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班规自己定     
吴丽萍 《江苏教育》2012,(26):15-16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在学校教育中,也应该是"校有校规,班有班规"。如果班主任不能及时地、系统地、有计划地对学生进行行为规范教育,让学生知道自己在课堂、在阅览室、在餐厅、在与人交往中应做什么、应怎么做的话,以后的班主任工作就可能很难顺利地开展和深入了。一、人人参与,自主构建班级制度1,自下而上。让学生参与制定班级制度,是尊重学生的一种表现。让学生民主参与制定,更能培养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同样的内容,由学生参与制定,感觉不一样,效果也会不一样。我们四年级的品社中有一课《班规自己定》,结合这节课,我先组织学生对原有的制度进行讨论,让学生把自  相似文献   

2.
张伟 《班主任》2015,(3):41-42
接手六年级新班之初,我利用休息时间制定了自以为万全的班规,拿到班里宣读后,让学生提意见,学生基本上没有意见。我暗自高兴,以为自己的工作得到了大家的认可。可是,接下来的一个月里,我却发现学生并不能遵守班规。就拿简单的迟到来说,扣分机制对那几个迟到"专业户"几乎没有任何约束力。这给我提出了新的思考方向:班规的落实源自于每一个学生内心的认同与敬畏,让学生深度参与班规的制定乃是基础与本义。从小学生  相似文献   

3.
<正>一、班规的制订在班规制订之前,班主任需要和学生做一些前期的准备,如观察班级中存在的具体问题,组织学生学习《中小学生守则》和校规校纪等。班规制订的主体要广泛和多元,班规制订绝不是班主任一个人的事,也不是班级个别学生的事。学生是班级的主人,他们应该是班规的主要设计者;任课教师是班级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应该是班规制订的重要参与者;家长是班级教育的合作者,他们应该是班规制订和实施的监督者。班主任可以根据前期做的准备工作,  相似文献   

4.
《考试周刊》2019,(A1):151-152
一个班级必须有自己特有的班规,但提倡以生为本,尊重童性和玩性。班主任要在班规框架下从学生兴趣爱好、个性特长出发,引导全体学生自觉、积极地参与到班级建设中去。班规执行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只有找到班规与童性的平衡点,才能更好地凝聚教师和学生力量,并通过共同努力形成良好的班级文化。  相似文献   

5.
五年制高职的学生多为独生子女,思想活跃、敢说敢为、有很强的独立欲望,正处于价值观、人生观定型的关键时刻。心理和生理上快速成长,造成了心理结构的不平衡和状态的不稳定。有的老师担心制定详细的班规,搞加分扣分,既烦琐又意义不大。仔细分析原因有三:从班规的制定者看,可能以老师强加的意志为主,缺乏学生的参与认同;从班规的导向看,以消极性导向为主,是为了束缚学生违纪行为,控制学生。从班规的内容看,往往以惩罚性条文为主。这样的班规自然不是为了尊重学生,在学生心里,班规只是方便班主任管理班级的工具,学生只是被班规管控的棋子而已,容易引起逆反抵触心理。  相似文献   

6.
<正>五年制高职的学生多为独生子女,思想活跃、敢说敢为、有很强的独立欲望,正处于价值观、人生观定型的关键时刻。心理和生理上快速成长,造成了心理结构的不平衡和状态的不稳定。有的老师担心制定详细的班规,搞加分扣分,既烦琐又意义不大。仔细分析原因有三:从班规的制定者看,可能以老师强加的意志为主,缺乏学生的参与认同;从班规的导向看,以消极性导向为主,是为了束缚学生违纪行为,控制学生。从班规的内容  相似文献   

7.
中小学班规是班极规范,在班级建设和管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在中国知网对中小学班规的相关文献的搜索和阅读班级管理相关的专著,我们对中小学班规的性质、作用、内容,制定与实施方面进行了综述。我们发现,虽然有一些新的理念融入,但总体上中小学班规还是停留在利用条款来约束学生行为的层次上。在对中小学班规的研究现状的总结和对当前班级管理实践的需要分析的基础上,我们对班规研究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8.
制定班规是班集体维持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不可缺少的手段和途径。可是,儿童天性渴望自由,喜欢试探,好奇心强,班规的约束性、规范性有时难免和学生的天性冲突。如何将班规照进学生心底,内化于行动当中呢?在实际工作中,我进行了一些尝试。  相似文献   

9.
以往,学生入学读书时,其班规(或者校规等)都是由教师单方面事先制定、权威颁布的,学生只有识记、领会和遵守的义务。据说,那是不民主的做法,所以便有了如今的学生自定班规这样一种民主操作。自定班规几乎成了这次基础教育德育课程改革中所有德育教材的通用内容。有的德育教师把这种做法提炼为朗朗上口、充满自信和霸气的口号——“我的班规我做主”。  相似文献   

