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位编辑朋友给我传了些她审阅的头痛稿件题目,如“论小学作文教学”“小学作文教学改革探索”“谈赏识教育”等。光看这些大而全的题目,就能想到文章写得怎么样。我认为,对初学写教学文稿的老师来说,最好还是先从“小”入手,多写小文章。  相似文献   

2.
常言道: “好题目是文章成功的一半。”何谓好题目?请看下面实例。制造悬念,引人入胜。一篇以“认真”为话题的作文,一考生拟的题目是《2×3=5》。暂且不去看文章的内容和文字,一见这题目,就让人顿生疑团: “2×3”怎么会等于“5”?让人想探个究竟,这就是悬念效应。考生  相似文献   

3.
常言道:“看书看名,看报看题”,“题好一半文”。文章的题目就像人的眼睛那样引人注目,有一双美丽动人的眼睛,会为青年男女平添几分潇洒;有一个恰当形象的标题,文章就犹如画龙点睛,熠熠生辉,活灵活气。中学语文课本中许多文章题目都是取得很好的,如《大自然的语  相似文献   

4.
每篇文章都有一个题目,题目是文章的“眼睛”。人的眼睛能传神,能表现出人的各种思想感情。文章的“眼睛”——题目,要起到概括文章思想内容,突出文章的中心的作用。人们看文章,首先就是看文章的题目。一篇好的文章有好的题目,可以引入入胜,使人产生阅读的欲望。因此,认真研究作文命题,是中学作文教学的一个重要课题。命题是否得当,它直接关系到作文效果的好坏。题目出得好,学生有东西可写,写起来思路畅通,文从字顺,得心应手。反之,题目出得不好,命题脱离学生实际,学生没有东西可写,  相似文献   

5.
晨星 《教育艺术》2003,(7):47-49
(二)怎样选好演讲题目 1、好题目——一言以蔽之 演讲稿的好题目就跟人的好名字一样,听起来舒服。有的人,先看名字就给人一种不一般的感觉,演讲也是如此。 喜欢演讲的朋友们大概都会有这样一种经历,到书店去买书时,许多名人演讲的题目看一眼就让人觉得提不起精神来,比如“在立法议会上的演讲”,比如“就职演讲”,再比如“在答谢宴会上的祝酒辞”。事实上  相似文献   

6.
题目是文章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把文章比作人,那么题目就是文章的"脸蛋儿"。人们看报纸杂志都有这么一个习惯:先浏览一下,题目新颖生动,那就先看;题目一般,就后看;题目陈旧,似曾相识,就可能不看。由此可见,题目是争夺读者的关键。一个题目,最多不过十几个字,但它却是作者认识能力和写作水平的综合反映。根据  相似文献   

7.
写议论文审好题非常重要。笔者总结了议论文审题五点注意事项:第一,注意议论文的题目。从内容上看,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直接标明论点的,如“理想”;一种是指出论述范围的,如“论学习”。从语言上看,不少题目中有一些表明文体的词语,如“谈”、“论”、“小议”、“说”、“评”、“驳”、“浅析”、“试析”、“反对”、“关于”、“启示”、“之我见”、“读后感”等等。一般来说,议论文题目比较庄重,不像记叙文那样形象。由于议论文题目有以上一些特点,所以审题时可以先据此来断定文体。文体断定以后,再看看题目,给的是论点,就围绕这个论点…  相似文献   

8.
“文章随时运,无日不趋新”。那些百人一面、千篇一律的文章,让人读之生厌。只有“人无我有,人有我新”的作文才有鲜活力,读之能获得独特新鲜的感受。因此创新作文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那么如何创新呢?以下五个方面仅供参考。一、题目新颖不老。近年来中考作文中,有自由立意空间、利于发挥创新能力的半命题作文和话题作文见多,这就要求考生要补好拟好题。题目如同人的眼睛,是文章的神采所在,只有题目不落窠臼,才能使阅卷老师未看内容心先惊,并产生一睹为快的欲望,收到引人入胜的效果。人们常说“题新传神”、“题新夺人”就是这个道理。20…  相似文献   

9.
多读多写是语文学习的双翼———柯杰访谈录 柯 杰  陶 文  陶 :作为兴化市 2 0 0 2年中考语文状元 ,你的语文功底一定很扎实 ,能谈谈你学习语文的秘诀吗 ?柯 :其实也谈不上是秘诀 ,我觉得学好语文 ,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多读。首先 ,要有耐心 ,有的作品如果不细细品味是读不出“好”来的。上品的文章就如咖啡一样 ,越读越有味。只有作了“心灵的遨游” ,才能使自己与作者及作品进行心灵的对话。其次 ,要讲究读书的方法 ,在读一篇作品前我常常先看一下题目 ,然后就合上书思考猜测文章的内容。我还经常让同学蒙上作品的题目 ,待我看完全…  相似文献   

10.
一个好的题目,往往能对文章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小学生作文虽然大多数是命题作文,但很多所谓的“命题”,其实也只是给材料或限定取材的范围,如“记一个最难忘的人”、“令我后悔的一件事”等等,同学们都是可以自主拟题的。那么,怎样才能给自己的文章拟题呢? 1.要具体。文章的题目要有内容,让人一看题目就知道文章主要写  相似文献   

