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智媒时代主流媒体移动平台呈现新发展,县级融媒体中心融合转型需要创新型移动端人才,本文在分析培养背景和人才特点的基础上,以成都郫都区融媒体中心与四川传媒学院融合媒体学院产教融合为例,从培养目标、培养思路和培养路径三方面进行移动端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以期协同培养适应智媒时代移动平台需求的新闻人才,助力媒体转型新发展。  相似文献   

2.
付志晴  宁大鹏 《传媒》2018,(12):86-87
自中央厨房融媒体学院成立以来,融媒体学院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培训活动,进一步促进传媒业的现代化发展,打造高素质优秀传媒人才,为适应媒体融合发展创立了一套全方位的人才培养体系.本文以中央厨房融媒体学院为例,研究政府、媒体、院校、企业共同打造的传媒人才培养新模式,探究如何更好地加强融媒体人才队伍建设,让优秀传媒人才队伍成为推进媒体融合事业发展的重要力量.  相似文献   

3.
黄艳凤 《传媒》2021,(2):84-87
当前我国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已进入关键阶段,在这一阶段遇到的最大问题是人才供给的不充足、不到位,表现为一线工作人员缺乏融媒体核心竞争力、对体制内资源的严重依赖、人才储备与后续动力欠缺.本文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县级融媒体对融媒传播型人才、技术极客化人才、项目经理式人才和县域治理类人才等新型人才的需求,并且从新文科服务县级融媒体人才培养的角度提出理念与技术的深度融合、教学与研究的基层面向、县域与高校的平台联动策略.  相似文献   

4.
张琨  宋晓楠 《今传媒》2023,(1):49-51
当下,媒体融合发展势不可当,这一发展态势不断推动着我国县级融媒体中心的建设。在媒体融合发展的过程中,虽然县级融媒体的发展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全媒体人才的缺失始终是制约县级融媒体发展的主要问题之一。融媒体时代需要的是复合型的专业全媒体人才,这对传统新闻从业者提出了更大的挑战。本文以江西省分宜县融媒体中心的融合转型为例,分析了国内县级融媒体的发展现状以及导致其人才缺失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县级融媒体的全媒体人才培养路径。  相似文献   

5.
陈卓威  殷豪良 《传媒》2018,(14):87-89
在融媒体时代的大背景下,媒体面临全面深化融合转型发展的问题,基于数字化和移动化的融合媒体云平台建设不仅突破了行业发展瓶颈,还对高校艺术与传媒人才培养和实践教学体系提出了新的命题.本文提出将融合媒体云教平台引入高校艺术与传媒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中,开展媒体深度融合理论与实践研究,推动专业学科建设和实践教学全面改革,以适应社会对融合媒体人才培养的需求.  相似文献   

6.
在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纳入国家战略的宏观背景下,本文以海宁市传媒中心为典型个案,通过深度访谈和参与式观察的方法深度考察了县级融媒体中心编辑部的融合转型实践,致力于从编辑部融合转型这一微观层面入手,探究县级融媒体中心的全新融合路径。以关系理论为视角,本研究发现:为适应当前推进媒体深度融合的要求,县级融媒体中心编辑部在角色定位上宜转型为联通内外的关系枢纽;在功能上应成为集复合编辑、平台运营、经营策划与执行为一体的多功能部门;在实现路径上则应以平台需求为核心重新调整人才架构,以效率为核心引入技术平台优化生产流程,以增强融媒体时代媒体人才的职业认同感为核心进行制度创新,进而实现以编辑部为核心带动县级融媒体完成系统性的深度融合。  相似文献   

7.
龙念 《新闻前哨》2023,(3):25-26
媒体融合不仅带来了传媒生态环境的改变,也对高等院校广电人才的培养模式产生了新挑战。高校必须根据当前媒体融合的新形势,审时度势地调整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人才培养路径,并结合媒体融合的新技术、新需求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8.
李莹 《传媒》2019,(1):76-78
加强县级融媒体建设是互联网时代推动传统媒体转型升级的重要战略工程,也是让县级融媒体爆发强大生命力的契机。本文以浙江湖州长兴传媒集团为例,探析其如何充分发挥县级融媒体的优势,通过再造生产流程,有效传播基层声音,抢抓市场机遇。长兴传媒集团以长兴广播电视台为支点,重视技术运用和方式创新,立足本地民生,建设网络互动渠道,寻找到具有可行性的融合传播途径。  相似文献   

9.
我国"十二五"规划中明确提出要实施创新型教育方式,培养创新型人才,建设创新型国家。高等学校是人才培养的重要机构,图书馆在高校创新人才培养体系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将高校人才培养优势与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的优势相结合,提出高校图书馆应以"创新信息资源提供,创新基本技能培养,创新环境氛围营造"为建设方向,建立"三位一体"式的创新人才培养平台,充分发挥图书馆在高校创新体制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戴蔚 《东南传播》2014,(11):122-125
融媒时代,广播电视媒体在传媒科技和新媒介发展推动下不断变革创新,在开放的视野下广播电视的路径不断阔宽。融媒时代传媒市场人才需求多元,广播电视人才就业平台增加,就业机会增多,就业形式多样化。良好的就业环境要求广播电视人才开阔视野,树立"大传播"意识,具备扎实的专业水平和能力以及较强的创新能力、市场运营能力。围绕这些素质要求,高校需要改革人才培养理念,准确定义融媒时代广播电视人才的专业内涵,转变人才培养视角,贯彻媒体融合理念,树立多样化、精品化人才培养理念,同时强化在实践中培养人才的理念,为当代传媒业发展培养合格的广播电视人才。  相似文献   

