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现在初中英语教学对阅读能力的要求在不断提高,这也对教师和学生有了一个新的标准和要求.而相对来说,学生在课堂上学英语的时间实际上比课外要多些,在这样的情况下,就对英语教师的要求也有了新的要求和目标.那么怎么样让学生在课堂上提高阅读能力?对于这样的课应该怎样设计?对此,谈一些个人想法.  相似文献   

2.
教学内容高段课外阅读指导课《西游记》。阅读篇章《猴王出世》,《三打白骨精》。教学目的1.了解故事的大意,关注故事情节,透过语言文字分析人物形象,积累语言。2.通过阅读指导相关文章,学会阅读方法,走进推荐书籍《西游记》。3.激发阅读兴趣,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一、课前谈话师:听说,咱们班上的同学特别爱看课外书,一说到书就侃侃而谈,津津乐道!想不想露一手?好,听清楚了,我给你们三个信息,你们要从这三个信息中猜出两点:第一,这是什么书?第二,书的作者是谁?  相似文献   

3.
正英语课程标准对语言技能中的听、说、读、写都提出了不同的要求。对于读,课标要求学生们能够借助图片读懂简单的故事或短文,并养成按意群阅读的习惯;能正确朗读所学的故事或短文。听和读是理解的技能,说和写是表达的技能。但是在小学阶段,多数教师都偏重于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而对学生的阅读能力则没有足够地重视,以至于学生很难达到课程标准上的要求。那么,我们要怎样做才能让学生们的阅读能力有所提升呢?  相似文献   

4.
李艳 《教师》2014,(1):89-89
正阅读是一种重要的学习能力,这已经被广大的教师及家长所重视,但长期以来,大家只是在孩子的阅读面和阅读深度上做强调,而笔者认为,阅读速度对孩子的学习也是十分重要的,若孩子不能掌握快速的阅读技巧,学习负担就会加重。学生阅读速度慢,读得吃力,就觉得读书是一件苦事,造成书读得少了,知识面也就窄了,从而影响其思维能力的敏捷性。  相似文献   

5.
杨翠美 《幼儿教育》2008,(Z2):68-69
<正>3~4岁——在亲子分享阅读中培养宝宝的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这一阶段的宝宝开始能从生活经验中了解文字的功能,能够理解并遵从口头指令,有时还能将新学会的字与句子在日常生活中加以应用,对书和阅读也充满了好奇心,特别喜欢听故事。家长可以针对这一阶段孩子的特点,挑选符合孩子兴趣的书进行分享阅读。故事里不仅要有宝宝熟悉的事物,还要有一些新鲜事物以及丰富的情节。  相似文献   

6.
<正>《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为了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我努力营造阅读氛围,引领学生推开阅读之门。一、通过故事培养阅读兴趣要让学生爱阅读,首先要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阅读兴趣,可以从听故事开始。在每节语文课的开始,我都要声情并茂地讲一个孩子感兴趣的故事,学生看到老师讲得有趣,也会受到感染。这样,老师每天讲一个小故事,耳濡目染,学生就会觉得书是那样的神  相似文献   

7.
1.首先要知道是给谁讲故事。小朋友们可千万不能小看这一点啊,就像同学们要去种一棵树,却不先想好种在什么地方,那可以么?不行的。讲故事也是一样,如果你要给我讲故事,我喜欢听幽默一点的,而你给我讲了一个不快乐的,我可能不爱听哦。2.找到你要讲的故事。故事从哪里来?有的是书  相似文献   

8.
高考语文有一项重要内容——阅读与欣赏,便是考学生的阅读能力。读书不仅仅是读文学书籍,也包括其他学科的书。阅读愈广泛,拥有的知识就愈多。高考语文的阅读欣赏,就近几年的试题看来,一般是指文学作品的阅读。读文学作品,其实就是文学欣赏活动。文学欣赏可以使我们得到某种情感的满足。对于一篇文学作品的欣赏,各人欣赏的角度不同、方法不同,其审美享受也就不同。如何阅读一篇文章或一部书,并能有所收获呢?笔者以为不能囫囵吞枣,不能泛泛而读,要注意文章阅读的角度和方法,从中"悟"出一些东西。比如,从文章语言这一角度去阅读,我们便会发现,…  相似文献   

9.
中学英语教学的目的,是对中学生进行听、说、读、写的基本训练,培养学生口头上、书面上初步运用英语的能力,侧重培养其阅读能力.这同样也是新课标对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和应用语言的能力的要求.但在日常的英语学习中,学生能自己主动挤时间来阅读课文从而提高自身阅读能力的可谓少之又少.这就要求老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必须进行教材、教法的改革,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十年来笔者通过在实践教学中的摸索,在阅读理解的教学上有了一些感受和认识.  相似文献   

10.
康佩林 《甘肃教育》2014,(13):96-96
正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课外阅读的延伸、拓展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桥梁。那么,教师应如何针对教学实际情况,提高小学生的课外阅读能力呢?笔者做了以下几方面的尝试。一、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喜欢读书1.巧用故事悬念诱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故事人人都爱听,尤其是那些对世界充满好奇的学生,他们一听教师要讲故事,个个精神抖擞,双耳竖立,迫不  相似文献   

11.
李冉冉 《海南教育》2013,(10):56-56
<正>兴趣是鼓舞和推动学生课外阅读的巨大动力。在语文学习活动中,学生有了阅读的兴趣,就能从内心深处对阅读产生心理需求。特别是对于那些初学阅读的农村小学生来说,教师更应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使他们乐于阅读。一、师生同读,做孩子读书的引路人1.巧用故事悬念诱发阅读兴趣。故事人人都爱听,尤其是从小就伴着童谣、童话长大的孩子,一听说老师要讲故事,个个  相似文献   

