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1 毫秒
1.
托尼·莫里森是首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黑人女作家,她的作品深切关注着美国社会中黑人女性的生存状况和身份危机。在黑人女性主义的理论指导下,该文对莫里森的首部小说《最蓝的眼睛》进行了解读,并指出处于白人世界边缘状态的黑人女性一直以来受到种族、性别和阶级的多重压迫,尽管她们努力地去迎合着白人的种种价值观,却始终被白人蔑视和忽略,从而迷失了自我,失去了人生的方向。  相似文献   

2.
作为非裔女性作家,托尼·莫里森尤其关注黑人在美国的三百年历史经历,她笔下的主人公都承载着沉重的历史包袱.从新历史主义角度解读她的小说,可以看出她的作品多着眼历史的大背景对底层人们存在的影响.她意在还原历史的本来面目,重构被主流历史观改写且已被广泛认可的黑人经历,借此来挖掘黑人生存现状的历史诱因,唤醒本族黑人的历史意识,从而探讨少数族裔的历史和未来.  相似文献   

3.
16-19世纪,澳门生活着大量的黑人。虽然这些黑人在澳门社会中地位低下,却充当着士兵、护卫、家仆等不同的社会角色,他们在澳门整个城市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到了清代中叶,由于澳门经济的衰退、葡萄牙奴隶贸易的衰落、澳门当地黑人婚姻问题较难解决以及逃奴现象严重等经济、政治方面的原因,致使澳门黑人的数量不断减少。作为澳门社会中的一个特殊群体,黑人在澳门社会中并没有完全消失;他们逐渐融入了澳门社会,而且在澳门社会中一直具有着重要的作用和不可替代的地位。  相似文献   

4.
托妮·莫里森是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美国黑人女性。作为一名黑人女作家,她的作品深刻展示了黑人,尤其是黑人女性在种族压迫和性别歧视下心灵世界的冲突,探索了美国主流文化价值观与审美观对非裔美国妇女的影响。她的小说从题材到主题都渗透了民族女权主义思想。她塑造了众多生活在美国社会最低层,敢爱敢恨、敢作敢为,有血有肉的新一代黑人女性形象。她呼吁社会改变对黑人女性性别角色的限制,同时希冀黑人妇女除历史与社会强加于黑人的束缚和重负,从新审视自身的内在需要、审美观和价值观,弘扬黑人妇女的传统美德,从而作到自尊、自信、自强,真正实现妇女解放的梦想。  相似文献   

5.
刘星 《海外英语》2012,(7):194-195
托尼·莫里森是美国文学界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黑人女作家。《宠儿》、《爵士乐》和《天堂》是她八部小说中最为典型的三部,是完成于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的代表作,称之为"历史三部曲"。托尼·莫里森作为一个黑人女性作家,将目光放到了本土文化的历史中,运用了黑人女性独特的视觉,阐述那段不愿被人们提及却无时无刻不影响着黑人现时生活的历史,体现了黑人女性主体意识的觉醒和自我价值的肯定。正如有些学者指出:"美国黑人女性作家正立足于黑人女性所处的现实矛盾,她们通过积极构建黑人女性主体意识,提升自我的种族地位,并要求实现性别平等。她们为自己被多重边缘化的集体发言,为黑人女性主体意识的觉醒做着努力,使之构成黑人女性精神传统的重要主城部分,为黑人女性主义运动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精神支柱和现实起点。"  相似文献   

6.
1965年,一个11岁的美国黑人女孩子随父亲来到华盛顿。在白宫参观时,父亲鼓励她长大后要当美国总统。她回答说“:早晚我会在那座房子里工作的。”这个女孩名叫康多莉扎·赖斯。如今她已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位黑人女国务卿。赖斯的成功完全得益于她的个人奋斗,她生下来就知道从“丑小鸭”到“白天鹅”的蜕变需要经历一个艰苦而漫长的历程。种族歧视童年无畏1954年11月14日,赖斯出生于美国亚拉巴马州的伯明翰。虽然当地种族隔离盛行,但她并没有像大多数黑人那样受到种族歧视的伤害。当时赖斯的父亲是丹佛大学副校长。到赖斯出生时,这个黑人家族已…  相似文献   

7.
小说《百年孤独》讲述了布恩迪亚家族七代人生亡兴衰的故事,其作为故事背景的马孔多小镇被视作拉丁美洲乃至人类社会的缩影。一直默默守护直至整个家族走向终结的老祖母乌尔苏拉,由于存活时间绵延一百多年,见证了布恩迪亚六代人的兴衰。她的结局是凄凉的,一生忙碌企求驱赶孤独,却最终被遗忘在历史的角落。值得一提的是,乌尔苏拉至死也没有放弃自己的传统信念和宗教信仰。她的一生就像是拉丁美洲于异质文明包围中突围的缩影。  相似文献   

8.
主人公奶娃的"飞翔"一直被看作《所罗门之歌》的主题。然而在奶娃"飞翔"的同时,另一名黑人青年哈格尔却走向死亡。哈格尔之死表面上是一出始乱终弃的爱情悲剧,但奶娃与她的关系实质上是父权制社会中两性之间支配与从属关系的体现。而哈格尔之死则是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中作为"他者"的黑人女性反抗失败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9.
文学是社会文化“镜像”的折射。美国现当代作家托妮·莫里森的《所罗门之歌》,别出机杼地描述了一个黑人家族跨越百年的辛酸“寻根历程”,作为整个黑人民族“集体寻根”时代缩影。可见,托妮·莫里森把文学视为与外部世界密切相关的精神现象,一种及物性和关联性的精神活动。小说主人公奶娃承载着挖掘黑人文化历史的使命。本文基于人格特征是个人生理欲望和社会因素共同作用结果的假设,对《所罗门之歌》进行精神分析学解读,研究奶娃人格完善的诱因,从而总结出影响黑人人格完善的因素。  相似文献   

