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8 毫秒
1.
大众媒介在商业利益的驱动下利用其在公共领域内的话语权,将足球这一影响广泛的大众文化形式神话化,使其成为大众媒介体育信息传播的主体,导致体育受众享受多元体育信息的权利被剥夺,同时也使得大众媒介的体育传播行为在商业逻辑的主导下发生了畸变.给体育事业的健康发展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危害.  相似文献   

2.
从全球化背景和中国社会发展的现实出发,论述后社会发展理论对理解体育健康的方法论意义,基于社会健康发展趋势提出由体育健康代替运动健康的观点。认为:体育健康的高情感、低成本和主动参与性等特征使“传递观”的传播不适合解释体育健康传播;在新媒体时代“去媒介中心主义”的影响下,建立在“媒介中心主义”和“知-信-行”认知框架上的健康传播观念与体育健康传播的属性不适配。从传播的仪式观重新定义体育健康传播:个体通过体育健康知识、经验、情感和意义的分享,实现体育健康文化建构的过程。  相似文献   

3.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下文简称:新冠肺炎疫情)下,如何应对疫情是学校体育面临的重大课题。研究认为,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学校体育具有重要价值:个体层面价值,是保障学生生命安全的物质基础;家庭层面价值,是激活家庭体育发展的重要力量;社会层面价值,是维系国民体质健康的重要基石;国家层面价值,是科学防控新冠疫情的辅助手段。学校体育要发挥特殊使命:重视生命安全价值,为生命安全护航;立足健康本位价值,为全民健康助力;延展医疗辅助价值,为体医融合赋能。学校体育要积极践行担当:完善在线教学模式,提升学生居家体育学习质量;开发疫情体育课程,实行疫情体育长期教育机制;发挥体育教师力量,助力推动国民体质健康促进;发挥体育科研优势,服务国家科学防控疫情需求。  相似文献   

4.
研究目的:通过调查北京市民对北京奥运的认知、态度、参与行为及其对媒介北京奥运报道的评价,分析北京奥运媒介舆论引导的效果.研究结论:1)大众媒介对北京奥运的宣传促进了公众对北京奥运的了解;2)多种因素构成影响大众媒介对北京奥运舆论引导效果的缓冲器;3)报纸表现出正向引导效果,网络表现出负向引导效果.为提高舆论引导的效果,提出了4条建议:1)突破影响舆论引导效果的缓冲器的限制,发挥组织传播舆论引导的针对性;2)发挥不同媒体的传播特点,构建和谐的舆论环境;3)应有针对性地对个体劳动者、下岗、待岗人员及科教文卫人员这3大群体进行舆论引导;4)媒介需要设置奥运议题以外的其他议题来分散舆论压力.  相似文献   

5.
公众参与体育健身的动机具有多样性,从健康到塑形、社交等不一而足。然而无论何种类型的动机,动机本身的社会性实则展现了外部引导的影子。随着新媒介时代的来临,媒介作为公众体育健身的外部引导之一,日益发挥出强大作用。在新媒介技术快速发展以及体育强国建设的大背景下,为更好地发挥媒介在公众参与体育健身中的引导与促进作用,本文对公众参与体育健身的媒介引导机制进行了探讨,认为:驱动公众参与体育健身的因素,主要有宏观层面主流意识形态认同、中观层面阶段社会心态影响、微观层面自我的关注与表达;伴随媒介技术的发展、媒介话语权下沉,掌握媒介话语权的主体日益多元,其中媒介本身也呈现了从传播载体向主体性凸显、发挥主体作用的转变;在新媒介时代引导公众参与体育健身的过程中,不仅应关注社会情境,而且应在主体协作的促进以及内容叙事的创新中,提升媒介引导公众参与体育健身的吸引力和持续性。  相似文献   

