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商丘古城建筑文化内涵之管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商丘古城——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是一座独具特色的“阴阳五行八卦城”,其独特的风格、优美的造型、完善合理的结构,在古代建筑中可谓独树一帜。从阴阳、五行、八卦等中国传统文化要素方面来看,商丘古城的源流构图和规划布局极富特色,商丘古城的传统建筑文化颇具特色。  相似文献   

2.
校园文化特色与景点建设的探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大学校园的文化氛围是校园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校园文化氛围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一所学校的校风、校貌和学风.大学校园文化氛围是由诸多因素构成的,其中大学校园里带有文化特色的景点建设对突出校园文化氛围和文化特点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校园景点属校园建筑范畴.校园建筑文化对形成校园文化特色具有重要作用,而校园景点的文化特色浓厚与否(含雕塑)对突出校园建筑文化又具有画龙点睛的作用,因此着意搞好突出文化特色的校园景点建设是校园规划建设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3.
景区建筑作为景区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较为主观、直接地体现景区独有的文化内涵,是展示景区特色文化的一个窗口。传统文脉在旅游景区建筑装饰设计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不同的历史背景和文化风俗,经过建筑装饰设计、外在环境规划和内部装饰营造,结合旅游景区独特的自然环境,形成风格独特、极具特色的文化有机体。九里沟景区卢仝茶社建筑装饰设计,就是通过传统文脉的融入,将独特的文化符号和设计元素运用到景区建筑装饰设计中,从而提升景区的地域特色和历史情怀,促进景区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岳麓书院建筑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书院建筑群,也是显示中国传统文化——风水文化内涵的复杂符号系统。通过对岳麓书院史料及现存建筑的分析,书院在建设、修复过程中明显受到风水观念的影响,在选址、整体布局及局部建筑等方面都留下了大量风水文化的烙印。  相似文献   

5.
校园环境作为教学活动的空间载体,涉及师生共同参与的教育活动以及环境情感体验。近年以规模扩张为主导的大学城校园建设导致大学校园逐步丧失其文化传承与环境育人功能,而沦为了一般性的教学空间。观今宜鉴古,我国古代书院建筑在环境育人方面独具代表性,它集建筑空间与环境育人于一体,教育内容之"礼"与建筑形制之"礼"相得益彰,贯穿于整个选址、布局、装饰过程之中,教化于无形。研究书院建筑之"礼"的实现途径,对我国当前大学校园育人环境的营造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滁州学院学报》2018,(6):87-90
徽州古书院竹山书院是处于明清两个朝代间最负盛名的书院之一。它的建筑及布局不仅体现了我国传统建筑工程技术的成就,更是把徽文化"植"入其中,并"栽"进了徽州的山水之中,是活着的建筑,是建筑、文化、环境合一的经典之作。因此,徽州古书院竹山书院的建筑及布局非常值得我们去深入探究。  相似文献   

7.
在中国古代书院的发展史上,福建书院具有明显的地域特色与举足轻重的地位。然而,福建书院研究的进展,因其文献整理的滞后而相对迟缓。为了拓宽与加深福建书院研究的视域与深度,全面系统地发掘、收集、整理福建书院文献,具有不可或缺的启示津梁、嘉惠士林的作用。明清福建书院文献是一座充满书香的巨大福建历史文化遗产,它集中而翔实地记录了福建古代书院的发展历程、生员规模、教育理念、授学方式、培养水平、藏书刻书等情况。不仅对还原古代福建书院的历史面貌与发展规律,揭示古代福建书院的教育成就与文化贡献,彰显古代福建的学术思潮、人文精神与社会风尚,均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而且对福建传统书院的复兴与新时代书院的建设,进一步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更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我国的传统书院教育模式成为学界普遍关注的一大问题.文章通过回顾我国古代书院兴衰发展的历史过程,从中探索书院在选址、藏书、祭祀、教学方式、师生关系及道德教育方面的特点与价值.通过研究,从注意大学物质文化品位建设,加强校园礼仪文化建设,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培养良好师生关系以及在生活中积极践行道德教育这五个方面来阐明书院教育对当代大学教育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9.
古代书院在祭祀礼仪规制中注重德育示范、会讲游学活动中加强德育约束、著书藏书工作中实现德育传承,培养了书院生徒尊师重教、遵守规则、潜心问道、敬重知识、实干创新、明理躬行的道德品行。古代书院的德育教育实践启发当前校园德育教育应创新教育形式,解决学生自主学习需求与传统教学模式间的矛盾;优化德育环境,解决学生隐性教育元素需求与校园单一建设模式间的矛盾;重视情感需求,解决学生人本文化需求与学校知识文化教育间的矛盾。  相似文献   

10.
大学校园原本就是研究学术、传递文化的场所。无论是中国传统书院,还是西方传统的修道院,都是“文化的种子”得以培育、学术薪火得以传递的圣地。笔者以为,在大学校园的建筑中,建筑文化意义应该是更受人关注的。不同大学的校园环境存在着明显差异,究其根源在于其所凝结和沉淀的“场所精神”大不相同,因为这种场所精神根植于它所在的自然地理环境、人文历史背景、校园建筑与环境风貌以及特有的办学理念或教育模式之中,并发挥着无可替代的教化作用。但是,从当下现状来看,我国的大学校园建筑文化中的“场所精神”非常不明显,甚至可以说是残缺不全。  相似文献   

