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喝彩     
简简单单的“喝彩”两字,在我心里却蕴含着一种神奇的力量,是表扬,是赞美,是鼓励……那天———一个令我难忘的日子。魏老师微笑着向我走来:“孟琦,你的作文在《现代教育》报上发表了!”霎时间,我完全被快乐“覆盖”了,接过那张令我“神魂颠倒”的报纸,在讲台上满怀信心地朗读起来。刚读完的那一刻,一阵热烈的掌声使我心潮澎湃。虽然仅仅是一瞬间,但我却在同学们热烈的掌声中,看到了一双双充满羡慕的眼睛,感受到了一颗颗真诚的心……“喝彩”具有的神奇力量会因为你为别人喝彩而使自己也得到进步。我有一个要好的同桌,叫金肖。因为胆小再加…  相似文献   

2.
创造教育是一种以开发学生创造力为目的的教育 ,课堂教学是实施创造教育的主渠道。物理学是一门实验科学 ,在物理教学中 ,每个概念的建立、每个定律的导出 ,都有其坚实的实验基础。根据创造学原理和物理学的学科特征 ,笔者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摸索了一种创造教育的课堂教学模式——实验探索式教学法。通过“实验探索”的方式来学习物理 ,不但符合物理学科自身的规律 ,而且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造热情 ,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 ,训练学生的创造思维。在实验探索的过程中使学生的创造力得到锻炼和提高 ,这就是“实验探索式教学法”的宗旨。“实验探索…  相似文献   

3.
知识经济是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而“知识”的取得和传播又依赖实践和教育。一、教育是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 1、教育为经济持续发展提供“助推器”层出不穷的科学发现和技术创新使得全球经济飞速发展,而其原始力量来自知识的学习与运用。美国微软公司的市场价值已超过美国三大汽车公司的总和。如今,哈佛、牛津、清华、北大不仅仅让就读其中的学子引以为荣,而且成为走产学研一体化的企业所追求的对象。究其原因就是因为这些著名的教育基地能传递扩散乃至创造世界一流的知识产品,为经济发展提供了足够动力的“助推器”。 2、教育为经济良性发展提供“不竭之源”  相似文献   

4.
作为素质教育具体化的“一种教育范式”,“创新素质实践行”的提出并迅速成为我市教育界的热点,不仅因为有政府部门的推动,更因为它反映了我国现代教育的必然走向,有着坚实的理论基础。在此,我们从哲学、心理学和教育学三方面简要加以论述。一、“创新素质实践行”的哲学基础1.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创新素质应是人的全面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  相似文献   

5.
培养足够数量的创造性人才,已成为当前极其重要的教育课题,需要各级教育部门对“创造教育”进行认真研究,开拓出一条以培养创造力为主要目标的教育新路。进行创造性教育,应改造现有课程设计,砍掉一些多年来一直认为是必须的课程,删节一些多年来一直认为是必修的内容,增加选修课的门类。在一定目标要求下,让学生自由选择,要减少一些传统的、针对性不强的教学活动,腾出时间、空间在教师启迪下去寻找知识,寻找情趣,寻找创造的课题,实现创造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6.
高校建筑设计类课程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培养学生审美情趣和创造力的重要途径。如何有效传递知识、提高学生的素养和能力是高校建筑设计教育的一大难点,积极探索和实践新的教学模式备受关注。任务驱动的建筑设计类课程“P-T-P”教学模式以“任务”为核心,将学生的学习活动、教学设计和评价标准相结合,以达到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目的。本文以高职《建筑CAD》教育为例,探讨了“P-T-P”教学模式的基本原理、在建筑设计类课程教育中的实践优点,旨在为高职建筑设计专业教师提供更为有效的教育思路和引导,从而推动高职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我校从1994年起,通过开展“培养小学生主体意识和自主能力”的整体改革实验,全面实施主体性教育。该实验被列为全国中小学整体改革专业委员会与武汉市教育科研重点课题。五年来经领导、专家指导,学校领导教师共同努力,在课堂教学领域初步探索出“自主一合作”教学模式。所谓“自主一合作”教学模式,是以主体性教育思想为指导,以尊重学生主体地位为前提,以自主性活动、合作性交往为特征,以开发学生潜能、培养创造力为目标的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8.
艺术类院校是培养创造力和审美能力人才的重要基地,体育教育是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的重要内容。艺术类院校开展体育教育创新,既是适应社会发展和教育改革的需要,也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艺术水平的必然要求。当前艺术院校体育教育存在课程设置单一、师资力量不足、学生参与度不高等问题,提高体育教育的质量和水平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9.
现代教育含有四大概念:通才教育、智能教育、管理教育和终身教育。其中智能教育就包含了创造力的培养教育。因此可以认为,创造教育是现代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一、创造教育的目标恩格斯曾指出:科学是研究未知的东西,科学教育的任务是教学生去探索,去创新。现代的创造教育正是恩格斯所讲的科学教育,其教育的目的是开发学生的创造力。创造力人皆有之,是人的智力的最高级、最有价值的部分,是人力资源中最宝贵的资源。  相似文献   

