精细动作  相似文献   

7.
精细动作能力是指个体凭借手掌和手指等部位的小肌肉或小肌肉群的运动,在感知觉、注意等多方面心理活动的配合下完成特定任务的能力.对于幼儿来说,其手部精细动作就是手的活动,包括手眼协调、指尖动作和手指伸展等局部运动.这些动作在幼儿的日常生活和学习中无处不在,如吃饭、穿衣、画画、写字、搭积木等.幼儿的动手能力存在着巨大的差异,而部分幼儿的动手能力不容乐观.究其原因,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大人过分疼爱幼儿,对幼儿生活上的事情包办过多,致使幼儿缺少动手操作的机会.  相似文献   

8.
手是幼儿认识物品的重要器官,也是触觉的主要器官,通过活动手指来刺激大脑皮层,能较大程度地增强大脑的活力。因此,经常锻炼手指进行较为复杂、精细的运动,培养手指动作娴熟、灵活性对于大脑皮层建立更为丰富的神经联系有很大的促进作用。而"手指游戏",顾名思义,就是以手指为主要的游戏"材料",以活动手指为主要游戏目的及过程的游戏。大多数手指游戏还伴有好听有趣且朗朗上口的儿歌,让幼儿边说边活动手指,既促进幼儿口语的锻炼,又兼顾手指运动,促进手口一致。  相似文献   

9.
周维婷 《家教世界》2013,(10):10-12
手是认识事物特征的重要器官,是人类进化的标志,因而手部的动作在婴儿心智教育中非常重要。手部精细动作的健全发展,可以使幼儿认识事物的各种属性及彼此间的联系,促进其知觉完整性与具体思维的发展,并且为幼儿以后吃饭、握笔写字、使用工具等行为打下基础。有研究表明,在新生儿期戴过手套的小儿其精细动作的发育落后于不戴手套的小儿,同时其发育上也受到一定的影响。因此在脑发育迅速的幼儿期作精细动作的训练无疑是促进小儿脑发育的有效方法之一。除此之外,精细动作的训练还可提高孩子的动手能力,提高自信心和探索能力,为日后的全面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通过对托班幼儿个案追踪,我们观察了解到,2-3岁幼儿的自我服务能力尚处于初步意识和建立的起始阶段,因此,关注幼儿生活、积极引导生活,努力创设有利于幼儿成长的生活条件,促进幼儿身体、认知、情感等方面的发展,是2-3岁幼儿教养的重点。我们遵循"在生活中寻找切入点""让小手为生活服务"的原则,尝试在精细动作游戏中培养幼儿的自我服务能力,为培养幼儿的全面发展发挥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家教指南》2005,(5):33-33
对于0岁至3岁的孩子来说,最关键的应该是“寓娱乐于教育”,此时的孩子应着开发技能和动作训练,而非写字,绘画等高级技能。如用玩球等游戏来训练孩子的平衡能力,全身协调功能以及一些精细动作等。在大脑发育上可以在玩乐中适当训练孩子的基本识别能力,辨色力和数数能力等。  相似文献   

11.
金蒙 《父母必读》2009,(2):97-107
手被称为人的“第二大脑”。手的动作的熟练与灵巧程度,在相当程度上可以反映出宝宝智能的发育状态。经常活动手指的宝宝,头脑的发育会更快,注意力、记忆力、创造力和想象力都将获得更好的发展。3岁前,是手的动作发展至关重要的时期。一起来玩动动小手的游戏,宝宝不仅会拥有灵巧的小手,更会拥有智慧的大脑。  相似文献   

12.
周杨 《启蒙(3-7岁)》2012,(12):26-27
手眼协调能力是人体运动智能中精细动作能力的一部分,属于身体小肌肉群的能力发展。精细动作能力包括手眼协调、手指的灵活性、手脚协调三部分。在人体的感觉器官中,眼睛被喻为心灵的窗户,手则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最主要部分,故有十指连心之说。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儿童的智力发展体现在手指尖上。"可见,提升宝宝的手眼协调能力,对提高智力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婴幼儿精细动作的发展虽然是一个缓慢的过程,但是,如果平时注意培养训练,宝宝的手眼协调能力就会很快发展。  相似文献   

