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大家庭     
风是个调皮的小男孩,他每天都到处乱跑。不是把妈妈的衣服给吹走,就是把爷爷栽的花给弄得东倒西歪。大家都叫他淘气包。有时,他还会去捉弄云妹妹,把云妹妹吹得东飘西散,害得云妹妹一看见他就跑!云是个文静的小妹妹。她可是个魔术师哦。一会儿像只绵羊,一会儿像条小狗,一会  相似文献   

2.
教师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自由地讲述自己的心灵,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那么,具体采取怎样的方法呢?一、观察实物,依物而说教师引导学生亲临其境,依物而说。比如,引导学生观察校园的树,空中的鸟,花坛里的花,田野里的庄稼,天上的云,小学生都会特别有兴趣。这时,可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注意观察有关的事物。如:鸟儿在干什么?树叶怎样了?”进而引导学生描述所看到的景物。如:你看,蝴蝶在什么地方怎样飞舞?树上结满了怎样的果子?你看天上的云,它们有的像什么,有的像什么,还有的像什么?”等等。这样,学生目睹其物,把眼前具体真实的形…  相似文献   

3.
我想我是云     
我没有什么特别大的梦想,我只想当那么一朵云。云是自由的。一个人,一朵云,就是整个世界。我知道,云是在空中悬浮的由水滴、冰晶聚集形成的物体——这是词典上的解释。但是,我看到的却是蓝色桌布上的白色印花云。它们恣意怒放,无拘无束。我看到了一朵像鱼的白云,或者说,像云的鱼,在蔚蓝的天上游啊游。小鱼被大鱼吞掉,两朵云融在一起。  相似文献   

4.
观察是创造的基础,它可以帮助幼儿开拓视野,扩大知识领域,是幼儿认识世界的主要途径。在绘画活动中,如果忽视了观察这一环节,幼儿对物体的整体形象缺乏认识,无法获得清晰的视觉形象,“摹仿”就无从展开,更谈不上想象与创造了。只有有意识地引导幼儿观察,充分调动幼儿的各种感官,丰富他们的感性知识,幼儿才能画出有趣和富有想象力、创造力的画。下面是我引导幼儿开展的一系列观察写生活动。 一、多角度的观察写生自然界多姿多采,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是他们认识世界的原动力,这也是观察的基础。所以在选择上幼儿观察写生的对象时,我首先考虑幼儿感兴趣的、生活中常见的物品,指导他们从各种不同的角度去描绘它们。让幼儿从小懂得任何一样物品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而且会看到不同的模样。1.多角度人们对客观对象的认识有个习惯的角度。摩托车是平时常见的交通工具,一般的印象就是车向前行驶时侧面的模样,那么从前面看是什么样?从后面看又是什么样?幼儿平时可能不注意,我就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写  相似文献   

5.
我爱彩云     
云是变化多端的,云是美丽的,云是多姿多彩的,云是五颜六色的,我喜欢云,我喜欢它的一切。清晨,云是微红色的;中午,云是白色的;晚上,云是黄色的。晴天的云是白的,像一朵朵盛开的莲花,而雨天的云是灰蒙蒙的,像一座座起伏的山峦。江边的云最漂亮,这次我来到了江边,看到了江边的云朵。  相似文献   

6.
看猴子     
许晨 《小学生时空》2011,(10):35-35
一个周末的下午,妈妈带我去动物园看猴子。 到了动物园一看,真美啊!地上都是绿油油的小草,天上的云像棉花一样白。一座假山上住着很多猴子。它们有的吃着苹果,有的在树枝上荡秋千,还有的把香蕉放在头上玩,样子既顽皮又好笑。我发现了一只特别可爱的小猴子。它一会儿眨眨眼睛,一会儿给自己挠挠痒,一会儿又望着我跳来跳去。  相似文献   

7.
活动来源在一次户外接力赛跑游戏中,我发现有一小组多出一个小朋友,便向幼儿提出了一个开放性的问题:多一个人怎么办?期望幼儿能通过协商或通过数学活动解决游戏中的问题。但幼儿的回答出乎我的意料,所有的建议都是让多出来的这个小朋友从事比赛以外的活动:有的说让这个人去休息,停止游戏;有的说让这个人独自玩一会儿别的玩具,或去跑步;还有的提出让多的这个人去当裁判……我意识到这是一次对幼儿进行社会性教育的契机,于是设计了这个活动。  相似文献   

8.
神奇的云     
天瓦蓝瓦蓝的。在蓝宝石般的天空里,飘着雪一样的云朵。在天高云淡的季节里,我欣赏着天空中变幻莫测的云,它们像孩子似的无忧无虑地玩耍,是那么调皮,又是那么充满生机。白云朵朵,或浓或淡,或聚或散,不时地变换形状,有的像延绵起伏的高山,有的像一匹匹奔腾的骏马,有的像一棵棵挺拔的大树……我仰望着千姿百态的云,好像遨游在一个神秘莫测的世界里,我真想和云一起投入蓝天的怀抱……想着想着,云又变了。你看那边,那片云仿佛是一群正在草原上放牧的羊。咦,它们怎么停止不前了?哦,它们正在吃草呢!突然“羊群”移动起来了,牧羊人挥着鞭子驱赶着“…  相似文献   

