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问题呈现】“相遇问题”教学片段师:同学们每天在上学、放学的路上,看到公路上是怎样的一番景象?生:看到有很多人在忙忙碌碌。生:我看到有很多车。生:我看到很多小朋友背着书包去上学。  相似文献   

2.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人教版)三年级上册91~93页“几分之一的认识”。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师:同学们,你们去过游乐园,好玩吗?生:好玩!师:那好,老师今天就带你们去游乐园看看(投影出示课本主体图),你看到了什么?生1:有的小朋友在折纸片,后面还有一些大树。生2:我看到小朋友在玩积木。生3:我看到四个小朋友在分月饼。生4:我看到三个小朋友在分西瓜。生5:我还看到三个小朋友在喂鸽子。师:同学们回答的都不错,请你们细心观察,他们是怎样折、怎样分的?生1:我发现有两个小朋友把一个月饼分成一样大的两块。师:…  相似文献   

3.
片断一:师:两个物体运动时会出现哪些情况?谁能说一说、演一演?(可以合作演示。)生1:两人一起走,到了同一个地方(以下均演示,不作说明)。师:噢。肩并肩,一起出发,速度一样,方向相同,到了同一地方。你们是一对知心朋友,边走边说悄悄话。(生笑。)生2:两人一起走,一人走得快,一人走得慢,会越走越远。师:两人方向相同,速度不同,慢慢拉开了距离,这叫“相距”。生3:两人面对面,从两边走,会越走越近。生4:(接生3)两人还会走到一起。师:不错,这叫“相遇”。生5:两人背对背,会越走越远。师:两人各自回家,方向相反,越走越远,这叫“相向”。生6:一人在…  相似文献   

4.
师:小壁虎的尾巴哪儿去了?   生:被蛇咬掉了。   师:真的是被蛇咬断的吗? (“咬”字念重音 )小朋友再仔细看灯片。 (师演示活动灯片,突出小壁虎挣断尾巴的动作 )小壁虎的尾巴是怎么断的?   生:是小壁虎自己挣断的。   师:说对了。 (板书:挣断尾巴 )“挣”是什么意思?   生:不知道。   师:这样吧,我请一位小朋友上台来表演。 (生表演 )  师:如果小壁虎不挣断自己的尾巴,将会有怎样的后果呢?   生:会被蛇咬死的。   师:请小朋友记住,小壁虎的尾巴容易断,它就是用这个特点来对付敌人,保护自己。小壁…  相似文献   

5.
案例(一):多媒体显示一幅秋收图:小白兔、小灰兔、小黑兔,正在田里收获萝卜。师:小朋友,收获的季节到了,看。小兔子们正在田里拔萝卜呢,我们一起去看看好不好?多媒体:播放小白兔、小灰兔、小黑兔拔萝卜的动画。师:小朋友,你们想知道小白兔、小灰兔小黑兔各拔了多少个萝卜吗?生:想。多媒体播放三只兔子拔萝卜的动画。(播放速度:较快)生:(大部分。)太快了,我们还没记住。多媒体第二次演示拔萝卜的动画。(播放速度:较慢)师:记清了吗?生:(大部分。)还是有点快,老师还能再慢一些吗?多媒体:第三次演示拔萝卜的动画。(播放速度:最慢)师:记清了吗?生…  相似文献   

6.
一、师生对话,引出课题师:小朋友,你们会数数吗?(学生答:会!)请小朋友从1数到6。生(齐):1、2、3、4、5、6。(有个别小朋友很自然地数出了“7”)师:刚才有小朋友说6的后面应是7,今天我们就来学习6后面的数“7”。(出示课题:7的认识)二、创设情境,认识数7教师边演示课件边讲7个小矮人的故事。(讲的过程略)师:今天是最小的小矮人的生日。该吃蛋糕了,可餐厅还没布置好呢!小朋友想一想,餐厅里还要摆哪些东西?学生相继说出了:要摆7把椅子、7个盘子、7把叉子、1把刀,用刀把蛋糕切成7块。师:你知道今天是小矮人几岁生日吗?生:7岁。…  相似文献   

7.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 十一册第124~126页。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课件播放妈妈带小丽去工商银行储蓄所 取款的情境。 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画面,通过观察,你们 知道了什么? 生1:我发现储蓄所里的人还不少,有的人在 存钱,有的人在取钱。 生2:通过小爵与妈妈的对话,我知道小丽准 备为山区的小朋友买一些学习用具,因此和妈妈 一起到储蓄所取自己的零用钱。  相似文献   

8.
【案例】“猜猜边长是多少。”(北师大版《数学》第四册第七单元长方形与正方形”。)师:老师发现,同学们在课间活动时,经常做“猜猜我是谁”的游戏。今天,老师把KT猫、小叮当和咖啡猫全都请出来了,和大家一起做猜谜游戏,大家愿意吗?师:KT猫请我们猜什么呢?KT猫(电脑显示,配音):我的背后藏了一个正方形,可以看见的这条边是6厘米。同学们,你们知道看不见的三条边各是多长吗?请说出你的理由。生A:看不见的三条边都是6厘米。因为它是正方形,正方形的四条边都相等。(电脑显示,配音)同学们猜得真不错!再看小叮当让我们猜什么。小叮当:我的背后…  相似文献   

9.
苏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材《数学》三年级(上册)第39页“两位数的口算”配有一幅主题图,三位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对这幅主题图采用了三种不同的处理方式。【片断】教师甲: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幅图,你能从中获取什么信息?生1:我发现有两个小朋友在买玩具。生2:我发现玩具柜里有三种  相似文献   

