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语文教师应善于引导学生关注生活,语文生活化,因为语言得体在生活中愈来愈重要,同时"得体"考点在高考试卷中频频亮相,教师要在教学中教给学生实用的方法,让学生明确交际目的,注意语体,根据不同场合、不同对象,注意谦敬遣词,灵活、得体地使用语言。  相似文献   

2.
"语言表达得体"在生活中愈来愈重要,这个考点在高考试卷中频频出现,屡屡出新,语文教师应善于引导学生关注生活,语文生活化,并在教学中教给学生实用的方法,让学生注意谦敬遣词,根据不同对象,不同场合灵活、得体地使用语言。从而达到生活、高考双丰收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杨柳 《教育与职业》2012,(6):105-107
语言、语言的使用与文化密切相关,语言学习本身也要受到文化的制约和影响。所以,外语的教学要结合文化来进行。在教学过程中,师生们都会在潜意识中受到特定学习文化的影响。通过"文化协同"理论的指导,教师可以帮助学生在不丧失原有文化身份的同时接纳理解不同的目的语文化,并能准确、得体地用目的语来表达自己的意思。  相似文献   

4.
语感是读者对语言文字准确、细腻的感受力,不同生活经历、文化修养的人,对语言文字的感受程度不同,理解语言文字的角度深度不同,对文字的记忆、迁移、应用等方面也存在差异。语感的培养,关健在于后天教育。小语"课标"中指出:"小学语文教学应注意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文和中华优秀文化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注意培养学生的语感,努力提高学生语言感悟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本文就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感谈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5.
现实生活真诚地告诉我们:人类在交际过程中,不仅要求语言规范化,而且讲究语言艺术性。教学实践表明,规范、得体地运用语言,是对语文教师的起码要求,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我深感到,语文教师的口语,不仅应该是反复推敲、认真筛选的准确生动、形象感人、周密洗炼、活泼有趣的语言,而且应是音量、音速和谐一致,富有节奏感、形象感、幽默感的艺术性语言。这样,才能烘托课堂气氛,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拨动学生的心弦,激发学生的兴趣性。具体地说应注意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6.
语言是文化的一个重要部分,又是文化的载体。不同的语言表现着不同的民族文化,在对 哈萨克族学生进行汉语教学中,除了培养学生的语言技能,还要注意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 意识和交际能力。为了使学生能够在各种场合得体地使用汉语,在教学中,应从汉语词汇、 语法和语用等几个方面进行文化内涵的导入。  相似文献   

7.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的言语修养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脑力劳动的效率。"在语文课堂上,教师的语言艺术显得尤为重要。有的语文教师的课堂语言像小和尚念经一样,呆板的语调、无味的语言,致使学生昏昏欲睡;有的教师的课堂语言生动活泼、入情入境,学生精神抖擞、兴趣盎然,虽下课却意犹未尽。基于以上情况,我们应加强语文课堂教学语言的艺术性探究。一、注重形象、得体、自然的语言形象、得体、自然的语言是指表达要具有直观感,通过叙述的生动和描绘的深刻引起学生丰富的想象,组织学生  相似文献   

8.
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教师应注意语法和词汇的重要性,以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为交际能力的培养做好准备。同时,更要注意语言使用的语境,正确面对实际教学中的困难,进而培养学生在交际中得体地使用语言的能力。  相似文献   

9.
一、打磨优美精炼的教学语言 从事母语教学的教师应该成为学生学习语言的楷模,因此,语文教师的语言表达应规范、正确、优美、得体。如何做到这一点呢?这就需要教师在备课时注意对自己的教学语言进行打磨。虽然教学过程是一个极其复杂多变的动态过程,其中有很多语  相似文献   

10.
浅谈语感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感(语言感悟)能力是人的语文素质的重要标志,它是人对语言直接的、整体的感受,是把握语言文字的一种能力。小语"大纲"曾指出:"小学语文教学应注意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和中华优秀文化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语感非常重要,它可以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那么,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感呢?  相似文献   

11.
口语交际是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重要体现.近年来,口语交际题备受各地语文命题者的关注. 口语交际题归纳起来大致有这样几类:情境表达类、主持类、论辩类、劝说类、拒绝类、安慰类、邀请类等.它们都具有开放性,解答时要注意以下五个原则:一是语言得体.说话文明有礼貌,能根据特定的情境采用得体的用语.二是言之有物.  相似文献   

12.
小学中年级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培养并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让学生完成从低年级的简单识字组词到开始初步接触对语言文字的领悟和应用。让学生基本上能准确、合理地理解接收到的语言信号并得体地组织、表达自己的思想。这里从"说"和"写"两个方面谈一些做法和经验。  相似文献   

13.
语言表达得体是指在运用语言时根据不同的表达目的、场合、对象及交际双方的特定关系,有意识地对语言材料和表达方式做出不同的安排、选择,使语言发挥最佳效果。纵观近几年全国及各省市高考语文试题,“语言表达得体”这个考点频频出现,有时单独设题,  相似文献   

14.
语言是一门艺术 ,语文教师的课堂语言尤其要讲究艺术性 ,这是大家的共识。那么 ,语文教师的课堂语言不仅要简明连贯、准确得体、生动形象、有感染力、富于启发性 ,还要注意对学生的心理影响 ,要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参与课堂教学的意识。但是 ,不少教师在日常的课堂教学过程中 ,往往忽视了这些不应忽视的情况 ,在有意或无意之中就说出了不该说的话 ,严重地影响了学生的学习 ,也影响了自己的教学。下面就以我们在日常听课活动中听到的我们教师的课堂语言为例 ,谈一下课堂语言三忌 :一、忌顾此失彼 ,忽视学生的心理因素例如 :…  相似文献   

15.
语言是教师"传道、授业、解惑"的重要工具。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教师的语言修养,在极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脑力劳动的效率。"著名教育学家夸美纽斯也曾说过:"教师的嘴,就是一个源泉,从那里可以发出知识的溪流。"这些话精辟地指出了教师课堂教学语言的重要性。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我们经常发现不少教师的课堂语言存在着程度不同的问题。教学语言有问题不仅不利于教学,而且有时候还会阻碍学生思维的发展。提高小学语文教师课堂语言艺术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几个方面阐述了英汉称呼语的不同,从而引起语言学习者的注意,从称呼语看人际关系,培养学生得体的称呼语能力。  相似文献   

17.
打开语文课堂和生活实际的通道,让学生有相关的语言储备,培养孩子的主动参与意识,引导孩子会讲得体的话,善观窗外之景,能大胆地去体验与提问,从"修学游"中得到更多的乐趣,在生活中学好语文。  相似文献   

18.
本文旨在探索一条适合初中语文写作语言素养形成之路,为一线的语文教师的写作语言训练带去一点启示。同时,也为了改变中学生写作现状,帮助他们渡过"写作语言"这一关。力图通过多方面研究和实践,让学生的语言达到"规范、简明、易懂、得体"这些基本要求,并在此基础上进而达到"形象、哲理、动情、韵律"这些更高层次的要求。  相似文献   

19.
教学语言是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是保证课堂教学效果的关键,它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应使用标准普通话,发音准确、吐字规范、用词得体以及表述生动。课堂中,教师诙谐幽默的教学语言一定程度上展现了语言艺术的独特美,从而让学生在语言的美感中更好地提高语言应用能力。  相似文献   

20.
口语交际是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重要体现。近年来,口语交际题备受各地语文命题者的关注。口语交际题归纳起来大致有这样几类:情境表达类、主持类、论辩类、劝说类、拒绝类、安慰类、邀请类等。它们都具有开放性,解答时耍注意以下五个原则:一是语言得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