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生态文明建设已经成为我们党和国家实施建设美丽中国的重大战略部署。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特别是《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必须承担生态文明宣传这一时代责任,基本途径是实现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在转化过程中实现将生态教育与课程教育有机统一,培育生态理念。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八大召开后,伴随着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在实践中的推进,马克思的生态思想也越来越受到学界重视。通过挖掘和解读对马克思的生态思想,将国家政策方针中生态文明建设部分理解透彻,并将生态意识在"马原"课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启发与渗透,就成了一名高校"马原"课教师在教学中必须完成的重要任务。同时,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正朝着广义生态建设的方向发展,而课堂生态化建设是广义生态建设的必要组成部分。"马原"生态课堂不仅要求在教学内容上体现马克思的生态思想并介绍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进程,还要求在教学形式和手段上实现具有和谐感和创造性的生态化教学。可以说,"马原"生态课堂浓缩了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全部内涵,是中国广义生态文明建设的一个缩影。  相似文献   

3.
生态文明教育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环节,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热点.基于计划行为理论的视角,分析我国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现实困境及原因:教学体系的单一化、思维方式的功利化以及体制机制的碎片化导致大学生参与生态环境教育态度消极、环境责任感虚化以及自控能力不足.建议通过培养行为态度、重构主体规范以及提高控制能力来构建我国高校生态文明教育模式,进而提高受教育者的环境素养和知识水平,强化受教育者的规则意识和价值共识,激发受教育者的主体意识与参与自信,从而不断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建设"美丽中国"是人们对自然和非人自然物的理解、尊重和敬畏。"中国梦"就是要建成具有"生态文明"之美的中国,这也是全体中国人共同的祈盼和为之奋斗的目标。作为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各项事业培养各类人才的高校有义务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落实生态文明责任教育。高校应紧抓第一课堂的教学价值,第二课堂的传播价值和第三课堂的实践价值,加强生态文明教育,使具有"生态文明"的美丽中国的发展战略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5.
研究性学习作为一种教学理念在我国教育系统中得到了一定的认可,但在高校体育教学中如何广泛地运用"研究性学习",如何将"研究性学习"教学理念灌输到体育术科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学习的能力,是当前体育教学改革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经济不断发展,我国生态污染问题不断严重,这就意味着,生态文明建设影响到我国经济发展。因此,将生态文明教育融入在高职思政实践课中,从而为社会培养具有良好的生态文明意识的优秀应用型人才,同时真正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基于此,本文对生态文明教育融入高职思政实践课的重要性与意义进行分析,确认了生态文明教育融入高职院校思政课的可能性,同时提出生态文明教育融入高职思政实践课的策略。  相似文献   

7.
从通识教育视角来审视高校公共体育教学,目前存在两大误区:一是将高校公共体育狭化为运动技能教育;二是重"教"而不重"育"的教育理念。而这产生的原因是对于通识教育理念及教育"本质"的认识不足,其后果导致高校公共体育教育目标变得注重考试结果,不仅偏离了公共体育发展学生身体、增强体质的根本目标,而且脱离了培养身心健康全面发展人才的最终目标。应深化通识教育理念,引领高校公共体育教学从教学目标、教学手段、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全面改革,以回归高校公共体育教学本质,达到高校公共体育培养身心健康、全面发展人才的最终目的。  相似文献   

8.
生态文明教育已经成为当今社会中一项重要的课程思政内容,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从思政内容融入“生态文明概论”的意义、具体实施方案、教学内容以及课程实践方向几方面,对“生态文明概论”课程思政进行教学设计,旨在引导学生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增强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和责任感,提高生态文明素养和综合能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相似文献   

9.
高校生态文明教育内容是我国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理论构建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内容包括:生态人文和生态科学在内的知识教育、生态环境世情国情教育、生态共同体教育、生态实践教育。形成包含生态文明知识、生态道德情感、生态价值观念、生态保护技能和生态文明行为为一体的高校生态文明教育内容体系。  相似文献   

10.
"幕课"这一教育形式逐渐成为国内外教育的主流,改变了普通课堂教学的单一化的弊端。目前,很多高校都开展了幕课教学,但是将幕课教学与医学数学结合还在发展过程中,需要教师不断更新教学理念,完善教学方法,设计全新的教学方案。通过分析医学数学教学重点,介绍了将幕课教学融入到医学数学中的教学方法以及优势,以便将医学数学更好地作为一种辅助教学方式,提供给学生丰富的学习资源,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  相似文献   

