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罗宁 《记者摇篮》2012,(1):59-60
播音主持是一个特殊的职业。它的特殊在于主播是将"小我"(主持人本身)和"大我"(媒体意志)进行链接和重构,从而塑造一个形象。那么这个塑造形象的过程也就是播音员、主持人改变自我、调整自我、完善自我的过程。广播节目主持人应该具备怎样的素质,应该如何塑造自己的形象呢?  相似文献   

2.
胡凡 《新闻前哨》2005,(9):69-70
广播节目主持人的形象,虽不同于电视主持人的形象那样直观,但同样具有“可视”性。它是指人们通过声音可感知的形象,是在听众心中形成的立体的形象,是主持人的一种知名度。它包括主持人的社会形象、语言形象、思维形象和人格形象。因此,合理地把握看不见的微笑,用声音塑造在听众心中良好的“可视”形象,对广播节目主持人来说,显得尤为重要。用声音塑造形象,意味着主持人不只对自己负责,更要对电台负责。因为主持人赖以存在的节目及其形象是电台精心  相似文献   

3.
现如今,电视台的不少栏目常常因为主持人的走红而家喻户晓。主持人是公众人物,主持人的形象也自然地受到关注。主持人的形象是与受众评价相联系的一种观念,是主持人的表现与风格在公众心目中的印象和反映。主持人的形象不是主持人的"个人形象",它是一种特殊的公众形象。节目主持人在关注自我形象时,既不要因为少数公众的主观评价而妄自菲薄,停步不前,也不要因为多数受众的客观评价而骄傲自满,故步自封。  相似文献   

4.
周锋 《声屏世界》2006,(7):46-46
作为电视媒体的重要组成方面,电视节目主持人所从事的是一种特殊的工作。他们是自身所属的电视台形象的体现,他们的形象将影响到电视台的兴衰和荣辱。电视节目主持人的形象是指他的“公众形象”,也就是电视节目主持人在广大受众心目中的印象和位置,是受众对他外在形象和内在形象的总体评价。电视节目主持人形象的本质特征突出地体现在三个方面,这些特点也相应地规范了电视节目主持人形象的设计。外在形象与内在形象相结合电视节目主持人的形象美是一种视觉和心灵的感受,它犹如无声的交际语言,向他人展示着一个完整的自我。因此,他的美只能是…  相似文献   

5.
孙爱群 《青年记者》2007,(18):90-91
电视作为一种视觉艺术,对电视节目主持人包装是"形象塑造的艺术",需要让主持人拥有一个吸引观众眼球的荧屏形象,这种形象具有区别于其他形象的特殊性,"它是由参与电视节目制作的全体人员共同创作,由电视节目主持人出面完成,受众对他外在形象和内在形象的总体评价。"(孔德明《形象设计》)同时,对电视节目主持人的包装应做到主持人媒介角色、社会角色和个人角色的三位一体,追求其荧屏内外形象的一致性,使主持人具有独特的、与节目相得益彰的自身人格魅力。  相似文献   

6.
电台以传播声音为主,通过声音塑造形象,作为广播节目主持人塑造声音形象既是一种基本素质要求,更是一门艺术。本文从笔者自身体验出发,从广播节目主持人基本功训练角度切入,分析了广播节目主持人塑造声音形象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广播是听觉艺术,声音是广播节目内容传递的重要途径,是广大听众辨别主持人的依据,所以广播节目主持人的声音形象塑造至关重要。本文分析了声音形象塑造对于广播节目主持人及其节目发展的必要性,并探讨了主持人声音形象塑造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2012年3月,我国沿海某地一位身家过亿的私营企业老板的女儿出嫁,不惜重金邀请了几位著名歌星现场助兴,同时还邀请了央视一位著名节目主持人担任婚礼主持,这引起了舆论的广泛热议。节目主持人形象修养问题再一次成为业内人士关注的话题。电视节目主持人的公共形象是观众对其外在形象和内在形象的总体评价,是主持人外在形象和内在形象的统一体。其外在形象包括五官形体、音容笑貌、衣着打扮等,其内在形象则包括人的品德情操、学识修养、气质风度等。毫无疑问,节目主持人的形象塑造指的是其内在形象的凝炼和提升。为  相似文献   

9.
主持人形象是一种复杂的综合形象,是其言谈举止、形象气质在观众心中的反映和印象,也是观众了解节目形象和媒介形象的窗口。由于主持人工作的特殊性以及主持人角色的公众性,个人形象对于主持人传播效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随着中国传媒业发展的日新月异,电视网络节目层出不穷,主持人更新换代的速度也在不断加快。作为个体的观众,不可能记住每一个主持人言谈举止,只能在脑海里存在一个模糊隐约的主持人形象。本文主要探讨在戈夫曼戏剧理论呈现视阈下对于主持人形象塑造的研究。  相似文献   

10.
吕帅  康毅 《声屏世界》2011,(1):37-38
塑造鲜明的整体形象 一个好的主持人形象,即主持人的“公众形象”.就是主持人在广大观众心目中的印象和位置,具体到省级电视台早间新闻节目主持人的形象,我们可以从三个方面来加深认识。  相似文献   

