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文化"是人类在与自然的作用及社会生活中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校园文化"是学校长期形成并为全体师生员工所认同的校园精神、校园制度、文化氛围以及承载这些精神、制度、文化氛围的活动形式和物质形态。校园文化一般包括三个层次,即物质文化层、制度文化层和精神文化层。在大力加强校园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建设基础上,我们应关注校园精神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2.
汉字是中国文化的载体,汉字本身又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汉字以其音形义于一体的特殊地位,从物态文化层、制度文化层、行为文化层、心态文化层等四个方面,较全面地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因此,学习汉字的过程是学习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过程,是造就天人合一、乐观通达、忠信孝悌、以和为贵的民族精神的过程,这也正是汉字本体文化属性的育人过程。  相似文献   

3.
论大学校园文化在和谐校园构建中的地位与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构建大学和谐校园是一项系统工程,良好的大学校园文化为和谐校园的构建提供文化支撑,在建设和谐校园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和不可替代的作用。大学精神文化是和谐校园构建的思想基石,大学物质文化是构建和谐校园的客观条件,大学制度文化是构建和谐校园的重要保障,大学校园行为文化是构建和谐校园的标尺。  相似文献   

4.
羌族武术文化是羌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传承与发展,受到不同历史时期的政治、经济、社会结构、生态文明等多方面的合力影响。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实地考察法、专家访谈法以及逻辑分析法,从历史学和文化学范畴对羌族武术文化进行深入挖掘。通过分析和研究文物史料、文化符号、肢体形态,在物态文化层、制度文化层、行为文化层和心态文化层四个方面展现羌族武术文化原貌,并诠释羌族武术文化精神内涵,挖掘其独特的民族文化价值。  相似文献   

5.
大学承担着继承文化、传播文化和创造文化的任务。其中,大学校园文化是以大学为载体,以大学人为主体的一种特殊的文化形态。积极探索实现大学校园文化育人的路径,是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必然要求,也是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内在要求。一、全员参与,营造和谐校园文化氛围大学校园文化的结构要素包括校园物质文化——"器"、校园制度文化——"规范"、校园精神文化——"价值观念"。大学的精神性文化、物质性文化、制度文化和校园  相似文献   

6.
为更全面、清楚地表述新世纪大学校园体育文化的具体表现形式,笔者从表层(校园体育物质文化)、中层(校园体育行为、组织和制度文化)、深层(校园体育精神文化)和延伸层(校园体育意识文化)四个层面详细阐述了大学校园体育文化的具体表现形式.希望各大学通过对大学校园体育文化具体表现形式的正确认识,营造浓厚的大学校园体育文化氛围,促...  相似文献   

7.
当前,学界对网络文化内涵的研究,或突出网络的技术变革和特点,或强调文化的属性转型和特性。在吸收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积极借鉴冯天瑜等人提出的文化四层次说,从物态文化层、制度文化层、行为文化层和心态文化层四个层次对网络文化内涵进行思索,力图从新的视角对网络文化内涵进行深度解读,助力人们更好地驾驭网络。  相似文献   

8.
"一所大学、一种大学精神"的文化价值属性是大学发展的本质要求,是多校区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出发点与归属点。从大学校园文化价值精神的视点出发,分析了多校区大学校园文化中的体制文化、制度文化、学制结构及对校园文化建设上存在的认识误区等几个问题,提出了多校区大学校园文化发展的整合,与构筑多校区大学校园文化发展的建设路径。  相似文献   

9.
精神文化是当代大学文化的核心和灵魂,是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前提.高职校园精神文化内涵丰富、独具特色,在精神导向、价值导向、激励导向、行为导向上均可对育人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高职校园精神文化的构建,要以育人为本,从夯实文化建设基础、加强文化借鉴与传承、凝练高职校园精神文化、开展文化创新等几个方面进行.  相似文献   

10.
大学校园文化与创造性培养   总被引:28,自引:0,他引:28  
大学校园文化是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的和谐结合 ,它集中体现为良好的学术环境与校园氛围。这是大学培养创造性人才和产生创造性成果的最重要条件 ,但我国大学对此仍关注不够。当前 ,加强环境建设是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11.
校园景观是影响高校校园品质的重要因素,而景观是大学人文精神最好的传达者.在大学景观形象设计中,要以人为本,尊重人性,使其体现出一种高尚的人文精神.大学校园景观形象设计的人文化内涵应该包括三个基本方面,即在设计中要体现大学精神及其文化积淀、以人为本和自然化.在具体的大学校园景观形象设计中实现人文化,可考虑从以下几个方面入...  相似文献   

