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旧的化学教学大纲和教材是以“双基”教学为主,新的化学课程标准和教材则贯穿了“STS”教育。通过对“双基”教学和“STS”教育的对比,对新的化学课程标准和教材进行简单的评价。  相似文献   

2.
初中数学教材体系包括两条主线,其一是数学知识,其二是数学思想方法.前者是教材上明显写着的,后者呈隐蔽的形式,蕴含在教材中;只有理解后者才能真正从整体上、本质上理解教材.2011版的《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已经把传统“双基”修订为“四基”,  相似文献   

3.
一、全面复习。使学生系统掌握“双基”内容全面复习,要求学生全面掌握教材中的基本概念、基本观点和基本事实。由于思想政治课内容繁多,各知识点之间又相互联系,要达到全面、系统掌握并非易事。因此,教师必须在钻研教材的基础上对“双基”知识和重点、难点作全面、详细地梳理、排查,辅导学生基本掌握教材的知识结构及各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4.
与实验稿相比,2011年版数学课程标准有哪些新精神、新思想、新理念、新变化呢?如何来理解这些新精神、新思考、新理念、新变化呢?尤其是将“双基”扩展为“四基”后.我们的教材、教学应该作出哪些变化?  相似文献   

5.
一、物理试卷综述综观08年北京理综试卷的物理试题,总体印象是:试题常规、回归经典,突出双基、考查能力,注重探究、设问新颖,试卷平稳、关注发展.试题素材源于教材、挖掘教材,又不拘泥于教材.试题结构合理、保持相对稳定,整套试卷突出“新、活、巧”三个字(设问新、题型活、解答巧),具有“新而不偏、活而不怪、巧而不难”的优点,同时“稳中求变、变中求新、新中求实、体现课改”;既保持了良好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又体现出命题的创新性和灵活性,杜绝了偏题、怪题、难题现象.我们相信,这份试卷对首都高中物理教学和新旧教材平稳过渡以及新课程的进一步实施,一定会起到积极的引领和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6.
新教材是体现课程改革最直观、最直接的载体。面对新教材。我们常常昕到这样的声音:“教材编排单元偏多,系统性不强,犹如蜻蜓点水,为后续学习带来困难。”“教材内容需要调整,教材在编排上要考虑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征。”“旧教材双基知识编排呈螺旋式上升,循序渐进:而新教材呈波浪型,忽高忽低。特别是新增加的领域.教材把握起来有困难。从教师实践视角看,系统性不强,知识点分散。”由此可见,教师在课程改革中遇到的障碍之一,是来自教材层面的问题。我们知道,一个连教材都没吃透的教师是适应不了新课堂的!实践证明。借助于教材研读活动,通过自读自悟、同伴合作与专家引领,提升教材解读与实施能力.能较好地化解教材变化与教学经验之间的矛盾。由此进一步悟到:深入教材解读,是教师教学自我解困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7.
新教材是体现课程改革最直观、最直接的载体。面对新教材。我们常常昕到这样的声音:“教材编排单元偏多,系统性不强,犹如蜻蜓点水,为后续学习带来困难。”“教材内容需要调整,教材在编排上要考虑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征。”“旧教材双基知识编排呈螺旋式上升,循序渐进:而新教材呈波浪型,忽高忽低。特别是新增加的领域.教材把握起来有困难。从教师实践视角看,系统性不强,知识点分散。”由此可见,教师在课程改革中遇到的障碍之一,是来自教材层面的问题。我们知道,一个连教材都没吃透的教师是适应不了新课堂的!实践证明。借助于教材研读活动,通过自读自悟、同伴合作与专家引领,提升教材解读与实施能力.能较好地化解教材变化与教学经验之间的矛盾。由此进一步悟到:深入教材解读,是教师教学自我解困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8.
沈惠娟 《广西教育》2009,(35):54-55
使用教材: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数学》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通过引导学生发现解题中的错误,在共同分析错误、改正错误的过程中,让学生将第一阶段的“双基”类型题理解透、掌握好,对必须掌握的内容做到心中有数,胸有成竹。2.智能目标:通过将学生的“错误”进行开发、利用,变“废”为“宝”,逐步完善学生的认知结构,使解题能力得以提高。  相似文献   

9.
浙教版新思维小学《数学》教材在其前身《现代小学数学》的基础上,积极吸收并实践新课程理念,配合国家数学课程标准的修订与完善。认真实验、力求创新。自2007年8月通过教育部中小学基础教育教材审定委员会的立项审查。至2010年6月全套12册教材相继审定通过,历时三年,逐步成为一套有特色的新课程实验教材。教材审定意见是:“(该教材)‘双基’落实较好,注重思维训练,题目设计比较灵活.教材编排结构具有一定特色。”下面以一年级上册教材为例,略加阐述。  相似文献   

