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体育器材的管理1.专门化:学校应对体育器材的管理安排专人负责,成立专门的科室。体育器材管理人员应具备一定的体育专业常识,经培训能了解掌握各种器材的构造原理和使用方法。  相似文献   

2.
体育器材室是衡量学校体育发展程度的重要因素,是确保完成体育教学任务的重要保证,也是影响体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重要因素.如能合理地摆放体育器材,科学地管理与使用体育器材,让体育骨干参与体育器材的管理与回收,巧用辅助手段并定期维护体育器材,不仅能最大化地减少体育器材损耗,还能减轻教师负担,从而提高体育器材使用率,提高体育教学的质量. 一、借鉴超市摆放规律,使体育器材摆放条理化 大型超市由于商品种类众多,客流量大,商品的摆放、货架的陈列都有规律.体育器材室如同小型超市.当前,多数中小学没有设置体育器材管理员,班级数众多,所需器材多.体育器材如能借鉴超市摆放原理,教师就能有目标地选择所需器材.因此,体育器材摆放应遵循科学合理的原则,器材摆放布局要分门别类,做到系统化、条理化,有利于体育教学和课外体育活动的开展.对于经常性使用的器材要置于易取易放处,可用货架进行摆放,并在货架上贴上器材名称,便能一目了然地拿取与回收(图l、图2);对于较容易在货架上混乱的器材,如板羽球、乒乓球、羽毛球、小沙包、小垒球等器材可将其放置于储物桶内,并贴上标签,再放置于货架上(图3),以便管理;对不常使用的大器材,如跳箱、山羊、摸高架等应尽量立于场地的边角和面积较小的地方.  相似文献   

3.
<正>一、加强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使学生养成爱护体育器材的好习惯在教学中,对学生思想品德的教育,应该渗透在每一个教学环节中,针对体育器材的管理和维护,教师应该逐渐培养学生爱护学校体育器材的意识和习惯,特别是室外器材;要培养学生的安全使用意识,以防止意外伤害事故的发生。对各种违规使用器材或有意破坏器材  相似文献   

4.
<正> 由于学校体育经费不足,添置体育器材实属不易。然而,有些学校由于管理不善、丢失很坏严重,直接影响了体育教学的顺利进行和课外体育活动的开展。为此,加强对体育器材的管理,是每个体育教研室的一项重要工作,必须引起我们应有的重视。我校是这样管理体育器材的。 一、严格制度 制度规定,非教学人员不得借用体育教学器材设备。教学人员使用器材,必须与教学进度相符,即上什么课,借什么器材。借用器材需在借用单上填写借用人的姓名、器材名称、数量、新旧程度及  相似文献   

5.
一中小学体育器材改革的必要性《学校体育工作条例》指出“学校的上级主管部门和学校应按照国家或地方制订的各类学校体育场地器材、设备标准,有计划地逐步配齐,学校体育器材应当纳入教学仪器供应计划”。而我们目前的现状  相似文献   

6.
<正>对株洲市城区小学体育器材的配备现状进行问卷调查发现:目前,株洲市城区小学器材配备与《小学体育器材设施配备目录》规定的数量标准差距较大;器材质量较差,损坏严重且维修不及时;器材数量少,上课班级多,器材成人化导致学生兴趣不高;存在管理制度不完善,缺乏专职器材管理教师等问题。建议株洲市各小学要重视对体育器材的管理;结合实际情况配备器材,保证器材质量;教师正确指导使用器材,提高体育器材的利用率;错  相似文献   

7.
<正>一、常规体育器材分类在中小学体育教学中,常规体育器材种类繁多,大致可分为以下六种类型。(一)垫类体育器材,指各种体育运动垫和防护垫。如,体操垫、跳高垫、健美操垫等。(二)支撑类器材,指在运动中通过构成外力支撑完成运动的器材。如,单杠、双杠等。(三)附着人体器材,指附着人体发挥运  相似文献   

8.
<正>本次活动所展示的5节片段教学中,部分辅助性体育器材的巧妙介入,使足球正脚背踢球教学中的各个难点迎刃而解,有效地达成了课前制订的技能目标,为广大一线教师的教学提供了较好的借鉴和启发。同时,笔者也发现了课中部分开发有些有违体育课堂教学的规律,甚至是一种负迁移的现象。在此,笔者结合课中的部分案例,谈谈对辅助性体育器材的制作、用法、价值体现及注意事项,以期与各位同仁共议。一、辅助性器材的运用甲教师(一)器材选择自制纸足球、标志线。(二)制作方法1.内胆用报纸包裹严实包成团,再用保鲜膜裹上几层,外面用白纸粘贴并画上黑色镶嵌标示(见图1)。  相似文献   

9.
《中国学校体育》2021,(1):36-37
<正>笔者通过网络直播观摩了2020年江苏省青年体育教师基本功大赛,受益匪浅。笔者以日常教学为基础,结合此次基本功大赛实践课教学部分,分析合理运用体育器材的途径。一、立足现有器材,发挥器材的多功能性《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课标》)指出,学校应重视体育器材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发挥器材的多功能性。  相似文献   

10.
<正>一直以来,学校的体育器材室,因师资、配备等没有专人负责管理,经常会出现借出去的器材不还或少还等现象。有时候会在草丛里发现一个篮球或者是在乒乓球台上捡到几个乒乓球拍。所以,如果不端正使用器材的态度和习惯,以上这些现状是不会得到改善的。几年来,经过不断的实践、思考与改进,取得了可喜的效果,在此,与大家一起分享,也希望各位同行提出建议。一、制定制度,规范要求首先,针对器材管理中的现象,笔者草拟了一份器材管理制度,发给班长和体育委员看,请他们结合班上其他同学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唐刚  龚文平  彭英 《体育教学》2013,(11):74-75
场地器材的使用是体育教学特点之一,体育教学中由场地器材引发的安全事故时有发生,轻则扰乱课堂秩序,中断教学;重则发生伤害事故,带来严重后果。场地器材使用安全是与场地器材规范管理、定期维护分不开的,体育教师如何在场地器材使用、管理与维护中确保安全,顺利开展教学活动,进而培养起场地器材使用、管理与维护的技能,是体育教学所面临的特有问题。  相似文献   