11.
加强生态文明视域下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逐渐成为高校德育教学的重要内容.为了充分发挥生态合力,培养全面发展的大学生,高等学校应加强生态文明教育,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主阵地作用.概述生态文明与思想政治教育关系的逻辑起点,从三个方面逻辑展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从理论与实践两个维度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态合力”,以期加快生态文明建设的逻辑进程.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七大"首次明确提出生态文明建设,党的"十八大"又对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新要求,建设"美丽中国"。高校既要创建节能环保的绿色高校,又肩负着人才培养的任务。在新时期应发挥优势,整合资源,建设绿色校园,开展绿色教育,创新绿色科技,为加快生态文明建设做出应有贡献。马鞍山是"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之一,安徽工业大学是"全国高校节能工作先进单位""全国高校节能管理先进院校"。因此,以安徽工业大学为例从高校生态文明建设的必要性,具体措施,对高校生态文明建设进行探析。  相似文献   

13.
在加强素质教育目标的引领下,初中地理教学应当积极进行改革创新,探索三结合的课程组织模式。一是将地理教学与爱国主义教育相结合,通过普及地理知识加强学生对祖国山河与历史文化的热爱之情;二是将地理教学与生态文明建设实践相结合,树立学生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文明意识和行为习惯;三是将地理教学与实践应用能力培养相结合,引导学生在活学活用当中提升自身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14.
采用问卷调查法对部分高校大学生的生态文明素养现状进行调研,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生态文明素养总体水平较高,尤其是生态文明情感素养和生态文明意识素养相对较高,而生态文明知识素养相对欠缺,生态文明行为素养有待进一步提升;大学生生态文明素养在性别之间无显著差异,但是在年级、专业、父母双方最高受教育程度和家庭居住所在地等方面均存在显著差异.针对上述情况,可以运用"大思政"视角,通过对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实施"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和"全方位育人",提升大学生的生态文明素养,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15.
笔者尝试在学生心理疏导、鼓励学生参与教学活动、将思想品德教育融入课堂教学、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以及选择合适的考试方式等几个方面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充分渗透到生物专业英语的教学过程中,初步取得了可喜的教学效果,证实了"以人为本"的教育模式是实现传统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教学理念越来越受到教育工作者的推崇和重视。文章阐述了"以学生为中心"教学理念的内涵以及在高校教学改革中的必要性,认为只有转变教师教学行为才能保证这种教学理念的落实。  相似文献   

17.
"生命共同体"是将由山水林田湖草组成的"生物共同体"和由人类组成的"社会共同体"连接起来,形成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命共同体"。绿色消费观作为生命共同体视域下消费观的一次生态转型,既是形成"文明健康、绿色环保的生活方式"的现实要求,也是新时代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由之路。为帮助当代大学生提高生命共同体思想觉悟、养成生命共同体思维方式、增强生命共同体情感归属、树立生命共同体责任意识,应当优化社会绿色消费氛围,形成家庭绿色消费合力,发挥高校绿色消费引领,最终将大学生的绿色消费观念落实到自觉行动上。  相似文献   

18.
高校军事理论课教学对学生的国防教育至关重要,"课程思政"理念的提出为军事理论教学创新提供了契机,通过多种实施途径将军事理论课中的"思政元素"融入军事理论教学过程,创新了教学方法,丰富了教学内容,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进行了思想政治教育。  相似文献   

19.
国民的生态素养与建设生态文明的要求尚有较大差距。高校应利用自身资源优势,在生态文明教育方面承担起提高公民生态意识、普及生态常识、传播生态伦理、养成生态行为的使命。本文对高校开展生态文明教育的任务、资源和路径等问题进行了实践层面的探讨。  相似文献   

20.
高校生态文明素质教育体现了高校德育发展的要求,是社会发展对高校提出的重要任务.从德育的角度来审视生态文明素质教育,深度探讨高校生态文明素质教育与德育工作的有机结合,从而揭示出高校生态文明素质教育的德育属性,以此来指导教育过程中的实践探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