9.
云,无声地为我们演绎着许多惊险曲折的童话故事,引人入迷。它一年四季各具风采,每时每刻千姿百态,似乎有无穷无尽的美让人欣赏。春天,云是那样的白,那样的美,它像一个魔术大师,一会儿变成一只玉兔,活泼可爱;一会儿又变成一只调皮的猴子,抓耳挠腮;一会儿又变成一匹正在飞奔的骏马,驰骋万里;一会儿  相似文献   

10.
在开展主题活动时,墙饰就像“骨架”一样,能把围绕主题的一系列活动呈现出来。下面我们以开展主题活动“我要上小学”为例,谈谈墙饰创设与利用。一、背景在大班幼儿即将毕业的前几周,最热门的话题是:“你要上哪个小学?”“你准备了哪些学习用品?”幼儿都兴奋地表现着对学校生活的向往。有幼儿对我说:“我的朋友有的在尹江岸小学读书,有的在海曙中心小学读书,有的在广济街小学读书……我都快记不住了。”“是呀!那么多学校,怎样才能记住呢?”孩子们讨论起来,并很快想出了对策:请老师帮助记录这些小学名称,幼儿在自己要去的小学名称旁写上名字…  相似文献   

11.
美丽的菊花(大班)秋天,孩子们在散步时非常关注菊花,他们发现菊花有不同的色彩、花瓣、形态。于是,我们抓住这一兴趣点,及时生成了活动"美丽的菊花"。目标:1.感受菊花不同的色彩、形态,发现、欣赏生活中的美。2.学习用表演、绘画等方式表现菊花。3.养成在集体面前大胆讲述、表演的能力。准备:1.幼儿日常观察周围事物在秋天的变化。2.各种各样的菊花若干盆,粉笔一支,音乐磁带《赶花会》,绘画材料。过程:一、谈话1.秋天到了,幼儿园有哪些变化? 2.秋天,幼儿园里悄悄地发生了这么多变化,树叶黄了,石榴成熟了,菊花穿上了漂亮的衣服。今天老师办了一个菊花展,我们一起去看一看。二、欣赏1.放音乐《赶花会》,幼儿自由走动,赏菊。2.引导幼儿观察交流,感知菊花的色彩与形态。师:你觉得这些菊花怎么样?幼:很漂亮。师:什么地方很漂亮?幼:颜色很漂亮。幼:有黄色、紫色、红色、白色。幼:花瓣也很漂亮。幼:有的花瓣卷起来,像妈妈的卷发。幼:有的花瓣像孔雀尾巴,长长的。幼:有的花瓣像太阳的光芒。师:(在黑板上画出花瓣)我们来画一画这些长长的、弯弯的花瓣。师:这样的线条给你什么样的感觉?幼:让人觉得很舒服,很柔软。幼:像海带一样长长的,很流畅。师:除了花瓣不一样,还有什么地方不一样?幼:有的盛开,有的还是花苞。(请幼儿表现花苞和花盛开的样子。)师:还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吗?幼:有的朝上,有的朝下,有的朝左,有的朝右。师:你想不想变成一朵可爱的菊花呢? 3.播放音乐《赶花会》,请幼儿找好朋友合作表现菊花的姿态。教师用语言提示:秋天到了,朵朵菊花盛开了,有的朝上,有的朝下,有的朝左,有的朝右,有的还是花苞,有的已经盛开了。在阳光下,它们快乐地舒展着花瓣。清风徐徐吹来,它们随着风儿轻轻摆动,像在尽情地舞蹈。这是一幅多么美丽的图画呀!师:欣赏了这么多漂亮的菊花,你们的心情怎么样?幼:我觉得很快乐。幼:我觉得自己就像一朵快乐的菊花。三、绘画表现1.到了冬天,菊花就会枯萎,请你们选择一朵最喜欢的菊花,把它画下来,留作纪念吧。2.幼儿画菊花。原方案活动形式多样,但各个环节与形式之间缺乏有机联系,有"拼盘"的痕迹。总体来看,我认为存在以下两个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宋菲燕 《福建教育》2014,(7):106-107
班级近期开展了以“有趣的瓶子”为主题的系列活动,家长和幼儿积极地帮忙搜集瓶子,美工区的瓶瓶罐罐越来越多。于是,我们开始思考:这些瓶子、罐子除了可以做成幼儿的手工作品外,它们还能怎么玩?怎么玩幼儿才会喜欢?幼儿从中能得到什么样的发展?一次偶然的机会,我们发现有几名幼儿拿着一只筷子一会儿塞进瓶子里,一会儿又倒出来,有的还在比赛看谁掷得准。由此,我从幼儿的兴趣出发,创设了活动区“投投乐”。  相似文献   

