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近年来不断出土大量文物,馆藏文物已超千万件,但有相当部分破损严重,而我国从事专业文物修复的人才较少,修复力量严重不足。文物修复任重而道远,培养专业文物保护科技人才时不我待。本文针对文物保护科技人才培养的难题,提出了创新人才培养发展新思路。  相似文献   

2.
言论集纳     
<正>山东大学韩国学院教授、院长牛林杰在《世界知识》2015年第5期发表的《"欧亚倡议"+"一带一路":深化中韩合作的新机遇》一文中认为:中国倡导的"一带一路"建设也需要韩国,韩国参与"一带一路"可带来中韩双赢的效果。对韩国来讲,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共建可为韩国经济发展带来新的活力,保持其经济的可持续增长。若参与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则可在一定程度上摆脱韩国在现有国际金融机构中份额偏低、与其经济实力不符的困境,提高韩国的国际地  相似文献   

3.
纸质文物是一种历史文化的见证,但经历岁月的洗礼后出现了各种残缺或被破坏的现象。为了恢复纸质文物原貌,为历史研究提供有力的实物证据,修复纸质文物就有着重要的价值和意义。我国传统的纸质文物,对中国文化的传播和传承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保护和修复纸质文物是文化遗产保护领域面临的重要课题。本文主要研究纸质文物修复的现状及技术,只有将传统技术与现代科技相结合,才是纸质文物保护修复的有效途径及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4.
正2017年8月14日,浙江图书馆协同杭州笕桥航校纪念馆精选民间收藏的抗战时期的地图、老照片及相关文物,在浙江图书馆为读者奉上"雏鹰飞将——杭州笕桥空战八十周年纪念展"。纪念展希望人们铭记历史,保卫和平。  相似文献   

5.
正中韩两国新一届政府执政后,两国均对彼此间的外交关系进行了重新定位。韩国朴槿惠政府从建立东北亚地区和平合作体系的外交目标出发,调整了李明博政府时期"亲美疏华"政策,选择进一步充实中韩战略伙伴关系。中国政府也在2013年首次明确将周边也视作中国外交的首要外交政策方向,更加重视与包括韩国在内的周边国家的合作与共同发展。为了实现上述目标,两国均向对方国民众开展公共外交和多样化的传播活动,以期获得对方公众对己国外交政策的理解和支持,从而推进国家利益、改善外交关系。基于此,本文选择中国驻韩大使馆与韩国驻华大使馆、首尔中国文化中心与驻华韩国文化院  相似文献   

6.
本文将从艺术文物发掘与研究史的角度切入,对民国时期陕北、晋西北地域东汉画像石的发现、发掘与研究史进行系统梳理。受当时新近传入的现代考古学学科影响,一些学者对该领域的探索也不再限于对出土考古材料做金石学意义的著录、风格描述与考释,而是开始从探究考古遗存的整体空间角度入手,全面记述与分析出土墓葬的地理位置、墓葬建筑形制与材质、画像石在墓葬建筑中的布局、考古出土其他文物之特色等一系列问题。种种迹象似乎都在预示着学界对陕北、晋西北地区画像石的整理与研究即将步入新开端。  相似文献   

7.
正丝绸之路虽以丝绸作为名字,但丝路上交流的却不只是丝绸和丝织技艺,它更是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主要通道。丝绸之路周举行的文物海报接力,利用网络传播将这些记忆串联成线,让我们在欣赏精美海报的同时,也能更加了解丝绸之路,更深地领悟丝绸之路所传达的精神。一场有趣的接力活动,从2020年5月13日起在微博上火热地开展起来。这就是"2020丝绸之路周"中"一花一世界:丝绸之路上的互学互鉴"展上的丝路文物海报接力活动。  相似文献   

8.
文萃     
金沙遗址大发现金沙遗址出土的翡翠绿玉琮当成都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正式对外宣布:目前正在发掘的金沙遗址是继三星堆遗址后四川最重大的考古发现,这一发现将古蜀青铜文明的历史追溯至3000年前,人们终于有理由相信,中国又一个三星堆式的重要文明正从沉睡的地下缓缓升起。金沙遗址位于成都市西郊苏坡乡金沙村,是民工在开挖蜀风花园大街工地时首先发现的。遗址所清理出的珍贵文物多达千余件,包括:金器30余件、玉器和铜器各400余件、石器170件、象牙器40余件,出土象牙总重量近1吨,此外还有大量的陶器出±。从文物时代看,绝大部分约为商代晚期和西周早期,少部分为春秋时期。而且,随着发掘的进展,不排除还有重大发现的可能。在出土的金器中,有金面具、金带、圆形金饰等30多件,其中金面具与广汉三星堆的青铜面具在  相似文献   

9.
3D扫描打印技术是一种新式的文物三维保护模式,它能够迅速捕捉并记录文物的体貌特征与结构信息,并将各类数据归纳整合,形成一套完整的数字模型,在文物的资料保存、数据检索、状况监测和虚拟展示等方面意义非凡,特别是对文物的保护与修复起到了极大的积极作用。3D扫描打印技术的出现,不仅切实提高了文物工作的质量与效率,还夯实了文物价值研究和科学化保护的基础。  相似文献   

10.
正本刊讯中国社会科学院主办的"中国与邻国:推进共同繁荣与发展"国际学术论坛2014年5月27-28日在京举行。来自中国22个邻国的智库代表参加论坛,他们就共同繁荣与发展、互利共赢经济合作、区域传统与非传统安全合作、人文交流和建立智库交流合作等4项议程进行了探讨。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副所长杨伯江在论坛上呼吁:以互信互惠之双轮,推进东亚合作繁荣。他建议:坚持增信释疑共同交流;推进战略对话使新兴力量加入东亚地区安全架构重建;提高地区合作,加强海上危机管理机制,以应对地区出现的新  相似文献   

