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关于教师的内涵建构众说纷纭,不同领域有不同理解。在学术领域普遍使用"教师专业发展"这个概念;在政府政策领域使用"教师队伍建设"这一概念;在实践领域,既使用"教师专业发展",也使用"教师队伍建设",但更多地使用荣誉称号的教师概念,如骨干教师、名教师、特级教师等。事实上,除了"教师专业发展"这个概念以外,我们在研究中确实也没有太多地对这些概念进行内涵的建构。最近接触到有关教师队伍建设的未  相似文献   

2.
<正>形象文化、学习文化、合作文化共同构成了追求"我是优、勤、爱、乐的北幼人"和做"成功、自信、快乐的北幼人"的教师文化。·教师也是一道风景在我园教师是道美丽的风景,他们代表着我们幼儿园的形象,代表着我园"美丽"的教师文化。我们倡导让每位教师"美丽地工作着"。我园"美丽"的教师文化表现是多方面的。有外表的"美丽",包括衣着、服饰和化妆。我们曾就这个问题在全园教师中进行了关于"美"的大讨论,最终得出结论:不同年龄、不同个性的教师均有着不同的"美丽"。我园教师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都会把自己打扮得漂亮、有光彩,这不仅是女性的天性,更反映了教师的精神风采和品位。  相似文献   

3.
<正>教师要获得专业发展,就要"把工作当做学问来做",即做、学、问。先去做,不会做或者做的过程中有困惑,就去学,在做中学,边做边学,边学边做;"问",问"书本"、问别人、问自己。可以说,谁能把这三个字做得到位,谁就能达到教学与研究的较高境界,进而获得良好的专业发展。一、做:勇于实践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基础"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实践也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否则教师专业发展只能是"空中楼阁"。大凡教育家都是很注重实践的。陶行知先生原名陶知行,当他认识到"行而后知"的道理后,改名陶行知,这是他的"行以求知知更行"哲学思想的体现。陶行知对此有十分精辟的论述:"行动是老子,知识是儿子,创造是孙子。有行动之勇敢,才有真知的收获。"言下之意:没有行动这个老子,怎能有知识这个孙子?更谈不  相似文献   

4.
一年一度的教师节如期来临,让人不由得又一次关注其作为节庆的内在意义。曾几何时,在中国凡"拥有"特别节日的几乎都是弱势群体,如妇女有"三八"节、儿童有"六一"节,劳动人民有"五一"节……然而,今天再来品一品教师节的意蕴,你会发现教师这个社会群体的形象,离弱势二字已渐行渐远。教师以及教师所从事的教育活动,其价值和重要意义已为社会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可以说,教师,是一种不凡的职业,是一个不惑的专业,教师从事的教育,更是一项不朽的事业。  相似文献   

5.
校本教研所秉持的行动研究的基本精神在于"亲自参与"。这个基本精神实际上已经暗示了"叙事的行动研究"的基本过程,即"计划--行动--观察--反思……",可以将这个过程表述为"讲述教师自己的教育故事"。  相似文献   

6.
为了借助基础化学实验教学培养具有积极人生态度、工程专业素养和综合应用能力三种特质的化工工程师后备人才,提出通过"科教融合、三位一体"改革充分发挥学院、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将教师的科研活动和成果反哺教学实现"科教融合"。"三位一体"的实践模式包括学院引导教师将科研融入教学、教师设计实施改革并从中受益、部分学生参与甚至主导教学过程。学院、教师和学生这三个群体在整合教学内容、优化常规教学和突出创新实验的改革过程中为人才培养这个核心共同努力,使基础化学实验教学水平有了显著提高,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7.
一位教师精心选择了多幅表现维纳斯的绘画作品给大班幼儿欣赏。活动中,教师问孩子:"你最喜欢哪一幅?"一名幼儿选择了《出水的阿弗罗底忒》(画面内容为维纳斯站在贝壳上)。教师问:"为什么?"幼儿回答:"这个上面有扇贝,我最喜欢吃扇贝了。"另一次,教师组织幼儿欣赏刘海粟的《鸳鸯》,有幼儿把画面上的涟漪说成是"小鸟放的屁"。幼儿的回答让教师无所适从。从理论上讲,幼儿有艺术潜能、审美能力,可在现实中,有些幼儿似乎更关注非审美的东西,常用自己的日常经验取代审美体验。如果遭遇类似情况,您认为教师应当如何处理?如何把艺术活动进行下去?  相似文献   

8.
正从初中升到高中是中学生学习的转型期。如果没有把握好这个"转型期",学生将无法适应三年的高中学习生活。如何帮助高一新生顺利地过渡到新的学习中是值得我们一线教师研究的重要课题。由于高中与初中的地理学习要求存在着比较大的差异,学生往往觉得无法把握。那么,教师该如何帮助学生摆脱这种学习上的困境?笔者在多年的地理教学生涯中,总结了一套"望、闻、问、切"的四式教学法。  相似文献   