13.
试比较下列四句话哪几句写得好?例1小船像一片竹叶,在哗哗的暴风雨中,一会儿被白浪高高地掀起,一会儿又被它狠狠地摔下。经三个小时的颠簸航行,终于到达了目的地。例2小船在大雨和风浪中艰难地航行了三个小时,终于到达了目的地。例3天上的云,形态富于变化。例4天上的云,真是姿态万千,变化无常。有的像羽毛,轻轻地飘在空中;有的像鱼鳞,一片片整齐地排列着;有的像羊群,来来去去;有的像一床大棉被,严严实实地盖住了天空;还有的像峰峦,像河流,像雄狮,像奔马……四句话中,例1和例4写得较好。例2、例3句运用了叙述的表达方式,而例1、例4句则运用了…  相似文献   

14.
李晶晶 《山东教育》2012,(Z6):28-29
幼儿教师的工作特别讲求一个"细"字,从各个生活环节到教学、游戏活动,从群体幼儿的一般情况到个体幼儿的特殊表现,都要细致观察,用心体悟,悉心引导。作为年轻教师,我努力学习去践行这一点。下面仅以入园环节为例谈谈我的做法。早上入园的时候,我发现有的孩子一进教室就向老师问好;有的孩子会一直看着你,等到老师先向他问好才想起来问老师好;还有的孩子就像没有看见老师似的,没有  相似文献   

15.
根据我园地处郊区农村这一有利条件,我组织大班幼儿对小麦生长进行了一次系统性的观察。每年国庆节前后,正是关中平原开始种植小麦的季节。我首先组织幼儿现场观看播种,让孩子们亲眼看农民伯伯撒种、覆土、浇水。时隔不久,我带小朋友第二次来到麦田里,嫩绿的小麦苗已破土而出。我们仔细观察小麦,数数它长出了几片叶子;每一丛麦苗的叶子片数是不是一样多。我告诉孩子们,在麦苗的下面还长着根。小朋友一会儿观察,一会儿簇拥在我的身边,向我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如“小麦粒为什么会发芽、长叶子?”“为什么有的麦苗长得高,有的麦苗长得矮呢?”“冬天快要到了,它会不会冻死  相似文献   

16.
伟大的父爱     
<正>星期天,爸爸和我去郊外游玩,郊外的池塘里清澈见底,真可以当一面镜子。池塘里有荷叶,荷叶像绿色的大圆盘。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了出来:有的才展开二三片花瓣;有的还是花骨朵;有的全都展开了,亭亭玉立,像一位白衣仙女。小鱼在水中快活的游着,一会儿浮出水面吐泡泡,一会儿在水中游动欢快地玩耍,一会儿沉到水底睡大觉。龙虾像个大将军,威武地游来游去,如果碰到强敌,它就像一个驼背老公公,一弹一弹跑回去。  相似文献   

17.
活动一目的:1.引导幼儿观察云的形状,说出看云的感受。2.激发幼儿探索自然的兴趣,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想象力。准备:选择多云的日子和一块草地。过程:一、引发兴趣,唤起幼儿的有关经验。1.谜语导入:身体轻又轻,空中来旅行。有时像棉絮,有时像鱼鳞。2.启发幼儿说说平时看到过什  相似文献   

18.
正【设计思路】组织幼儿开展写生活动,教师至少需要思考以下两个问题:选择什么样的内容引导幼儿写生?该怎样引导幼儿有目的地观察与写生?根据日常的观察,我发现本班幼儿的绘画现状是:对花盆比较熟悉,曾画过相关的装饰画;大部分幼儿擅长画圆形的东西,如气球、泡泡、花等;幼儿模仿能力强,有的幼儿绘画喜欢模仿同伴的作品。根据本班幼儿已有经验和绘画水平,我选择了仙人球供幼儿写生,主要是基于以下  相似文献   

19.
活动一燕子与啄木鸟目的:1.认识两种鸟的外形特征,并了解外形特征与它们生存需要的因果关系。2.丰富有关“候鸟”、“留鸟”的常识。准备:活动前在自然角陈列燕子与啄木鸟的图片和标本,有意识地引导幼儿观察。事前交待幼儿向家长问一问:“哪些鸟到南方去过冬?哪些鸟留在北方过  相似文献   

20.
正语言是人类的交际工具,幼儿时期是人一生中发展语言的重要时期。我们应该采取综合教育手段,将口语训练贯穿于幼儿的一切活动之中。以下是我教学中的几点尝试,具体做法如下:一、充分发挥语言的作用,培养幼儿口语表达能力语言课是教师有计划、有目的地发展幼儿口语的最重要的场地。在语言课的教学中,我是这样做的:1、创设情境,训练口语。在语言教学中,我把孩子领到室外去,拿一个气球放到空中去,我问;"孩子们,你们看,气球飞到天上去了,像什么呢?"有的说:"天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