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福山认为,社会资本对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至关重要,而社会资本就是社会群体成员要共同遵守的价值观或准则,这种共有的价值观就是诚实、守信、互惠、尽义务和责任,其中信任是社会资本的核心要素。产生社会资本的这些价值观其本质就是传统的道德规范,可见,道德规范和社会资本密不可分。道德规范本质上即"人德规范",因此,社会资本的产生和发展离不开人的道德性,也离不开道德主义信任和互惠等道德规范,这不仅是社会资本存在的基础,也有利于社会资本的积极发展。  相似文献   

2.
论道德视域里的生命体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有学者断言:21世纪是体验哲学的时代。这种体验,在笔者看来即为生命体验。生命是体验依托,而体验伴随着生命的全过程,它规定着特定的生命且被这种成长中的生命规定着。这里所说的生命,是指人的整体性存在,包含自然生命与社会生命、实体生命与精神生命、感性生命与理性生命各个方面,是一条由生存、实践、超越诸环节组合而成的生命活动之链。德性生成作为这条链上的独特一环,尽管有其特殊的内在生命需要的导向和超越性的精神追求目标,却不能脱离人的现实存在,不能脱离生命活动。  相似文献   

3.
宋哗在2005年第8期《教育研究》上撰提出.教师德性和教师道德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教师德性是个人道德和高标准道德,教师道德是团体道德和底线道德。教师德性不是作为教师基本的行业规范,它是在教师道德规范基础上的更高的道德要求。从教师的职业性质来看,它的核心内容就是教师关怀、教师宽容和教师良心。  相似文献   

4.
道德信条是某一群体或某个人在某一方面信守的道德准则,分为群体道德信条和个体道德信条,是主要依靠道德主体的自律来实践的一种特殊道德规范。道德个体基于一般道德规范或群体道德信条经过道德认知、道德情感体验等环节选择并确立了个体道德信条。道德信条实践精神在道德主体完全而充分的体现,需要道德主体把道德信条内化为德性,并在一定社会伦理氛围和利益得失比较的考验中始终坚持与德性相一致的德行。  相似文献   

5.
在品德教育中,教师把社会道德规范直接传授给学生,学生是否接受或在多大程度上接受教师的教诲和要求,取决于许多因素,首先取决于他们对集体(整个学校或班级)、对教师的态度或已经形成的态度定势。 定势是由先前心理活动的影响所造成的比较固定而往往不被意识到的一种心理准备状态。人们形成了某种定势,它将在随后的有关事物的反映中发挥一定的影响。态度定势指的是个体由于过去的经历而对面临的人或事具有某种不自觉而较执著的肯定或否定的内心倾向,如好感或厌恶、赞同或反对,重视或轻蔑等等心理准备状态。这种心理准备状态影响或决定同类后继心理活动的趋势。 态度定势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积极的态度定势是在社会行为调节方面起积极作用的良好的定势,消极的态度定势则是在社会行为调节方面起消极作用的不良的定势。后者是学生品德发展中的障碍,使得他们对教师的正确教导与正当要求采取漠视或抗拒的态度。 态度定势一般是在反覆的活动中形成的。例如,学生看了一些侠义小说或影视之后,形成了一种模糊的或错误的认识,认为指出同学的缺点和不良行  相似文献   

6.
“有”字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有”字句研究易正中一“有”字是现代汉语中用法比较特殊的动词。它是动词,但不表示行为、动作;它表示的是事物的某种关系,或表领属关系,或表存在,或表评价。“有”字在语义方面的特殊性决定了它具有不同于其他动词的特征:一般说来,动词不能受程度副词的修饰,而...  相似文献   

7.
中学语文教学中所存在的负担,不同于数理化烦琐的计算,也不同于政、史、地机械的记忆 (以上两者,尤其是前者占据了学生绝大部分的时间 ),它并不在于量的多少,而主要来自于心理,具体表现为由于长期单一的教学模式,而滋生于师生内心的那种对语文学科的倦怠。而实际上过重的负担并不在于下了多大功夫,有了兴趣,下多大功夫也谈不上负担,语文教学也是如此。我认为语文教学要想减轻这种心理负担,必须适当打破教材、教师等无形中形成的某种圈圈,因此,除了必要的教师精讲之外,我还有以下一些想法:   (一 )借鉴电视中《实话实说》、…  相似文献   

8.
教师德性的理性思考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宋晔 《教育研究》2005,26(8):48-52
教师德性和教师道德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教师德性是个人道德和高标准道德,教师道德是团体道德和底线道德。教师德性不是作为教师基本的行业规范,它是在遵守教师道德规范基础上的更高的道德要求。从教师的职业性质来看,它的核心内容就是教师关怀、教师宽容和教师良心。  相似文献   