12.
<正>学校开展轮滑教学,深受学生喜欢。在教学中,如何避免器材的丢失与损坏,怎样管理与维护需进一步思考。一、器材管理的方法1.建立专库专用,专人负责的制度。学校专门建立了轮滑器材库,量身定做了轮滑鞋架,上层放鞋,下层放护具(见图1)。第一责任人是授课教师,负责上、下课的器材发放、回收与维护工作。特别为课堂教学设计了"辅助练习车"(铝合金骨架,底下安装四个万向轮)(见图2),便于初学者的  相似文献   

13.
<正> 体育器材管理与使用的好坏,对实现学校体育的目标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去年底,笔者随县教委普教组的体育专干,对县(区)、乡(镇)二十所重点中小学的体育器材管理状况进行了实地调查,发现其中管理较差的有十所学校,占50%。他们的共同特点是:管理制度不健全,器材遗失、损坏比较严重;保管室普遍窄狭,有的甚至设在阴暗、通风条件  相似文献   

14.
缪小琴 《体育教学》2013,(11):72-72
大多数学校体育器材室没有专职的管理员,基本上都是由体育老师兼职,特别是广大的农村学校,成为多数学校体育器材管理比较薄弱的环节。这就要求体育老师在完成每周十几节课时以外,又要认真维护、保管好器材,及时做好借、收手续,保证体育课的正常需要。笔者从事兼职体育器材室管理员工作近十年,总结了一些经验与同仁共同探讨。  相似文献   

15.
<正> 一、放护法: 1.架放:把体育器材放在架上,以防潮湿、腐烂。如体操垫。 2.吊放:将体育器材悬垂吊起,以防变形。如标枪、竹跳高竿。 3.装放:将器材装入盒内、箱内,以防压坏。如秒表、羽毛球、兵乓球。 4.平放:将较大的器材放平,以防损坏。如双杠、跳箱。 5.藏放:将器材收入柜内,以防虫鼠咬坏。 6.挂放:将器材挂在墙上,以防腐烂。如球网、跳绳、跑跳鞋。二、防护法: 1.刷漆:将钢林结构的体育器材刷上一层防锈漆或调和漆。如篮排球架,篮板。  相似文献   

16.
<正>如何组织学生有序的"收发"器材,保障课堂教学的安全和有效性,本人认为要抓好以下三个环节的工作。一、课前体育器材的准备包括器材的检查、发放和场地布置三个方面。根据教材内容确定所需要使用的器材,教师在课前(留有充足的时间)进行  相似文献   

17.
<正>如何结合学校的体育特色、本地地理环境资源等开发出简单、易操作的体育器材资源,以降低场地器材对体育教学的"束缚力",有效提高教学质量,落实"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已经成为学校体育教学工作的一项重要课题。对此,笔者认为,体育教师应通过平时的教学积累,利用有限的资源自制器材,尤其是具有地方特色和学校特点的小体育器材(这里指在体育教学中,运用灵活、小巧便捷、可操作性强、推广价值较高的小型体育器材资源),并因地制宜地巧用场地器材,  相似文献   

18.
体育器材是学校体育教学的硬件之一,是实施体育教学强有力的物质保障。常言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器材的体育教师就如同无米之巧妇,无法上得一桌佳肴。而在农村中、小学,由于资金匮乏,体育器材常常成为影响学校体育教学的制约因素。因此,合理地开发和利用器材的多功能资源,在经济落后的西部地区(特别是农村学校)有着重要的意义。笔者就体育教学中一些体育器材多功能开发和利用的实例,在学校体育器材的开发方面尽自己的微薄之力,并希望得到同仁指教(详见表1、2、3)。表2橡皮筋多功能开发功能开发跳高的横杆跨栏板羽毛球网乒乓球网绳…  相似文献   

19.
<正>暑期将至,学校的大部分体育器材将伴随学生的离校而整理入库,为了延长体育器材的使用寿命,保障下学期的正常使用,每到学期末我们都要对部分器材进行必要的维护与保养。如:球类、海绵垫的防潮,金属器械的防锈,棉麻布品的防腐等。笔者所在学校的规模较大、体育器材相对较多,只有一名专职的体育器材保管员,日常的维护还能胜任,但暑期的集中维护与保养就要全体体育教师共同动手了,这也是我们科室团结的体现。现就历年来的做法在这里与大家分享,以供参考,不妥之处请多指正。对于室外的篮球架、足球门、排球架、  相似文献   

20.
学校意外伤害事故的预防和处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2005年10月1日开始实施的《中小学体育器材和场地》国家标准将是学校体育史的一个里程碑,这一新标准的实施必将对我国未来的学校体育产生巨大影响。新的体育器材更加适用于中小学生的使用,有利于学生掌握规范的基本技术,也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心境。但是,由于某些器材的高度降低了,重量减轻了,中学生也可以完成某些高难度动作,这就有可能增加运动过程中的危险性。例如:初中生的篮球架的高度降低后,一半学生可以灌篮(高中生应该使用成人篮球架,但他们也会在初中生篮球架上灌篮)。现在学生的身体素质的个体差异很大,一些身体素质特别差的学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