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经过一年多的紧张工作,北京教育学院组织编写的《“绿色耕耘”成果书系》已由北京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这套书系是“绿色耕耘——京郊骨干教师培训与发展行动计划”的成果汇编,既有记录“绿色耕耘行动”实践、反思与社会反响的《农村基础教育发展新视野》《、京郊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机制与对策》,又有1028名远郊区县一线中小学教师、校长撰写的123篇实践研究、583篇教学设计、108篇教学反思、104篇教学论文、81篇专业发展规划,涵盖了初中、小学、校长等三个教育层次,涉及中小学语文、数学、外语、音乐、体育、美术等15个学科,共18分册,500余…  相似文献   

2.
“OBE”教育理念遵循“成果导向”“以学生为中心”“持续改进”的原则,应用于《中小学美术教学论与教学法》课程中,对实现专业培养目标具有其先进性,对构建专业学科思政课程先进的教学体系具有综合的学术价值和应用价值。本文主要通过学习成果设定,划分学习单元、体现专业特色和思政教育、达成性评价几个方面论述“成果导向”的《中小学美术教学论与教学法》课程教学实践,并对实践结果做了总结性的分析。最后从“成果”和“学习过程”的关系、师生角色的定位、“持续改进”的优势、达成性评定等方面进行了教学反思。  相似文献   

3.
该文从2012年公布的最新版本的《澳大利亚技术课程框架》的介绍与评述出发探索,去思考信息科技课程教学可能的变化;以我国教育信息化水平相对发达的上海地区《上海市中小学信息科技课程标准》作为对比案例,从课程目标、课程理念、能力培养、课程内容与框架体系描述等方面对比分析了新版《澳大利亚技术课程框架》的特点.新版《澳大利亚技术课程框架》特别注重学生未来权益,注重学生计算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注重课程各阶段教学的有机衔接,注重技术课程与其他学习和生活领域的关联,注重当下学习与创造最佳未来的关联,注重学生道德、知识和社会责任感的同步培养,注重培养学生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提出问题解决方案与看待新技术发展.基于这些特点,本文从学习目标、学习方法、学习内容、学习成果四方面对我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4.
建立学生成长记录袋亟需解决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部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通知》要求:“建立每个学生的成长记录,成长记录应收集能够反映学生学习过程和结果的资料,包括学生的自我评价、最佳作品(成绩记录及各种作品)、社会实践和社会公益活动记录、体育与艺活动记录,教师、同学的观察和评价,来自家长的信息、考试  相似文献   

5.
从中小学衔接工作的实际需要说,通过《品德与社会》教学让学生实现环境适应、学习适应、人际适应和挫折适应是《思想品德》在中小学衔接工作中教学价值的实现。  相似文献   

6.
根据2003年市人民政府颁发的《重庆市教学成果奖励办法》和《重庆市教委关于认真做好重庆市首届中小学教学成果奖励工作的通知》(渝教基[2006]18号)的文件精神,市中小学教学成果奖励办公室组织有关专家于2006年6月—10月开展了重庆市首届中小学教学成果奖的资格审查及初评、复评、答辩、终评等评审工作。现将评奖结果予以公示:重庆市首届中小学教学成果奖共评出获奖项目88项,其中一等奖获奖项目11项,二等奖获奖项目25项,三等奖获奖项目52项(获奖成果详细名单请见重庆教研网:www.cqjy.com和《今日教育》杂志)。任何单位或者个人对获奖候选项…  相似文献   

7.
《经济政治与社会》的教学目的是为让学生了解和认同我国的经济政治制度,认识自身所处的社会文化环境,让学生将来能够更好地融入社会,投身于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但是传统的《经济政治与社会》教学未能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通过分析《经济政治与社会》开展实践性课程的背景,提出要在课堂教学、实践教学、学习任务分配、加强综合能力考核等方面,提高《经济政治与社会》教学的实践性效果.  相似文献   

