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周宏 《考试周刊》2009,(30):177-178
本文作者在分析学生“少问题”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解决这一问题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陈国庆 《贵州教育》2012,(12):45-46
数学教学中,教师通常会提出一些让学生解决的数学问题;同时,学生基于对教师所提供的数学情境的观察和分析,提出数学问题。应该说,教师与学生共同拥有提出问题的权利和责任,这体现了一个完整的课堂提问过程。学生通过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得到问题意识和数学能力的发展;学生参与学习过程,可以减轻学生的自卑心理。当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时,学生会进发出一种极大的学习热情。  相似文献   

3.
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过:“发明千千万,起点在一问。”可见,问题是知之始。《数学课程标准》中也明确提出:“让学生初步学会从数学角度提出问题。”那么在教学中,怎样才能有效地实现《课标》提出的这一要求呢?这就要求教师要转变观念,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有力的措施,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让“问题”充满学生的头脑。  相似文献   

4.
1.联系实际,创设问题情境。例如,一年级上册“连加、连减”教学,教材选用了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喂鸡”这一生活场景。为了让学生在自主观察的基础上,自主提出问题,自主解决问题,我在教材的呈现形式上做了适当的调整,以动画的形式将小女孩喂鸡这一生活活动展现给孩子们,让学生通过观察,用自己的语言表述画面内容,并根据图意和有关数量关系,提出了多个问题,  相似文献   

5.
物理化学课堂教学中问题的创设艺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物理化学是一门理论性很强的基础课,教师感到难教,学生更觉难学。本文从七个方面论述了物理化学教学中如何创设问题,如何提出问题。在课堂教学中如何运用好提问这一经典的手段,来提高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相似文献   

6.
杨花 《陕西教育》2006,(1):59-59
作为一名小学教学教师的我,一直把问题比作数学的心脏,因为有了问题,思堆才有方向,有了问题,思维才有动力。学生提出问题,这是“问题解决”的教学重要组成部分。作为新时期的教师,不应该是单纯灌输知识,而应该让学生从中有所发现。  相似文献   

7.
“问题解决”,是指在教师指导下,学生主动、积极地感受问题和发现问题,主动、积极地应用已有知识和经验解决问题的过程。近两年来,我们结合新课程改革,进行了“问题解决”这一学习方式的研究探索,深刻的体会到在教学中教师注重创设有效的问题情景,重视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培养,正是学生逐步理解和掌握获取数学知识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8.
郦兴 《成才之路》2009,(35):6-7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创新能力是新课程创导的目标之一,而要实现这一目标,敢于和善于提出有质量的问题是很关键的一步,本文从学生问题意识为何淡薄、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这两方面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9.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培养学生创新思想的基础。在课堂教学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传统的数学课堂往往是老师提出问题,学生顺着老师的思路去解决,所以常感觉学生不会提问题,提不出有价值的问题,从而忽视对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新课程标准修订稿颁发后,对于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提出了进一步的要求。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也开始重视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然而,当面对学生,面对应试,教师往往缺乏等待学生提出问题的耐心,缺乏为他们创设提问的空间和平台。基于以上,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反思,试图改善这一现状,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问题解决”的教学宗旨在于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其教法重在呈现给学生刺激性的教学情境,引起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启迪思维和质疑猜想,唤起学生的问题意识,从而提出和解决数学问题。同时也通过这一方法培养和提高学生应用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获得必要的数学并得以发展。  相似文献   

11.
中学教学普遍强调“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却忽视了学生提出问题能力的培养。从而导致学生提不出问题,或提不出高质量的问题,这是当前中学教育的一大重要问题。因此化学课堂教学应该着力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提出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2.
本文根据斯腾博格的智力三元论,将学生分为三类:喜好分析性思维的学生,喜好创造性思维的学生和喜好实用性思维的学生。他们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方面所表现出的创新能力各具特色。根据这一现象,结合学生数学创新能力的相关指标,提出了交换问题法这一策略。将学生按思维类型先后分为异质问题组,同质问题组、回归问题组,使学生在各组中相互取长补短,培养数学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3.
所谓问题意识,是指学生在认知活动中意识到难以解决或疑惑的实际问题及理论问题,并产生一种怀疑、困惑、焦虑、探索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又驱使个体积极思考,不断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爱因斯坦曾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一个敢于提出问题的学生,通常是一个有主见的学生;一个善于提出问题的学生,通常是一个思维活跃的学生;一个乐于提出问题的学生,他已迈出了走向成功的第一步。提出问题可以说是思维活动的最高境界。学生有了问题意识,对事物就有了自己个性化的看法,会进行质疑,对自己或他人提出的问题才会积极思考。  相似文献   

14.
张阳 《教育探索》2002,(11):25-26
创造性提问是创造性教学的开端。问题是否具有创造性,这并不是由问题本身决定的,而是由问题与学生的关系决定的。本从这一基本理念出发,对创造性问题进行了系统分类,并提出了相应的进行创造性提问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物理学习的过程就是不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就是通过生活现象提出问题,找出规律,再怎么应用到社会的一个过程.物理学习的过程需要学生不断地思考,不断地探索.传统的物理教学,由于在物理概念规律与实际应用、理解之间产生了一条鸿沟,很多学生遇到实际问题常常是束手无策.这种情况下学生感觉到物理枯燥难学,即使学会了也没有用,导致学生厌学情绪严重.这就是学生在物理学习中没有问题,没有去探究、没有去深刻体会和理解造成的.怎样利用问题帮助物理学习包括两方面:一方面是老师提出问题学生思考,另一方面是学生提出问题自主思索、自主探究.  相似文献   

16.
研究性学习就其本质而言,就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用类似科学研究的方法,整合、运用已有知识去解决问题的自主学习过程。学生的学习实践活动都是围绕“问题”展开的。在这里“问题”的拥有者、解决者都是学生自己,教师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对“问题”,起指导,修正作用。学生能有敏锐的问题意识和提出问题的能力,是研究性学习这一自主活动得以有效开展的前提。  相似文献   

17.
中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既是当前教育界的一个热点,也是一个难点,由此所引发的社会问题引起了各方的广泛关注。本文列举了当前中学生心理问题的种种表现,分析了学校开展学生心理咨询所面临的困难,并提出了解决这一问题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长期以来,教师们习惯于让学生举手回答问题。可是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年级的升高,举手的人数越来越少,有时甚至提出问题后,竟无一人举手。这一尴尬的局面,恐怕有不少教师都遇到过。出现这种现象,据我了解主要有如下原因:有人认为再像小学生那样把手举得高高的,是幼稚的表现;  相似文献   

19.
思想政治教育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针对传统教学中学生思维习惯僵化这一弊端,提出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应加强对学生进行问题意识的培养。在分析学生问题意识薄弱的成因和表现的基础上,通过大量积极有效的探索活动,进而提出相应的具体对策,并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20.
陈建华 《物理教师》2006,27(4):7-9,14
1问题的提出 当前,中学物理教学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是,学生在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这一至关重要的环节上面临较大困难,而许多教师常采用“题海战术”试图克服这一困难,可结果收效甚微,不仅耗费了师生大量时间和精力,而且把物理学这门充满情趣、极具魅力的学科,退化为枯燥的、毫无生机和活力的学科.呆板记忆加机械训练式的陈旧模式给物理教学带来了“灾难”,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难以得到有效的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