12.
李汉秋 《中学时代》2022,(21):31-32
<正>在文化的三个层面中,吴敬梓的杰作《儒林外史》不经意于物态文化层,不停留于制度文化层,而是着意于精神文化层,这就深入人心人性的深层,从而超越时空给人良多启迪。境界就是一种精神状态,《儒林外史》着重展现了三种人生境界:功利境界、天怀境界、觉醒境界。  相似文献   

13.
朱新荣  李艳 《文教资料》2010,(1):197-199
礼仪文化是精神文化中的一种规范文化.是处理人与人关系的经验。从社会学视角分析,它具有共创性、共享性及符号性,其对大学校园建设的几点重要意义为:礼仪文化是完善大学校园角色的基础;是团结大学校园群体的核心;是传承大学组织精神的经脉。礼仪文化在大学校园中发挥作用的现实平台主要有:以积极灌输教育为基础,搭建意识平台;以校园文化活动为载体.激活买践平台:以校园礼仪制度为保障,确保巩固平台。  相似文献   

14.
加强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大学校园文化是传承大学文化的重要载体,是大学精神与大学文化的集中体现。近年来,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深化,大学校园文化建设正发挥着愈加重要的功能。加强大学校园文化建设,要清楚认识大学校园文化的涵义和基本构成。应该结合实际,认识加强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存在的难点和问题,然后在此基础上探讨解决的思路和对策。作为大学文化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的大学校园文化,包括哪些基本内容呢?有学者认为,校园文化是指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在特定的校园环境中创造的,与社会和时代密切相关且具有校园特色的人文氛围、校园精神和生存环境。校园文…  相似文献   

15.
崔巍  李岩 《天中学刊》2002,17(4):114-115
一、要重视为创新教育创设最优化的环境和氛围 实施创新教育必须重视优化育人环境。育人环境是指围绕着育人工作而展开的对育人有着重要影响作用的一切事物的总和,包括物质文化层次、制度文化层次和精神文化层次。校园物质文化是校园文化物质载体,它是整个校园文化的外在标志;制度文化是育人环境中严格的制度保证;精神文化属于较高层次,是校园建设实质性和根本性的组成部分,是校园文化存在的价值取向。育人环境的物质文化层、制度文化层和精神文化层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共同构成育人环境的整体系统,直接或间接地服务于创新教育的实…  相似文献   

16.
该文简要概括了华裔美国文学中“中国形象”塑造的特殊之处,分析了其与美国主流文化中“中国形象”的差异以及不同华裔作家笔下塑造出不同“中国形象”的原因。着重提出了华裔美国文学中“中国形象”塑造的四个层面,即物态文化层、制度文化层、行为文化层和心态文化层,并总结出华裔美国文学中“中国形象”的意义所在。  相似文献   

17.
张雅伦 《海外英语》2013,(16):224-225
该文简要概括了华裔美国文学中"中国形象"塑造的特殊之处,分析了其与美国主流文化中"中国形象"的差异以及不同华裔作家笔下塑造出不同"中国形象"的原因。着重提出了华裔美国文学中"中国形象"塑造的四个层面,即物态文化层、制度文化层、行为文化层和心态文化层,并总结出华裔美国文学中"中国形象"的意义所在。  相似文献   

18.
王奕 《当代教育论坛》2005,(13):124-125
校园精神是大学在发展过程中积淀、整合、提炼出来的,反映学校师生共同的理想目标、精神信念、文化传统、学术风范和行为准则的价值观念体系。女子大学由于其校园主体、教育内容、管理体制、社会环境的特殊性,在实践中孕育出区别于一般大学的校园精神,它的存在,反映着女子大学特有的气质和风貌,构成女子大学的精髓和灵魂。分析探讨女子大学校园精神所包含的价值,着力培育先进的优良的校园精神,应该是女子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工作。一、女子大学校园精神的价值女子大学校园精神作为一种独特的价值观念体系,具有多方面的价值。1.…  相似文献   

19.
曹宏 《现代教育》2012,(10):44-47
和谐大学校园文化是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谐大学校园文化,是实现校园和谐稳定的保障;现代社会多元文化的融合需要和谐校园文化作载体;和谐社会建设需要和谐大学校园文化。构建和谐大学校园文化,要建构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的教育价值观;培养具有时代特征的大学精神,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大学精神构建;开展多层次的校园文化活动,倡导和谐、文明的校园行为。  相似文献   

20.
传统龙文化可以分为物态文化层、制度文化层、行为文化层、心态文化层。文化的不同层次又有侧重地承担着整合、导向、维持秩序、传续等实践功能。随着时代的变化,传统龙文化的层次及其承载的实践功能也在不断发生流变。只有对传统龙文化进行有针对性的分层次治理,延续有生命力的文化实践功能,淘汰过时的文化功能,才能真正把握传统文化的内在发展规律,在传统龙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中做到有的放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