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本文结合“青海省重点地区绿色食品生产基地布局研究”课题,参照绿色食品评价方法和相关国家标准,从课题拟定的绿色食品产区采集了6类20个初级农产品,对其所含的五种农药残留进行了检测,分析,评价。结果表明,被测产品中,六六六,DDT,2,4-D,氟乐灵,燕麦畏等五种残留量均符合国标及绿色食品的有关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2.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极大的提高,人们对生活水平的质量也开始关注起来。近年来,绿色食品问题一直是政府和人民比较关心的问题,但是粮食、果蔬农药超标的问题却越来越让人担心。在现代农业中,主要是通过使用人工合成的有机农药进行病虫害防治,这对于增长粮食和果蔬产量具有很好的作用,但是,如果使用不当就会污染环境,如果农药残留在粮食和果蔬上,无疑会给人类造成巨大的危害。本文通过对农药残留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效应和毒理机制进行探讨,找出了农药残留对人体的巨大危害,希望通过制定出相应的措施可以遏制农药残留现象。  相似文献   

3.
朱艳萍 《科技通报》2019,35(3):52-56
针对当前食品中有机磷农药残留检测的精度较低,无法精确确定食品中有机磷农药残留,影响食品质量检测效果且检测耗时较长的问题,提出一种通过酶联免疫吸附分析法实现食品中有机磷农药残留检测的方法,首先对实现食品中有机磷农药残留测定的抗原和抗体进行制备,保证所需抗原和抗体符合测定要求,对酶联免疫吸附分析法的实现过程进行分析,确定有机磷农药残留的免疫吸附分析过程,并对酶联免疫吸附分析方法中有机农药农药残留的交叉反应率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对测定所需的溶剂以及实验仪器进行制备,确定酶联免疫吸附分析法测定食品中有机磷农药残留的实现过程,从而实现酶联免疫吸附分析法测定食品中有机磷农药残留。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能够准确测定食品中有机磷农药残留,且检测过程较为简单,为该课题向应用领域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读者来信     
绿色食品使用农药的准则是什么? 河南 聂先祥 答:绿色食品是分级的,不同级别对应不同的农药使用规则。 生产AA级绿色食品的使用农药准则: 1、允许使用AA级绿色食品生产资料农药类产品。 2、在AA级绿色食品生产资料农药类不能满足植保工作需要的情况下,允许使用低毒农药。  相似文献   

5.
如何获得海量农药残留检测结果数据并将其直观、实时地展现在地图上,是当前大数据时代背景下农药残留分析领域的重要研究内容。经过10多年的深入研究,在建立气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GC-Q-TOF/MS)485种和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LC-Q-TOF/MS)525种农药精确质谱库的基础上,研究开发了非靶向、高通量GC-Q-TOF/MS和LC-Q-TOF/MS联用农药残留检测技术,可适用于1 200种残留农药检测。这使得农药残留检测效率得到了飞跃性的提高,为获得准确可靠的海量农药残留检测结果奠定了基础。文章将海量农药残留检测结果数据与互联网和地理信息技术相结合,研究建立了农药残留可视化系统,该系统由两部分构成:(1)在线制图系统。与Web-GIS技术相结合,并应用数据统计分析方法,创新性地以专题地图的形式,综合使用形象直观的地图、统计图表、报表等表达方式,多形式、多视角、多层次地呈现我国农药残留现状;(2)纸质地图。采用系统的思想集成表达了农药残留的空间分布、农药种类、农产品类型、残留量、毒性、超标情况等多种维度的信息。目前,农药残留可视化系统已经应用于2012—2015年采集于全国31省会/直辖市284县区638个采样点的22 278批水果和蔬菜样品的高分辨质谱农药残留筛查结果中。结果表明,基于三元融合技术构建的农药残留可视化系统,可以直观、实时展现海量农药残留数据,实现了农药残留结果的地图可视化,并将成为我国食品安全风险监控的强有力的工具。这项研究将为"十三五"国家战略发展规划中提出的实现"农药零增长"和"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提供技术和科学数据的支撑。  相似文献   

