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默会知识是不能或难以用文字、言语或符号表达的,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知识。关注默会知识,对提高教学质量实现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从默会知识的视角探讨高职教学改革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2.
新知识观认为,所有知识都具有“情境性、建构性、社会性、复杂性、默会性”,尤其是在人的知识体系中必然存在着以经验为基础的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知识——默会知识。默会知识的形成主要靠经验和实践,它对于人类的认识与实践的影响是非常复杂的,同时,在一个人的认知发展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职业教育所要传达给学生的知识,许多为"可意会不可言传"的默会知识.这些默会知识对职业院校的学生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改革课程模式,重视实践教学,采用师徒制,积极开展校企合作,开展技术创新活动和搭建交流平台等策略可以促进职业院校中默会知识的传递.  相似文献   

4.
默会知识是相对于明确知识而言的,它的最大特点就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本文探讨了默会知识的内涵及其主要特征,并从中分析了默会知识的教育学意义。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默会知识理论对大学教学改革的三点启示:重视学生个体的默会知识;突出实践性教学的地位;重新认识师徒制教学方式。  相似文献   

5.
夏惠贤 《早期教育》2004,(7):U003-U003
英国哲学家波兰尼在其《个人知识》一书中用“默会知识”(tacitknowledge)一词来表达那些不可言明、不可解释的但却在一定的情境中才能更好地发挥作用的知识,他说“我们所知道的要多于我们能言传的”。在日常生活中,默会知识要远远多于明确知识(explicitknowledge);默会知识是镶嵌在实践活动中的;是情境性的、个别化的;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它不能被加以批判性的反思。因此,默会知识是一种个人知识(personalknowledge),是识知(knowing)和知识(knowledge)的结合。因而,一个人掌握了某个方面的知识不仅仅意味着知其然,而且还意味着知其所以然,“…  相似文献   

6.
默会知识是相对于明确知识而言的,它的最大特点就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本文探讨了默会知识的内涵及其主要特征,并从中分析了默会知识的教育学意义。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默会知识理论对大学教学改革的三点启示:重视学生个体的默会知识;突出实践性教学的地位;重新认识师徒制教学方式。  相似文献   

7.
从默会知识看大学教学改革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默会知识因其具有“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等特性而长期为人们所忽视。但它所蕴含的知识传递理念却无时不在启迪我们:应该正视和尊重默会知识,切实加强实践教学,积极倡导师徒制等教学模式。这对当前大学教学改革极具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发展默会知识,改进化学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群英 《化学教学》2007,(10):18-20
默会知识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知识,是内隐的知识;显性知识只是冰山一角,默会知识是隐藏在冰山底部的大部分;在化学教学中要加强化学实验、开展探究性学习,提升化学教师本身的默会认识能力,促进学生的知能发展.  相似文献   

9.
默会知识视阈下的大学教学改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默会知识因其“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等特性而长期为人们所忽视.但它所蕴含的知识传递理念却无时不在启迪我们:应该正视和尊重默会知识,切实加强实践教学,积极倡导师徒制等教学方式.  相似文献   

10.
默会知识是一种只能意会,不可言传的知识。这一类知识难以用系统的语言符号来表达,靠人的直觉、体验、领悟力、判断力等来领会。通过创设赏读的审美情境;诵读文章,提高语感;涵泳,悟出品味等,能使默会知识在朗读课中得到有效应用。  相似文献   

11.
在语文教学中,有一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知识,就是默会知识。学生的语文学习过程是一个不断积累默会知识的过程。实现对默会知识自由灵活的应用,才能真正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教师应精心创设教学情境,重视环境的潜移默化;大力开展经典诵读,注重学生的感性体验;认真组织实践活动,促使知识的内外转化。  相似文献   