10.
美育作为审美教育、心灵教育、情操教育和创造力教育,在宽口径的素质教育本科阶段立德树人上发挥了重要作用。在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内涵式发展的今天,从美育元素中寻找破壁动力,将美育特有属性推演到具有独特研究领域、研究对象和研究规律的研究生教育阶段,是值得探索的课题。主要有两个方面的进路:一是进一步提升美育在高校整体育人格局中的地位,二是通过重塑“以美养德、以美赋新、以美疗愈”教育内容和将美育嵌入研究生培养方案两个维度,回应党和国家关心的研究生教育“培养什么人、怎么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新时代命题,探索美育在立德树人、使命担当、原始创新中的有为方向与可为空间。  相似文献   

11.
江泽民同志在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指出:“面对世界科技飞速发展的挑战,我们必须把增强民族创新能力提到关系中华民族兴衰存亡的高度来认识。”他又强调说:“教育在培养民族创新精神和培养创造性人才方面,肩负着特殊的使命。”江主席的讲话,对我们在教学工作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就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而言,我认为创新精神的培养在中学教学中更为重要。“一个人的创造力究竟能被开发到什么程度,能否为社会做出创造性的贡献,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有没有创新精神。创新精神是创造力发展的灵魂和动力,…  相似文献   

12.
要开发我国成人的创造力,我们认为,要着重解决三个认识和实际方面的问题。首先应明白创造力人皆有之,这是创造学第一条基本原理。我国创造教育先驱者、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在1943年发表的《创造宣言》中写道:“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让我们至少走两步退一步,向着创造之路迈进吧。”多年研究结果表明,人与人之间并不存在什么“有无创  相似文献   

13.
社会变革 ,科技进步 ,离不开社会上的每一个人及其作用 ,而每一个人都离不开来自学校对他 (她 )们的教育。可见学校教育的重要性。学校教育的核心内容是教师、课程 (教材 )、学生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学校教育对具体工作的指导思想是 :“教材是根本 ,教师是关键”。其中“根本”和“关键”的内涵是 :教师应该把教材编好、把课上好。在这里 ,学生因为是受教育者 ,故被排除在“根本”和“关键”之外。这一片面理解的教育工作指导思想一直延续至今。信息技术发展、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创建赋予了教育工作指导思想以新的内涵。科技发展 ,知识爆炸…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贫困县高三“问题学生”转化无效案例分析研究,反观对“问题学生”进行教育的得失,提出在转化“问题学生”的教育过程中:“爱”是教育的灵魂;“习惯养成”是关键;家校沟通,形成教育合力至关重要;老师的人格力量是激励学生的法宝。  相似文献   

15.
创造是一种活动 ,创造能力是指人们在创造活动中所表现出的心理能力。从社会发展角度看 ,人类的创造力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 ,在对人的能力要求越来越高的今天 ,挖掘潜能 ,开发与培养创造力显得尤为重要。从教学角度看 ,素质教育要求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让学生主动学习全面发展 ,其中创造力是发挥学生主体性的最高表现形式 ,所以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是社会的需要 ,也是落实素质教育的需要。在小学自然教学改革过程中 ,大部分教师注重了知识和动手能力的教学 ,但对学生创造力的培养缺乏足够的认识和实践 ,因此 ,认清培养学生创造力的制约因…  相似文献   

16.
教学内容的过分直观化限制了学生的想像力和再创造力;课件“统治”了课堂,教师不能因材施教,师生难以情感交流;多媒体内容大而全,学生难以吸收;全盘“拿来”,变相“满堂灌”;以视听代替朗读和想像,以屏幕代替黑板和粉笔等等,是多媒体辅助语文教学在使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对在语文课堂教学中使用多媒体现代教育技术的利与弊进行探讨,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是现实教学的需要。  相似文献   

17.
“爱的本质是给予”。教师热爱学生是天职,也是教好学生的前提。“没有真正的爱就没有真正的教育”。素质教育的性质与特点以及教育过程中的特殊规律决定了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教师必须热爱学生。离开了“热爱”,教育也就成了空中楼阁。教师的爱在素质教育过程中是一种伟大的力量。古今中外,所有的阶级在教育上的代表人物都重视“爱”在教育过程中的作用。教师的爱对学生来说是父母爱的逐级延伸,是更高层次的,对学生是个动力,也是使学生产生积极情绪的一个重要源泉,是贯彻素质教育的前提。教育技巧的全部奥秘也就在于如何爱护学生。…  相似文献   

18.
“互动探究”是一种旨在培养学生创造性的教学模式。它让教师和学生都卷入创造性的学习过程,一改传统教育的接受式、灌输式教育模式,注重学生主动的获取知识,注重学生的感情经验;注重学习、注重“学会学习”和“终身学习”;注重学生全面素质的发展;注重发挥教师和学生的主体性;注重挖掘学生作为人的本质力量。  相似文献   

19.
在体操双杠教学中,“跳起成外侧坐越两杠挺身下”是高年级女生较难掌握的动作。因为中学高年级女生正是发育很快的时期,相对而言,手臂支撑力量和腰腹力量都不能适应身体发育的增长,而动作要求又必  相似文献   

20.
教育,是一种含蓄的心灵悟对,在教育活动中,许多学生的心灵都是有待灌溉的花蕾,教师应把自己的一片深情化为更多呵护,用一双审美的眼光去教育每一个学生。我校“三自教育”活动的开展,使我认识到教育者只有施加情意绵绵的师爱,再加以各种教育唤醒的手段和方法——信任和宽容,惊叹和鼓励,期待和发现,启发和引导,教育才会变得灵巧而有效,从而产生“神奇的力量”。教师要深思熟虑地、小心翼翼地去触及那纯洁的心灵,让学生能够在和谐民主、轻松愉快中张扬个性、主动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