11.
从中国高校校园规划建设近年来转向校园优化和维护的趋向出发,通过中美高校校园规划建设比较,特别是在校园规划的前瞻性和延续性、现代建筑建设与旧建筑改造的和谐、大体量建筑与小体量建筑的协调、教学区服务设施的完善、实验室使用效率的提高、校园环境保护、历史文化传承、建设资金筹措、数字化校园建设、现代化设施改造等方面的比较,强调必须立足于中国高校发展的实际,结合我国高校校园规划建设的特点和文化历史传统,吸收美国高校校园规划建设的一些优点和成熟做法,为我国高校校园规划建设可持续发展服务。  相似文献   

12.
书院在中国历史上存在了近千年,在其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自身文化、教育和学术研究等特点。从文化现象、沿革、发展、教学等方面对古代影响较大的典型书院进行考察,即可解读出其潜心向学、教研结合、忠心爱国等书院精神,又可探求出其以道德教育为架构、以讲会为办学特色、以导学结合为教学方法等书院特点。  相似文献   

13.
中国古代书院是一个集人才培养、学术创新、文化传播等功能于一体的文化组织,在培养人才、发展学术、传承文化、开启民智中体现出独特的精神品格和文化意蕴,形成了以教育教学与学术科研结合、人格教育与知识教育并重、倡导师生互动、培养独立精神、百家争鸣、兼容并蓄、崇尚自主精神、躬行践履精神为主要内容的教育理念。重新审视中国古代书院的教育理念,对于重振当代大学精神,完善教学模式,构建和谐校园关系,推动大学教育发展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4.
中国古代书院是一个集人才培养、学术创新、文化传播等功能于一体的文化组织,在培养人才、发展学术、传承文化、开启民智中体现出独特的精神品格和文化意蕴,形成了以教育教学与学术科研结合、人格教育与知识教育并重、倡导师生互动、培养独立精神、百家争鸣、兼容并蓄、崇尚自主精神、躬行践履精神为主要内容的教育理念。重新审视中国古代书院的教育理念,对于重振当代大学精神,完善教学模式,构建和谐校园关系,推动大学教育发展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5.
徽州古书院竹山书院建筑布局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竹山书院是明清两代徽州府六县所有五十四座书院中极具代表性的一座,整个书院建筑群由学社建筑与文会园林组成。从历史沿革入手,分析竹山书院建筑布局特点与建筑形制特色,以及竹山书院园林的构成要素,以此探讨以竹山书院为代表的徽州古书院的典型价值特征。  相似文献   

16.
每当人们步入一所大学校园之时,会被其优美独特的校园气息所吸引和熏陶。这是因为校园文化的特殊作用。这种文化特点的感染,其一是高等学府本身概念所至,其二是高等学府建筑文化氛围的感染。建筑文化是大学整体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于大学校园活动与价值的影响,对大学文化因素的影响,对于形成整体校园文化特色起到不可忽视的独特的作用,它也是大学文化得以生存、交融和发展的重要物质文化基础。因此建筑文化对大学的文化品质,大学的理想和追求、历史风格、声望印象具有特殊意味的表现作用。这种表现作用既有对现行大学活动高度抽…  相似文献   

17.
一、利用资源进行课题研究,形成特色 西关文化是岭南文化最典型的代表.西关,曾是广州最繁华的中心,岭南文化的发源地,而主要西关文化则体现在建筑文化、饮食文化和人文文化上.砖雕是建筑特有的一种雕塑工艺,以砖为基本材料,由陶艺、石雕等工艺发展而来,在中国传统建筑中广泛应用.广州砖雕以建筑用砖作为原材料,充分体现了砖雕艺术为建筑服务的实用性特征,特别著名的是陈家祠(又名陈氏书院)砖雕艺术.陈氏书院的砖雕数量多、规模大、做工细,代表了广东清代砖雕的最高水平.  相似文献   

18.
书院是我国古代教育发展史上的产物,也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书院在中国古代教育中承担着重要的角色,在人才培养、学术交流、道德教化等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并形成了独树一帜的文化精神。而今,我国高校在传承古代书院的基础上,吸收借鉴西方住宿制经验,进行现代大学书院制学生管理模式改革与创新,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进社区,实现三全育人,成效显著。但我国现代大学书院制模式还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尚未成熟,各高校在书院制度建设、空间运用、导师选聘、社区综合治理等方面存在一些亟需解决的共性问题。  相似文献   

19.
本文拟对书院环境的组织经营方法和特色做一较为系统的研究,以期对古代教育建筑———书院的环境艺术有一个全面深刻的认识。  相似文献   

20.
伟大的作品总是可以进行多角度解读,笔者认为,《楚辞》中蕴含了大量的古代建筑思想、文化。文中先就其中的建筑表达进行简单的整理,后总结出有楚地特色的三大建筑文化思维,即:实用理性、对形式美的无限追求、天人合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