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噢,怪不得它长成伞的形状了。”做好事1.儿子:“因为老师在旁边。”2.儿子:“因为她不想过马路呀。”活鸟1.父亲解释说:“傻子,没有口的鸟还能活吗?有口的鸟是活鸟,没有口的鸟是死鸟。”2.父亲解释说:“因为鸟正在唱歌。”上期优秀小读者名单张颖(山西)王杰(广东)胡晓亮(山东)第3期最佳“笑”果解 关于蘑菇的对话  相似文献   

2.
小鸟做游戏(小班)文/焦艳创编/薛春霞目的:学习从20厘米-25厘米高处往下跳。准备:高20厘米-25万厘米长凳,或高度相同的小凳。小黄鸟、小绿鸟头饰。玩法:幼儿分两组,分别戴上小黄鸟,小绿鸟头饰,站在场地两边的长凳上。教师扮演鸟妈妈,站在场地中间,与幼儿一起拍手说儿歌:黄鸟绿鸟站站好,拍拍翅膀轻声叫,飞呀飞呀飞到地,捉到虫儿吃个饱。说完儿歌,幼儿双脚并齐,轻轻跳起、落地,在场地上做鸟飞、吃虫等游戏。建议:根据幼儿能力不同,提供不同高度的小凳供幼儿选择。体育游戏一束玩法:1.户外活动回班前,老师有节奏地边…  相似文献   

3.
老师:先给大家讲一道智力题:树上共有10只鸟,一枪打掉一只,树上还剩几只鸟?许多人会不假思索地说是零只。事实上至少还会有一种可能:假如余下的9只鸟胆子都特别大,听到枪响能处变不惊,那么树上仍然是9只鸟。学生(甲):嗯,枪响鸟不飞,是很新鲜。老师:这就启示我们:写作文贵在打破常规思维。我们写作文应充分调动我们的求异思维,从不同角度观察、思考问题,从而发他人所未发,写他人所未写,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学生(甲):您给我们具体讲讲吧。老师:首先要注意选材的新。别人照搬陈旧的材料,你选用有新意的材料,自然…  相似文献   

4.
“鸟的天堂”——南昌市天香园里住着一对幸福快乐的鸟儿。一天,鸟妈妈在温暖的窝里孵出了两只鸟宝宝,它兴奋地叫了起来:“我当妈妈了!我终于当妈妈了!”鸟爸爸舔了舔鸟宝宝,笑眯眯地说:“是啊,我们总算有自己的孩子啦!这一天,我们真的是等得太久,太久……”鸟妈妈听了,眼泪像断了线的珠子滚落下来,往事一幕幕浮现在面前……鸟妈妈和鸟爸爸是在一个乡村的树林里认识的。它们结婚没多久,鸟妈妈就陆续产下了3枚鸟蛋,它们是多么高兴呀!鸟爸爸每天很早就出去寻找食物,把好吃的一趟又一趟地送回鸟窝。鸟妈妈呢?天天对着鸟蛋唱歌、…  相似文献   

5.
?司有祥斥晏鸟笑鹏【原文】有鸟焉,其名为鹏①,背若泰山,翼若垂天之云,抟②扶摇羊角③而上者九万里,绝④云气,负青天,然后图南,且适南冥⑤也。斥晏鸟⑥笑之曰:“彼且⑦奚适⑧也?我腾跃而上,不过数仞而下,翱翔蓬蒿之间,此亦飞之至⑨也。而彼且奚适也?”《庄子·逍遥游》【注释】①鹏:传说中最大的鸟。②抟:(tuán)环旋着往上飞。③扶摇:自下而上的旋风。羊角:指弯曲而上的旋风。④绝:凌越,指在云层之上。⑤南冥:南海。冥:通“溟”。⑥斥晏鸟:即“鹌(ān)”,生活于湖泽之间的一种小雀。晏鸟:(yàn)⑦且:将。…  相似文献   

6.
原来,儿子把“秒”听成“鸟”,“十一点五分五只鸟,十一点六分零鸟”,这不是非常奇怪吗?我正思索的时候,儿子把话筒抢走,说:“爸,你听那么久,一只鸟又飞走了!”  相似文献   