6.
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对我国大众媒介体育传播中的异化现象展开研究.大众体育传播中的异化现象主要表现为:大众媒介体育传播内容的异化;大众媒介体育传播本身的异化;大众媒介体育传播工作者及其组织的异化以及大众媒介体育传播中关系的异化4个方面.同时分析了造成大众媒介体育传播异化现象的成因,针对性地提出了规避大众媒介体育传播异化的策略.  相似文献   

7.
《体育与科学》2017,(1):58-64
网络体育信息传播的开放性与受众信息承载形态催生了网站商业化运营模式。网络体育信息传播具有极强的公共表现形态,在传播和受众群体的构成上呈现较强的年轻化特征,呈现直观、简洁的表达形式,具有明显的个性化特征,信息容易被认知,呈现较强传播效力和传播效果,体育信息传播所带来的舆论极化主要动因在于信息窄化现象和带有主观色彩的评论容易促使社会矛盾进一步激化;网络体育信息发布的媒介主题由过去的"权力代言人"向"黑幕揭露者"转身,致使舆论发布偏向负面事件。体育信息传播中的舆论极化现象表明:舆论引导机制在于提倡逻辑劝服,对网络传播中的敏感体育事件进行典型报道;积极进行舆情分析,以体育事件发生的事实为基础对网络体育信息所涉猎的具体事件进行深度报道;发挥"意见领袖"的作用,对网络体育信息传播过程中出现的虚假事件和极端言论进行舆论引领和责任追究。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随着健康传播理论与实践研究的持续深入,以身体活动为主题的健康宣传运动逐渐开始凸显,体育也由此成为健康传播领域的热点话题,并进而催生出体育健康传播这一新兴的研究领域。运用文献资料、语义分析、逻辑分析、比较研究等方法,界定了中国体育健康传播的概念内涵,总结了中国体育健康传播的发展状况与面临的主要问题,并对中国体育健康传播未来的实践拓展和理论探索进行了展望。研究认为,体育健康传播可界定为以体育作为领域、载体、主题或手段,以传播和扩散健康知识,提升健康素养和健康水平为目的的一系列传播活动。当前,中国体育健康传播的发展状况与面临的主要问题包括:基于体育干预的健康传播效果评估亟待加强;系统性的体育健康传播过程设计与控制有待引入:体医媒等多方协同的体育健康传播机制有待建立;多学科交叉的体育健康传播学术研究急需强化。未来,中国体育健康传播可以从国际体育健康传播经验借鉴、国内体育健康传播实践拓展和国内体育健康传播理论体系深化等方面进行更进一步的探索,凝练并提升中国体育健康传播的领域范畴、理论体系和实践方案。  相似文献   

9.
随着“健康中国”理念的推进,普及健康知识、传播健康理念、共享健康生活成为民众当下的现实需求,共建、共享、共交流的社交媒体成为公众获取健康信息的重要路径.采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和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对体育社交媒体的健康传播现状进行了考察和反思,研究认为体育社交媒体在信息传播上的话语危机体现为:媒介“去中心化”导致信息“碎片化”产生;体育社交媒体同质化导致其自身核心定位的模糊化;社交媒体的“话语集权”为谣言的产生和传播提供了条件.未来体育社交媒体健康传播的应对策略是:建立官方社交平台、提高体育社交媒体从业人员健康知识素养、有针对性地实施舆情监测、自觉承担媒介社会责任.  相似文献   