11.
听说读写是构成语文能力的四大基本元素。其中,“阅读”是了解并获取文字传达信息(知识)的重要途径、手段,理解是阅读活动的根本目的。语文教育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因此,语文测试中的阅读试题便是检测考生阅读理解能力的一个重要指标。那么,怎样提高考生考场阅读理解现代文的实效呢?笔者认为:要做到“三看”“三问”。第一,“三看”是抓住文章结构的重点部件快速审视推测文意的一种阅读技法,即看题目(标题)、看文章的开头、看文章的结尾。1.看题目(标题)。人们常说“题好一半文”。可见,文章的标题是文章内容最集…  相似文献   

12.
“题好一半文,花香蝶自米。”好标题能使文章光彩照人,产生先声夺人之效。所以,给作文起一个“闪亮”的好题目是非常重要的。怎样才能让题目闪亮升级呢?我们先了解几种拟题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临阵磨枪     
看完题目之后,先不要马上看提示,等有了自己的想法之后,再来对照提示,检查自己有无不足题目1以“良师”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体裁不限。  相似文献   

14.
著名散文家秦牧说过:“好的题目.总是概括力很大,饶有深意,引人深思.能激发人们的阅读兴趣。”的确.一篇优秀的文章,总离不开一个好的题目;同样。一个好的题目,也必定能为全篇增色,起到画龙点睛的效果。追溯“题目”一词的本义:题,额头也;目,眼睛也。可见,“题目”之于文章,就好像“额头”与“眼睛”对于一个人之重要!而且,从近几年的趋势看,高考作文主要有三种题型:命题作文、  相似文献   

15.
捧读着“第五届放胆作文获奖作品专号”,不禁被一篇篇或是幽默风趣,或是情真意切,或是新颖独特的作文感动着、吸引着。可是,有很多同学参与了本次大赛,但不少习作未获奖,其中主要原因就是没有给评委老师留下深刻的印象。想要作文脱颖而出,就必须要有亮点。下面以“获奖作品”为例,谈我个人的几点看法。题目亮。俗话说:“看书看皮,看报看题”、“人要衣装,文要题妆”。题目是文章的眉目。好题目就像路标一样引导人们去看你的作品,就像吸铁石一样吸引人们去读你的文章。同学们在写作文之前或之后,一定要根据内容,安上一个贴切、醒目、新颖的题…  相似文献   

16.
目前中学作文教学,怎样根据文章的内容拟制一个题目的训练,为人所忽略,致使学生拟制的题目往往空洞、抽象、干瘪、无新鲜感。究其原因,主要是作文教学命题作文造成的。虽然近年来兴起条件作文的形式,但在条件(短文)之下,总是规定一个“……启示”之类的题目,仍未逃出命题作文的案臼,限制了学生自我设计题目的权利。作文讲评课,也忽略了题目的评讲。学生走出校园,踏入社会,写文章题由已出,他们感到很大的苦恼。题目是文章有机的重要的组成部分。如把文章比作人,那么题目就是文章的“脸蛋儿”。恐怕人们看报刊杂志都有这么个习惯:先浏览  相似文献   

17.
俗话说:“题好一半文。”看书看皮,看报看题。标题是文章的眼睛,是作者的一面鲜明旗帜。标题拟得好,能起到先声夺人,使文章顾盼生姿,眉目传神的作用,让读者未读文章先有情。那么,怎样拟好文章的标题呢?  相似文献   

18.
有些学生作文,不善审题。有的下笔千言,扣住题目的话却很少。有的重点不明,喧宾夺主。因此,要培养他们审题的能力,让他们看到一个题目,能够理解它的意旨,确定它的内容、重点和范围。我培养学生审题的能力,经常从两方面着手:一是加强讲读课的解题,一是加强写作课的审题指导。文章标题与文章内容是紧密联系着的。好的标题是文章的眼睛,能够准确地揭示文章主要的思想内容。我在解题的时候,注意说明题目的意义和重点。象解释《“丧家的”“资本家的乏走狗”》这个题目我就先逐一解释了“丧家的”、“资本家”、“乏”这几个词的概念,  相似文献   

19.
我们读书、看文章通常都是一眼便看到题目,好的题目能给人启示.引人深思,激发阅读兴趣,题目是文章的“招牌”,一篇好的文章,如果题目不好,就显得大为逊色,所以给书、文章拟一个好的题目也是很重要的,历代文人墨客对待拟题非常慎重,很注意锤炼拟题的功夫,对于怎样拟题,文学史上还留下了不少佳话。  相似文献   

20.
2003年上海的高考语文作文题是以“杂”为话题写一篇文章,对这个题目,专家褒贬不一,发表了各种不同意见。阅卷结束后有报纸编辑要我谈谈看法,我没有参与讨论。倒是一位考生事后向我谈起他的感受,引发了我的深思。他说:“我一看‘杂’这个题目,立即想模仿鲁迅写一篇杂文,可不知为什么,写着写着,谈‘杂’变成了‘杂谈’,你说说看究竟怎样才能写好一篇有主心骨的杂文?”我想,情况确实如此,2003年上海高考作文中不少文章,谈“杂”变成了“杂谈”,结果杂乱无章、杂而无序、杂而无味的文章触目皆是。千部一腔、千篇一律的局面倒是打破了,但高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