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学生体育意识、信念及体育行动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跳远运动员来说,助跑速度是决定跳远成绩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采用非接触法,以男女运动员各三名为对象,运用高速摄影机,对受试者最后4步的助跑及起跳动作,对人体重心的水平速度、垂直速度、步频、步长和腾起角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2.
对跳远运动员来说,助跑速度是决定跳远成绩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采用非接触法,以男女运动员各三名为对象,运用高速摄影机,对受试者最后4步的助跑及起跳动作,对人体重心的水平速度、垂直速度、步频、步长和腾起角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3.
1 问题的提出近年来大量运动实践和研究表明 ,助跑速度对跳远成绩有着巨大的影响和作用。助跑速度是运动员创造优异成绩的先决条件。没有良好的助跑速度 ,运动员就不能取得好的成绩。良好的助跑速度首先取决于运动员的绝对速度 ,也就是说绝对速度是运动员获取良好助跑速度的基础。因此发展绝对速度对于提高运动员跳远成绩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一点已被人们所认识 ,并逐步加以重视。那么 ,构成绝对速度的步长和步频对运动员的跳远成绩有什么影响。2 研究对象与方法为了便于确定不同的步长、步频组合类型 ,我们首先确定了一个速度值 ,即选…  相似文献   

4.
助跑的水平速度,尤其是最后几步的助跑速度将对跳远成绩起主要的作用,这一点已成定论。步频和步长是制约速度的两个因素。国内外专家都强调跳远助跑最后几步要加快节奏,或者要以高频率的跑法来进入起跳。他们从运动生物力学、运动生理学等基础理论方面进行了分析阐述,丰富了跳远的技术理论。运动实践也证明,优秀跳远运动员最后几步助跑的频率是很高的。例如美国运动员刘易斯跳8米56时,后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我国部分优秀男子跳远运动员助跑最后三步离地距离、腾空距离及着地距离的研究,认为运动员助跑最后三步步长结构对助跑水平速度、身体重心高度以及起跳效果都有很大程度的影响;我国男子跳远运动员最后两步步长构成具有不合理性;倒数第二步着地距离过大,最后一步着地距离偏小。前者造成倒数第二步重心高度下降过多、最后一步减速严重、踏板瞬间身体重心水平速度偏低,后者造成起跳过程中垂直作功距离偏短、腾起垂直分速度及腾起角偏低。  相似文献   

6.
关于提高跳远运动员助跑准确性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郭元奇 《体育科学》2000,20(2):47-49
对7名跳远运动员采用标记跑进行了6个月的助跑训练,结果表明,这种方法能够促使助跑最后几步步长的稳定,明显提高助跑的准确性。并且有利于加快运动员助跑最后几步的步频,提高助跑后10m的水平速度,从而导致跳远专项成绩的提高。  相似文献   

7.
跳远助跑最后10m分段速度与成绩的相关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运用相关与回归分析法,对12名优秀男子跳远运动员跳远助跑最后10m分段速度与跳远成绩的关系进行了相关分析,并建立了助跑最后5m速度对跳远成绩的预测表,为进一步改善我国男子跳远助跑最后10m分段速度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跳远运动员必须掌握正确的助跑节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助跑速度是决定跳远成绩最重要的因素。在所有影响跳远成绩的因素中,助跑速度所起的作用已大于70%。国外的研究结果表明,世界高水平跳远运动员的助跑速度,男子一般在10.3米/秒以上,女子也接近10米/秒。近年来我国男子跳远运动水平在亚洲处于领先地位,进入国际先进水平,主要是助跑速度有了很大突破。根据观测数据,目前跳远成绩在7.99米以上的我国优秀男子跳远运动员,助跑最后9米(最后四步)所获得的助跑速度均在  相似文献   

9.
经过国内外研究资料表明,在跳远运动中助跑速度是决定跳远成绩的重要因素。因此,在跳远运动员的训练中,要侧重抓好助跑速度训练。1、掌握正确的助跑技术正确的助跑技术应使身体重心相对较高,动作轻松,节奏感强,速度随着步长的加大和步频的加快而逐渐提高,在起跳前2一  相似文献   

10.
经过国内外研究资料表明,在跳远运动中助跑速度是决定跳远成绩的重要因素。因此,在跳远运动员的训练中,要侧重抓好助跑速度训练。1、掌握正确的助跑技术正确的助跑技术应使身体重心相对较高,动作轻松,节奏感强,速度随着步长的加大和步频的加快而逐渐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