10.
电子竞技进入中国经历了若干发展阶段,新生事物的勃兴往往面临复杂的社会语境和认知难点,大众媒介的普及则在其中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基于中国电竞传播的本土化过程,通过媒介框架建构与意义生产的视角考察主流社会认知电竞议题的变迁过程。依托于媒介框架分析的理论与方法路径,着重解析主流大众媒介如何历时性地构造电竞议题,并探讨持有一系列信息认知资源的电竞传播如何重塑大众对此的认同性认知。发现:本土化电竞传播框架经历了“休闲娱乐—游戏危害性—作为竞技体育的属性正当化—正名与理性反思”的变化,电竞传播在这一过程中通过对既有社会认知资源的调用、吸纳实现了对相关议题的正名实践,并由此促成电竞之于中国社会的主流化演绎。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农村大众"体育锻炼意识缺乏"的实质进行分析,为促进农村体育发展的相关措施提供理论依据。通过文献资料、参与观察等研究方法对农村大众体育锻炼意识缺乏的实质进行深入探讨。结论:意识缺乏是农村大众体育锻炼参与不足的表象,不同年龄群体的体育认识错误是体育意识缺乏的实质:青少年群体——体育无吸引力、无作用化,中青年群体——体育理解谬化以及老年群体——体育"无知"化。建议从进一步改善农村体育场地设施、加强乡镇学校体育建设、利用媒介有效宣传体育健康基本知识和加强农村体育文化建设四个方面助力农村大众体育锻炼参与。  相似文献   

12.
张大志  谷鹏 《体育科研》2021,42(4):68-74
基于新媒体技术的迅速发展,体育事件引发的网络舆情呈现高频化、复杂化趋势,认为其出现了新的时代特征:新媒体引爆,主流媒体跟进;呈现出多维度的体育舆论场;随信息前置快速流变;体育网络舆情极易走向“后真相”。为了加强体育舆情监测,提高网络舆情应对能力,运用跨学科思维,提出体育事件网络舆情引导策略:加强体育事件网络报道的议程设置;加强多维度体育舆论场建设,平衡话语权与价值观;构筑法治化的网络舆情监管体制;以体育事件为中心,澄清真相,凝聚社会共识。  相似文献   

13.
以“莫雷事件”为切入点,从情感传播和社会动员角度分析体育突发事件中我国网民的情感选择驱动因素及社会动员行为,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基于情感取向的社会动员在体育突发事件舆情中的作用。研究发现,体育突发事件中,我国网民的情感选择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受不同情感的驱使,网民以感性与理性并举的社会动员方式推动舆论发展。这一过程中,国家情感作为重要的社会动员力量在消弭国内舆论场话语分野、推动事件发展方面起着重要作用,表现为共享的国家记忆作为社会动员的力量推动体育舆情发展;作为动员主体的体育迷在情感博弈中影响着舆论场的话语表达;戏谑式表达与对抗式叙事建构体育舆论场的狂欢景观;个体情感宣泄与媒介引导下的情感管理推动舆论持续发酵;情感移植是体育突发事件中舆论热度升级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对攻击行为发生的心理机制进行回顾,通过参考一般攻击行为模型的逻辑框架,在“健康中国”背景下,分析体育运动对攻击行为的影响。研究显示:引发攻击行为的因素包括内部因素:个体人格、认知、情绪、生理唤醒水平;外部因素:运动情景因素。体育运动能够改善个体攻击性的人格、认知和情绪,提高生理唤醒水平;参与低强度、低竞争性、低任务条件下的非接触性、娱乐活动和有组织、优良环境下的体育活动对于减少个人攻击行为水平更加帮助。在价值导向上,体育应回归其教育本质上,淡化功利与竞争意识;公共传媒应净化舆论环境,广泛宣传体育运动背后的精神价值及其人文理念,以促进公民身心与人格的全面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5.
媒体与全民健身运动关系辨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廖玫 《体育与科学》2007,28(2):57-59
全民健身运动与媒体的关系是互动的。媒体的舆论导向及宣传影响作用是全民健身运动发展需要的,而随着全民健身运动的蓬勃发展,其精彩的活动内容和形式是媒体报道少不了的素材,使报道更具有受众的广泛性。媒体因此而获得大众市场,并获得市场回报。媒体与全民健身运动,只有妥善处理好存在的问题,相互扶持才能做到风险共担、利益共享,才能够成就各自的精彩,发展到一个新的、更高的阶段。  相似文献   

