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手枪射击是内卫部队基本功,看似简单,实非容易。本文从实践出发,对手枪射击关键动作进行分析,总结和研究了击发中常见的毛病痼癖和发生的原因及纠正的办法,以供教学训练中参考。  相似文献   

2.
传统手枪精度射击技术已无法适应现代警务的需求,现代警务要求警察必须掌握手枪快速射击技能。手枪精度射击技术和快速射击技术在动作方法和要求上有明显差异,击发动作方法也不相同。完成好手枪快速射击的击发动作需要注意握枪方式、扳机预压、把握击发时机、呼吸调节等几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77式手枪应急射击的训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各警校陆续将54式手枪教学改为77式手枪教学,为了尽快适应改枪后的打法和要求,以提高训练水平和教学成绩。应对射击教学规定时间的合理运用;77式手枪应急射击的基础训练;应急射击动作的规格等;77式手枪训练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进行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4.
95式自动步枪精度射击是新兵训练的重难点科目,只有掌握正确的据枪、瞄准、击发的动作要领,及时有效地纠正新兵训练中的常见问题,加强新兵的心理调控训练,才能保证训练质量和效果。  相似文献   

5.
我国优秀男子手枪速射运动员射击技术的肌电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射击运动是具有悠久传统的竞技体育项目,也是我国奥运会夺金重点项目。射击是一个个性化很强的运动项目。研究对我国部分优秀男子手枪速射运动员在射击过程中的肌电进行了研究。利用美国产No-raxon无线肌电遥测系统对速射技术动作的肌电进行采集和纪录分析。分析中选取射击的举枪时间和枪与枪的时间间隔,肌肉贡献率和平均振幅为研究指标。试图从射击动作的一致性和稳定性两个方面来揭示男子手枪速射的肌电特点从而发掘男子手枪速射的肌肉活动特点和运动规律,为以后男子手枪速射运动员的训练提供一些有用的参考信息。  相似文献   

6.
利用高速摄像机对4名优秀男子手枪速射运动员4 s组射击进行现场动作拍摄,同时采用秒表记录各动作时相时间,通过对动作录像和秒表采集时间的分析,来揭示4 s射击的时间节奏特点。将4 s组射击的动作阶段划分为五个时相:举枪至第1靶击发、第1靶至第2靶、第2靶至第3靶、第3靶至第4靶、第4靶至第5靶。研究发现:4 s组每发子弹击发所用帧数为5~6帧(频率为63帧/s),发与发之间间隔帧数间隔帧数在26~38帧,大多数在28~34帧之间;举枪到第1发枪响,时间都在1.4~1.7 s之间,发与发之间的时间间隔在0.4~0.6 s范围内。对于男子手枪速射项目的节奏研究,高速摄像是一种精确、可靠的研究手段。  相似文献   

7.
利用高速摄像机对4名优秀男子手枪速射运动员4s组射击进行现场动作拍摄,同时采用秒表记录各动作时相时间,通过对动作录像和秒表采集时间的分析,来揭示4s射击的时间节奏特点.将4s组射击的动作阶段划分为五个时相:举枪至第1靶击发、第1靶至第2靶、第2靶至第3靶、第3靶至第4靶、第4靶至第5靶.研究发现:4s组每发子弹击发所用帧数为5~6帧(频率为63帧/s),发与发之间间隔帧数间隔帧数在26~38帧,大多数在28~34帧之间;举枪到第1发枪响,时间都在1.4~1.7 s之间,发与发之间的时间间隔在0.4~0.6 s范围内.对于男子手枪速射项目的节奏研究,高速摄像是一种精确、可靠的研究手段.  相似文献   

