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本文对儒、道、禅的审美观作了一多角度、多层次的比较,认为儒、道、禅三家不同的人格理想便形成了中国古代艺术或审美观的三种不同境界。中国古典美学所谓的阳刚之美、阴柔之美、简淡之美,并非凭空产生,都是中华民族深层文化心理的积淀,即儒、道、禅的培育与塑造。  相似文献   

2.
陶渊明儒、释、道辩证统一的艺术人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陶渊明的人格这以千百年来一直受世人仰慕,真正的原因并不在于他的“隐逸”生活方式,而在于他思想上既儒、道、释兼综,吸取了儒、道、释思想中有益的资源,而同时又超越于儒、释、道之上,对之作出了辩证的扬弃。他的人格是中国传统文人士大夫所追求的艺术化、审美化的理想人格。  相似文献   

3.
儒、道、佛理想人格的融合及其对国人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是中华民族最典型的人格特征,以它为主的理想人格成为几千年来各阶层中国人生活的楷模.但是,典型的中国文化本是各据其理,自成体系的,儒崇尚“仁”、“礼”,实行的是内圣外王的大同理想;道家则崇尚自然,宣扬虚净无为,超脱俗世;而佛家则更进一步,要求人们温灭人性,随缘而安,与世无争.其中,儒家思想在历史上又一直是占着文化的主导地位,它所设计的煌煌盛美的理想人格——圣人,理应成为国人人格的主要楷模.事实并非如此,这三家理想人格在历史长河中,经过变更,相互吸收融合,最终走到一起,形成了融三者为一,吸取各家之长的一种人格.这一理想人格深深地影响着几千年来国民人格的发展,形成一种进则儒、退则道、隐则佛,得意时建功立业,失意时亦能自善其身的一种进退从容,宠辱不惊的人格范型.这一典型人格的形成显然是三者融合所致.我们无法从儒、道、佛任何单独一家的思想中找到这样的见证.  相似文献   

4.
明清小说是中国古代小说的完善时期,作家的主体意识普遍地得到强化。许多作家开始自觉地进行理想人格的探索。从总体上说,明清小说作家对理想人格的探索还是因袭传统儒家理想人格,即使有些作家如吴敬梓等虽创造了“儒道合一”、“儒侠合一”型的理想人格,也仅仅是传统理想人格的修正,没有从根本上超载传统理想人格的范围。明清时期作家还有一些作家在时代浪潮的推动下.创造了新型的理想人格。但是因为没有得到先进理论的指导,其结果依然是不完善的。  相似文献   

5.
我国先秦时期,学者辈出,各著书立说,欲以改制救世,其文学作品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源头.尤其是原始的儒、墨、道三家的文学作品:《论语》、《墨子》、《老子》,所展示的人格品位及其对理想人格的定位在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占重要地位,对塑造中国历代文人的人格品位有着重要的历史价值.透彻地分析研究先秦诸子文学作品的人格品位是对构建"和谐世界"、"和谐社会"构想深层次的理论探究,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6.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对中国习武者人格中的儒、道特征进行阐述,认为中国习武者人格的形成是以儒家和道家两种文化为基础,其人格特征带着浓厚的儒、道文化属性.其中儒家人格特征主要表现在"礼"、"义"、"智"、"勇"、"信"几个方面.而中国习武者的道家人格特征主要表现在对道的追求和隐逸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7.
中国传统士大夫审美人格的建构及其艺术转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国文化中,对于理想人格建构的强调与重视,极大地影响了中国传统美学,进而发展出儒、道、禅各具特色的的审美人格理论,人的价值与尊严得到了最光辉、最充分的显现。由于中国士大夫在中国传统社会中的特殊社会角色与实际处境,他们将审美理想人格的思想、观念投射到、表现为文学艺术的艺术人格的建构,从中实现自我心灵、精神的超越与自由。  相似文献   

8.
陶行知在<伪君子篇>中将"伪君子"与"真人"对举,在<小学教师与民主运动>中又借用"真"和"真人"这一语词,表述生活教育之理想和理想人格,这里涉及到中国传统文化中道家的"真人"人格和儒家的"君子"人格.因此,从道儒二家理想人格入手,是研究陶行知生活教育"真人"观的文化支点和逻辑起点.笔者认为陶行知先行后知,知行合一的哲学观,民主共和国家的政治社会理想.自主、自立、自动的"人中人"思想,都在不同的维度限定了生活教育"真人"人格的本质特征.生活教育之"真人"不是一只筐,不是什么"好人"都可以往里装,它虽有对传统的承继,更有对传统文化内涵的突破.  相似文献   

9.
32集电视连续剧《上海王》是继电视剧《上海滩》以来的又一力作,它以哲理式的思辨将儒、道、释、法思想文化进行了一次比较与融合,以全新的形式诠释了中国主流思想文化的张力与中国式理想人格范式。  相似文献   

