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刘茂江 《学周刊C版》2014,(3):228-228
初中阶段是学生学习与成长的黄金阶段,正是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阶段,处于思想品德与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期,这一时期的教育至关重要,担负着传授知识、形成能力、培养品质的重要责任。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渗透,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是各学科教学的重要目标。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标准明确规定思想品德课要进行良好心理品质、高尚道德情操和正确思想方法的教育,把心理健康纳入了德育教育体系,并将其作为思想品德课的教学内容和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2.
正初中阶段是学生学习与成长的黄金阶段,正是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阶段,处于思想品德与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期,这一时期的教育至关重要,担负着传授知识、形成能力、培养品质的重要责任。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渗透,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是各学科教学的重要目标。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标准明确规定思想品德课要进行良好心理品质、高尚道德情操和正确思想方法的教育,把心理健康纳入了德育教育体系,并将其作为思想品德课的教学内容和重要任务。现行初中思想品德教材与新课程标准对  相似文献   

3.
心理健康教育就是根据学生心理、生理发展特点,运用有关心理教育方法和手段,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和素质全面提高的教育活动,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身心健康是孩子健康成长的前提。因而,对学生开展好心理健康教育,使他们具有健康的心理素质,长大后能面对挑战,学会生存,能够承受挫折,坚忍不拔,通过自身健康的心理状态和良好的心理素质解决成长成才中的各种问题,克服发展中的各种困难,以获得个性的健全发展。  相似文献   

4.
支桂兰 《甘肃教育》2014,(18):25-25
正心理健康教育是当前素质教育中出现的热点问题,然而在我国传统教育中又是长期被忽视的。近年来,社会对人们的心理素质要求越来越高,心理健康教育成为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标志之一。小学教育是基础教育的起始阶段,也是正处于身体快速发育时期的小学生健康成长的阶段。为促进儿童的身心健康成长必须从防治儿童的心理障碍做起,培养儿童良好的心理状态和适应能力,培养儿童的健全人  相似文献   

5.
心理健康教育是提高中小学生心理素质的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它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和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学生个别心理辅导更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6.
随着社会和人口结构的不断变化,人才的质量和发展越来越受到关注,高中阶段成为能否进入好大学深造的重中之重,因此高中生心理健康问题就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本文结合在校高中生心理咨询案例,总结分析了高中生常见的心理问题及其原因,并提出了进行高中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些对策,以提高学生心理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7.
青少年时期是人身心健康发展的关键时期.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心理健康教育是培养学生良好人格和个性、提高学生心理素质的教育.中小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心理健康教育是必不可少的.  相似文献   

8.
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前提.然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被长期忽视.为此,我们必须对初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引起足够重视. 一、初中生心理问题的现状 1.学习方面  相似文献   

9.
初中生处于身心快速发展的阶段,结合初中生的心理发育特点,做好初中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提高学生心理素质、促进身心健康和谐发展的重要方面。为优化初中生的健康成长,切实提升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水平,教师应该运用科学的教育策略,综合全面优化学生的心理素质,引导学生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0.
心理健康教育是根据中小学生的生理、心理发展特点,运用有关心理教育的方法和手段,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和全面提高素质的教育活动,它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对教育工作者提出的新要求。而小学教育阶段是教育的基础阶段,是学生初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关键时期。小学班主任除了需要具备专业的教育学、心理学素养以外,还要具备将心理健康教育与班主任日常工作有机、巧妙地融合起来的能力,促使小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提高自己的心理素质。  相似文献   

11.
张坡 《成才之路》2011,(31):15-15
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高中生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本文结合当代高中生心理健康的现状,总结分析了高中生常见的心理问题及其原因,并提出了进行高中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些对策,以提高学生心理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2.
初中阶段是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重要阶段。教师在物理教学中要对学生适时、适地、长期地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在教材内容、现实生活、实验教学中实施心理健康教育,注重兴趣学习和心理引导。  相似文献   

13.
韩彦荣  李玺彪 《成才之路》2023,(28):137-140
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对青少年学生的启蒙、成长与成才等都会产生较为深远的影响。为了促进青少年学生身心健康成长,学校要协同家庭对学生展开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学校应先理清当前影响青少年学生身心健康的因素,并明确家校合作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积极促进作用,再提出相应措施,以推进家校合作模式下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深度开展,让青少年学生在教师与家长的共同引领下提升心理素质,积极应对现在及未来可能遇到的各种困难,保护自己的心灵世界,实现自身的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4.
陈建梅 《考试周刊》2014,(43):140-140
<正>初中阶段是学生成长的关键时期,也是学生心理发展的重要时期。如果抓住这一时期,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有利于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和良好心理品质的形成。初中思想品德课程具有思想性、人文性、综合性、实践性的特点,以"成长中的我"、"我与他人和集体"、"我与国家和社会"为主线,将心理健康、道德、法律和国情等方面的教育有机整合起来。思想品德课程的学科特点决定了思想品德教育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可以从以下方面渗透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15.
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是学枝教育的重要目标.但是,由于农村教育情况的特殊性和复杂性,我国现阶段针对农村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辅导基本处于极度缺乏状态,农村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令人堪忧.而且,农村教师队伍现状不容乐观,相当一部分基层教师教育观念陈旧,知识结构不合理,自身心理素质不高,这些都直接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因此,鉴于体育在促进农村学生身心健康过程中的独特作用,切实提高农村体育教师自身的教育理论水平、心理健康水平和综合能力,对保障其学生的心理健康作用显著.  相似文献   

16.
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发展,职校生群体如何健康发展,如何真正把他们培养成为德才兼备、情智并重、身心健康的社会主义建设者是职业教育面临的新课题。而心理健康教育在解决学生成长中的问题、潜能开发、心理困扰、优化学生心理素质、增进心理健康、预防心理疾患、促进全面发展方面确实有着其他教育不可替代的作用。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优化学生的心理素质,开发学生的心理潜能已成为世界教育界的共识。  相似文献   

17.
中等职业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实施方案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心理健康教育是通过心理卫生教育、心理品质与能力培养及处理心理问题辅导,以全面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最终促进学生人格健全发展的一项系统的科学工程。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是帮助学生成长发展的自我教育活动,通过辅导者与学生建立一种良好的人际关系,以协助引导学生认识自己、接纳自己、肯定自己,进而使其潜能得到充分的发展,为其综合素质的进一步提高提供良好的基础。笔者在所在学校对中等职业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进行了探索和  相似文献   

18.
如何科学构建《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教学体系,切实做好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是高校学生思政工作主要任务之一。文章基于行动导向教学法,在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中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以提高学生独立解决实际心理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9.
小学阶段是学生心智成长的关键时期,在这一阶段不但要使学生的智力不断增长,同时还要注重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而在小学阶段,他们的成长与班主任的照顾和教育密切相关。所以,小学班主任不但要教育学生,促进学生智力的增长,还要积极履行对小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重任。小学班主任在进行班级管理的时候要随时注重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茁壮成长。总之,小学班主任要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在日常工作中。  相似文献   

20.
周小娟 《教育》2022,(8):91-93
随着时代的进步与社会的快速发展,学生的心理健康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因此,学校不仅要重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还要多方面促进学生综合发展.心理健康教育不仅能够有效提高初中生的学习效率,还有利于增强初中生的心理素质,促进初中生全面综合地发展.本文分析了目前初中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和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改进策略,以期对我国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