10.
无数历史经验告诉我们,一个团队要想无坚不摧,无往不胜,就必须要有铁的纪律作保证.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国有国法,校有校纪,班有班规.班规是对学生在班级或学校里参与各项活动时必须遵守的规范.如今90后学生普遍存在自高自大、自以为是、我行我素、盲目尊崇等不良心理,也因此养成许多不良行为习惯,给班级管理带来很大困难.为规范学生行为,倡导良好操行,营造浓厚学风,创建优秀班级,一套合理又能被学生接受的班规的制定就显得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1.
王子游 《班主任》2004,(4):17-18
班规者,乃约束学生行为之"法规"也,一直都是以冷面孔出现,毫无情感可言.我想,要是在"班规"里加入点"人情味",又将会是怎样的一种情形呢?  相似文献   

12.
“没有规矩,便不成方圆。”一个班级需要严格又有针对性的班规,否则就会是一盘散沙,无法形成凝聚力,会给对老师的管理工作带来困扰。但真正的凝聚力却产生于学生内心的认同,而班规多是一些硬性的指标,不能触动学生的灵魂,因而仅有班规是不够的。更需要老师有一颗博大宽容的心,时时注意自己的言行,方能对学生言传身教,培养学生遵守纪律的风气,只有老师本身在这方面以身作则才能收到成效。  相似文献   

13.
安娟 《家长》2024,(4):22-23
<正>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教育教学活动更加尊重学生的个性,鼓励学生创新和个性发展。很多年轻的班主任会产生疑惑:“在此背景下,还用不用制定班规?班规班纪是否在一定程度上约束了学生的个性发展?”针对这个问题,我的回答是:“班规要定,但班规的制定要科学合理,这样才能真正发挥应有的作用。”国有国法,家有家规。一个班级没有规矩,自然是不行的。上至国家层面,我们有小学生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还有《中小学生守则》,下至学校更是有相应的校规校纪,那么具体到一个班级中,班规制定的侧重点究竟应该是什么呢?  相似文献   

14.
赵希娟 《班主任》2007,(6):22-23
班规是对班级成员有普遍指导与约束作用的行为规范,一般由班主任和学生共同制订,并作为班级管理的手段被普遍采用。班规发挥着规范学生行为、培养学生良好习惯、促进班级管理规范化,制度化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5.
柯常达 《福建教育》2023,(39):32-33
<正>遵守规则是每个个体融入群体的前提,因为规则可以规范人们的行为,让团体有序。班规是中小学生直接面对、接触最多、塑造性最强的规则。有效、有力地落实班规,能够塑造学生的行为规范,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帮助学生树立规则意识并更好地融入班集体。教师应如何有效、有力地落实班规呢?以下,笔者结合几个例子,分享促进班规落地的几个方法。  相似文献   

16.
李云 《班主任之友》2008,(10):14-15
这段时间和老师们一起讨论班规问题,有老师问道:"为什么我的班规制订没多久,往往就执行不下去了呢?"郑学志老师指出,那是因为你的班规只是老师的班规,不是学生的班规。你们制订  相似文献   

17.
班规,是一种规矩,但是如果班规运用不当,就会变成对学生的束缚,就会变成班主任带班负累的重要因素。新班主任要致力提升自己的教育理念,丰富自己的教育情怀,让班规变得温暖,让温暖的班规成为学生自主发展的抓手。  相似文献   

18.
张磊 《教育》2013,(15):9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能成方圆。为此,各班主任在学生的日常管理中,都会制定或繁或简的班规,并依据班规对每个学生进行量化管理。班规的制定,一般从学生的学习、纪律、行为规范等方面,规定对学生的奖惩。量化的结果一般都要和学生期末的评优挂钩。也有很多班主任对量化管理分数进行创新利用。如果班主任能够很好地用好班规,天长日久形成良好的班风,对学生的成长以及班级团队的管理建设,才会事半功倍。  相似文献   

19.
《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从多方面规范了学生的言行。但我认为其中很多规定过大、过空。操作性比较差。针对这种情况.作为班主任的我和学生充分协商,力求做到“班规自己定,实践在我心”,培养学生“我的班规我做主”的主人翁意识。  相似文献   

20.
好的班规可以约束学生的言行,对班风建设起到导向和牵引作用。当代知名教育家李镇西先生认为,班规的制订过程必须着眼于学生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意识的唤醒与能力培养,着眼于师生共生共长,着眼于推动民主教育尤其是民主实践的教育。一个成功的班规只有为学生认同接受并内化为自我的愿望和追求,那才具有积极的意义。然而,在传统观念或班级管理现实中,为数甚多班规的面孔越来越严肃甚至趋于狰狞。某小学一班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