9.
孔子认为礼是道德规范,道德情操的水准力求达到仁,仁要合乎礼,其最终的目的是使人成其为人,成为有德性的人。这种重视道德修养注重礼仪的教育思想无疑对现今过度注重技术培养的职业技术教育具有很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学生怨恨是其在学校生活中体验到伤害或挫折后所生发的一种不平情绪。这种情绪因自身的软弱无力而被迫隐忍于内无以宣泄。学生怨恨的生发关涉到社会基础与心理基础两个维度。其中,社会基础是指学生体验到伤害或挫折的外在条件,心理基础是指学生软弱无力的人格特质。而学生怨恨则是在社会基础与心理基础的交互作用下生发的。怨恨一旦滋生将对学生的德性发展产生着消极意义:它导致学生道德人格的扭曲;使自身德性趋向平庸;引起学生破坏性和攻击性行为的出现等。学生怨恨所具有的消极意义要求学校教育对其进行必要的干预。这种教育干预要从两个向度进行:一是采取教育措施预防学生怨恨情绪的滋生,二是通过合理的途径疏导学生的怨恨情绪。  相似文献   

11.
有学者断言:21世纪是体验哲学的时代。[1]这种体验,在笔者看来即为生命体验。生命是体验依托,而体验伴随着生命的全过程,它规定着特定的生命且被这种成长中的生命规定着。这里所说的生命,是指人的整体性存在,包含自然生命与社会生命、实体生命与精神生命、感性生命与理性生命各个方面,是一条由生存、实践、超越诸环节组合而成的生命活动之链。[2]德性生成作为这条链上的独特一环,尽管有其特殊的内在生命需要的导向和超越性的精神追求目标,却不能脱离人的现实存在,不能脱离生命活动。所以,在道德的视域里,所谓生命体验,是指生命主体在生活世…  相似文献   

12.
规范德育与德性德育是道德教育的两种基本范式。基于不同的价值导向,两者各具偏执:前者强调社会道德规范之灌输而忽略对德性的终极追求,后者则注重个体德性生成而忽视了社会道德的规训功能。现实表明,两者的对立与分歧皆不利于道德教育的有效实施,共融并进才是其合理路向。由分歧走向共融,架构一种介于规范伦理与德性伦理之间的、以社会道德规范为基本支撑的、以个体德性生成为终极目标的道德教育范式是当前道德教育的理想路径。  相似文献   

13.
传统教师德性观认为,教师德性是对教师的制约、约束。一个有德性的教师,就是少私寡欲,就是奉献。这样的教师德性观在理论上是值得怀疑的,在实践中也是有害的。本文认为,教师德性展现不是对教师生命的否定,而是对教师生命的肯定,同时也是对学生生命的提升。  相似文献   

14.
浅谈德性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个缺失德性的人 ,终有陷入孤立无援、四面楚歌的一天 ;而一个道德沦陷的民族 ,也一定不会成为一个优秀的、强大的民族 ,终究是一个没有希望的民族。从这个层面讲 ,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其最后的决定因素当是中华民族道德的重振和中国大众德性的复兴。因此 ,重视德性的价值和德性的培养 ,对于中华民族有着现实的、深远的意义。德性是人区别于动物的一种社会属性 ,是社会的道德规范内化为人的内在信念和内在准则而在人的行为上的稳定体现。德性的价值是通过个人的行为在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中产生的。它包括两个方面 :一是德性通过…  相似文献   

15.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内心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当然学生的学习动机,是社会和教育对学生学习的客观要求在学生头脑中的反应,绝大部分是在学生学习中积极情感体验,产生或满足某种需要,因此,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只要以引起学生的某种情感(即产生某种意向或愿望)体验,  相似文献   

16.
传统教师德性观认为,教师德性是对教师的制约、约束.一个有德性的教师,就是少私寡欲,就是奉献.这样的教师德性观在理论上是值得怀疑的,在实践中也是有害的.本文认为,教师德性展现不是对教师生命的否定,而是对教师生命的肯定,同时也是对学生生命的提升.  相似文献   

17.
犯罪在实质上是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的行为,除受制于宪法规范的约束外,还要受制于社会主流价值观的影响等。刑法不得已原则在立法上对于某种行为能否构成犯罪的实质界域有指导作用外,对于犯罪形式上的界域即与民事行为、行政违法行为及道德规范划分同样有其指导意义,从而使犯罪在外延上有不同于民事、行政和道德规范调整范围。  相似文献   

18.
师德表现为德性与规范两个方面。德性是教师对生命的道德意义的表达和张扬,规范是教师对社会存在和社会规则的适应和认同。德性的塑造需要个体的反思、体验和领悟,规范的养成需要社会的规则、制度和机制的引导与约束。  相似文献   

19.
品德即道德品质,是社会道德在一个人身上的体现,是按一个人根据一定的社会道德行为规范在行动中经常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固的心理特征和行为倾向。 任何一种品德都包含着道德认识、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三个基本要素。道德认识也叫道德观念是对行为规范及其意义的理解;道德情感是随着道德认识而产生的一种内心的体验,也就是人们心理上对于某种道德规范所产生的爱憎、喜厌、荣辱、美丑等情感的体验;道德行为是一个人的道德认识的具体表现或外部标志,它是一个按照一定道德原则和规范来选择  相似文献   

20.
中国的社会发展状况决定了它必须在社会主义条件下经历一个相当长的初级阶段,在这一历史过程中,其社会基本矛盾性质的表现形式不可能等同一般形态的社会主义,笔认为,社会主义社会其社会基本矛盾的性质是非对抗性的,而由于初级阶段不同于一般形态的社会主义,因而其社会基本矛盾性质的表现形式又具有其特殊性,具有更多的对抗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