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连云港区域科技创新能力评价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卢山 《中国科技论坛》2007,(11):21-24,32
本文在回顾区域科技创新能力评价的基础上,结合连云港市区域经济科技发展状况,构建了连云港区域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并对之进行了综合评价,针对连云港区域科技创新能力评价结果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在借用并优化刘君构建的区域高等教育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对2005—2016年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的高等教育科技创新能力进行了评价。研究显示,全国各省域的高等教育科技创新能力总体不断提高并保持良好发展趋势,但不同区域间高等教育科技发展存有较大差距。在科技创新结构方面,高等教育科技创新能力、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与区域科技发展水平虽有提高,但高等教育科技创新能力始终落后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与区域科技发展水平。为此,可通过建设科技城、实施高等教育圈发展战略等措施提升区域高等教育科技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3.
科技创新是推动区域经济跨越式发展的重要力量,也是促进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经济增长与生态保护协调发展的关键措施。科技创新的核心要素是科技创新能力,国内学者围绕科技创新能力开展了较为广泛的研究,但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方面的研究有待进一步深入。本文从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方法及模型等方面对区域科技创新能力评价的研究热点进行了梳理和评述,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科技创新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  相似文献   

4.
区域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的评价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省级区域高校科技创新能力进行评价和分析.明确了区域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的定义,设计了区域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在此基础上,利用1996、2001以及2006年教育部的统计数据,对我国区域高校科技创新能力进行了系统的评价和分析.  相似文献   

5.
在对区域科技创新能力本质、内涵理解的基础上,建立了陕西省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因子分析模型,构建出区域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模型;运用模型对陕西省三大区域的10个地级市的科技创新能力做了定量评价,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区域科技创新能力评价体系的优化及实证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针对区域科技创新能力评价中存在主观性强、信息重叠量大等问题,利用粗糙集法,对区域科技创新能力的评价指标进行属性约简,然后通过引入熵模型将定量、定性混杂的问题综合为统一的研究整体,使无序化信息变得有序、且可比,从而建立了区域创新能力的评价模型.最后,采用此模型对国内各地区进行科技创新能力评价的实证研究,得出区域创科技创新能力的综合排名,从新的角度提出了客观评价科技创新能力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区域科技创新能力的可拓综合评价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科技创新是国家、地区、企业经济增长与发展的主要根源和直接动力。在建立科学合理的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运用可拓评价方法分析了山东省区域科技创新能力,建立了其科技创新能力综合评价的物元模型,计算了其关联函数计关联度,得出定量分析结果,实现了山东省区域科技创新能力的综合评价。为区域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提供了一种科学实用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8.
区域科技创新能力评价体系构建及综合评价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采用层次分析的方法构建出了区域科技创新能力评价体系,对评价体系中各指标进行了深入分析,利用灰色关联度评价理论建立起区域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模型,并以佛山市为样本,对其科技创新能力进行了综合评价,根据评价结果对佛山市科技创新能力现状进行深入分析,提出了一些对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9.
区域科技创新系统的能力与绩效提升依赖于各子系统的有机协同。本研究基于三螺旋理论构建区域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熵权-TOPSIS-耦合协调度综合评价模型对区域科技创新主体及创新要素的交互作用与耦合效应进行分析。运用2010—2017年相关数据对甘肃省科技创新能力的发展进行实证检验,分析结果与实际情况相吻合。该混合评价模型在揭示区域创新系统运行规律的同时,对各相关子系统耦合情况及各内部要素的影响做出判断,为区域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拓宽了思路。  相似文献   

10.
基于灰色关联分析的我国区域科技创新能力评价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以灰色关联分析法为基础,根据中国科技统计年鉴数据,从科技投入和产出两个方面构建科技创新能力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对所选的八个区域科技创新能力进行综合评价。通过对比分析,找出各省科技创新能力与其他地区的差异,并提出相关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文章采用“双对数”模型,利用面板数据对技术创新能力与福建省各设区市经济增长的区域性差异进行分析,得出福建省九个设区市技术创新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存在明显的差异性,加大科技活动经费内部支出与科技活动人员投入能有效地促进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从而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12.
工业设计处于产业链“微笑曲线”的两端,其魅力所在就是创新、创新、再创新。本文结合已有SWOT分析方法在生产性服务业、科技中介服务业、科技信息服务业等领域的应用成果,基于SWOT视角下分析福建省工业设计产业发展的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并结合福建省实际,提出加快福建省工业设计产业发展的措施与建议。  相似文献   

