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3位抗美援朝老兵.时隔近60年后,再次回到朝鲜,祭拜牺牲在那里的战友。2010年是朝鲜战争爆发60周年。这一个甲子里.老兵们默默过着平淡的生活.却永怀他们这辈子最大的荣耀。  相似文献   

2.
《新闻爱好者》2010,(12):F0003-F0003
今年年初,志愿军15军老兵、80岁的刘同安老人投书洛阳日报报业集团,希望返朝给阿妈妮扫墓,让编辑部同仁感受到猛烈的心灵撞击。曾经在上甘岭的坑道中奋战17个昼夜、荣立个人三等功的刘老,提起抗美援朝,首先想起的不是慷慨激昂的战斗场面,而是一个帮助过他的朝鲜老大妈!  相似文献   

3.
白善烨将军的《最寒冷的冬天Ⅱ:一位韩国上将亲历的朝鲜战争》,是一本具有历史和思想深度的战争回忆录。对于朝鲜战争的最初记忆,我是从父亲——一个抗美援朝老兵的口述中知道的。那时候,我很小。记得是冬天的夜晚,窗外大雪纷纷扬扬,一家人坐在农村乡间的土炕上剥玉米。父亲语调沉重地给我、弟弟和姐姐讲述了那场他亲历的残酷战争。父亲的故事很长,我只隐约记得父亲说,朝鲜的冬天很冷,  相似文献   

4.
<正>在桓台县档案馆征集档案中有一张泛黄的照片分外引人注目,为抗美援朝老兵魏衍盖的家人捐赠。照片中探出车窗者正是魏衍盖本人,是他在朝参战期间驾驶一部前苏联产的“嘎斯”货运车从前线凯旋,从驾驶室内探身而出,欣然接受一位朝鲜大嫂的慰问的瞬间,被定格下的是双方递传一碗水的真实情景。此照是一位搭车的战地记者随机抓拍的,冲洗时还特意在右上角标注上了“抗美援朝”的字样。  相似文献   

5.
赴朝首战     
柯云  袁奋 《档案时空》2018,(7):23-24
“屈指算来,抗美援朝已过去60多个春秋,然而那时的战火硝烟仍在脑中萦绕,那首荡气回肠的战歌还在耳畔回响.”这是张家界慈利籍志愿军老兵赵瑜、王明喜、谷兴、向金生等同志发自内心的感慨.关于中国人民志愿军赶赴朝鲜与美军作战的故事我们从书上、电影里看过不少,但对赴朝第一仗的情况却知之甚少.赵瑜等同志的回忆,记下了真实的一幕.  相似文献   

6.
王晓云 《青年记者》2021,(4):101-102
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之际,广州日报推出全媒体特别报道《铁在烧:抗美援朝精神启示录》,以抗美援朝精神为明线,以7大著名战役/战例为落点,以7位幸存老兵、7大历史文物为载体,生动诠释何为魏巍笔下“最可爱的人”。  相似文献   

7.
2010年10月25日是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战争60周年。4月13日,来自河南郑州全国首家“抗美援朝老战士之家”的22位老战士跨过鸭绿江大桥,踏上了他们魂牵梦绕的朝鲜土地。  相似文献   

8.
1950年6月25日,朝鲜内战爆发,6月底7月初,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及南朝鲜军入侵朝鲜越过三八线猖狂北进,我国安全受到严重威胁。应朝鲜劳动党和政府请求,1950年10月上旬,中共中央、中央人民政府在毛泽东主席的主持下,毅然做出抗美援朝、保家  相似文献   

9.
就在祖国上下掀起一场声势浩大的纪念抗美援朝50周年活动的时候,当年参加过朝鲜战争的一群美国老兵于10月18日在华盛顿再曝一桩惊人的秘密:当年的美军不但在朝鲜半岛与中国人民志愿军和朝鲜人民军全面交战,还多次派改装的最新式喷气战斗机深入中国的沈阳、哈尔滨、满洲里和苏联的远东各基地实施绝密的侦察行动!这一不久前仍属美国政府"最高机密"的内幕曝光让我们进一步看到当年美国政府的勃勃野心,侵略者的惶恐不安和当年老一辈中国领导人作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决策的英明之处以及中国人民志愿军空军"米格走廊"给侵略者造成的心理压力.  相似文献   

