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美育现已成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在小学阶段要对学生进行美的启蒙教育,培养儿童发现美、创造美的初步能力。这里,我仅税在对大自然观察与描写中,如何对学生进行美育谈一点初步的体会。“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当孩子们步入大自然,常会对大自然的奇观异景自然地发出赞叹,说明他们是爱美的,而且是能发现美的。但是由于年  相似文献   

2.
美育教育的目的是通过文学艺术、社会生活和大自然的美,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从而发展学生认识世界的能力,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陶冶学生的高尚情操,使其树立美好的理想。“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小学生向来就喜爱  相似文献   

3.
教学自述“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向我们揭示了对美的向往和创造美的渴求是人类的天性。美术教育就是唤起学生内心深处的爱美之心和创造美的渴望,就是激发学生创造美好事物的潜能,就是培养学生创造美好事物的能力。  相似文献   

4.
语文教学要充分利用学科特点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即在与语文教学相关活动中通过语言文字的生动描述把大自然之美、社会之美和人类创造的艺术美再现出来,培养学生发现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让学生在课文中学到知识的同时,在审美观上初步形成一种正确的判断能力,初步懂得什么是生活,  相似文献   

5.
有一个记者问建筑工地上的三个工人:“你们在干什么?”第一个说:“我在砌砖。”第二个说:“我在赚钱。”第三个回答:“我在建造一座美丽的房子。”若干年后,那记者发现,前两个仍然当建筑工人,第三个则成了小有名气的建筑师。很多时候,我们心中有什么,决定了我们能够做出什么。如果我们心中有美丽的天使,我们便很可能创造出美。那么,如何雕琢出美的天使呢?要爱美。艺术家爱美,我们不是艺术家,也照爱不误。假如我们是科学家,我们可能在探索规律的过程中,坚持追求真与美的统一。爱因斯坦就爱美,他对一个科学理论最严厉的批评就是:“噢,他看上去…  相似文献   

6.
宛伶俐 《学语文》2007,(1):56-56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但是认识美、发现美、创造美的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需要通过教育实现的,这种教育就是美育——审美教育,也称美感教育。美育的契机存在于生活的方方面面,就学校教育而言,各科课程都有着美育的功能,语文教学自然也不例外。为此,教师在实施课堂教学的过  相似文献   

7.
俗话说: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在生活中,美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热爱美,追求美,珍惜美,欣赏美,创造美,可以说是人的天性。高尔基说:“照天性来说,人都是艺术家。他无论在什么地方,总是希望把‘美’带到他的生活中去。”语文教育正是不论在教材内容,还是语文教学活动中都客观存在着美的因素。它对陶冶学生的情操,形成他们正确的审美观念,高尚的审美情趣,健全的审美能力和按照美的规律创造美的才能有着其他学科不能替代的地位。美是整个教育体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也是语文学科重要的教育内容。《中学语文教学大纲》中也明确规定:高中语文教学的目…  相似文献   

8.
美育即审美教育.它是通过对社会美、自然美与艺术美的欣赏、鉴别,培养学生认识美、爱好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爱美之心,人皆有之.美的事物特别容易让学生接受.我注重寓美育于班主任工作之中,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中职数学教学中如何展现"数学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学教育是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一个重要途径。“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中职数学教师应在数学教学中揭示数学之美,使学生能用美的眼光去学习数学、探索数学,创造“数学美”。本文按照张奠宙与木振武两位先生提出的数学美的4个层次:“美观”、“美好”、“美妙”“完美”,并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来谈谈中职数学教学中如何展现“数学美”。  相似文献   

10.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青少年对美的追求更为热切。但他们由于为阅历、经历和年龄所限,往往缺乏审美能力,分不清什么是真、善、美,因而不同程度地影响了他们道德品质的提高。学校的美育是旨在培养青少年学生鉴别美、欣赏美、创造美的志趣和能力的一种教育活动。它能使学生扩大视野、增长知识、深化认识、陶冶性情,增强抵制精神污染的能力,变得健康、高尚、积极。  相似文献   

11.
美育即审美教育。它是通过对社会美、自然美与艺术美的欣赏、鉴别,培养学生认识美、爱好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爱美之心,人皆有之。美的事物特别容易让学生接受。我注重寓美育于班主任工作之中,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其主要做法如下:  相似文献   

