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理清诉诸听觉的解说词与诉诸视觉的电视画面的关系.对我们进行电视解说词的写作具有重要意义。而对语言和影像对现实世界的认知的哲学思考,是我们从深层次上理解解说词与电视画面关系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
所谓"读图",简言之就是对图片的解读理解."读图时代"可以理解为解读图片成为主流阅读方式之一的时代.就具体形态来说,读图时代的"图"可包括影视(每秒动态画面由24帧静态图片组成)、照片、绘图、图表等.有调查表明,当今我们获取的社会信息中,60%~70%是以图像的方式获得的.  相似文献   

3.
张淼 《记者摇篮》2009,(4):74-74
所谓电视的画面语言,指的是一定时间内单位电视视频画面信息及负载的同期声.每个画面语言都是一个具有自身独立的形式感的个体,一定数量的画面语言便组成一条完整的信息。要使电视画面语言成为观众所能理解和接受的语言,需要电视新闻工作者在构图、布光、镜头运用、画面组接等各个方面下功夫,进行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4.
电视新闻画面编辑人员的工作素养和技能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整个电视新闻节目的流畅性,也关乎观众的视觉体验和理解效果.电视新闻画面编辑工作的开展离不开逻辑性与主题性,其中逻辑性是指电视新闻画面编辑需要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开展,如时间顺序、视觉逻辑顺序以及轴线规律等.主题性是电视新闻节目中画面存在的价值和传播的内涵.因此,本...  相似文献   

5.
所谓电视画面就是运用镜头、声音以及文学等三种表达元素,根据人们观看事物的习惯总结出来的一种特殊的语言,业内人士称为电视画面语言;我们所认识的电视画面起初是从电影画面发展而来,本是绘画艺术用语的画面一词被借用到了电视上。这里的电视画面,就是指电视艺术家用以构成视觉形象的各种因素和方式,体现创作构思的各种手段和技法的总和,包括构图,光效,色彩,影调等诸多元素电视画面,在日常播出中,电视画面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相互之间又起着弥补、互衬、互托等作用,也可以理解为上一不平衡画面与下一不平衡画面的叠加达到总体的平衡,这样更富有视觉的冲击力。  相似文献   

6.
郭立 《今传媒》2016,(12):98-99
2016年初,豆瓣网(以下简称豆瓣)发布了一部品牌电影——《我们的精神角落》.电影制作方表示,"多年来,豆瓣对受众的理解,亦或自我解读,都将通过这幕主观视觉化的影像纪录得以告白释意,并还原为别具意义的画面与声音,袒露在你的面前.文章运用"电影大组合段"及"结构主义叙事学理论",分析豆瓣是怎样运用影像诗理解、阐释受众与自我的.  相似文献   

7.
浅谈电视节目画面编辑的艺术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剑 《今传媒》2012,(1):121-122
画面的选取、画面长度的确定、画面的组接原则、画面组接的基本方法等内容基本上构成了电视画面的编辑核心,全面理解与把握好电视画面的编辑理论,有利于电视节目画面编辑超越技术性的工作层面,从而达到一种艺术性的创造境界,最终实现电视作品的完美传播效果。  相似文献   

8.
单纯的画面其含义往往是游移和模糊的,往往客易产生不同的理解,所以电视新闻还必须借助文字和语言才能达到其准确和清晰,最终完成叙事的功能.只有在这时,电视新闻写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才突显了出来.由于写作的介入,画面多义性得到了准确的解释和清晰的界定,受众才能通过文字和语言对电视画面中提供的新闻真实有全面准确的了解和判断,并随之进入意味深长的思考.  相似文献   

9.
电视作为可以传播信息同时也可以带给观众各种娱乐形式的载体,已经普及到千家万户,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电视的内容是通过声音和画面来进行传递的,而电视声音又分为语言声音和背景音乐。人们在观看电视的过程中,通过对画面的直接和感性认识,成为知识或者娱乐的受众,与此同时,背景音乐和语言介绍起到了情感强化和加深理解的作用。所以说背景音乐和画面的协调应用在电视节目中的作用不容忽视。在这里,我们主要谈谈音乐、画面在电视制作中的协调应用。  相似文献   

