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期待视界"是接受美学的概念,将这一概念引入语文阅读教学,是由语文教材的编写模式、阅读教学的模式、阅读教学的作用等三方面决定的,其重要性在于能够更好地提高学生对语文课程的兴趣,有效地体现"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和"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等教学理念.本策略有两种实施方法,其一是引导学生对课文产生陌生感,其二是引导学生对课文产生熟悉感.  相似文献   

2.
通过1mol H2体积测定的实验,把"气体摩尔体积"这一概念具体化,帮助学生对概念的理解。  相似文献   

3.
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语文素养"一词前后出现十余次。在我国现代语文教育发展中,对"语文素养"这一概念如此浓墨重彩地提出尚属首次,故有必要对其予以界定。提高"语文素养"的策略:1、培养学生对"中国语言文字"的热爱2、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习惯"3、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4、"情境教学"与"情境作文"5、鼓励学生大胆质疑6、鼓励学生阅读"经典名著"7、提高"教师自身的修养"8、情感陶冶与人文关怀。  相似文献   

4.
"音乐形象"这一概念在有关音乐理论的文章和评论中被广泛使用,每个人都按照自己的意愿赋予它以一定的内涵,因此,"音乐形象"实际上成了一个歧义很多的概念.本文通过对中外理论界有关"音乐形象"的论述的回顾和分析,提出了自己对这一概念的质疑.  相似文献   

5.
"人化自然"概念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一个非常重要且有着深远影响的范畴。它被普遍视为强调人的能动性与主体性的代名词,进而被归结为破坏环境的认识论根源。随着人的主体性被无限拔高,提出这一概念的马克思也被视为主张自然支配的人类中心主义者而遭到批判。实际上,与这种观点恰恰相反,马克思提出"人化自然"这一概念的初衷正是以承认自然的先在性为前提的,是为了强调自然对人的制约和限制。因此,这一概念可被视为环境保护的潜在同盟。  相似文献   

6.
浅谈职教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信息社会中,信息技术深入到人类生活和生产的各个领域,信息技术成为当今社会发展的时代特征。我国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一个重要目标也是"培养现代社会接班人的信息素养"。因此,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尤其是在中学的信息技术课程中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成为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语文教学中应尽可能地将课文的审美因素与学生的审美经验"接轨"。这种"接轨"要求教师在分析课文、阐释问题以及提问时,恰当地融入学生社会生活和课余生活的内容,启发学生进行"勾联""嫁接"以及"回忆和联系"。而现代派诗歌的意象艺术正是提高学生这方面艺术素养的绝佳教材。现代派的诗歌意象领悟要求读者感官与意识的强烈结合,这样艺术美感便会显现在眼前。  相似文献   

8.
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往的教育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现代学生的需求。在人们的不断摸索之后,人们发现生命教育适合现代学生的教学。很多人可能对生命教育这一概念感到陌生,因为听起来很空。我们知道,教育的价值不仅仅是为了给人们传授知识,也是为了让学生知道怎么做人。进一步讲就是引导人们的思想追求,使生命更完整,更和谐。人的生命是教育的起点,教育的目的是提高人的生命质量。本文通过对基于生命教育分析高职体育教学模式的转变路径进行分析,使大家了解到生命教育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9.
互联网技术近年来发展迅速,人们的生产、生活都与之有联系。在这种背景下,"互联网+"这一概念应运而生,它体现的是互联网与各项生产、生活之间的深度融合,同时,高校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越来越重视,朋辈心理辅导作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组成板块,因其具有独特的优势成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需要重点建设的的部分,互联网与高校朋辈心理辅导员队伍建设相联系与融合,从而实现高校朋辈心理辅导员队伍的科学、便捷、有效地建设与管理。  相似文献   

10.
阅读教学是中职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它联系着社会生活与现实人生,关系学生的文化素养与精神内涵。对中职学生来说,教材和有限的文本材料已经不能满足他们的阅读需求,网络为其打开了阅读的另一扇大门。通过网络,学生可以快捷地获取资源、拓宽视野,然而网络环境下,信息的丰富性使学生在阅读中难以做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如何充分利用网络资源的优势,指导学生在网络环境下有选择地进行阅读,这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