10.
先秦学者无不谈“内圣外王之道”。而对“内圣外王之道”阐发得最为详尽的要数儒、道、墨三家。“内圣外王”既是三家的人格理想,也是三家的社会政治思想。三者都是以远古圣王修已治人之道为原型的。共同的社会环境和文化传统,使三家“内圣外王”学说有其相同相通之处。而不同的阶级立场、不同的生存区域与对时代的不同感受,又使三家“内圣外王”学说存在着质的区别。三者之间的异同主要表现在“内圣外王”的原型、“内圣”之道和“外王”之道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11.
林纾的人格特征是儒、道、侠三者兼具,而以儒为主。林纾儒者人格的形成与其成长的地域文化氛围、家庭环境以及治学经历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其儒者人格主要体现在人格修养的"内圣"境界、坚持义利之辨、砥砺"浩然"之气、言行举止恪守"礼"的规范、怀抱社会关怀精神等。  相似文献   

12.
如果从理想人格,阶级基础,历史背景等角度重新厘定儒与侠的关系,不难发现二者在诸多方面有着很大的趋同性、融合性。儒侠互补的根本原因是儒家知识分子对自身人格缺陷的反思。  相似文献   

13.
魏晋时期儒家人格的玄学化历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人格理论及实践的角度研究魏晋玄学与儒学的关系 ,认为儒学背景下的玄学发生及演进实质上是儒家人格的玄学化。《论语》中隐者对孔子的批评以及《庄子》对儒学的批判是玄学化之遥远的起点 ,东汉党人的“人格玉碎”是玄学化之文化心理前提 ,以儒道关系为轴心的三次磨合 (正始玄学的道本儒末儒道兼综、竹林玄学的越儒任道、元康玄学的内道外儒 )是玄学化之基本过程 ,圣人、才性、有无、自然名教是玄学化面临之基本课题 ,东晋士人儒玄双修、释道合一的人格实践则为玄学化完成之标志  相似文献   

14.
萧绎的思想与人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萧绎思想、人格、身后评价等问题作了探讨,认为萧绎的思想结构是儒、道、佛杂糅而以儒家思想为主干;人格兼政客、学者、艺术家于一身;萧绎败亡的直接原因并非定都江陵;萧绎是一个过渡历史时期的过渡人物,他留给历史的罪责主要的当然应由他来承担,但历史也应担负一份。  相似文献   

15.
在礼崩乐坏的春秋时代,孔子对人的存在进行了深刻的反思。他通过对人的生存、人的早期精神生活的追求以及人的群体的思考,建立了自己的学说——仁学。仁学为人们设计了一条安身立命的生存之道,那就是“为仁”之道,而理想的人格就是实践“仁”的君子。同时,孔子也设计了理想人格的实现途径,那就是忠恕之道和克己复礼。这些思想奠定了儒家人格理想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6.
吴康斋先生的政治思想主要侧重于理想人格的构想,希望君王能够以先贤为榜样,奋发有为,开拓政治新局面。康斋先生把君臣互信观念建立在一种天地自然之理的基础上,很有理论的合理性。《陈言十事》对于政治之警醒有着明显的开导之意,其中我们不仅发现儒、道、法三种不同观点的互相渗透与融合,亦发现仁、德、义等价值的永久性魅力。  相似文献   

17.
王丽丽 《文教资料》2010,(10):12-13
在文学史上,魏晋时期是一个文学自觉的时代,而魏晋名士更是追求人格的独立与自由,让历代文人效仿、推崇。文章主要通过对魏晋名士言行的探析,从三个方面——避世远祸、儒与道的调和、个体的自觉。揭示了魏晋名士言行背后的精神内蕴。  相似文献   

18.
高尚的人格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共产党员的理想人格是党的先进性在党员身上的具体体现。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共产党人所追求的理想人格主要由四个部分构建。理想信念: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共产党人理想人格之魂;全心为民: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共产党人理想人格之本;不怕牺牲: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共产党员理想人格之华;虚怀若谷: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共产党员理想人格之质。  相似文献   

19.
儒家互补的文化特征"积淀"在中国人的心理层面,形成了一种独特的人格形态——儒道互补人格。儒家在人生价值选择及情绪情感调节等方面固有的局限性,以及儒道两家在人性论等方面的互补,导致了儒道互补人格的形成。儒道两家对"道"的看法及面临乱世时解决方式的不同,导致两者在人生观及心理行为层面出现较大的差异,这种差异具有合二为一的有机整体性,它正是儒道互补人格的本质特征。  相似文献   

20.
历来人们习惯以儒、道两家来评论阮籍思想,并形成了三种主要认识:其一认为阮籍思想属于道家,其二认为阮籍思想归根到底属于儒家,其三则认为阮籍思想是儒、道两家思想交替演进发展的结果。本文通过对阮籍作品的解读,对其人其事的梳理及对魏晋时期政治时局、士人风气及其他旁支因素的分析,认为不能简单地以儒、道标准机械地评介阮籍的思想。阮籍思想的矛盾及其痛苦是其在特定的历史时期面对儒、道两家哲学时难以抉择的两难表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