6.
影响土壤中农药结合残留的因素及其环境效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陆贻通  朱江  周培 《科技通报》2005,21(3):287-291,301
综述了国内外农药的结合残留的研究进展,详细阐述了农药结合残留的特点、作用类型、影响因素、生物效应、老化与释放等问题。展望了农药结合残留今后的研究方向,研究这些问题对土壤中有毒有机污染物毒性的监测、快速诊断、污染土壤的修复、土壤环境质量评价及制定相关的环境标准具有直接的理论和实践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陈宗懋,茶学家、茶树植保专家,中国茶叶中农药残留研究的开拓者和奠基人。浙江省青海盐县人,1933年10月出生于上海,1954年毕业于沈阳农学院植保系。曾任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所长,中国茶叶学会理事长、五、六届全国人大代表。联合国食品法典农药残留委员会主席、  相似文献   

8.
科普知识     
绿色食品对农药的要求绿色食品是指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 ,按照特定生产方式生产 ,经专门机构认定 ,许可使用绿色食品标志的无污染的安全、优质、营养类食品。绿色食品又可分为A级绿色食品和AA级绿色食品两类。A级绿色食品在生产过程中严格按照绿色食品生产资料 (包括化肥、农药、食品添加剂、兽药、饲料添加剂等 )使用准则和生产操作规程要求 ,限量使用限定的化学合成生产资料 ;而AA级绿色食品的要求更为严格 ,在生产过程中不使用化学合成的肥料、农药、兽药、饲料添加剂和其他有害于环境和健康的物质 ,并按有机农业的生产方式生产。AA级…  相似文献   

9.
阿维菌素是一种农畜两用的农药,具有广谱、高效、降解快、残留低的优点,但它仍属于高毒化合物,需要对其毒性残留进行检测。本文综述了农药阿维菌素毒性残留的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10.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健康意识和环保意识大大加强,对绿色食品的要求与日俱增,特别是我国加入WTO以后,农药残留将是制约我国农副产品出口的隐患,越来越多的有害残留限量标准已成为国际间食品、农副产品贸易的壁垒。农副产品出口呼唤无公害生物农药。 长期以来;人们一直使用化学农药控制农作物病虫害。由于化学农药的长期使用,使害虫产生抗药性,导致对土壤、水质的污染:农产品如水稻、蔬菜、水果中农药残留量增加,直接危害了人们的身体健康。同时,在使用化学农药灭杀害虫时,也杀伤了害虫的天敌和其…  相似文献   

11.
粮食储备库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臧孝亮 《科技与管理》2006,8(4):108-110
根据国家粮食储备库的实际业务情况设计了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提出了国家粮食储备库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的各项功能和系统结构。通过在黑龙江省52个国家粮食储备库使用,证明了该系统符合国家粮食储备库管理的各项标准和要求,在粮食储备库计算机技术、业务和管理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依照《绿色食品产地环境技术条件》中农田灌溉水质评价标准,对五常市安家、光辉水稻生产基地20个灌溉水采样点进行水环境质量评价。评价结果表明:五常优质水稻生产基地所用灌溉水中的各污染物监测值均低于绿色食品产地农田灌溉水标准值,说明该生产基地灌溉水质量优良,未经大型企业工业污染,符合环境质量要求。  相似文献   

13.
加快中国绿色农业和绿色食品技术标准体系建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文章对绿色革命到绿色农业和绿色食品的发展进行了系统深入的论述,认为绿色农业是第二次绿色革命的主体形式。中国绿色农业和绿色食品是对发达国家有机农业和有机食品的进一步发展,中国的绿色食品逐渐在国内外占领更大的市场,对世界粮食安全做出了重要贡献。但我国还需学习和借鉴国内外有机农业和有机食品的生产标准和管理体系,逐渐和国外食品安全法规接轨。针对我国食品安全法落实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建议加快中国绿色农业和绿色食品生产技术标准体系建设,其应成为我国"十二五"规划的一项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4.
张凤岩  王剑 《未来与发展》2013,(11):111-113
随着消费者对绿色食品的需求逐渐增加,绿色食品的规模化生产便势在必行。这也对绿色食品资源的保护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就是在绿色食品的规模化发展前提下,探讨如何进行绿色食品资源的保护,以避免破坏或者过度开发。  相似文献   

