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AutoCAD中尺寸公差标注方法浅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阐述了使用AutoCAD2006进行工程图样的尺寸公差标注的几种方法和技巧,达到提高绘图效率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尺寸标注是AutoCAD中的一项高级功能,在设计中如果能灵活应用,可节省不少时间,又可减少图中的尺寸错误。但AutoCAD的缺省设置不能满足我国机械制图国家标准的要求,本文从使用的角度对AutoCAD中尺寸标注的变量在机械制图中的设置作以介绍:  相似文献   

3.
本文讨论了AutoCAD2002几何驱动关联标注及跨空间尺寸标注。  相似文献   

4.
本文介绍了当前国际上在处理尺寸公差和形位公差之间关系时所应用的三种公差原理,即包容原理、最大实体原理和独立原理。并通过简单图例说明图纸标注方法及其公差带解释,同时介绍了国际上这个问题研究的一些动向。  相似文献   

5.
使用计算机绘图软件能够提高工作效率,但使用时也会出现不方便的情况。本文介绍在AutoCAD中标写尺寸偏差值的几种标注方法。  相似文献   

6.
科学地标注公差,预测概率分布曲线的组成,在机械尺寸公差中利用概率论,计算分布曲线尾部面积,改善制造产品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7.
轴测图是一种在二维模式下用线段构成的具有立体感的图形。轴测图的绘制主要依据构图原理,利用CAD工具中的相关功能实现。轴测图在进行尺寸标注时,不能直接运用标注工具进行标注,要根据所标注的尺寸类型进行必要的设置,才能得到立体感的标注效果。  相似文献   

8.
零件图尺寸标注时首先要分析零件在机器中的装配定位关系和加工过程,选择相应的尺寸基准;其次是按设计要求标注出功能尺寸,主要功能尺寸要从设计基准引出,并考虑工艺要求标注出非功能尺寸;最后,要用形体分析法和结构分析法补全和检查尺寸;另外,还要注意尺寸配置的清晰度,并保证标注方法和尺寸数值符合国家标准规定.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采用极限内缩量规控制加工尺寸进行了探讨,提出了对上、下边区频数差及频数和规定公差,以便将极限内缩量规控制加工尺寸与统计尺寸公差规定结合起来,形成统计尺寸公差的完整体系。  相似文献   

10.
文章阐述了零件表面粗糙度代号的标注方法,提出了在AutoCAD环境下利用AutoLISP语言编程与属性块插入相结合实现表面粗糙度代号的快速标注。  相似文献   

11.
从项目教学法在AutoCAD软件教学的应用研究中可以发现,项目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法相比在AutoCAD教学中有着的不同效果。主线在项目教学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既可以多个主线并存,也可彼此交织,主线是AutoCAD教学中项目任务分类的主要依据,采用项目教学法和运用适当教学技巧能明显提高其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AutoCAD2002为开发平台,用其提供的AutoLISP语言开发《画法几何》电子教学系统。该系统不仅能灵活的形式表现出《画法几何》中内容和规律,还可以充分利用AutoCAD提供的强大图形编辑功能,实时对系统产生的对象进行各种编辑操作,方便教学的同时,也开辟了一个AutoCAD新的应用领域。  相似文献   

13.
为了探讨杨式太极拳竞赛套路的评分标准及其分值比重的分配,结合武术专项班的教学,与常规评分和经验评定方法进行了对比。确定了新的评分标准及其分值比重,使杨式太极拳教学与竞赛的评分标准更趋于合理  相似文献   

14.
“初中毕业生升学体育考试”是一项政策性强、技术性高、涉及面广的工作,“考试”关系到千家万户。如何使“考试”评分标准的制定做到科学、实效,既符合人体的运动变化规律又切合实际,使其能合理地、有效地对学生的身体素质、运动能力进行考核评分。运用时间序列分析,采用半E次抛物线曲线方程与分段等级累进计分方法,使评分标准的制定更符合科学性、可控制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5.
本文讲述了在土木工程专业中《计算机绘图CAD》课程教学的特点与重点,并提出了新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16.
基于AutoCAD的DXF文件的转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介绍一种在AutoCAD环境下,利用C语言编写将DXF件转换成数控机床易于读取的件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研究表明,目前我国优秀少年足球运动员(15~17)的运动水平受身体素质训练水平影响的程度大于受基本技术的影响程度。设计了适合优秀少年足球运动员的“各项标准评分表”、“相关评分表”、“均衡发展程度表”供教练员在评价训练效果、制订训练计划、选拔运动员时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