13.
幼儿教育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市面上号称发展幼儿各项能力的产品层出不穷。其中,滑行车因为能够提高幼儿动作协调能力而备受家长青睐。但部分教师和家长不会正确使用滑行车训练幼儿的动作协调能力。由于幼儿的动作协调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其身体素质、运动能力、智力发展和心理健康。本文将探究滑行车是否能够提高幼儿动作协调能力,如何提高协调能力,并在此基础上给出相应的训练建议。  相似文献   

14.
李贞 《山东教育》2011,(Z6):72-73
设计意图中国的筷子在世界各国的餐具中可谓独树一帜,经过几千年的演变,筷子已成为中国传统饮食文化的代表之一。据研究,在幼儿使用筷子夹取食物时,同时牵动着手指、手腕、手臂等多个关节的肌肉,不仅可以帮助幼儿锻炼小肌肉的协调性,提高手部精细动作的能力,同时肌肉活动刺激脑细胞,有助于幼儿大脑的发育,促进手、眼、脑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5.
精细动作训练是对智障学生进行康复训练的一个重要方法,能够增强其手部动作的灵活性、准确性,提高他们的手眼协调能力。在数学活动课中,有意识安排了精细动作训练的尝试:把精细动作训练与思维的有序性相结合;把精细动作训练与操作的准确性相结合,改善手指动作的精细化程度,提高了智障学生手—眼—脑的协调能力,从而提高智障学生的智力。  相似文献   

16.
正古人创造了"心灵手巧"这个成语,就是把动手和思维联系在了一起。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思维与手指的灵活性有着密切的关系。手指活动越多,动作越精细,对大脑的刺激就越丰富。而相应的大脑的兴奋程度越高,又能更有效地调节手指的活动,提高手指动作的协调性和灵活性。因此,幼儿的手和手指的动作的协调性和灵活性,已经成为衡量其智力水平的标准之一。  相似文献   

17.
王玉娟 《考试周刊》2014,(30):192-192
<正>手指游戏使幼儿"游"中强体,"戏"里启智,促进幼儿的认知发展,促进幼儿的社会性发展,促进幼儿的情感发展等。那么,如何组织幼儿进行手指游戏呢?一、手指游戏的组织指导策略小班幼儿年龄比较小,手指肌肉还没发育完全,语言表达能力比较弱。在选择手指游戏时要充分考虑幼儿的年龄特点。小班幼儿适宜选取一些篇幅简短、手指动作相对简单的内容。  相似文献   

18.
《考试周刊》2016,(8):186-187
幼儿阶段是儿童身体发育和机能发展极为迅速的时期,在这个时期,球类运动作为班级的体育运动特色,是很有现实意义的一件事情,也符合指南的精神。幼儿动作的发展是身体机能发展状况的重要表现,并与幼儿心理的发展具有关联。不仅如此,幼儿动作的发展还是适应社会生活必备的基本能力。以球为载体,通过引导、鼓励幼儿进行多样的玩球活动,促进幼儿动作更灵敏、协调,使幼儿的动作能力多方位得以发展。  相似文献   

19.
夏晴 《父母必读》2009,(2):108-109
“手的动作发展和大脑发育的关系最为密切。”我们知道,手的动作是受大脑控制的。科学研究发现,手指与大脑之间有着非常广泛的联系。从大脑皮层备区的分工情况来看,控制手和面部肌肉活动的区域要比控制其他肌肉运动区域大许多。如果将大脑皮层管辖躯体的范围用拟人形的图形描绘出来,我们便可以看到,无论是在感觉方面还是在运动方面,手在画面上的面积都是巨大的。  相似文献   

20.
游戏是幼儿最喜爱的活动,它对于幼儿来说,有着促进其全面发展的重要作用。幼儿在游戏中不仅锻炼了身体,学到了知识,增长了智慧,提高了动手能力,而且能从中学会分辨事物、协调关系,甚至体验社会生活。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讲,游戏对于幼儿教育,如同劳动对于人类生存的需要一样,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第一,游戏可促进幼儿身体发育,增进幼儿健康。大多数的游戏,都充满各种各样的动作,如攀登、追逐、跳绳、滑滑梯、走平衡木等,能促进幼儿的大肌肉群的发育,使动作趋于协调。而折纸、捏泥、穿珠等,则能锻炼幼儿手部小肌肉群的协调能力,使动作趋于精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