7.
杜建平 《山东教育》2005,(21):15-15
有一天,我在办公室备课。李老师7岁的女儿和我5岁的儿子、8岁的侄子在一边玩耍。宋老师给两个孩子出了一道题:树上有8只鸟,用枪打死一只后,树上还剩几只鸟?我儿子抢先回答:树上一只鸟都没有了。这让我暗自高兴。可是我的侄子接着说:那要看使用的是什么枪,如果是一个管的枪,树上就剩下一只鸟,如果是双管猎枪,树上就会剩下两只鸟。  相似文献   

8.
24岁创建量子力学的海森堡从7岁时便养成了每天早起的习惯。他总记得妈妈叮咛的一段话:“人生最宝贵的是每个清晨,每天清晨上帝会派来三只鸟:一只是黎明鸟,一只是唱春鸟,一只是布谷鸟……孩子,这三只鸟会给你衔来人生的金穗,错过了黎明,你会竹篮打水一场空!”黎明鸟在天未破晓的时刻飞来,那时候天地间还是一片混沌,它盘旋在天空中告诉人们:“新的一天开始了!”唱春鸟在晨光中拍动着翅膀,叮嘱人们:“清晨是一天中的春季!”布谷鸟却是急迫地催促人们:“快快播种!”海森堡听懂了这三只鸟的声音,成为闻名于世的科学家。黎明…  相似文献   

9.
标点符号教学的任务主要是通过阅读教学中的句子教学和朗读教学来完成的。在句子教学中,一方面要运用标点符号帮助学生理解句子的思想内容;另一方面又要通过对句子内容的理解,加深学生对标点符号用法的认识。例如:①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鸟的天堂》)这一句中前一个“鸟的天堂”为什么加引号,而后一个却不加引号?课文以赞叹之笔作结尾:“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前一个“鸟的天堂”是指人们给那棵大榕树的特定称呼,故加上引号;而后一个“鸟的天堂”是作者(巴金)亲眼看到大榕树上活跃着那么多的鸟,感…  相似文献   

10.
鸟:生命的转移──论古代小说中鸟的象征意义周俐鸟与人的生命,乍一看来,似乎没有任何联系。但在仔细阅读一些古代小说、尤其是早期的某些小说之后,你会发现小说中的鸟与人的生命有关,是人体生命的延续。鸟在原始民俗神话里通常是生命和繁延的象征。中国的东夷还以鸟...  相似文献   

11.
扁鹊,人们常用来称呼古代古医秦越人。那么,它是怎么来的 ?它是什么意思 ?原来,它是秦越人在赵国行医时,国人对他的尊称。而不是通常所说的来自于上古名医扁鹊,上古根本就没有所谓的名医扁鹊。赵国人这样尊称他,跟秦越人的高超医术和赵国人的鸟图腾崇拜有直接关系。   赵国是一个以鸟为图腾、崇拜鸟类的国土。《史记·赵世家》云:赵氏的先人中衍氏“人面鸟口蜀 (zhò u鸟,鸟嘴 ),降佐殷大帝”。《秦本纪》亦云:中衍氏“鸟身人言”。因此,赵国人无不尊鸟爱鹊。扁鹊,原义为翩翩飞舞的喜鹊。扁,同“翩”,《辞海》释:“翩,疾…  相似文献   

12.
师:(手举鸟的模型)同学们,这是什么模型?生:鸟!师:今天我们一块来学习新课(板书课题)6.鸟。师:先请大家看录像,认真观察,找出它们外形方面有什么共同特征。(放录像)鹰的雄姿、大雁群飞、可爱的喜鹊、双双飞翔的家燕、翩翩起舞的丹顶鹤、引吭高歌的天鹅、美丽的  相似文献   