10.
“引导学生提出有价值的数学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新课程倡导的基本理念之一。如何将这一基本理念落实到课堂教学层面上,是广大数学教师共同关注和研究的问题。究竟怎样才能引导学生提出有价值的数学问题呢?最近在我校组织的研究课活动中,我听了两位老师执教的《一位数减一位数(不退位)》一课。下面就结合这两位教师的教学片断,谈谈自己的看法。[片断一]师:同学们我们继续到花果山玩好吗?生:好!师:仔细观察这幅图(右图)你发现了什么?生1:有小猴。师:很好,还有呢?生2:有桃子。师:很好,还有呢?生3:有小朋友。……师:同学们,发现了这么…  相似文献   

11.
张文 《学子》2012,(6):46-47
[片断一](基本未作处理)师:同学们,老师这有一个问题,有7位小朋友围成一个圈,按顺时针方向依次报数。同学们想一想,谁先报到7的倍数?生:当然是第7位小朋友了。师:真棒,像这样一直进行下去,其他小朋友报的数有可能是7的倍数吗?生:不可能的!  相似文献   

12.
一、谈话引入师:同学们好!洪老师来自哪里?(台湾。)我们台湾的小朋友跟你们一样的可爱,他们都很喜欢玩数学!现在请同学们看看我手上拿着的立体图形,它是由什么形状的“智慧片”组合起来的?生:三角形。师:(出示另一个立体图形)这个呢?生:正方形。师:(再出示一个更复杂的立体图形  相似文献   

13.
案例一:多媒体显示一幅秋收图:小白兔、小灰兔、小黑兔正在田里收获萝卜。师:小朋友,收获的季节到了,看!小兔子们正在田里拔萝卜呢。我们一起去看看好不好?(多媒体播放小白兔、小灰兔、小黑兔拔萝卜的动画)师:小朋友,你们想知道小白兔、小灰兔、小黑兔各拔了多少个萝卜吗?生:想!(多媒体播放三只兔子拔萝卜的动画。播放速度较快)生:(大部分)太快了,我们还没记住。(多媒体第二次演示拔萝卜的动画。播放速度较慢)师:记清了吗?生:(大部分)还是有点快,老师还能再慢一些吗?(多媒体第三次演示拔萝卜的动画。播放速度最慢)师:记清了吗?生:老师,能不…  相似文献   

14.
(一)课前谈话教师语气亲切、诚恳地问学生:“同学们下课后最喜欢做什么游戏?”生:最喜欢打乒乓球、玩石子、看图书……师:我也喜欢玩石子。你们是怎样玩的?生:“过家家”、“数石子”、“抓石子”……(游戏名称)师:石子确实好玩,但要注意讲卫生。以前,我观察两个小朋友玩石子的时候,发现了一个奇怪的问题,我一直解决不了。你们能帮我解决吗?  相似文献   

15.
一提出问题师:同学们,今天吴老师和大家一起学数学,我们一起看屏幕。(课件出示)师:你看到了什么?生1:左边的花坛中每行有12朵花,有这样的8行。师:好!不仅看到了有花,还看到了重要的数据。生2:右边的花坛中每行有8朵花,有这样的8行。师:真好,你们发现了这么多的信息!如果吴老师把左右两个花坛的花都盖住(课件动画演示如下),你又看到了什么?生:左边的花坛长12米,宽7米;右边的花坛长8米,宽7米。师:同学们都睁大了眼睛,努力在这个情境中发现重要的数学信息。(放慢并加重语气问)这么多的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生1:我想求红花坛(左边花坛)的周长。  相似文献   

16.
师:我们已经认识了1-5这5个数,今天老师要带领大家去认识一个新的数,你们想知道吗?   生:想知道.   师:请同学们看老师的演示(把三个盘子摆在全体学生都能看清楚的讲桌上,按照学生的方位从左到右,第一个盘子里放两只杯子,第二个盘子里放一只杯子,第三个盘子里不放杯子),哪位小朋友愿意说说每个盘子里放了几只杯子?……  相似文献   

17.
师:我们已经认识了1-5这5个数,今天老师要带领大家去认识一个新的数,你们想知道吗?   生:想知道.   师:请同学们看老师的演示(把三个盘子摆在全体学生都能看清楚的讲桌上,按照学生的方位从左到右,第一个盘子里放两只杯子,第二个盘子里放一只杯子,第三个盘子里不放杯子),哪位小朋友愿意说说每个盘子里放了几只杯子?……  相似文献   

18.
片段一 出示情境图: 师:从图中,同学们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生:从图中,我知道了1个书包20元,1个笔记本5元,1盒水彩笔18元。生:图中一共有3个人,小军、小晴和售货员阿姨。师:要解答“一共用去多少钱”这个问题,还需要知道什么条件?生:我们要知道是谁买的东西,买了什么东西。  相似文献   

19.
[问题呈现]"相遇问题"教学片段   师:同学们每天在上学、放学的路上.看到公路上是怎样的一番景象?   生:看到有很多人在忙忙碌碌.   生:我看到有很多车.   生:我看到很多小朋友背着书包去上学.   ……  相似文献   

20.
案例内容《用数学》练习课(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第21~22页练习四3~7题。)案例描述〔片断一〕师:同学们已经学会了20以内的加减法,不知道同学们掌握得怎样,老师想通过口算比赛来检查一下同学们掌握的情况,敢试一试吗?(生:敢。)请翻开课本第21页第3题,看谁做得又对又快。师:开始。(约1分钟后,老师喊停。)师:你们做了几道题?生1:我做了5道题。师:这是一条信息。(板书:已做)没做的有几道题?生1:没做的有7道题。师:这又是一条信息。(板书:没做的)一共有几道题?生1:一共有12道题。师:这是第三条信息。(板书:一共有)你们能不能根据这三条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