12.
笔者听到一则故事,说上课时,班上有同学未叫“老师好”,被老师从头到脚地批评了一顿(只是批评而已)。做学生的都应该尊敬师长,这似乎是天经地义的事了,可世事总有个例外吧。听到这则小故事时,大家都一笑置之,显得很有风度.惟独我听了以后先是好笑,后来竟觉得烦恼起来。你也许认为我是一个很小气的老师,那你就慢慢听我说吧。小学生上课要喊“起立,老师好!”中学生上课要喊“起立,老师好!”,大学生因为大了,所以就免了这套礼仪。培养学生的尊敬师长意识有百利而无一害,可现在“老师好“的声音是越来越低了。曾几何时,我在学校读书的时候,每节课我们都叫得很轻松、很真诚、很自豪——“老师好!”今天的学生叫得好像很难为情,很不自然,好像叫一声“老师好”就丢了自己的形象。笔者私下询问了一些学生,问他们对老师的职业持何种态度?老师在他们心目中的地位如何?对于尊敬老师的礼节行为做得怎样?为什么学生跟老师的距离疏远了?通过一些学生的回答,我的心中凉了一大截,原来现在一些学生的心里存在着  相似文献   

13.
教育在不断发展,不仅对学生的学习有着极大的帮助,同时对学生的要求也在不断增多,比如说在学生阅读能力方面,对学生的阅读要求就在不断的变化,不仅要靠课堂的教学内容以及阅读量,还要不断地扩展学生阅读,满足学生对于知识的需求,同时这也是新课改对于学生阅读的要求,但是不能给学生增加负担,为此教师必须要找到合适的教学策略来扩展学生的阅读,对此,谈一些对这一问题的看法。  相似文献   

14.
提高语文阅读能力的一个途径就是要广泛地阅读,然而在教学中我们会发现,有一些学生虽然也读了很多书,但是,阅读能力却不见明显的提高,这是什么原因呢?事实上,学生阅读能力很大程度上来自自我阅读,而自我阅读的效果,就要取决于学生阅读的品质了。  相似文献   

15.
<正>"书籍是全人类进步的阶梯。"读书,可以改变人的气质,可以启发人的思维。阅读是学生成长的基石。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引导学生阅读,让阅读成为他们的一种习惯?一、巧妙引领爱阅读1.故事激趣好读书。爱听故事是孩子的天性。抓住这一特点,教师可以绘声绘色地给学生讲述美妙的童话故事、美丽的神话传说,告诉学生,在书中我们可以与白雪公主、大海的女儿玩耍,可以跟随阿里巴巴打开神奇的门……教师要抓住各种契机,讲述历史上苏秦、孙敬头悬梁,锥刺股;孙  相似文献   

16.
一、迁移"悦读"兴趣 我们都知道,学生并不是对什么书都不感兴趣.常听到一些家长唠叨:"为什么我的孩子不看书,偏偏喜欢‘奥特曼'?"孩子也有着强烈的阅读欲望,只是兴趣偏离了正确的方向而已.我们先给他们阅读的自由,再抓住时机,巧妙引导,进行迁移,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之效.如,最让学生感兴趣的非"听故事"莫属了.我们可以针对这一特点,利用"故事迁移"来培养学生课外阅读兴趣.学生听老师讲故事,都会听得津津有味.当讲完故事,向学生推荐课外书时,效果肯定比任何说教都有效.当然,仅靠老师讲、学生听还是远远不够的,讲故事的形式可以多变,不仅老师讲,还可以让学生讲,可以师生、生生之间比赛讲.  相似文献   

17.
喻劲梅 《福建教育》2007,(10):54-55
一、故事教学法的优点利用故事教授外语在国外已经有很长的历史了,长期的教学实践也证明了这是一种卓有成效的方法。语言学习本身是较为枯燥单调的。一味地教师讲、学生听,会使学生的学习兴趣荡然无存。因而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运用一些生动幽默、通俗易懂的故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当学生产生兴趣时,会好奇地、有目的地听,听懂了就会有满足感,还会转述给别人听,从而很好地解决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问题。更重要的是,故事教学能很好地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故事教学首先要求学生听故事,这就很好地锻炼了学生听的能力。  相似文献   

18.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所占比重最大,阅读教学的质量不仅影响小学语文教学的质量,而且是影响整个小学教学质量的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语文教师如何提高阅读的实效性呢?下面浅谈笔者的几点做法. 一、开展活动,提高阅读教学实效 低年级学生年龄小,活泼可爱、天真好动,有强烈的表现欲,故在低年级开展比赛活动是激发学生课外阅读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有效手段.我在每周中都用一节阅读交流课来检查学生的阅读成果,同时也较好地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我经常使用的活动形式有以下几种. 故事会:故事会最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因为学生要想讲好故事,就必须用心地阅读大量故事,这在无形当中会促使学生自觉地进行阅读.  相似文献   

19.
<正>【教学目标】1.通过预测、提问等教学策略,了解故事人物、主要情节、作者信息、叙事背景,激发学生阅读兴趣。2.通过和学生聊书、聊人物,聊人物发生的故事,把握“泽泽”人物形象。3.在阅读体验中感受到爱与温柔。【教学过程】导语:四年级的同学读过一些书了,有特别触动你的书吗?看来,我们读书要深读,读多了,就会自然产生丰富的认识。  相似文献   

20.
现在初中英语教学对阅读能力的要求在不断提高,这也对教师和学生有了一个新的标准和要求。而相对来说,学生在课堂上学英语的时间实际上比课外要多些,在这样的情况下,就对英语教师的要求也有了新的要求和目标。那么怎么样让学生在课堂上提高阅读能力?对于这样的课应该怎样设计?对此,谈一些个人想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