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斌 《地理教育》2011,(9):26-27
一、教材分析本课在前三个课时的基础上,从生活实际需要出发,论述影响我国天气变化的几种常见天气系统。天气系统是大气运动的直接表现,在简单天气图中,识别常见的天气系统及判断天气状况,既是本节的概括和总  相似文献   

2.
《常见天气系统》这节课主要让学生了解影响我国的常见天气系统,教学重难点为冷锋、暖锋的形成与天气。教学采用自主探究教学法、比较教学法、多媒体演示法、小组合作探究教学法;学生则采用自主学习法、比较学习法、迁移学习法。教学程序分为新课导入、新课讲授及课堂检测。  相似文献   

3.
田旭东 《地理教育》2015,(Z1):108-109
一、课标分析课标要求:运用简易天气图,简要分析锋面、低压、高压等天气系统的特征。课标解读:通过研究"标准"内容,可看出本条"标准"有两个要点。一是天气系统图的判读。通过对不同天气系统的学习,能够判读和分析不同的天气系统,其中重点是对天气系统的学习和解读。二是常见天气系统的特点。通过能够从气温、气压、降水、风等方面分析了解天气系统,从而总结出各种天气系统控制条件下的天气状况,进一步明确天气系统移动前后的天气状况。  相似文献   

4.
天气系统知识是中学地理教学的难点和重点,同时也是文科综合地理高考的主干知识和高频考点。在高考阅卷实践中,该考点也是考生主要的失分点。中学教材涉及的常见天气系统有气旋系统(如温带气旋和热带气旋)、反气旋系统(如副高和亚洲高压、高压脊)和锋面系统(如冷锋、暖锋、准静止锋、锋面气旋)。天气系统过境带来天气变化,  相似文献   

5.
谭丽  杨恬 《地理教育》2013,(12):50-51
本文选取美国《地球科学》教材“天气系统”和我国人教版必修“常见的天气系统”进行比较分析,以期为我国地理教科书的编写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人教版高中地理教材必修1“常见天气系统”共分为两课时,此部分为第一课时锋与天气的教学设计。  相似文献   

7.
一、运用比较法学习《常见的天气系统》的对立性概念1.形成锋的两种气团2.锋面系统中的冷锋与暖锋3.气压系统中的气旋与反气旋二、运用图示法学习《常见的天气系统》的相容性概念锋面气旋模式图现实中的气压系统,其封闭的等压线并非为标准的圆形,而是不规则的形态。这样在低压系统中就形成了槽。在低压槽线附  相似文献   

8.
一、说教材 "锋与天气"为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1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第二节"常见天气系统"的第一目。本部分内容对应的课标要求为"运用简易天气图,分析锋面、低压、高压等天气系统的特点"。大气是自然地理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本章分别从全球尺度和地区尺度认识这一要素。本章前两节介绍大气的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大气环流与气候,本节从生活需要出发,讲述影响天气变化的天气系统。因此,本部分内容在本章不可或缺。  相似文献   

9.
常见的天气系统中的气旋、反气旋与天气是高考中的一个重难点,也是学生在学习和考试中容易出现错误的知识点。如何快速准确地判断风向,进而判断其对当地天气的影响,对学习和做题有着很大的影响。下面分三个步骤进行判断。  相似文献   

10.
一、教材分析大气一章是学生学习的难点,如何让学生能更好吸收知识,尝试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可尝试按大气运动一常见天气系统一三圈环流一世界气候的顺序进行讲解,也就是对教材进行重组,打乱顺序把三圈环流与常见天气系统互换,将锋面系统的教学提前到三圈环流前面讲。让思路更清晰,过渡更自然。知识之间联系更紧密。  相似文献   

11.
气旋和反气旋都是大型的水平空气涡旋,它们既是大气中最常见的运动形式,也是影响天气的重要天气系统,二者外形看起来相似,一些特点容易混淆,怎样正确区分气旋和反气旋呢?应从气压分布、气流状况、天气特点和风向几个方面理解掌握。  相似文献   

12.
一、教学背景 随着全球气候的变化,各地每天的天气状况也是复杂多变的.如何很好地了解天气,更好地利用天气,成为每天的头等大事.对于初中学生来说,每天都体验到了天气的变化,但没有一个系统、完整的认识,尤其是针对上海地区常见的雷暴、台风等天气,更应及时引导学生去了解,有效地联系实际生活,对自己所了解的天气进行趋利避害.  相似文献   

13.
一个地方的天气变化,是由大气中大大小小的天气系统引起的,而冷锋系统和暖锋系统是两种最常见的形式,在学习中正确区分冷暖锋,有利于对该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判断冷锋和暖锋,归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八种方法。  相似文献   

14.
“常见天气系统”是高中阶段自然地理部分的重要内容,概念较多,知识点繁杂,高二学生难以独立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文章以动画演示、对比探究、时事新闻与天气相结合等形式,通过多元化设计,形象、直观地展示锋面系统,以提升学生知识水平,培养学生处理复杂现实问题、系统分析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5.
一、教学设计思路把“以学生发展为本”作为指导思想 ,以贴近生活实际的天气现象实例为素材 ,以科学探究学习活动为主线 ,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 ,按照“知地—明理—说理—析事”的序列设计问题 ,提高学生获取、加工、应用信息的水平 ,培养学生探究性学习和创新学习的能力及团体合作意识 ,使学生感到生活中处处有地理 ,学好地理大有用处 ,增强学习的兴趣。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 :①了解天气变化与不同天气系统之间的关系和天气变化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 ;②理解锋面系统和不同气压系统的活动规律和天气特征 ;③识别常见的天气系统。2 能力…  相似文献   

16.
倪步平 《考试周刊》2007,(45):149-150
锋面气旋相关知识的的运用,是高中阶段常见天气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锋面气旋的成因及冷锋、暖锋的判断,成为解决锋面附近风向、天气状况等相关问题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识别常见天气符号,读懂卫星云图,初步学会预报天气;了解天气、气候与人类的密切关系,知道“天气”和“气候”的区别,能正确使用这两个术语;学会安排不同天气下的户外活动。  相似文献   

18.
1、初步了解常见的天气现象,知道天气是多种多样的。 2、简单了解天气与我们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一、教学构想锋面气旋是具有锋面的低压系统,它主要活动在中高纬度,更多见于温带地区,是温带地区产生大范围云雨天气的主要天气系统,因而又称温带气旋。高中地理新教材中关于锋面气旋的知识是教材的重点。该天气系统在我国冬春季节的北方地区较为常见,常常爆发大风沙暴天气。学生解答此类问题时无从下手,因而成为教学中的难点。如何帮助学生既掌握所学知识又拓展学生的思维想象空间,提高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是本节课的关键所在。二、教学过程(一)导思热身,埋下伏笔运用图片或录像“沙尘暴”,让学生直…  相似文献   

20.
【背景】“常见的天气系统”一节中,对于冷暖气团相遇会产生云,进而形成大风和阴雨天气,学生一直认为是很正常的现象,教师随着新课标的实施,课改的进一步推进,在教学时也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有必要对这一内容进行重新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