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现代教育教学中,传授学生语文知识的课堂教学与培养学生发现美、感受美、创造美的审美教育的联系越来越密切。语文学科的审美教育是将美学理论贯穿于语文教学中,用审美的眼光去分析、吸收、运用语文知识的实践活动。它的基本目的是使学生更深入地掌握语文知识,并且通过审美的积极性和趣味性,培养学生发现美、感受美、创造美的能力。语文课堂要尽可能地拓展语文教学的空间,营造审美的气氛,使学生在接受语文知识的同时,开阔视野,陶冶身心,最终丰富个人学识,提高个人的文化素养。  相似文献   

2.
美育是培养学生审美观和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审美能力是解读、品析和创造文学语言及文学作品的基础能力之一,也是语文素养组成成分之一。语文教学就是为了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因而审美教育是语文教学实践活动中必不可少的活动成分。  相似文献   

3.
美育是培养学生审美观和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审美能力是解读、品析和创造文学语言及文学作品的基础能力之一,也是语文素养组成成分之一。语文教学就是为了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因而审美教育是语文教学实践活动中必不可少的活动成分。  相似文献   

4.
审美教育即美育,是通过审美实践活动有意识地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点以及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教育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就不能忽视审美教育,从一定意义上说,审美教育是通向人格完善的必由之路或桥梁。在追求教学最优化的教学实践中,人们开始用审美的眼光来透视教学活动,用审美的理想来考量教学过程,力图用美、美学、美育的原理来指导教学行为,使其成为按"美的规律"来促进学生发展的学习活动。一、对语文教材进行审美化的加工改造实施语文教学审美化,关键是要从语文教材中找到有利  相似文献   

5.
语文教学的一个重点就是审美教育,通过美育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帮助学生培养正确的审美情操,培养学生对美的感知力、鉴赏力、创造力及鉴赏力。引导学生感知美,调动学生的审美情趣。注重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提高其审美能力。  相似文献   

6.
在中职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让语文课堂成为美的讲堂,不仅是当前教育改革的时代需要、人文素养的需要,更是职业学校的学生现状的需要。审美教育是培养学生发现美、感悟美、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开启学生发现美的眼睛,培养学生感受美的悟性,引导学生创造美的潜能,是时代对语文教学的呼唤,也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7.
唐俐云 《现代语文》2009,(4):104-104
审美教育是按照美的标准培养人的教育,使受教育者具有美的理想、美的情操、美的品德、美的素养,具有欣赏美、鉴别美、创造美的能力。中学语文教学是借助祖国语言文字的教育,培养学生的听、说、渎、写能力,使之能够发现美、理解美、表述美、鉴赏美进而创造美。语文教师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教会学生能看到和感受到美,教会他们保持“心灵赞美之情和善良之意”,引导学生确立真理追求的意向,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丰富语文学习的内涵,从而提高语文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8.
在语文教学中进行审美教育,可以使语文教学充满美的情趣,使学生获得美的享受,从而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提高教学质量,使语文教学变成老师和学生一起感受美和创造美的过程,从而提高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奠定他们感知美的能力,使我们的语文教育教学实现其应有的价值,不断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相似文献   

9.
在中职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让语文课堂成为美的讲堂,不仅是当前教育改革的时代需要、人文素养的需要,更是职业学校的学生现状的需要.审美教育是培养学生发现美、感悟美、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开启学生发现美的眼睛,培养学生感受美的悟性,引导学生创造关的潜能,是时代对语文教学的呼唤,也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0.
语文教学内容中包含众多的美育因素,小学语文教材中具备丰富的审美素养,阅读教学与审美教育不可分割。作为语文教育工作者,应着力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我们可以通过创设情境、品味词句、细读文本、启发想象,引导学生感受形象美、体味语言美、体会情感美、追求创造美。总之,在语文教学实践中要不断探索,努力提高自身鉴赏美、理解美的能力,把审美教育切实贯穿到语文教学中去。  相似文献   

11.
语文教学是对青少年实施审美教育的重要途径。教学中要有一个和谐课堂,以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对审美客体移情,从而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审美教育要使学生具备认识美、理解美、创造美的能力,激发学生发现美、追求美、再现美、创造美。  相似文献   

12.
“审美创造”作为《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明确提出的核心素养之一,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显而易见。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认真解读语文新课标的精神,理解审美创造的教学内涵、教学指向,同时根据教材文本的内容特点和学生学习的心理特点,采取显化策略、共情策略和表现策略等培养学生的审美创造素养,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感染,从而发现美、体验美、创造美。这样才能在语文教学中将审美创造素养的培养落到实处,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3.
诗词鉴赏是语文教学中较高层次创造性的活动。在诗词鉴赏中,要让学生凭借自己的感性经验和理性认识对作品分析、品味,获得美的教育。语文教师要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多侧面感受美、体悟美,受到美的陶冶,提高审美素养。  相似文献   

14.
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就是在课文教学中通过朗读激发美的情趣,树立美的意识,增强美的感受。在课文分析中抓住美的形象,领略美的意境,正确鉴赏美。要培养学生鉴赏美的能力,即提高识别美丑的能力。通过语文教学进行审美教育有其固有的优势和长处,这是其他任何美育形式都替代不了的。  相似文献   

15.
王瑞平 《甘肃教育》2001,(10):30-30
中学语文是一门与审美教育关系密切的学科。语文教学过程就是培养学生道德品质、传授知识和训练技能的过程,也是发现美、感受美、创造美的审美教育过程。认真研究并解决好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问题,对于正确处理语文教学中的文、道关系,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对目前中学语文教学审美教育现状的分析其面临的突出问题主要有以下三方面:1社会环境的多元化和负面影响冲淡甚至抵消了语文审美教育的效果。随着我国改革进程的不断加快,社会利益不断调整,社会矛盾不断整合,国民素…  相似文献   

16.
白景英 《成才之路》2011,(23):38-38
本文分析了语文教学中审美教育的误区,在语文教学中进行审美教育,要提高学生的审美感知能力,培养学生发现美的能力;提高学生辨别美丑的能力,培养学生鉴赏美的能力;要诱发学生的审美情感,培养学生表达美、创造美的能力。  相似文献   

17.
尚惠芬 《成才之路》2009,(20):65-66
通常,语文教学中要贯彻几个原则,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就是思想品德教育和审美教育原则的贯彻。那么,什么是美育呢?美育就是按照美的标准培养人的教育,语文教育则是关于祖国语言文字的教育。通过美育,使受教育者有美的理想、美的情操、美的品德、美的素养,具有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通过语文教育,使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具有一定的读、写、听、说能力,能够发现美、表述美、鉴赏美、创造美。  相似文献   

18.
吴海燕 《林区教学》2008,(11):31-33
美育作为净化灵魂、陶冶情操、提高学生审美能力和形成正确审美判断的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与语文教学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塑造美的教育形象,引导学生感受美、理解美;设计美的教学形式,培养学生发现美、表现美的能力;挖掘美的课文内涵,提高学生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  相似文献   

19.
审美教育是语文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语文教学要培养学生感受美、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就要从语文教学“美读”和引导鉴赏入手。  相似文献   

20.
语文教育是审美教育的主阵地,在语文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感受美、鉴赏美、评价美、创造美的能力,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培养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