10.
画面剪辑具有创造性,它是技术与艺术的结合。如何体现新闻的主题,如何理解记者的意图,如何充分展示画面的有效因素等,都是在编辑画面时必须考虑的。  相似文献   

11.
张雷 《军事记者》2012,(1):61-62
数码摄影晃动技法,从字面上理解,有些恍惚:晃动相机如何拍照呢?以往我们使用传统胶片相机拍摄照片时,为了追求画面的艺术性和神秘感,可以进行多次曝光拍摄..多次礞光也称为多重曝光,即在同一画面进行二次或多次曝光,从而产生...种特殊的视觉效果。操作时.在一个画面曝光一次的基础上,用中指按住多重曝光按钮不放,同时用拇指扳动卷片扳手。此时输片齿轮和承片筒均不会转动,计数器也不走,胶片保持不动,即可达到同~画面多次曝光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隐形线是电影画面中最为重要的构成要素之一,有效的隐形线构成对提高影片的艺术感染力和视觉张力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电影中的隐形线很好地诠释了人的思维特点——无序分布的事物根据自己的理解,产生单条或多条散射状、环绕状的隐形线,形成一个个具有节奏感和规律性的画面.隐形线分为很多种,本文主要研究能够表现画面中人物视线方向的隐形线.学者们对于隐形线的研究一直十分活跃,近几年更是十分钟重视它在电影中的运用和表达方式,本文以电影《爱乐之城》为例,探析隐形线在电影画面中的艺术表现.  相似文献   

13.
广播是出声的,播音员是电台的“门面”。演员扮演剧中人物要进入角色,播音员播读稿件也应这样要求。就是说播音员应在分析理解稿件的基础上,借助想象和联想,使文章在自己的脑海里形成“画面”,尔后通过口播出来,让“画面”在最短的时间内展现于听众面前,引起听众的共鸣,达到宣传的目的。这“画面”就是我们通常说的“内心视象”。做为播音员,都懂得“理  相似文献   

14.
关于电视短新闻的文字稿的写作,目前有着不同的说法,其分歧主要集中在对画面和声音功能的不同理解上。在电视新闻的传播过程中,电视画面和声音是紧密联系的,不是相互游离的。它们的相互联系可以说自一条电视短新闻的构思之初就开始了。新闻写作是以采访为基础的,电视也不例外。当我们在考虑电视新闻写作的时候,其实往往是已经经历了前期采访、现场采访拍摄、初步编辑等过程,此时构成电视短新闻的典型画面已经成型,我们主要考虑如何写出与这些画面相匹配的语言文字稿。有人很形象也把电视新闻的写作比喻是“带着镣铐跳舞”。这个“镣…  相似文献   

15.
一、编辑的审美观决定着摄影记者的审美观。我们看新闻照片美不美,不能光从画面、构图上来判断,还要从它有没有独立的新闻性、有没有与众不同的视点、有没有能吸引人的地方。老编辑与年轻编辑的审美观不同,他们对摄影记者的照片的理解也就不一样。有的认为照片上人越多,越热闹就是好照片,有的认为画面越简洁越好;有的喜欢特  相似文献   

16.
简讯     
汶川地震发生时,在成都附近青城山游览的外籍教师秘鲁人约翰·达卡尔用手中的DV拍下了地震发生时的画面,使我们看到了地震来临的突然与可怕.美国"9·11"事件发生时,一位DV爱好者拍摄到了第一架飞机撞大楼的过程.职业记者们无法拍摄到的画面使我们看到了DV的作用和力量.  相似文献   

17.
从摄影的技术层面看,无疑,这是相当精彩的瞬间,完美地表现出摄影师超强的功力。典型瞬间的典型抓拍。从画面的形式感去理解,冲击力、凝固的经典画面,一下抓住读  相似文献   

18.
宋昭勋 《声屏世界》2001,(12):55-56
凡是诉诸观众视觉感官的一切图像元素,都是电子传媒的视觉语言,其中画面的景别语言、运动镜头语言、构图语言、都可以称之为视觉非语言传播。 视觉非语言传播的每一个元素之所以被称之为语言,是因为它们都有自己独特的、能被人们理解的表情达意的方法,每一种元素绝不是可以随心所欲地随便用在任何图像中,也绝不是可有可无的东西。 景别语言 当我们用远景展现目力所及的大草原时,画面景别所涵容的广阔场面,使我们获得“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意境;而当我们只用近景或特写来描写草原景物时,画面上可能只是一丛小草,子…  相似文献   

19.
DV物语     
冷冶夫 《传媒》2005,(3):62-62
DV的飞速发展,使读图时代离我们愈来愈近.会使用画面镜头讲故事,将是未来的主宰!  相似文献   

20.
我们处在一个报纸、广播、电视三大传媒鼎足而立的时代.与报纸新闻、广播新闻相比,电视新闻最显著的特征就是拥有可视的画面,其最大的优势也在于拥有画面(也叫视觉语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