13.
鸟妈妈很爱她的女儿。一天,鸟妈妈说:“孩子,我应该给你留下晦宝贵的东西!”  相似文献   

14.
崔永元:那您说说,养鸟有什么乐趣?嘉宾:作为老年人来说,可以锻炼身体。它催人早起;天明则叫。崔永元:您说的情况,我听着像养鸡。观众:目前养鸟还有个好处,可以扶贫。崔永元:您说的扶贫是什么意思?是把鸟都抓起来,就没有抢粮食的了,是吗?观众:贫困地区的人可以到北京来卖鸟,这样他们就富了。有好几个卖鸟的后来都盖上小楼了。崔永元:就是通过卖鸟可以挣钱?我想请您给我们讲讲养鸟的乐趣,您却给我们讲挣钱的乐趣。崔永元:咱们看过这么一个现象,就是越到高层次,女性越少。是不是女性不如男性聪明呢?李校长:不是的。我…  相似文献   

15.
1.同学们,在你们印象中,什么地方是天堂呢?2.对呀,天堂就是神话故事中人们想象的幽美、舒适、快乐的生活环境。3.描写的是“什么的天堂”?板书:“鸟的天堂”。4.同学们,你们想看看鸟的天堂吗?多媒体播放《鸟的天堂》录像,让学生充分想象,如临其境。5.学生用语言描绘情境。6.质疑课题:作者为什么说这里是鸟的天章呢?  相似文献   

16.
挑战王维     
王维有《鸟鸣涧》一诗:“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教学中,一女生提问:绝句忌用字重复,此诗20个字却重用了“春”、“山”两次(春山、春涧与春山、山鸟),这算不算毛病?教师一听认为有理,鼓动学生修改。于是主意频出:将“山鸟”改为“飞鸟”、“林鸟”、“睡鸟”;将“春涧”改为“深涧”、“溪涧”……首先质疑的女生建议改为“栖鸟”,理由是:“飞鸟”太过火,“睡鸟”少动感,而“栖鸟”较为合适,且“栖”与“山”俱平声。“春涧”呢?她建议改作“幽涧”,理由是:给人以静、深之感。对王维这么…  相似文献   

17.
传统中国花鸟画中鸟的造型处理手法李夏传统花鸟画中的鸟,其造型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对自然的观察。然而,仔细观察研究下来,便会发现,传统花鸟画中的鸟的形态,与自然中的鸟,存在着一段不小的距离。内行一定有这样的感受:学西画出身的人,虽是用毛笔在宣纸上画中国画...  相似文献   

18.
关于蘑菇的对话儿子:“爸爸,蘑菇是长在很湿的地方吧?”爸爸:“对,长在经常下雨的地方。儿子:“……”(提示:长在经常下雨的地方使蘑菇怎么样了呢?)活鸟儿子指着书上的一个“鸣”字问父亲:“爸爸,这个字读什么?”“鸟字。”父亲很肯定地说。“‘鸟’字怎么有个‘口’字旁呢?”儿子表示怀疑。父亲解释说:“……”(提示:父亲怎样回答“鸟”有“口”这个问题才能创出“笑”果呢?记住,别忘了要结合题目哟。)做好事父亲:“你今天做好事了没有?”儿子:“做了,爸,我和另外四个孩子帮助了一位老奶奶横过马路。”父亲:“为…  相似文献   

19.
在教唱完《蜗牛与黄鹂鸟》这首歌曲后,我预先布置了下节音乐课的任务: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想方设法,各尽才思,通力协作:为表演音乐课本剧《蜗牛与黄鹂鸟》作好准备,孩子们频频注目点头。  相似文献   

20.
星期天,我去逛花鸟市场,刚进市场门口,就听见“卖鸟了!卖鸟了……”一阵阵的吆喝声。我循声望去,只见一个农民打扮的中年人坐在一角,招揽着过往行人,他身前摆着几个鸟笼,笼子里的鸟可爱极了,有的嘴巴尖尖的,有的眼睛红红的,有的全身羽毛都是火红火红的,真逗人喜欢。在一阵阵的吆喝声中,招来了许多行人驻足观看。这时有一位年过七旬的老人拄着拐杖迈着蹒跚的步子走来了。他弯下身子,指着笼子里的鸟问那个卖鸟的中年人:“这鸟多少钱一只?”那个中年人看了老人一眼,笑着说:“不贵,只卖20元。”“好,这八只我全买了。”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