16.
肖焕禹 《体育科研》2010,31(4):10-13
研究对《全民健身条例》背景下的体育传播变革问题进行了探讨。研究发现,体育传播对深入开展全民健身运动有以下价值:宣传党和政府的相关政策法规;是满足群众多元化体育需求的重要形式之一;引导大众科学健身观念,营造良好的大众健身氛围;发挥媒体舆论监督效能。研究还提出了以下体育传播的变革途径:充分发挥媒体在贯彻《全民健身条例》中的舆论导向作用;树立“以人为本”的传播理念,切实加强全民健身宣传;传播科学健身知识,倡导健康、科学、文明的生活方式;拓展宣传渠道,全方位宣传《全民健身条例》;充分发挥舆论监督作用,促进《全民健身条例的》深化落实等。  相似文献   

17.
后疫情时代下,全民健身新的功能、任务与路径对国家发展具有重大意义。研究认为,从侧面思考,疫情有可能是全民健身国家战略落实的拐点,对全民健康和全面小康具有积极促进作用。全民健身是积极防控疫情的良策,是稳定社会秩序的手段,是形成终身体育的环境,是提高身心健康的基础。全民健身有利于提升民众幸福感和获得感;满足健身健康需求,推动实现体育强国梦;协同学习型社区,推动科学健身型社区建设;提高居民健身意识,构建家庭式健身环境;完善在线健身教学,促进居家自主健身学习。全民健身的实现路径:高举疫情科学防控和全民健身体育思想;建设科学健身型社区等相关软硬件基础设施;发挥体育科研人员的力量,激发全民健身意识;建设在线体育课程,提高居家健身安全性和效果。  相似文献   

18.
健康体育理念对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高校体育健康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是广大体育工作者最为关注的课题,结合健康体育理论来探讨高校体育教育改革的目标、方向及实践,是非常有必要和具有现实意义的。健康意识的培养和养成是健康体育的首要任务,高校体育教育的目标应紧紧围绕不断增强学生体质、提高健康水平、学习健康体育知识和方法、培养学生终生体育意识、培养学生体育能力和健身习惯、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来进行改革实践。  相似文献   

19.
以交互作用理论为基础,并结合健康信念理论和自我效能理论,采用锻炼行为交互作用、体质健康信念、自我效能、业余时间体育锻炼5个量表对878名中学生进行抽样调查,试图构建青少年锻炼行为促进模型,并给出科学的干预策略。结果表明:(1)青少年锻炼行为受到学校体育、家庭教育和社会环境3个外因潜在变量和体育教学、学校保障、制度安排、运动认知、家长影响、家庭支持、生活方式、社区体育、体育文化和社会舆论10个内因潜在变量的影响;(2)学校体育、家庭教育、社会环境、自我效能、体质健康信念均对青少年锻炼行为具有正向预测作用。进一步比较得知,学校体育的预测能力最强;(3)学校体育、家庭教育和社会环境对青少年锻炼行为的影响作用不仅具有直接效应,还可以通过体质健康信念和体质健康信念×自我效能产生中介效应,且中介效应量大于直接效应量;(4)对青少年锻炼行为进行干预,从宏观角度,应以社会环境为基础层,家庭教育为发展层,学校体育为创新层进行系统干预;从微观角度,应重视和强化青少年体质健康信念和自我效能教育。  相似文献   

20.
通过文献资料法、访谈法等研究方法对2020年新冠疫情背景下的我国体育健身服务业现状进行分析,发现其中机遇与困境并存。体育健身服务业应急管理的困境主要表现为:体育健身服务业应急管理自身困难性较大、应急管理法律法规不健全、应急管理工作重视程度不够、应急管理人力资源不完善以及应急管理物资使用不合理等5方面。建议:加强我国体育健身服务业突发事件预测预警系统建设、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加强培养应急管理的观念与意识、推进人力资源建设与合理使用应急管理物资等,推动公共突发事件下我国体育健身服务业应急管理工作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