12.
蔡慧孟 《林区教学》2014,(7):105-106
默会知识是显性知识的基础,影响对显性知识的理解和运用。默会知识具有个体性、缄默性、情境性,在一定条件下显性知识和默会知识会相互转化、相互作用,通过综合、意会、内化、外显等方式来提高教师个体的理论水平和实践技能。因此,通过访问工程师等实践形式,理解默会知识的形成过程,对改变教师培养方式、提升教师职业技能具有较好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3.
默会知识在人类知识体系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具有意会性、个体性、情境性、非批判性等特征。在教育教学中,默会知识才真正与学生思维能力、生命情感的生长点相契合,不应该被忽视和压制,教师必须意识到默会知识对于显性知识的学习、教师专业发展和学生身心全面发展的重要价值,注重课堂教学中学生的"话语权",关注学生的主动性和个体差异性,给学生创设教育情境和实践机会,以此来激活与提升学生的默会知识,并且要通过内部自我反思和外部的交流讨论来丰富、更新自身的默会知识。  相似文献   

14.
从默会知识看大学教学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默会知识因其具有“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等特性而长期为人们所忽视。但它所蕴含的知识传递理念却无时不在启迪我们:应该正视和尊重默会知识,切实加强实践教学,积极倡导师徒制等教学模式。这对当前大学教学改革极具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默会知识是一种只可意会、无法言传的知识.它具有非公共性、非批判性和鲜明的层次性等特点.教师的认知过程在本质上不仅是一个默然的认识过程,或者说是一个默会知识的生成过程,而且是一个延拓教师开放的心灵,恢复教师认知的敏锐,扩展教师的实践能力的智慧生成过程.促进教师智慧的生成,需要尊重默会知识,唤醒沉睡的教育热情;体验默会知识,坚守人类理性的价值;实践默会知识,实现两种知识的融通.  相似文献   

16.
教学过程是一种建立在知识传递和掌握基础上的发展过程,知识型态是影响学校课堂教学的基本性因素。1958年,波兰尼提出默会知识,开启了人类对知识认识的新高度。默会知识具有意会性、个体性、情境性、非逻辑性、差异性等特征,它的出现对于学校教学变革具有积极而深远的意义。默会知识作为一种知识类型,虽然研究者比较充分地阐述了默会知识的理论,但是它在中小学教育教学领域的应用仍然不充分,经常被忽视。认识与理解默会知识可以帮助教师进一步打开原本被遮蔽的教学视野,拓展知识对生命成长的意义空间。  相似文献   

17.
默会知识理论是上世纪七十年代兴起于西方理论界的一种知识论、认识论。文章概述了默会知识理论的基本观点,并把默会知识理论引入第二语言教学领域,讨论语言知识、言语知识、语言能力与默会知识的关系,探讨该理论对第二语言教学的实践意义:第二语言的传授者和学习者都应该高度重视默会知识:默会认识和外显指导协同作用,正确处理语言知识和语言能力的关系;凸显第二语言教学中的“认识者”。  相似文献   

18.
王新 《许昌学院学报》2009,28(6):154-156
默会知识主要表现为命题性默会知识和程序性知识等,虽不可言传,但可通过对专家的观察与模仿以及个体的亲历实践获得。它启发我们重新认识与评价知识的掌握;学习应着眼于利用身体,开发全脑;承认权威存在与价值,倡导“师徒学艺制”知识学习模式。  相似文献   

19.
陈晨  李秋杨 《教学研究》2008,(1):52-54,61
默会知识理论是上世纪七十年代兴起于西方理论界的一种知识论、认识论.文章概述了默会知识理论的基本观点,并把默会知识理论引入第二语言教学领域,讨论语言知识,言语知识,语言能力与默会知识的关系,探讨该理论对第二语言教学的实践意义:第二语言的传授者和学习者都应该高度重视默会知识;默会认识和外显指导协同作用,正确处理语言知识和语言能力的关系;凸显第二语言教学中的“认识者“.  相似文献   

20.
创新靠人才,培养创新人才是当今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内容之一。科学知识的生产包含了大量个体默会知识的参与。科学的创新根源于默会的力量。教育要想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只向他们传授已有的显性知识、成果和方法是不够的,还必须使他们掌握大量默会的认识、信念、概念、框架、方法与技巧等等。默会知识对创新教育产生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