11.
董超 《新闻传播》2009,(7):82-82
近年来随着媒介竞争的加剧和栏目数量的激增,越来越,多的电视节目主持人作为节目的“人文符号”出现在电视受众面前。怎样正确认知主持人的角色定位,培养健康有内涵的主持人角色.成为业界同行长时间思考的重要课题。笔者结合多年工作的实践和思考,拟从塑造主持人公益形象的作用、如何塑造主持人公益形象以及主持人公益形象的维护三个方面谈谈对主持人公益形象塑造的粗浅看法,以求教诸位方家。  相似文献   

12.
兰凡 《声屏世界》2014,(4):39-39
播音员主持人在广播电视传播中,其形象直接反映了一个媒体的价值取向、文化选择和综合实力,直接影响媒体在社会中的地位和形象。所以重视塑造播音员主持人的形象,提高播音员主持人的综合修养能力,对于提升媒体的品格和档次,扩大媒体的影响力、传播健康先进的文化至关重要。职业形象塑造 职业形象是指播音员主持人在职业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形象,包括声音形象、屏幕形象等。高安台目前主打的一档是时政新闻节目《高安新闻》,一档是专题类节目《瑞州大观》。  相似文献   

13.
播音主持作为新闻媒体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节目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播音主持的工作是形象和声音为一体的,所以在具体工作的过程中要塑造良好的形象,也要具备较强的语言艺术,只有这样才能够得到良好的效果。一个播音主持人要整体把握节目的风格,了解受众的需求以及受众的特点。所以,播音员主持人的节目形象塑造对整个电视节目播出效果有着重要影响。本文主要针对播音员主持人节目形象塑造展开较为深入的分析,提出播音员主持人内在形象和外在形象的节目形象塑造方式,希望能为相关人士提供些许参考。  相似文献   

14.
节目主持人与电视频道形象包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持人就是活台标,电视作为图像媒介.它与观众的交流除了节目的内容之外,很大程度上依箱主持人的形象,而主持人的形象知名度则主要来自有效的"包装"和"宣传".因此,强化节目主持人在频道形象包装中的地位,可以更好地达到塑造个性化电视品牌、优化频道包装系统传播效果的最终目的.  相似文献   

15.
电视节目制作必须注重突出播音主持的形象。电视节目品牌建立和口碑形成很大程度上与主持人的风格形象是严密相关的。笔者结合实践经验,以主持人所塑造的形象风格为引导,指出其对电视节目品牌建立的重要意义,阐述了塑造专业化形象的策略,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舒欣 《现代视听》2013,(5):36-39
在新媒体异军突起的今日,电视媒体若想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对节目系统要素进行"再加工"与"新包装"。其中,主持人媒介形象的建构与提升自然就成为了关键一环。中央电视台历来重视对主持人形象的打造,本文通过对其完善主持人形象策略的分析,为电视节目主持人的形象塑造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17.
王虹 《声屏世界》2006,(1):40-40
广播要走出低谷,重塑广播电台新形象,应该在广播的主体之一的主持人身上多做文章。主持人形象是立台之本广播节目主持人是广播节目的化身、是广播电台的灵魂,主持人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影响着听众的收听行为。电台的理念存在于节目之中,表现在主持人以声音塑造的形象上,优秀的主持人对电台形象的塑造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电台须以各种手段来加强和突出主持人的“主角”作用。广播节目虽然是集体劳动的成果,但最终要靠主持人来完成,因此树立主持人的“主角”地位意识至关重要。广播电台要保持自己的特色和地位,就要在强化和突出主持人的“主角”…  相似文献   

18.
广播节目主持人的形象,虽不同于电视主持人形象那样直观,但同样具有"可视"性.它是指人们通过声音可感知的形象,是在听众心中形成的立体的形象,是主持人的一种知名度.它包括主持人的语言形象、思维形象、人格形象和社会形象.因此,合理地把握那看不见的微笑,塑造在听众心中良好的"可视"形象,对广播节目主持人来说,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9.
陈晓露 《视听界》2013,(2):106-108
作为南通广播电视台民生新闻栏目《城市日历》的主持人,我深知,主持人的形象就是节目的形象,主持人的一言一行乃至一颦一笑都应该是节目特有的,这样一来,他才能成为人们记忆中关于该节目的代名词。民生新闻主持人怎样塑造受众喜爱的屏幕形象并保持长久的新鲜感,延长受众的审美疲劳视点?一言以蔽之:本色。  相似文献   

20.
申林  史文思 《传媒》2020,(10):49-52
在媒介融合的背景下,时政新闻与融媒体环境相适应呈现出新变化。时政新闻主持人如何在融媒体环境下塑造适宜的媒体形象,是亟待研究的问题。随着时政新闻报道方式的转变,主持人的作用更加凸显,消弭与受众间的距离感,不断加强互动是主持人塑造亲近感形象的重要举措。本文以央视主持人康辉的Vlog为例,探究时政新闻主持人如何改变播报方式,拓展报道范围,打造IP化和“超链接”化的媒介形象,使其更加人格化、多元化、立体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