11.
神话与服饰     
哪吒是中国神话中的娃娃神,相传是佛教中毗沙门天王的第三子,一位护法神。明代小说《西游记》中,把他说成是玉皇大帝驾下的托塔天王李靖之子。哪吒的服饰,除了那神异的风火轮,和中国古代少儿的日常装束很接近。神是人创造的,神的服饰便不可避免地带有人间服饰的特点。  相似文献   

12.
马王堆女尸所裹的第十八层服饰不是“冒”,它同第八层服饰一样,同为“”。第十九至二十层为袭时所穿服饰,第九至第十八层为小敛时所裹服饰,第一至第八层为大敛时所裹服饰。从出土资料来看,该墓主人死后还进行了设瞑目、设笄、设握、屦綦结跗等诸多礼仪活动。但是,这些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汉代丧葬礼制,只是在继承周代礼制的基础上,随着时代变迁,礼制在汉初发生一些变异的具体体现,这和汉初实行的衣服车旗制度等“与民无禁”的政策相符合。  相似文献   

13.
服饰最初是遮羞御寒的物品,随着人类的发展,服饰逐渐演变为具有社会审美功能的符号。先秦时期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论语》,其诸多章节都涉及对服饰的讨论。《雍也》篇里孔子提出"文质彬彬,然后君子"的审美理想,并提取出服饰之"文"与服饰之"质"的关系命题,由此将服饰的审美理想由外在的形式深化到伦理道德层次上的"尽善尽美"。从《论语》一书可窥探出孔子对服饰文化的高度重视及其伦理化美学思想。  相似文献   

14.
正最美人间四月天,与君挽袖作新词。杭州工艺美术博物馆"凭阑观史"系列展二——"挽袖作新词·明清闺阁文化展"在中国扇博物馆举行。展览共计展出119件展品,其中包含76组挽袖、19件服饰和12件书画等,从闺阁女子的绣品、衣物、诗词,尝试为观众营造出一个动人、动情的闺秀女性空间,解读明清闺阁的文化内涵。本次展览有两件一级文物亮相,分别为清恽冰的《玉洞仙株图轴》和明柳如是的白端  相似文献   

15.
周军 《文化交流》2009,(8):53-57
2009年3月1日,北京故宫博物院院长郑欣淼与台北故宫博物院院长周功鑫在台北圆山大饭店面对媒体热情握手,标志着故宫部分文物迁台60年后,两岸博物院正式实现了互访。双方约定,台北故宫博物院举办雍正特展,将通过第三机构,向北京故宫博物院借展文物27组件(共37件)。  相似文献   

16.
寇丹  朱敏 《文化交流》2013,(4):47-49
湖州西南方向的霞雾山高耸险峻,其巅有一座中韩友谊亭,亭柱悬联曰:"天湖半月禅授衣杖而去;太古三生愿光佛宗再来"、"霞照中韩禅风同一脉;雾润两国信众共此根"。2008年12月15日,山上梵乐回荡。三十余位身披袈裟、手持法器的韩国僧人和身着盛装、手捧茶具的韩国女子与中国人共同举行揭幕仪式。这是两国民间文化交流的第一个友谊纪念性标志。  相似文献   

17.
明代作为中国历史上宫廷火灾频发的历史时期,宫廷火灾的善后不仅包括受损建筑的修复与重建,更包括帝王与朝臣之间因宫廷火灾灾异性所展开的权力博弈及之后的一系列政局变动。通过永乐十九年(1421)北京宫廷大火的善后及成祖"求言"而引发的"萧仪之祸"可以看出,宫廷火灾往往是当时君臣双方积攒已久的矛盾集中爆发的导火索。  相似文献   

18.
在先秦时期,石楼县曾是黄河河畔最璀璨的珍珠,有3处新石器遗址,7处商代墓葬,还有周代墓葬。此外还有零星出土的文物如陶器、陶棺、罐葬棺等近300件。所以,研究石楼先秦文物很有科研价值。本文利用历史地理学的方法,将考古资料与实地调查相结合,拟在对史前文物分布进行研究的基础上,总结石楼史前遗迹的分布状况,探讨早期人类的发展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从而得知早期人类开发所依赖的地理环境是位于气候温暖湿润,地形符合当时生产力发展的地区。  相似文献   

19.
庞茹 《文化交流》2017,(4):13-15
正一灯下阅览,"独立桥头人不识,一星如月看多时"。关于读诗,现在还有什么用?前段时间央视播出《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却再次掀起读诗的大潮。从《诗经》开始,包括楚辞、汉魏古诗,唐宋与明清诗词,一直延续到现当代名家之作,时间跨越数千年。"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的纯真质朴、"路漫漫其修远兮"的上下求索、"东临碣石、以观沧海"的雄心壮志、"心远地自偏"的隐士风流、"黄河之水天上来"的开拓气象、"梧桐更  相似文献   

20.
2013年下半年,皖西博物馆启动革命史陈展"红旗漫卷"的改陈工作,着重解决重点内容不突出、陈展形式单一等问题。次年,《八月桂花遍地开》完成并对外展出。改陈后的陈展《八月桂花遍地开》史料准确,脉络更加清晰,重点更加突出,系统地再现了皖西革命的光辉历程,体现了综合馆的特色。在展陈形式上,深入挖掘文物背后的故事,将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同文物紧密联系起来,让观众可以更加直观地了解皖西地区的革命史进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