13.
为实现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和促进山东省经济区域均衡发展,选取山东省17地市为研究对象,研究并深入把握区域科技创新能力动态发展和空间差异特征。首先从科技创新发起能力、科技创新实现能力、科技创新转化能力和创新环境支持能力4个维度构建山东省区域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其次运用全局熵权法、改进的灰色TOPSIS法和空间自相关分析等,对2013—2016年各地市的科技创新能力进行动态评价和可视化分析,并对其空间差异特征进行研究;最后提出加强区域间协同创新、优化区域内科技创新发展环境等提高山东省科技创新能力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4.
在对福建创新型企业集聚技术创新要素现状综合分析的基础上,从技术创新要素的角度切入,运用DEA方法对福建省2009年第一批创新型企业集聚技术要素的效率进行评估研究,找出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5.
本文提出制定条例的重要性、必要性及迫切性,介绍了福建、安徽两省科技进步条例有关科技创新立法情况及经验,探讨了条例的亮点和下一步修订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SWOT分析方法,为评价区域科技创新能力提供了一种新的视角。通过运用管理学中的SWOT分析框架对甘肃省区域科技创新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进行分析探讨,理清思路,以期对甘肃省区域科技创新能力的提高提供有效的政策建议和支持。  相似文献   

17.
运用共享投入关联两阶段DEA测量创新效率,并采用Meta-frontier模型对比分析福建省7个国家高新区与国内9个先进高新区。研究发现,16个高新区普遍存在技术研发阶段投入冗余、产品开发与销售产出不足;福建省高新区技术研发效率低下,创新能力薄弱;国内9个先进高新区整体创新能力接近于创新有效的效率前沿,而福建省高新区创新能力离有效的效率前沿差距较大,除厦门高新区外其他6个均处于低技术研发效率-低产品开发与销售效率状态。福建省应积极探索建立以“知识创新社区”为核心的第三代科技园区。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安徽省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差距较大,与其科创能力水平发展不平衡关系密切。通过从环境、投入、产出 、效率和绩效等方面构建区际科创能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AHP- EWM法综合评价了安徽省各地区科创能力发展水平。结果表明:安徽省区际间科创能力存在巨大差异,但资源禀赋类似地区却呈现出一定程度相似性;科创水平较高地区对周边辐射能力仍较弱;部分地区科创能力综合排名与其细分排名不匹配;基础服务设施是吸引科创人才的重要因素;合肥、芜湖、滁州和马鞍山对安徽全省科创成果的贡献率最大。鉴于此,安徽省应建立科创资源共建共享与合作交流平台以及科创效率综合评价机制,实施“三管齐下”科创人才引培战略,破解其科创产出成果偏低和区际间发展不平衡问题,从而推动各地区经济高质量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9.
“十三五时期”,广东省生产力服务体系快速发展,规模逐年壮大,服务内容从传统的中介服务逐步向全链条创新服务转变,发展趋势不断往专业化、网络化、集成化和国际化转变,逐步成为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和广东科技创新强省建设的重要支撑。为适应广东省生产力服务体系发展的新形势,进一步提升生产力中心系统的科技创新服务能力,亟需建立一套系统、全面的生产力科技创新服务能力评价体系,客观、科学地推进生产力体系的创新发展,作为其动态管理及政策支持的重要依据。因此,本文运用基于熵权法的TOPSIS综合评价方法,构建广东省生产力服务体系科技创新服务能力评价模型,并通过灰色关联分析法验证了评价模型的合理性,确定了关键影响因素。经实证研究发现,2010-2018年间广东省生产力服务体系科技创新服务能力总体呈上升趋势;各区域生产力促进中心发展不均衡,珠三角地区遥遥领先于粤东西北地区;企业服务能力、人力资源、科技创新资源对生产力服务体系科技创新服务能力影响相对显著。  相似文献   

20.
科技重大专项具有“重、大、专”特点,对其开展客观公正地绩效评价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但现有研究成果未见循证评估在地方科技重大专项整体资助绩效评价中的应用。本研究以福建省为例,基于循证评估理论,构建了基于“评估议题——关键问题——证据”的科技重大专项整体资助绩效评价框架,综合应用政策文本分析、数理统计和案例研究等评估方法,从战略定位、资助绩效、管理绩效和影响效果等维度进行循证评估。研究结果表明,福建省科技重大专项总体进展顺利,资助体系较为完整,过程管理科学有效,实施成效显著,但仍存在一些不足。最后,针对问题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以期为相关科技政策的制定和完善提供数据支撑和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