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9 毫秒
1.
何琳 《西藏体育》2009,(4):44-46
运用文献资料调研等方法对西藏自治区2所高校中部分大学生的体质指数(BMI)和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成绩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大学生体质指数分布曲线呈“细峰右尾”,型BMI值基本分布在18.5—24之间,但有相当数量的超重或肥胖的学生。BMI偏低或偏高的学生身体素质明显低于MBI正常的学生;BMI偏高的学生又低于BMI偏低的学生身体素质。MBI异常都可能会使学生身体素质下降,BMI偏高的主要影响是使学生的耐力素质、速度素质、相对肌肉力量素质的下降,BMI偏低会使学生的力量素质和柔韧性下降。  相似文献   

2.
不同BMI等级大学生间身体素质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通过文献资料调研,对2005年浙江省学生体质健康监测中大学生的各项身体素质与其身体形态指标数据进行相关研究,揭示了大学生BMI与其各项身体素质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不同BMI等级大学生间的各项身体素质存在明显的差异,肥胖、超重和体重过低都会影响大学生身体素质的发展;BMI正常的学生的身体素质明显好于BMI偏低或偏高的学生;BMI偏低的学生身体素质又好于BMI偏高的学生;BMI偏高的主要影响是使学生的耐力、速度和相对肌肉力量素质下降;BMI偏低会使学生的力量素质和柔韧性下降。  相似文献   

3.
通过文献资料调研以及测验,严格按照《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的内容对辽宁省2015级大学生进行健康监测,对辽宁省2015级大学生进行身体质量指数BMI与身体素质相关性的研究。结果显示:不同BMI分级的大学生间各项身体素质存在显著的差异,体重过轻、过重、肥胖都会影响大学生身体素质的发展;BMI分级正常组的学生身体素质明显好于过轻组、过重组以及肥胖组;BMI分级过轻组及过重组的学生又好于肥胖组;BMI指标偏高以及偏低都会影响学生的耐力素质和速度素质。  相似文献   

4.
上海市大学生体质健康现状测试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及数理统计法等,对上海市高校实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现状及大学生体质健康水平进行分析.结果显示:上海市大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处于良好水平,合格率达98%,但大学生身体素质发展不均衡,下肢力量素质与耐力素质相对较弱;男女生测试选项和评分标准存在一定差异,女生评分标准偏低.建议在测试指标中引入心理学和社会适应性指标,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5.
湖南省大学生身体素质变化趋势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湖南省1990、1995、2000年进行体质与健康监测的6899名19~22岁的大学生和常德师院1997~2000年2487名学生的5项身体素质指标测试成绩进行了动态分析。结果显示:湖南省大学生身体素质大体上呈下降趋势;各单项素质变化趋势存在差异,速度和下肢力量素质有所改善,上肢力量、柔韧性和耐力素质持续降低;上肢力量和耐力素质下降是学生总分和达标率降低的主要原因;学生、教师和学校等多方面的综合因素影响学生身体素质的水平。建议增加运动场所、设施,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注重培养学生的体育意识,并针对学生的弱项,开出"运动处方",强化训练,促其达标。  相似文献   

6.
不同体质指数大学生的体质状况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比较分析法对不同BMI组别大学生的体质状况进行研究.结果发现,不同身体质量指数(BMI)大学生的体质存在显著差异.肥胖者的所有身体素质均显示出最差态势,说明肥胖是影响身体素质的重要因素;BMI正常男生的有氧耐力、弹跳、柔韧均好于其它BMl组别者;BMI偏低女生的身体素质则相对好于其它组别(柔韧性除外);BMI偏低学生的柔韧性较差.  相似文献   

7.
体质指数与大学生体质健康指标相关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运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南通市4所高校中部分大学生的体质指数(BMI)和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成绩进行分析研究,反映了大学生体质指数(BMI)的分布特征,揭示了体质指数(BMI)值与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指标之间的相关关系.结果显示:(1)大学生的体质指数(BMI)曲线呈"细峰右尾"型,大部分分布在18.5~24的标准之间,但由于不合理的饮食结构与不合理的生活方式,造成了相当数量的超重或肥胖的学生.(2)BMI值与肺活量/体重指数呈非常显著性负相关,与立定跳远呈显著性负相关.超重或肥胖对大学生的肺功能及下肢的相对爆发力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3)BMI值偏低对大学生的各项体质健康指标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8.
全民健身计划以全国人民为实施对象,以青少年和儿童为重点,这是根据我国社会的实际情况决定的。1979年、1985年、1991年、1995年全国中小学和7至22岁城乡学生体质调研、身体素质统计结果表明:学生的耐力素质明显下降,特别是1995年测试的肺活量下降幅度较大;出现轻度肥胖;近视眼发病率持续不下:高校学生的耐力素质下降幅度最大。1995年随机抽测的天津市两所大学学生的体质结果表明,天津市大学生机能形态、素质水平偏低,随着年龄增大,大学生的机能形态变化不大,素质水平却明显下降。由此可见,如何保持…  相似文献   