10.
隐居54年的毛主席警卫如愿上韶山抗美援朝的战斗英雄、中央警卫团有名的神枪手、曾当过毛主席5年贴身警卫……集众多荣誉于一身的老兵奉孝同,1958年复员回乡后隐居深山劳作,生活清贫,但他保守着秘密,从未透露身份。50多年来,  相似文献   

11.
抗美援朝战争前,安东通往朝鲜新义州的鸭绿江大桥有两座:一座于1911年建成,为铁路、公路两用铁桥(通称老桥);一座于1943年建成,为铁路复线桥(通称新桥).两桥均由中朝两国管理.[1]它是中朝两国交通运输的大动脉和两国人民交往的必经之路.  相似文献   

12.
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10月8日中共中央作出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战略决策,毛泽东发出《给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的命令》,19日中国人民志愿军在彭德怀司令员的率领下进入朝鲜,开始了伟大的抗美援朝战争。11月4日,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中国民主同盟等各民主党派联合发表宣言,“誓以全力拥护全国人民的正义要求,拥护全国人民在志愿基础上为着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神圣任务而努力。”根据这个宣言和中共中央的系列指示,四川——建省前的川西、川东、川南、川北行政区(包括重庆,不包括原西康省)开展了轰轰烈烈的抗美援朝运动。  相似文献   

13.
李文明 《军事记者》2004,(11):65-66
从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开始,全国新闻界配合“抗美援朝,保家卫国”运动的开展,进行了持续三年之久的大规模报道,其广泛程度实属空前。“抗美援朝报道以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为主题,军事宣传与政治宣传相结合,面向国内与面向国外相结合.收到了很好的效果。”新华社、人民日报社等新闻单位最先派出记跨过鸭绿江奔赴前线采访,后又陆续派出多批记。1951年1月,新华社中国人民志愿军总分社在朝鲜前线成立。  相似文献   

14.
1950年10月,中国政府做出抗美援朝的决定.10月19日,中国人民志愿军在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彭德怀率领下,跨过鸭绿江,开赴朝鲜战场.  相似文献   

15.
2010年10月是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六十周年的日子,在这个时候,我想起志愿军老兵们的回忆录书籍,以为这是出版界不可忽略的,更是史学界不能忽视的。兹将我所接触的有关书籍罗列如下:  相似文献   

16.
1950年10月,当美国军队入侵朝鲜北方,严重威胁中国安全的时刻,中国人民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组成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参战。新华社立即派出一批军事记者,奔赴朝鲜前线随军采访。新华社志愿军总分社、平壤分社和开城记者团的记者,活跃在抗美援朝的战场上,大力报道中朝人民抗击美国侵略者的伟大胜利和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揭露美帝国主义的侵略阴谋和罪行。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曾经活跃在战地的军事记者陈伯坚,最先随军跨过鸭绿江,在硝烟弥漫的战场上采访了  相似文献   

17.
<正>1953年7月27日,《朝鲜停战协定》在板门店签署,历时2年零9个月的伟大抗美援朝战争胜利结束。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抗美援朝战争中,中国人民在爱国主义旗帜感召下,同仇敌忾、同心协力,让世界见证了蕴含在中国人民之中的磅礴力量。”战争期间,重庆人民与全国人民一道,用各种方式广泛开展抗美援朝运动,为战争胜利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今年是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胜利70周年,让我们通过系列珍贵档案资料,重温重庆人民投身抗美援朝那段波澜壮阔的峥嵘岁月。  相似文献   

18.
美国人打算用3年时间纪念朝鲜战争50周年,这不是单纯的纪念:中国也将隆重纪念抗美援朝的胜利,这是一场永远不应该被忘记的胜利  相似文献   

19.
朝鲜战争爆发后,美即盗用联合国旗帜,组成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帮助李承晚匪军大举向北进犯.中国人民志愿军奉命于1950年10月25日赴朝,履行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神圣使命.  相似文献   

20.
韩沙 《兰台内外》2010,(2):48-49
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而10月19日,中国人民志愿军才跨过鸭绿江进入朝鲜,期间相差将近4个月,因为“抗美援朝”的决策形成历经了3个多月的时间,可谓一波三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