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78 毫秒
1.
本文阐述了蔡元培“教授治校”思想的渊源及其实践,论述了“教授治校”何以能在当时的北京大学实施。它的实施,对于我国高等教育的管理、改革和发展有重要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蒋梦麟先生长期从事高等教育管理实践,在北京大学主持校政17年。他将蔡元培的办学思想发扬光大,提出了更加切合中国高等教育实际的“教授治学、学生求学、职员治事、校长治校“十六字方针,并将他的高等教育管理思想实践于北大。“校长治校“是蒋梦麟高等教育管理思想的核心。  相似文献   

3.
立足于学校自主发展,蔡元培主张“教授治校”,在学校内部推行民主的管理体制,同时他主张的“开放办学”体现了现代教育行政管理很有生命力的一个发展趋势,为学校发展提供良好的行政环境,二者反映了其教育管理思想体系中一个相互关联的基本纬度。  相似文献   

4.
蔡元培与蒋梦麟高等教育思想和实践之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蔡元培与蒋梦麟是师徒、同乡,具有相近的文化和教育背景,均在中国现代教育史上产生了重要影响。他们在高等教育思想和实践方面,具有前后相承的紧密联系。高等教育实践方面,师徒相继、蔡规蒋随,共同成就了北大的现代声誉。高等教育思想方面,从“兼容并包、思想自由”的办学方针、“学术至上”的大学理想,到“教授治校”的民主管理模式,蔡元培开风气之先,蒋梦麟则坚守余绪,共同为现代高等教育理念在中国高教领域生根发展做出了不懈的努力。  相似文献   

5.
蔡元培时代的北大“教授治校”制度:困境与变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授治校是源自中世纪大学的一种管理实践,蔡元培时代的北京大学是中国近代第一所将其付诸实施的大学。北大“教授治校”制度虽然面临合法性的困境,但是民主的治校理念、学有专长的教授群体以及蔡元培校长的个性特质为该制度的实现提供了条件。通过该制度,北大教授获得了大学事务的决策权力。但是蒋梦麟担任北大校长后,由于其管理理念的不同,“教授治校”制度在北大走向消亡。  相似文献   

6.
蔡元培是中国近代教育的先驱和集大成者,其五育并举、教授治校、教育独立等教育思想都已为大家所熟知,但其成人教育思想却较少有人提及。本文就此论述蔡元培的成人教育主要活动、思想及其特点,以期为当前的成人教育提供有益的启示。一、蔡元培的主要成人教育思想蔡元培的有关成人教育活动和思想非常丰富,下面就他的一些主要成人教育活动和思想做简要论述。1.借助成人教育启发民众觉悟,培育新人,富民强国。1902年,蔡元培与叶瀚、蒋观云等在上海成立中国教育会,蔡元培当选为会长,他在阐述创立教育会的目的时说:“我等设立此会者,实欲造成理想…  相似文献   

7.
从蔡元培教育思想形成、“完全人格”的教育目标、“五育”并举的教育方针、教育管理思想四个方面对近年来国内关于蔡元培教育思想的研究进行述评,旨在推进并深化国内关于蔡元培教育思想的研究。  相似文献   

8.
蔡元培执掌北大时,对北大进行了全面的民主改革,建立了一套“教授治校”制度.但在蒋梦麟出任北大校长之后,由于国内政治环境的改变和美国高等教育制度及其留学、从政经历等因素的影响,最终促成他在北大进行了从“教授治校”到“教授治学”的制度改造.  相似文献   

9.
也谈“教授治校”——高校学术行政管理的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授治校作为大学学术管理的一种传统模式已经存在了数百年的历史,最早源于中世纪巴黎大学的一种大学内部管理传统,现在仍然是西方大学的基础模式。其实教授治校也曾经是中国大学的传统。蔡元培担任北京大学校长时就实行了教授治校。它在1922年发表的《教育独立议》中说:“大学的事务,都由大学教授所组织的教育委员会主持,大学校长也由委员会选出”。梅贻琦在其担任清华大学校长的“就职演说”也说“大学非大楼之谓也,乃大师之谓也”。在后来形成的西南联大中,教授治校的管理方式也得到了很好的贯彻。如今,尽管“教授治校”的思想在某些方面…  相似文献   

10.
王红叶 《高教研究》2007,23(2):19-21
总结了蔡元培的主要高等教育思想:教学与科研并重的大学性质;四育并举、塑造健全人格的高等教育目标;“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原则;教授治校、民主管理的行政管理体制。并结合我国的高等教育现状,分析了蔡元培高等教育思想的当代价值:突破高等教育的价值取向;加强科研的功能,倡导学术自由;实施切实有效的人文关怀;注重学科设置的沟通和实用。  相似文献   