9.
陕西省普通高校大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的动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2004年和2005年陕西省普通高校大学生身体形态、机能、素质的测试结果进行分析,并与全国大学生体质水平进行比较,结果表明,陕西高校城市学生的身高、体重、胸围及皮脂厚度总体上均优于乡村;速度、爆发性素质明显优于乡村男生,耐力、力量性素质明显低于乡村男生;速度、耐力和力量性素质明显好于城市女生,腰腹力量低于城市女生;与全国大学生体质健康平均水平相比,陕西大学生的身体形态和身体机能指标均好于全国平均水平;在身体素质指标方面,陕西高校男生的力量性素质优于全国平均水平,耐力、柔韧性素质比全国平均水平低;女生的速度、腰腹力量优于全国平均水平,而柔韧性素质比全国平均水平的低.城市学生的超重与肥胖率呈逐年增加趋势.  相似文献   

10.
雷凤岚 《新体育》2023,(18):89-94
文章通过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对比分析法、逻辑分析法等对四川文理学院2018级学生大一、大二和大三入学三年的体质健康测试成绩进行分析,从学生的生活作息习惯、饮食习惯、课余锻炼习惯、环境等角度探索当代大学生体质健康的影响因素,经过分析研究初步得出以下结论:四川文理学院2018级学生的身高呈上升趋势发展,BMI指数有所下降;耐力素质呈下降趋势;力量素质呈上升趋势发展;灵敏素质、爆发力素质和下肢力量变化不明显;肺活量成绩呈上升趋势;柔韧素质呈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11.
本研究通过对大学生进行《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测试成绩按BMI指数分组,分析BMI对学生体质的影响。为高校体育教育提高理论依据,从而使教师对BMI指数有正确的认识,并指导学生通过科学的锻炼身体,提高学生的自身体质。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2013年河北省大学生体质监测的部分数据进行整理分析,揭示河北省大学生BMI与其各项体质指标的关系,结果显示河北省大学生多数学生处于BMI正常范围,且体重指数正常组的体质指标多数高于体重指数偏低或者超重肥胖的组别,偏轻组也较高于超重肥胖组。说明超重肥胖组的各项体质指标的下降与其体重指数过大相关。  相似文献   

13.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对目前02级3400名男女大学生的体质与健康状况进行了连续四年的追踪调查与研究,结果表明:(1)男、女大学生进入大学后身高和体重都有一定程度的增长但已趋于平缓;(2)男、女大学生体质指数分布曲线呈“细峰右尾”型;(3)男、女大学生的身体机能指标(肺活量/体重指数)以及身体素质变化趋势为先上升后略有下降。  相似文献   

14.
肥胖已是全球瞩目的公共卫生问题,本文对高职院校BMI指数异常学生中的肥胖成因做出分析研究,找出通过体育锻炼对肥胖学生的身体素质进行合理的影响与干预的方法,辅助以合理的膳食,来改善其异常的BMI指数。进而确保其身体的正常发育和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5.
按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对西安体育学院非体育专业大学生体质健康状况进行测试分析,结果表明西安体育学院非体育专业大学生的体质总体水平男生比女生要低,而且缺少优秀以上水平等级的学生。主要因素是男生的肥胖指数、台阶指数不及格人数较多。身体素质立定跳远成绩男女不及格率过高,是造成学生体质健康总体水平缺少优秀等级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羽毛球运动训练对体育院校学生体质健康的影响。方法:使用辽宁丹东体育有限公司身高、体重、肺活量、握力、立定跳远、台阶脉搏测试仪对哈尔滨体育学院2009级羽毛球专修学生训练前后及无专修学生进行测试,比较两组间变化。结果:(1)羽毛球运动可降低体质指数;(2)羽毛球运动提高台阶指数;(3)羽毛球运动提高大学生握力体重指数;(4)羽毛球运动提高肺活量及立定跳远成绩;(5)力量素质、肺通气机能、耐力素质随年龄增长呈增长趋势,下肢爆发力则呈下降趋势。结论:羽毛球运动可改善大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  相似文献   

17.
为了更好的了解哈尔滨市高校大学生身体状况,对哈尔滨市部分高校学生BMI指数进行了监测。采用文献资料法、数据测量法和数理统计法,对哈尔滨理工大学和哈尔滨师范大学19-22岁在校学生进行体质监测,比较分析大学生BMI指数情况。结果显示哈尔滨市部分高校学生BMI指数处于良好状态;BMI指数在大学生中具有明显性别差异。  相似文献   

18.
研究目的是了解大学生自尊、运动行为的现状,并探讨其间的关系。对浙江省大学生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研究工具采用结构式问卷,以团体自填问卷方式收集资料,有效样本共计1456名,所得资料以两组样本t检验、卡方检验、单因子变异数分析等统计方法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男生的整体自尊、身体自尊高于女生,而女生的社会自尊高于男生,BMI过轻者的整体自尊、身体自尊和社会自尊均高于正常者,正常者高于过重者;2)男生的规律运动比例显著高于女生,规律运动者的身体自尊、社会自尊与整体自尊都显著高于无规律运动者;3)男生经常与他人一起运动的比率高于女生,经常与他人一起运动者的身体自尊、社会自尊与整体自尊均高于独自运动者。最后对结果进行讨论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9.
不同性别大学生身体自我与体育行为应对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454名不同性别大学生的身体自我发展及体育行为方式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发现:男生身体自我发展要高于女生身体自我发展,身体自我中的优势指标与其相对应的体育行为应对呈正相关,说明体育锻炼对身体自我发展有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