12.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刚刚步入青春期的初中学生,对什么是“美”,怎样才能使自己美,充满许多幻想与困惑。如何引导他们寻求与增长审美意识,怎样使他们在荚的世界中自我完善并得到升华,是目前学校教育工作面临的课题之一。 美育,又称审美教育、美感教育。它是现代教育的  相似文献   

13.
俗话说:爱美之心,人皆有之。爱美,是人的天性。美好的事物,不仅能给人以美的享受,更能陶冶人的性情。赞可夫在《和教师的谈话》中说:“人具有一种欣赏和创造美的深刻而强烈的需要。但并不是说,我们可以指望审美情感会自发地形成,必须进行目标明确的工作来培养学生情感。”所以我们要从小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念和审美能力,陶冶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在小学6年的学习过程中,占时最多的,最富于美感的就是语文课,所以我们要把美育融入到小学语文教学之中,培养学生爱美的情趣,那么,如何将美育融入小学语文教学之中呢?一、发掘美法国著名雕塑家罗…  相似文献   

14.
美育是培养学生认识美、热爱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的审美教育,育美工作应贯穿学校教育的全过程并渗透在各个学科之中。物理学科美包括基于形象感性的“形态美”,基于科学理性的“神韵美”,基于情感态度与价值取向的“意境美”三个层次。通过育美的准备阶段(助学寻美)、育美的实施过程(协同审美)、育美的终极目标(自主创美)的美育实施路径,实现“以美促智”“以美促德”“以美促美”的学科美学价值。  相似文献   

15.
美育是培养学生认识美、热爱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的审美教育,育美工作应贯穿学校教育的全过程并渗透在各个学科之中。物理学科美包括基于形象感性的“形态美”,基于科学理性的“神韵美”,基于情感态度与价值取向的“意境美”三个层次。通过育美的准备阶段(助学寻美)、育美的实施过程(协同审美)、育美的终极目标(自主创美)的美育实施路径,实现“以美促智”“以美促德”“以美促美”的学科美学价值。  相似文献   

16.
张丽钧 《上海教育》2011,(22):58-58
教育之美,是人间大美。“追求美”的教育意味着,教育要追求美;追求“美的教育”则意味要懂得教育之美,理解教育之美,并执著于教育之美。追求美的教育就是要以对教育美的理解,实现教育对美的追求;以教育对美的追求丰富与完善教育之美。  相似文献   

17.
审美教育,是一种与美的感受相结合的有教育作用的活动。审美教育就是培养人对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的欣赏能力和审美观点的教育。其任务是:培养、提高人们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树立、端正人们的审美观念、审美理想和审美情趣;陶冶人们的性情,净化人们的情感,美化人们的生活,使人们更加热爱美,热爱生活。美术教育是实施美育的重要渠道,审美教育是美术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美术教师应该懂得如何挖掘视觉造型中的外在美和内在美,并将其融人课堂教学中,  相似文献   

18.
古语有云:爱美之心,人皆有之。爱美是人的天性。欣赏美不但可以陶冶人的性情,而且可以净化人的心灵,塑造人的高尚品格。这就要求我们每位语文教师要增强学生的美感体现,培养学生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相似文献   

19.
所谓数学审美能力是指学生感受数学美、鉴赏数学美、创造数学美的能力。由于数学是一门抽象的学科,虽然我们的教师在重视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传授、训练同时,也努力实践着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然而我们的孩子却总觉得学数学不好“玩”,觉得数学就是枯燥的计算、烦琐的解题,使他们对数学的喜爱大打折扣。想让学生真正喜爱数学,就首先应该让学生感受数学是美的。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自古以来没有什么可以阻挡人们对美  相似文献   

20.
爱美——人之共性。俗话说:“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在现实生活中,人们所触及的一切非自然物几乎都是经过美术设计的。如:建筑、服饰、生活日用品、书籍装帧、绘画、雕塑等。如果缺乏对美的理解和必要的修养,就会引出很多笑话和不应该出现的问题。时代呼唤重视美育,美育不仅使人具有认识美、发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还是陶冶情操、塑造美的心灵的重要途径。因此,对青少年加强美育教育,正确引导,培养青少年的审美情趣,使之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四化建设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学校的美术课是整个美育教育最重要的一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