15.
张正斌 《中国科学院院刊》2017,32(11):1249-1255
随着我国持续的北粮(畜)南运,在人多地少的南方成为我国工业发达地区的同时,地广人稀的北方将成为我国农业发展的优势区和潜力区。河北雄安新区作为党中央深入推进实施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重大决策部署,为实现其绿色生态宜居新城的发展定位,有必要在雄安新区成立国家绿色先进农业研究院。2017年9月,中央印发了《关于创新体制机制推进农业绿色发展的意见》;十九大报告指出,我们要建设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中科院也在长期倡导和推进绿色农业发展。因此,成立国家绿色先进农业研究院,从而研究世界先进农业科技发展趋势,创新先进农业技术与理论,创建绿色先进农业模式,以引领我国成为世界农业科技创新强国。结合现代都市科技文明和生态农业模式,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创建如诗如画、和谐美丽的雄安新区生态环境。加强"一带一路"农业走出去战略,不仅在地缘政治上联合世界各国,并且在经济上和粮食安全上建立全球一体化的合作共赢关系,以期为世界粮食安全和脱贫致富及绿色和平发展作出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6.
旱涝灾害视野下中国粮食安全战略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笔者一项研究曾表明,中国粮食生产长期遭受各种自然灾害的威胁与破坏,自然灾害成为影响中国粮食生产的最持久因素。为深化粮食生产与自然灾害关系的研究,本文基于中国旱涝灾害频发的具体国情,尝试对1978-2006年粮食生产与旱涝灾害之间的关系展开实证研究,结果发现:旱灾和涝灾是中国最频发且影响粮食生产最重的两大自然灾害。这为中国应将着力强化农业水利设施建设以提升粮食生产能力作为国家粮食安全战略方向的政策主张提供了有力的经验证据。  相似文献   

17.
逆向选择、信号发送与我国绿色食品认证机制的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常伟  顾海英 《软科学》2012,26(10):54-58
通过对信息不对称条件下食品市场逆向选择、绿色认证信号发送机制的理论分析,得出以下结论:绿色食品认证政策的有效性关键在于消费者信念的一致性与信号能真实反应出生产者间禀赋及生产方式的差异,由于我国消费者对绿色食品认知较低、生产者的背德行为以及认证过程的不规范,造成了绿色食品认证信号并未真实反应出产品质量信息且未被消费者充分一致判断,进而影响了该政策的实施效果。  相似文献   

18.
知识产权运营模式的塑造和创新对于激活知识产权市场、促进知识产权高效运用、提升和实现知识产权价值具有关键性的影响。从中介服务视角梳理北京市海淀区三大类八种典型的知识产权运营模式,归纳各种运营模式的特点,基于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核心区列举不同运营模式的典型案例;从运营模式的主体、种类、服务内容、人才需求和运行环境等维度对我国知识产权运营模式进行了评析,建议创新政府扶持方式、培养高端人才、构建绿色环境和建设一批重点运营机构以推进我国知识产权运营模式的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19.
熔融片法制样,用PW2440 X射线荧光光谱仪测定海洋沉积物样品中Na、Mg、Al、Si、P、S、Cl、K、Ca、Ti、V、Cr、Mn、Fe、Ni、Cu、Zn、Ba、Ga、Y、Zr、La、Ce、Nb、Rb、Sr等26种组分,用国家海洋标准物质和人工合成标样作为校准样品,使用理论α系数和经验系数相结合的方法校正基体效应。方法用海洋沉积物国家一级标准物质验证,测定值与标准值吻合。  相似文献   

20.
中国经济高速发展中的耕地问题   总被引:71,自引:8,他引:71  
蔡运龙 《资源科学》2000,22(3):24-28
我国经济高速增长过程中耕地丧失过多,使近年来农业和粮食生产徘徊,食物案例受到威胁。决策失误是造成这种局面的主要原因之一,但更深层次的原因则是农地的比较经济效益低下。本文还分析了耕地丧失的恶果,呼吁借鉴国际经验,从体制、机制、法制上采取治本之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