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针对人教版、苏教版、北师大版三套主流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教材生字的字种、字量进行了文本调查、统计分析以及共时比较后发现,无论是一年级上册的初级积累字还是1~6年级的生字量,距离《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附录4《识字、写字教学基本字表》(300字表)和附录5《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常用字表·字表一》(2500字表)的要求都还有相当长的距离。  相似文献   

2.
2001年教育部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课程标准》)中,将汉字教育单列为一个教学领域,并且把常用术语"识字教学"改为"识字与写字教学"。识字与写字教学成了小学语文教学的五大板块之一。《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识字、写字是阅读和习作的基础,是小学一至二年级的教学重点。"由此可见,识字写字  相似文献   

3.
<正>识字与写字是小学生学习语文必备的重要能力。突出识字、写字教学,重视学生识字、写字也是《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一大亮点。那么,新课标对识字、写字部分做了哪些修订?教师又该如何有效地落实新课标要求,才能让识字写字教学之花有效绽放呢?一、2011年版课标对识字、写字教学方面的修改1.适当降低一、二学段识字写字量。新课标明确提出第一  相似文献   

4.
<正>在小学低段识字写字教学中,形近字一直是孩子们书写、认读的难点,也让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头痛不已,笔者结合自己的教育实践探究形近字辨析的教学策略。一、小学语文低段识字教材分析与研究背景识字写字是小学第一学段语文学习的主要任务,《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第一学段识字与写字的要求中,要求学生认识常用汉字1600个左右,  相似文献   

5.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第一学段的教学重点,也是贯穿整个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内容。"识字教学应贯穿整个小学阶段,而高年级识字教学应把重点放在引导学生自主识字上。笔者认为需要从预习、重点、串联、延伸四个方面来进行高年级识字教学。  相似文献   

6.
识字、写字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也是小学语文的教学难点。从字形入手,通过研究汉字的演变、结合图画和篆书解读汉字的意思以及阅读汉字小故事等方式激发学生对识字、写字的兴趣,这也是"趣味习字"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之一。依照《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趣味习字"注重语文课堂中习字教学的趣味性和高效性,提高学生在识字、写字能力方面的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7.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中指出: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第一学段的教学重点,也是贯穿整个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教学内容.准确把握“识字和写字”的学习目标对于改进识字、写字能力,乃至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都有重要的意义.写字之前,必须先认字,因此笔者认为识字教学是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笔者就识字教学提出了自己的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8.
《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曾明确提出:"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贯串整个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教学内容。"但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的写字观念逐渐淡化,当前小学生的写字水平不容乐观,小学写字教学研究范围越来越广,类型越来越多。笔者以小学写字教学研究为对象,通过对相关期刊论文、学位论文进行整理和概括,发现了目前小学写字教学研究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小学语文教与学》论文转载情况的统计与分析得出,2012年小学语文教学研究的热点集中在解读《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2011年版课标》)中新提出的课程性质、识字写字和读写领域的新要求以及具有纠偏作用的教学建议;小学语文教学研究的重点问题主要有教学目标的制定、字理识字教学、书法教育与写字教学、按文本特点进行阅读教学、新型作文教学实践探索、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等。未来小学语文教学研究将继续关注《2011年版课标》的落实问题以及一些语文教学中尚未解决的重要问题。针对2012年论文普遍存在的问题提出小学语文教师需形成读者意识、了解研究动态等建议。  相似文献   

10.
识字是小学低年段的教学重点,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1》在识字方面对第一学段(1-2年级)提出了明确的学段目标:“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写字的愿望”,“认识常用汉字1600个左右”。  相似文献   

11.
张洁 《辽宁教育》2018,(1):12-14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1~2年级的教学重点;识字与写字的要求应有所不同,1~2年级要多认少写;认识常用汉字1600~1800个,其中800~1000个会写。可见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的重要性。部编义务教育教科书语文一年级上册关于"识字写字"的编排遵循"识写分流、多识少写"的原则,全册要求认识300个常用字,会写其中的100个字。  相似文献   

12.
自《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颁布实施以来,我国各地掀起一轮又一轮对于识字教学探讨和研究的热潮。小学阶段又是学生识字写字的初始阶段,尤为重要,本文将通过分析现阶段小学识字教学中存在的不足,基于核心素养下小学识字教学的目标和内容,提出了有关小学语文识字教学应旨在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写字的愿望,养成良好的识字习惯,有独立识字的意识。  相似文献   

13.
吴莉莉 《广西教育》2013,(41):46-46,53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提出:“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识字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教学的难点。如何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避免“填鸭式”教学,提高识字教学的效率是当前教育研究的重要课题。下面笔者结合多年教学实践,谈谈如何提高小学语文识字教学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4.
<正>小学阶段是学生接触语文课程的起始阶段,写字是该阶段的首要教学任务,《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必须明确识字和写字之间的关系,在把握二者区别的基础上开展针对性的写字教学,不能一味地追求学生的写字量,而要关注对他们写字兴趣和写字水平的培养,以此提高学生的写字能力。因此,笔者在搜集、阅读相关文献资料的基础上,立足于自身的教学实践,从“认真筛选教学资料,拓宽教学内容”“规范学生书写习惯,锻炼写字能力”“丰富写字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率”三个方面提出了小学低年级语文写字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15.
母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础。识字教育不仅是母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母语教育的基础和前提。早在1985年,老一辈教育专家李秉德教授就曾撰文大声疾呼: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以识字为重点'不可轻易丢掉;2001年教育部颁布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也明确规定:识字写字  相似文献   

16.
识字写字在学生语文学习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本文在对《语文课程标准》中义务教育阶段识字与写字的"课程目标"和"教学建议"深入分析研究的基础上,合理借鉴我国传统语文教育识字写字方面的成功经验与做法,总结提出了一些能够促进学生发展的识字写字的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17.
<正>《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指出:"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第一学段的教学重点,同样也是贯穿整个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教学活动。"而低年级阶段学生的识字学段目标要求学生在情感上喜欢汉字,主动识字、写字。知识和过程上则需要掌握汉字的笔画和偏旁。这对刚进入小学阶段的小朋友来说并不简单,尤其现在使用的部编版教材让学生先识字再学拼音的编排,学起来更是不易。因而在教学中如何让低年级学生喜欢汉字,掌握汉字成了问题。一、当前低年级语文识字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本次课程标准修订,附录中增设了《识字、写字教学基本字表》和《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常用字表》,以此为写字教学、教材编写和教学评估等提供依据。我们已经有国家语委的《通用规范汉字表》,为什么在要义务教育阶段再附一个字表呢?字表的研制者,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王宁教授认为——  相似文献   

19.
本次课程标准修订,附录中增设了《识字、写字教学基本字表》和《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常用字表》,以此为写字教学、教材编写和教学评估等提供依据。我们已经有国家语委的《通用规范汉字表》,为什么在要义务教育阶段再附一个字表呢?字表的研制者,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王宁教授认为  相似文献   

20.
2001年国家教育部颁布并实施了《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强调"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小学语文教学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学校逐步认识到识字教学的重要性。当前的识字教学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方面存在着一些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可以从丰富识字方法、培养自主识字能力、提高运用能力等方面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