9.
韦清 《教育文汇》2012,(12):46-47
雷夫的《第56号教室的奇迹》毫无遮掩地写出了他的真实经历、感受。他没有把教师描绘成很神圣的样子,也决不说从事教师这个职业何等幸福。他在自序中说"当一个教师,真的会很痛苦的",他经常失败,经常失眠,深感教育的乏力。他在后记中写道:"教书是件吃力不讨好的工作","在许多个白天和夜晚挣扎不已,几乎要屈服"。他坦诚地承认  相似文献   

10.
<正>首先,我想用八个字"紧密相连,缺一不可"来概括一下四者间的关系。其次我要表明的是,这看似简单的四个写话过程,是万不可以调换的。而今天本篇论文要论述的内容是如何具体从看、想、说、写四个方面对学生进行合理的写话指导。一、有顺序、有目的地"看"看图是写话教学的根基,由于低年级学生受年龄等多方面因素的限制,观察事物的能力较为欠缺,往往伴有目的性缺失、语言散乱等问题的出现。这就需要教师在引导时多花心思,尽量把科学的看图妙法教授给学生。教师要想解决这个问题,首先自己需  相似文献   

11.
《湖北教育》2008,(3):49
不知从何时起,教师职称评定变成了一个"筐",在这个"筐"里装着教师的年龄、学历、计算机水平、外语水平、普通话水平、师德、出勤情况、讲课获奖证书等。现在,这个"筐"里又多了新东西——教师博客、下乡支教等。难怪常常有教师埋怨,职称评定是个"筐",啥都能往里面装。  相似文献   

12.
素质教育的第一要义是面向全体学生,提高全体学生的素质.在班级这个小花园里,"问题学生"是需要特别培育与爱护的幼苗,教师只有用真情和热情去填补他们情感的空缺,最大限度地理解、宽容、善待他们,才能点燃他们心中的希望.  相似文献   

13.
<正>所谓教学,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相结合的一个教育过程。在传统教学中,教师的作用是"传导、授业、解惑"。传统的教学是教师对学生单向上的"培养"活动,教师是权威、长者,是教学活动的中心,是表演者,而学生是观众、听众。学生的"学"必须要服从教师的"教",因而教学由"共同体"变成了"单一体"。由此一来,学生的独立性、独立品格日渐丧失,教育也由  相似文献   

14.
<正>思想政治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课程,是解决"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问题的主要渠道。基于此,教师要秉持党的教育方针,关切学生的未来发展,创新教学方式,深入挖掘思想政治课的德育价值,不断满足学生日益增长的学习需求。在互联网时代,教师可以将鲜活的时政资源引入教学,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  相似文献   

15.
随着人们对教师质量关注度的不断提升,"培养卓越教师"日渐成为英、美、德、澳等发达国家的普遍共识。英国的"卓越教师计划"、《培养下一代卓越教师》文件,美国的卓越教师专业标准,德国的"卓越教师教育计划"以及澳大利亚的"政府优秀教师计划"皆反映出国际教师教育改革的卓越取向。文章介绍了英、美、德、澳四国的教师培养计划,以期为我国卓越教师的培养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6.
<正>一、问题的提出2003年,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第一次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列为数学教学目标要求,并且规定了所涉及的行为动词水平为"反应、认同、领悟、内化."从这些行为动词上看,它们属于个人意识的问题,比较抽象.正因为如此,这个目标是教师在教学中感到最难贯彻的,或最不想去面对的.以我校为例,起初为了使教师重视这个问题,学校要求教师在备课时必须把它体现在教学目标中.效果如何呢?老师们写也  相似文献   

17.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教育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教师这个称谓也赋予了更新的概念。"责任"是最重要的核心规范;"爱"包含着对社会、对祖国、对人民、对事业、对学生的爱。所以,教师的责任与爱对学生的教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我们既然选择了教师这个职业,就要用责任与爱去充斥着我们短暂的人生,从而无愧于教师这个称谓!  相似文献   

18.
胡文海 《河北教育》2007,(12):47-48
"我的一位老师曾经说过:如果把孩子比作种子,那么教师就是种子赖以生长的阳光.只有付出温暖,才能收获春天."或许正是老师的这句话,让辛明选择了教师这个崇高的职业,选择了三尺讲台这个无私奉献的天地.  相似文献   

19.
当教师难,当好教师难,当一个有境界的教师更难。教师这个职业,有着"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的古训,有着"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人类灵魂工程师"的  相似文献   

20.
教学过程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所组成的双边活动过程。作为这个活动的中心贯穿这个活动始终的内容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用科学知识丰富自己的头脑,并获得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