10.
张宇 《文教资料》2012,(11):14-15
托妮·莫里森作为历史上诺贝尔文学奖的唯一黑人女性得主,为二十世纪美国黑人文学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作为一名杰出的黑人女性作家,莫里森努力致力于保存和弘扬黑人文化,她的作品始终以表现和探索黑人的历史、命运和精神世界为主题。黑人女性在她的作品中找到了自己的声音,她迄今为止的七部作品都是以黑人女性作为主人公,并通过她们表达出长久以来被忽略的黑人女性的心声。她在作品中把思想性和艺术性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宠儿》就是这样一个例子。  相似文献   

11.
潘金莲是一个被封建制度和封建礼教文化压抑、逼迫,从而被扭曲异化的妇女典型形象。她是中国封建社会制度下觉醒的女人,她不安于现状,她渴望得到幸福,但是在她所生活的夫权制度社会下不容许她有这样的想法和行为。她企图改变命运,追求幸福,却遭到重重阻拦,在追求中丧失了自我从而走向堕落的深渊。她为了达到目的,手段凶狠,但是在封建夫权制度下她又束手无策,必须得到男人的帮助她才会实现自己的理想,在这点上她又很懦弱。  相似文献   

12.
Kate Chopin's The Awakening,is a portrayal of the life of the well-to-do but unhappy married woman Edna Pontellier.Edna enjoys all the advantaged provided by her husband and ahs two lovely children.She is unhappy because she is confined to her house and expected to be a dutiful wife and a loving mother.When she begins to change her way of living,to live for herself instead of her husband and children,she is opposed by her family,her friends and others.To finds her freedom,she drowns herself in the sea.The tragedy of Edna is the tragedy of most women in a patriarchal society,and the novel which caused a storm of criticism at its publication has been considered to be a pioneer work in feminist movement.  相似文献   

13.
一天晚上下班回家的路上,格莱克丝看到火车站里有一男一女在用手语比划着什么。 她注意到女的在向男的问路,男的回答说他不知道。格莱克丝在读大学时做过三l’年的义工,还在聋哑学校工作过,在那里学会了手语,并且能熟练运用。于是她为女的指了路。上火车前,格莱克丝给二人留下了自己的电子邮箱地址。  相似文献   

14.
杜拉斯是一个时写作非常倚重和非常痴情的女作家,写作占据着她生命的大部分甚至是她中晚年的全部,在孤独中写作、在写作中品尝孤独是她的写作方式,在写作的话语中,她展示自己并通过自身来把握世界,在她那里,写作肩负着双重使命。她用写作的方式表达了一个历经沧桑的女性对世界的认识和看法。  相似文献   

15.
16.
何丹丽 《海外英语》2011,(8):295-296,303
Although Katherine Mansfield never claimed that she was a radical feminist, she showed her concerns and pondered on females through her life of pursuing freedom and independence, her creative writing skills and her short stories. She had her own feminism consciousness and viewpoints. She believed that man and woman were different and living in a different world, and it’s very hard to understand and communicate with the other sex. Man dominated the society in the economical and political areas in tradition that they had the speech right and ranked above woman. However, Mansfield saw the hope of the awakening of the feminism awareness.  相似文献   

17.
《金瓶梅》中庞春梅性格宽宏大度,希望有一个光辉灿烂的前程。她人格高尚,决不容许玷污。在有仇必报的同时,又能以德报怨,体现出她人格的高尚与宽宏。同时,她还是一个十分讲究情爱和友谊的女性。  相似文献   

18.
张明 《宜春学院学报》2009,31(3):131-133,166
<孔雀东南飞>的女主人公刘兰芝是一位符合汉代妇女道德,同时又具有独立人格的女性形象.她视人格尊严高于一切,做好了该做的所有事情,可就是保不住自己的婚姻.因此,她以死拒绝再嫁,既是合人性的情感追求,也是在矛盾冲突中对女性道德规范的恪守;是"从夫"与"从父"两难道德中合情合理的选择.这正是刘兰芝可贵的地方,是一个弱者和被压迫者光辉;人格在当时历史条件下最美的表现.  相似文献   

19.
裴水妹 《华章》2007,(11):196
Sister Carrie is one of the most controversial characters in American literature.Thought as a "fallen woman" firstly,she was defined as a "new woman" by some critics later. However, by digging into the motivaton behind the whole process of Carrie's "succes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arrie and her creator (the author), the social conditions of then American, it can be found that Carrie has never been free-standing on her thought and she has never found her real-sdf even after becoming a famous actress. In a society dominated by mass consumerism Carrie is only an adherent of her own desires. She also is a representative of all those country girls flooded into cities, a symbol and a sacrifice of the urbanization of America in a time countryside was overcome by cities.  相似文献   

20.
《嘉莉妹妹》中嘉莉为了极力摆脱物质的贫困,只追求对物质财富的占有,而精神生活却极度空虚。嘉莉只顾自己的感受,从不理会别人以及社会,为了获得物质快乐而不惜出卖自己的身体,最终成为一个追求物质成功却精神孤独的失败者。拟从萨特的存在主义角度,试图分析嘉莉最终取得成功事实上是孤独悲剧的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