8.
文章尝试构建数学教学论课程改革的思路:对教学资源库、教学方法进行整合建设,通过构建由数学教学案例、优秀数学教案、数学教学研究资源、拓展学习资源、教学案例的加工、学生学习与实践作品集等6个部分构成的教学资源库,来落实《数学教学论》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这是一种整合的课程学习材料和研究性学习的框架,目的是在具体的情境中落实师范生的数学教学实践能力,以缓解《数学教学论》课程与中小学数学教学实践脱节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实践教学是电大开放教育各专业教学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调研是实践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开展社会调研学习活动旨在探索和设计一个将传统的调研方法、步骤与现代信息技术、开放教育学习方式有机结合起来的与课程实践教学同步进行的适应性强、操作性好的社会调研实践教学模式。本文以开放教育法学课程《婚姻家庭法学》为内容,通过分析设计社会调研实践教学模式的理论依据,介绍社会调研学习活动实施的具体步骤与过程,总结社会调研学习活动所取得的阶段性成果与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在开放教育实践教学中更好地开展社会调研活动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0.
一兵 《南昌教育》2005,(2):30-30
从2003年起,南昌市作为教育部基础教育英语教学评价试验项目试验区,全市共有3l所中小学,在市教育局教研室的具体组织和领导下,积极参与“国家基础教育英语教学评价试验”项目研究,并分别开展了《高中英语阅读评价体系——自我探究学习方法的研究》、《英语学习档案袋评价的试验与研究》、《初中英语口语评价试验研究》、《农村中学自主学习与自主评价的试验》和《小学英语课堂教学评价的研究》等多项子课题的专题研究。一年多来,该课题组成员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坚持在研究中实践、在实践中研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相似文献   

11.
北京教育学会"学习与思维"研究会,在北京教育学院原院长温寒江先生的带领下,开展了20多年的思维与学习的研究,形成了中国特色的《学习学》理论与实践体系。这些成果深度思考课程、教学、教材、学习等基本问题,提出了基于两种思维发展的学习与教学理论和实践模式,积累了丰富的理论和实践成果。  相似文献   

12.
变革学习方式,是我国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主要任务之一。读了《今日教育》第4期《实践深呼吸——中小学社会实践的价值与行动路径》专题,我意识到,社会实践正是变革学习方式的有效途径,是深入推  相似文献   

13.
"全国中小学电脑制作活动"是由教育部举办,旨在普及并促进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教学、丰富学生学习生活、展示中小学生信息技术实践成果的全国性评比活动.  相似文献   

14.
《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发布近十年,在高校《现代教育技术》课程教学之中却鲜有体现,我们可以依据《标准》对课程教学内容进行重新设置,采用“中小学教学真实问题——课堂教学——学习活动/教学实验——问题解决——反思”的“服务学习”的教学模式,重点关注《标准》的导入、“新课标”的导入,以及“新模式”的导入等,推进《标准》与《现代教育技术》课程教学充分融合.  相似文献   

15.
王洋 《现代教学》2014,(3X):16-18
<正>一、社会实践促进学生成长《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要"坚持能力为重,优化知识结构,丰富社会实践,强化能力培养"。《上海市中小学课程方案》也提出"拓展学生学习时空"、"完善学习方式"、"丰富学生学习经历"等课程理念。为此,进一步促进学校教育与社会实践的结合成为大势所趋。其实,社会实践的理念古已有之。"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本是中国传统文化所推崇的教育方  相似文献   

16.
一、背景介绍 "全国中小学电脑制作活动"(以下简称活动)是由教育部举办,旨在普及并促进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教学、丰富学生学习生活、展示中小学生信息技术实践成果的全国性评比活动.活动的主题是:探索与创新.其指导思想是:丰富中小学生学习生活;重在过程,重在参与;激发创新精神,培养实践能力,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实践教学应探索构建课内实践教学和课外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方法.要通过案例互动教学、社会热点讲评、参观学习活动、假期社会调研活动等,在此过程中还应该和学校所在地的区域优势结合起来开展社会实践教学.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介绍了对《多元智能、合作学习、建构理论在课堂教学中应用》课题实验的认知和思考,结合当今中小学分科教学的现状和实践探索,总结了一些具体的做法,以期对中小学课程改革、学科教学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9.
针对淮北师范大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实践教学现状,将项目式教学方法应用于《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课程的实践教学改革.教学中以项目教学为驱动,鼓励学生在实践过程中进行探究式学习,帮助学生提升自主学习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和职业竞争力.实践证明教学成果有效,符合我校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新工科发展趋势和工程型人才培养目标.  相似文献   

20.
国际汉语教学是今天全球第二外语教学的一大亮点。1996年,美国外语教师理事会在《外语学习标准——为二十一世纪作准备》基础之上公布了《K-12外语教学指导大纲》,并于1999年公布了《全美中小学中文学习目标》这一全美中文学习的指导性文件,它为全美中小学外语教学提出5C教育目标。各州教育主管部门也在此基础上制定了中小学外语教学的要求,为外语教学提供了具体实施目标,新泽西州教育部也跟进推出了外语课程教学标准。汉语虽然是近几年在美国快速发展的一个外语语种,由于全美中小学中文教师对中文习得规律的认识尚处于探索阶段,加上对《指导大纲》以及《外语教学标准》理解的不同,《学习目标》的实施与具体教学过程之间仍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本文将从国际汉语教学实践的角度探讨在使用《标准》和实现《目标》过程中如何确定国际汉语教学的原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