11.
蔡元培是中国近现代著名的教育家,是中国现代大学制度的总设计师,他汲取中国传统教育思想的精髓,学习西方先进的教育理念,凝练成了其深邃而影响深远的大学教育思想:“学术至上”是大学办学宗旨;“大师”是大学发展的关键;“思想自由,兼容并包”是大学精神的灵魂;基础学科是大学发展的根本;“教授治校”是现代大学制度的精髓.蔡元培的大学教育思想是中国教育史上宝贵的精神遗产.  相似文献   

12.
上个世纪初,蔡元培在中国提出并践行了教授治校思想。一个世纪过去了,教授治校思想经历了曲折的发展过程。从民国时期该思想的提出、兴起到建国后的沉寂最后到现代的平稳发展,让我们看到了教授治校思想的的演变过程。  相似文献   

13.
樊彩萍 《滁州学院学报》2006,8(2):98-102,121
梅贻琦任清华大学校长长达17年之久,是清华师生公认的对清华大学发展最有贡献的校长。梅贻琦教育思想的核心主要体现在他的“通才教育观”、“大师论”和“教授治校”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14.
论蔡元培"教授治校"的民主管理思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蔡元培先生在北京大学开创了我国"教授治校"的先河,其实质是通过分权来保障学术自由和大学自治.文章在分析"教授治校"民主管理思想的产生与实践的基础上,阐释了"教授治校"的内涵,提出了对现代大学内部进行管理体制改革的构想:进一步明确划分了管理的权限;改革治理机构;现实管理主体的多元化;坚持以人为本,通过人本管理来唤醒管理者的主体意识.  相似文献   

15.
蔡元培教育思想中的三个命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蔡元培教育思想涉及中国近代教育改革的方方面面 ,其中世界观教育、教授治校和教育独立 3个方面的思想在当年的学术界引起一定的反响。近年来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 ,蔡元培先生在这 3个方面的论述又将引起我们广泛的关注 ,且其中不乏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蔡元培是我国著名教育家,他一生为教育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在他的教育生涯中,管理北京大学时的系列举措广为人知."大学以教授高深学问,养成硕学闳才,应国家需要为宗旨."这是蔡元培对大学职能的认识.这样的职能决定了大学要以培养人才和研究学问为中心,并且,大学的管理工作要有利于这两项职能、服务于这两项职能.从蔡元培的人才培养目标入手,根据他在北京大学的一些改革举措,分析了他的管理思想,认为他的管理思想是以培养人才为中心,以教授治校为途径的开放性的、人性化的管理思想.  相似文献   

17.
蔡元培是中国近代著名的民主主义教育家,他的一生功勋卓著。他的教育理论与实践,为中国近现代教育的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蔡元培的教育管理思想是其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包含诸多积极合理的因素。这些合理因素对今天的教育改革仍不失其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作为中国近代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改革的伟大先驱,蔡元培先生在中国教育民主化的进程中做出了积极的理论探索与实践.他力主发展个性、崇尚自然以培养国民之完全人格,坚持"教育独立"于政党与教派,大力推行"教授治校",以体现教育之民主.时至今日,蔡元培的教育思想仍如淙淙溪水滋润着人们,可惜蔡先生在教育民主探索与实践之路上走得并不远,最后还成了悲剧的终结.  相似文献   

19.
蔡元培是我国现代史上享有盛名的启蒙思想家、民主革命家和教育改革家。在中国现代教育史上,有许多个“第一”与蔡元培的名字联系在一起,其教育改革思想宏富精深,其教育改革实践成效显著,其教育改革精神令人钦仰。 蔡元培的学校教育改革思想与实践主要体现在以下八个方面:  相似文献   

20.
蔡元培与北大十年重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蔡元培出任北京大学校长十年中,大刀阔斧地整顿和变革,重塑出崭新的北大。他“三顾茅庐”聘请陈独秀担任文科学长,积极引进胡适等新派学者,支持新文化运动,构筑反封建战斗堡垒,扫荡残余的封建势力;效仿西方民主管理原则,着力进行教授治校领导体制改革,设立评议会、教授会,使教授们成为北大的决策者;推行“兼容并包”方针,主张学术自由,指出大学的灵魂在于兼容并包,各派学说竞相发展,新派旧派激烈交锋;倡导“思想自由”,无政府主义、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等各种思想交相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缔造与创建提供了便利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