11.
融媒体发展的关键是人才。目前,高校融媒体人才培养在学科体系、课程设置、教学条件、师资队伍等方面有待完善。根据三螺旋理论和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案例,提炼产学协同在培养融媒体人才方面的重要优势,构建融媒体人才培养三螺旋模式,有助于创新体制机制、激活多方潜能,迭代培养方案、优化课程设置,夯实师资力量、提升教学实效,开拓...  相似文献   

12.
县级融媒体是传媒体系建设中重要组成部分.与传统意义上的记者相比,无论是在新闻理念还是技术路线上都有着很大区别,全能型记者逐渐成为大众对融媒体时代记者的新要求.新闻记者要不断创新,提升综合素养,苦练自身技术,坚持正确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摸索出转型之道.  相似文献   

13.
李微 《青年记者》2020,(9):77-78
在媒体融合时代,许多高校传媒专业的理论和实践教学内容都远远落后于媒体快速发展的步伐,学生对媒体融合发展、兼容并包、深度变革的发展趋势缺乏深刻认知.因此,通过多种途径和举措,切实提升学生复合型专业技能,成为高校传媒人才培养的重点.融媒时代传媒人才专业技能的新内涵.在媒体融合发展的过程中,新媒体和传统媒体相互借鉴,相互学习,媒介生态不断调整,并催生一大批传统媒体时代不曾出现的新的媒体形态.  相似文献   

14.
洪启辉  段志 《中国记者》2024,(2):101-103
<正>县级融媒体中心处在我国四级传媒体系的最基层,是全媒体传播体系中的重要一环。与中央和省、地市级媒体相比,县级融媒体中心在选题资源、采编力量、平台影响力等方面都有明显的劣势。加强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加快建设新型县域主流媒体,面临诸多现实挑战。重庆三峡融媒体中心挂牌成立以来,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媒体融合发展的重要论述,找准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的定位和功能,瞄准成立之初体制架构僵化、人员混岗、  相似文献   

15.
互联网技术的广泛应用推动了整个新闻传媒行业的发展,融媒体时代的到来对于县级融媒体中心来说是一个挑战,融媒体中心应顺应时代发展,在时代的大背景下作出转型才能更好地开展新闻宣传工作。本文立足于县级融媒体中心的工作开展问题,分析了融媒体时代的特点以及县级融媒体中心面临的困境,并就此给出了一系列方案,以求构建县级融媒体中心传播体系,实现新时代新发展,切实推进新闻宣传工作。  相似文献   

16.
田龙过 《中国编辑》2022,(1):73-77,84
县级融媒体中心的建设是党和国家针对基层传媒生态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创新性提出的一个制度化的治理思路.传媒治理是县域社会治理的基础,而传媒治理的核心在于传媒制度治理.县级融媒体中心的制度建设不仅是媒体机构本身的制度构建,也包括宏观层面的县域传媒治理制度体系,而且其公共性属性也决定了其参与的广泛性、协商的民主性以及发挥作用的协...  相似文献   

17.
"融媒体"是现代化的传媒概念,在当前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层面上,"融媒体"则是被理解为充分利用媒介载体,把广播、电视、报纸等既有共同点又存在互补性的不同媒体,在人力、内容、宣传等方面进行全面整合,实现"资源通融、内容兼容、宣传互融、利益共融"的新型媒体。在融媒体中心建设的影响下,县级电视台获得了新的发展机遇,能够帮助县级电视台拓宽传播路径、缓解资金和人员不足、实现内容创新,转变县级电视台的传播理念,突出县级电视台的服务属性,完善县级电视台在现代媒体环境中存在的不足。  相似文献   

18.
孙佳 《出版广角》2021,(5):72-74
县级融媒体矩阵建设是区域经济、政治、文化逻辑的集中体现.近年来,在党和国家的战略规划和政策引导下,县级融媒体矩阵建设成果丰硕,但仍存在不足.新时代,县级融媒体应在机制体制、人才建设、区域平衡等方面下功夫,最大限度地释放县级融媒体矩阵的创造力和影响力,实现"服务基层、服务群众"的顶层设计目标,促进区域经济、政治、文化等多位一体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19.
媒体深度融合对传媒人才提出新要求,在一定程度上使传统传媒人才培养模式发生转变.从现实层面来看,全媒体人才培养面临诸多问题,如实践应用与教学理论之间的矛盾,媒介技术与教学资源之间的失衡,知识变动与传媒人才自我建构之间的博弈.如何打通媒体融合发展需求与传媒人才培养模式之间的壁垒,成为全媒体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本研究认为,全媒体人才的培养应将理论与实践、理念与路径相融合,以社会责任为导向,以通识教育为基础,以文化自觉为依托,以科学技术为支撑,推进高校教育学科架构、师资队伍、课程体系、教学平台等方面的改革,构建一个全媒体复合型人才培养体系.  相似文献   

20.
媒介深度融合战略促进了我国传媒行业的生态改变和升级发展,进而对传媒人才提出了新要求。本文对媒介融合背景下高校传媒类专业人才培养转型发展的必要性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从人才培养目标定位、课程体系调整、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以及教师团队建设四个方面提出传媒人才培养改革对策,以期对高校新文科传媒人才培养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