10.
数学教材为我们提供了许多具有丰富内涵的练习题,如果仅是“拿来主义”、“就题论题”,尽管也能取得较高的“双基”达成率,但在许多情况下,过于直白的问题、相对简约的过程,往往使学生获得除知识经验的简单叠加外。数学思想、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等深层目标很难企及。  相似文献   

11.
我们在试用沪科教版高中物理教材的过程中,初步形成了以下三点体会。一、新教材有利于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形成 传统教材通常按照力、热、电、光、原子物理学五个板块构成,以“双基”为重点展开,对每一个重要的概念和规律都给出了精细的描述和分析、论证,  相似文献   

12.
《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由“双基”发展到“四基”.在新课改中,涌现出一批优秀的青年教师,为了更好的发挥优秀教师的辐射作用,2013年11月四川省教科所在四川达州市开展了一次北师大版教材优质课展示与观摩活动,活动共开设了八节初中数学课,听后让人感触颇多,  相似文献   

13.
索引     
教学理论自学·议论·引导教学的实质与精髓/李庾南∥课程·教材·教法(京),2012.4.74~80 华罗庚的数学“双基”教学思想及其启示/邝孔秀∥数学教育学报(津),2012.2.5—7,55  相似文献   

14.
新课标苏教版初中语六册书中。共设立了“狼”荷“长城”“汉字”“鸟”“叶”“气象物候”“广告多棱镜”“系统思想与统筹方法”“我心中的语”十个专题.这在语教材的编排中是一种十分大胆的尝试.令人耳目一新,是新课程理念在教材编排中的具体体现,是苏教版课标教材“亮点”之一.[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2001年秋季学生用教材(九义人教版)与1992年原教材相比,作了较大的调整,必须引起我们的重视。以下就通过对教材的比较谈几点粗浅的认识。1立足“双基”,引导学生读好教材,用好教材,正确处理好教材与习题的关系“双基”历来是教学和考试的重点,这是我们教学成败的根本保证。教学中如何落实“双基”?我个人认为正确处理好课本与习题的关系,是保证“双基”落实到位的一个重要环节。教材是学生学习和复习的依据,也是中考命题的依据,更是教师编选一切练习题、测试题的依据。从新教材的习题配置可看出,除了涉及溶解度计算的…  相似文献   

16.
一、问题提出 1.“班本教材”概念的设想 教材——主要的课程资源,有国家教材、地方教材和校本教材。在重视开发课程资源的今天,作为长期从事语教学和班主任工作的我们,能否以班级为单位来开发课程资源呢?  相似文献   

17.
中美语文教材比较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综观中国语文教材与美国语文教材,我们可以发现,两者有相同之处,又有诸多不同之处。一、两者相同的地方1.都较重视“义理”教育。“义理”教育,即“道”的教育。“文以载道”是我国语文教材一个鲜明的特色。不过,近年来,我国语文教材已由“义理”本位逐渐过渡到“语言”本位,但渗透“义理”的选文在语文教材中仍占较大的比例。美国语文教材同样重视“义理”教育。例如,六年级文学教材第二单元主题为“英雄”,教材的选文有,生活中的英雄:小说《勇敢点,戴纳》、《儿童英雄:救人者、幸存者和有才能者的真实故事》、诗歌《抢救》…  相似文献   

18.
当“解读教材”这个词汇堂而皇之地充斥了我的大脑、占领了我记事本的头版头条,我有如新生的蝴蝶.经历了破茧的挣扎.才有了自由飞翔的洒脱与美丽。我在教材解读中的“三问”,便是助我破茧而出的一臂之力。  相似文献   

19.
新一轮课改对数学教材进行了“大刀阔斧”的革新,不仅对教材原有内容进行了较大幅度地增、删和顺序的重新编排,同时还在教材中加入了不少与时俱进的创新元素,如章节中有“内容补白”、“相关知识的网址链接”,章节末有“思考与探索”、“信息技术应用”等栏目.但新教材中有几个概念性问题常会在教师中产生争执和困惑,希望教材或教参中给出明确的定论或指导,使教师能更准确地把握这些概念.本文介绍一些具体问题及笔者的部分拙见,以期抛砖引玉,完善教材.  相似文献   

20.
第一轮:立足课本、夯实双基 虽然中考试题千变万化,但万变不离其宗,对学生知识能力考查的出发点根本来源于课本。因此,通过教材复习使初中化学知识系统化、结构化、网络化,并在教材基础上进行适当拓宽和加深.绝不可扔掉课本而沉溺于“题海”中。因而,第一轮复习中,我们老师要求各位在编制教学案时,要立足于课本,夯实双基,先把书本上的习题全部过关。通过复习要让一些基础比较差的学生树立信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