8.
95式自动步枪射击动作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95式自动步枪射击为研究对象,针对部队训练中存在的问题,采用对比分析和总结归纳的方法,重点从射击动作的技术层面上进行研究探讨,以达到提高该枪种射击训练质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双向飞碟射击项目中3号靶位是8个靶位中射击命中难度最大的靶位,是制约运动员整体命中率的关键所在。将双向飞碟双靶分为1靶击发、随靶、2靶击发3个阶段,对3名国内优秀运动员击发节奏特征进行分析。发现:①1靶击发阶段的节奏直接影响2靶中靶情况,1靶击发用时越长,2靶质量越差,想要提高2靶的命中率必须要提高1靶的动作质量。②随靶阶段的人枪结合能力会影响2靶命中率。③优秀运动员2靶击发阶段的时间节奏一致性较强,动作自动化程度较高。④整体击发节奏慢更易造成2靶脱靶。提出,运动员要提高打好1靶的能力,在保证1靶质量的前提下加强快打技术训练,同时提高随靶阶段人枪结合能力,加强对技术的监控和分析,辅助运动训练,科学提高成绩。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采用瑞典生产的高精度红外光点记录系统(SELSPOTSYSTEM),对我国四名优秀手枪慢射运动员瞄准阶段的身体环节和枪支的运动进行了测量,经研究发现:瞄准时间、击发前枪口的晃动量、击发瞬间枪口位置的差异三指标是瞄准阶段的重要技术指标,与射击精度有关,存在一定的规律性。通过测试分析,发现维持枪管左右方向(Y方向)的平衡稳定难于其它两个方向,左右方向的晃动量对射击成绩有较大影响,同时,瞄准时间、击发前枪口的晃动量、击发瞬间枪口位置的差异几个技术指标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相互制约关系。同时,还发现我国优秀射手在动作的一致性方面都还存在着一定差距;在瞄准时间、枪口晃动量、击发瞬间枪口位置三者的配合上不是很完善。  相似文献   

11.
QSZ92式9 mm手枪取代了54式手枪,成为我军主要手枪装备,QSZ92式9 mm手枪的优异性能受到了各方面的关注.针对武器性能、人机效能、安全性能三个方面进行比较,发现92式手枪更有利于提高我军官兵的战斗力.  相似文献   

12.
从运动训练的实践出发,根据重剑单项的技术特点,对我国优秀女子重剑直柄剑选手和枪柄剑选手的技战术特征进行研究.分析结果认为,我国女子重剑选手以进攻作为主要得分手段,枪柄剑选手多选择接触武器的进攻,而直柄剑选手以不接触武器的进攻为主;枪柄剑选手比较依赖武器防守,直柄剑选手则更多地选用反攻技术.  相似文献   

13.
从体能的概念入手,针对男子手枪慢射运动员的体能训练的主要内容、训练手段进行训练方法理论研究,以期为男子手枪慢射运动员训练的科学化提供些合理建议。  相似文献   

14.
运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和逻辑分析法,对伦敦奥运周期步、手枪项目国际比赛成绩进行统计分析,认为:射击项目正向多极化、多格局的方向发展;中国射击项目总体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但有些项目夺金优势不明显,在男子步枪卧射、男子手枪速射项目上距世界最好成绩仍存在一定差距。通过对国际射击格局的分析,指出中国射击项目发展的优势与不足,并提出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上海市二、三线谢击运动员进行神经类型测试,探讨射击运动员选材问题。三线女子运动员的测试研究指标有生活年龄、骨龄、身高、体重、神经类型等指标,二线测试研究指标为光反应。研究发现:(1)三线女子步枪和三线女子移动靶两小项之间运动员生活年龄无差异,而骨龄存在差异的趋势,身高、体重具有显著性差异。(2)三线女子步枪和三线女子移动靶运动员偏向灵活型的神经类型百分比具有显著性差异,移动靶运动员神经类型偏向灵活型的百分比较高。(3)二线男子手枪慢射和二线男子飞碟之间的运动员光反应有极显著性差异,飞碟反应较快。(4)二线男子手枪慢射和二线男子手枪速射,二线男子手枪速射和二线男子飞碟之间光反应没有显著性差异,但是二线男子手枪慢射、速射和移动靶三个项目光反应具有逐渐变快的趋势。  相似文献   

16.
特种部队强调以少胜多、以奇制胜,具有常规部队不可替代的作用。位于中东战乱地区的以色列之所以能够在猖獗的恐怖活动中屹立不倒,重要原因在于有多支专门从事反思作战的特战部队。运用文献收集和逻辑归纳等方法对以色列特种部队的体能训练特点进行了积极探讨,以期为我军特种兵体能训练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本文对我军的格斗训练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分析了目前我军格斗训练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解决方法。提出我军的格斗训练应紧紧围绕实战对抗性训练为核心而展开的观点。期望能够解决当前我军格斗训练与实战脱节的问题,以切实达到提高我军战斗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