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元四大爱情剧是“愤怒的艺术”的代表作,虽以喜剧的形式和大团圆的结局给观众以愉悦,但其核心则是“悲剧”:写出了妇女反“传统美德”的苦斗精神;“妇道”在他们拼搏中发生了剧烈的变化,他们也就成了一代青年健康精神和高尚道德的“范本”;以性爱为基础的婚姻,使男女双方多了一点平等,君、父们被迫折了腰;单一方面的贞节观、婚变———畸形的道德观,是挂在妇女头上的两把利剑  相似文献   

2.
工具书简说     
一般来说,书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供人们阅读的,一类是给人们提供参考信息和供查找某种资料的.这后一类书就是工具书.工具书与普通书有以下三点不同:①形式不同.普通书籍的体例、编写方法没有统一的规定,可以说是“各自为政”的.工具书就有一定形式的要求;或依笔画、或用部首、或按号码、或以韵目、或分类序列、或以年月为次、或以地域分编.②内容不同.普通书的内容或是专门性的研究,或是广泛性的探讨,目的是成一家之言;而工具书则是旁征博采,兼收并蓄,搜辑剪裁,并无论断,目的是切实有用,供人猎取.③阅读的方法不同.普通书籍可精读也可略读,但都要细想慢嚼,消化书中的精华;工具书只是在发生疑难时寻求解答之用,临时翻检.  相似文献   

3.
在课本中,对“因式分解”是这样定义的:“把一个多项式化成几个整式的积的形式,这种式子变形叫做把这个多项式因式分解,也叫做把这个多项式分解因式。”  相似文献   

4.
英汉两种语言从语言形态上来说,分属两种不同形态的语言,汉语属“词根语”、“孤立语”,这种语言的词本身不能显示与其它词的语法关系,它们的形式也不受其它词的约束,在语法手段上讲究语序和虚词.而英语属“屈折语”,有丰富的词形变化,主要语法手段是词的内部屈折,一个构成形态可以表达几种语法意义.“无形态语”是汉语与英语的根本差别,而这种差别在词汇、语法、句子结构等因素上对我们接受、使用英语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干扰.一、汉语词的多功能性使我们在学习英语词汇时忽视它们的词类.汉语的某一词类往往不只充当某一种句子成分而是可以充当多种句子成分,如动词“学习”:  相似文献   

5.
现代教育困境根源于人们对教育的理解是将人培养成有用的人才.其哲学根基是主客二元论.这种哲学把人或教育作为客体来认识,以求得其本质性知识,然后假手知识以达至利用教育把人改造成有用的功利性目的.能否被塑造出“人才”就成为教育成败的标尺.而教育的首要意义在于使人成为人,而不是成“才”成“器”.因此必须破解主客二元论,消解人的有用性和教育的工具性,以人为本,通过教育使具有做人资格的人成为人.  相似文献   

6.
毕淑敏 《阅读》2007,(2):12-13
今天,老师布置的数学作业是:假如我出卷子……让每人给自己的同桌设计一张考卷。小依拿出一张格纸,方兵问:“你见过带格子的卷子吗?卷子都是大白纸  相似文献   

7.
下面就以我所在学校的情况对基础教育存在的问题谈一点看法.(1)一些群众对教育认识不够,不重视教育.五街小学的学生来自六个自然村;就在我任教的六年级,上课时学生随便出进教室,上课不听,玩小东西.学生礼貌差,课后见到老师或把老师撞了也不打一声招呼.老师去家访本来是好事,但家长们总不那么热心.(2)小学教师思想压力大,教学任务过于繁重,严重影响了广大教师的身心健康.特别是现在,抓质量要分数,老师们有时忙到深夜也忙不完;什么刻卷子,印卷子,出题目等等,我们都希望能减轻一些负担.(3)当今提倡教学改革,但中心学校领导布置的教学任务繁多,完全使用死板的管理方法.作业次数要检查,计划要检查,家访记录要检查,会议记录要检查,甚至连作业批改记录也要检查.上面中心学校的来检查了,我们下边的老师还得为领导们准备酒饭;要是把这些时间、精力用在教学上那不是很好吗?(4)领导对教师关心不够.特别是我们年轻教师,在工作经验少,思想认识不够的情况下,多么需要领导的关心和帮助.但相反,现在,什么都讲扣,反正你做错了或没做都是扣钱.这些都极不利于我们年轻教师的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8.
记忆测力计     
记忆测力计是一种新型的测力计,它除了具有一般测力计的功能外,还可以测量并“记忆”下运动物体在某一位置或某一时刻的受力大小,从而满足了某些实验的需要。这种测力计外观清晰、可见度高、结构简单、操作容易、实验效果良好,在第四届全国自制教具评比中被评为一等奖...  相似文献   

9.
一看到这个题目,恐怕有人就会说:“这是两个不沾边儿的问题。”乍一看,是的;做学问是一项非常复杂的高级的脑力劳动,它是人类自身发展所必须的科学研究工作;它需要深广的专业知识和精细深邃的思维能力。而校对则不同,它是一种机械的、程式化的文字工作,只要识字的人都能胜任。它们之间毕竟有高下之别,不便相提并论。再说,做学问的人就专心做学问,至于校对,那是出版社或编辑部的事。这种观念我认为是很偏颇的。 英国科学家培根打过一个比喻:“书籍犹如船一样,穿过时间的河流,把精神食粮运给一代又一代。”书  相似文献   

10.
当代抒情散文诗的想象空间是一个有意味的形式。它是指抒情散文诗在行文、情绪、意境等诸方面留给阅读者的审美空白。这种空间常常“被想象为一种距离穿透力。”在国外,美学家奥尔德里奇把“观察到的空间”叫做“物理空间”,把“领悟到的空间”叫做“审美空间”。从这个角度来说,“审美空间”与“想象空间”的内涵应该是一致的。“缀文者情动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接  相似文献   

11.
阅读,是一种读书学习活动。其目的是通过这种活动领会文章的内容实质,达到认知、审美的境地。阅读涵括复述阅读、解释阅读、欣赏阅读和对比阅读等等。如果说,复述阅读、解释阅读、欣赏阅读这三种读书活动是在挑破知识宝藏的皮壳,那么,对比阅读便是旨在向知识的宝藏的纵深掘进,以获得真正的知识矿产。一位哲人说:“没有比较,就没有鉴别。”可见,比较是获得“真品”的必要活动。何谓比较阅读?比较阅读就是把内容或形式有一定联系的读物加以对比,有分析地进行阅读。其作用在于通过比较,看清读物内容或形式上的相同点和相异点,以便…  相似文献   

12.
我国书籍装帧中的民族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书籍及其装帧的性质和形式决定了书籍封面的文化性和艺术性。装帧设计在近两百年的发展过程中,给社会和人类提供了极大的方便,促进了人们的信息传达,刺激了思想的沟通和交流,也同时形成了一种新的视觉艺术和视觉文化。如今,中国一部分装帧设计家开始在注重本国民族化、传统化精神的前提下,重塑新形态的书籍,把传统符号的精神元素融入现代书籍装帧设计之中。  相似文献   

13.
说“阿”     
一个名素前冠以“阿”字,这种构词形式此自古然,魏晋以后受佛经的影响其风尤盛.这个“阿”一般认为是发语词或前缀,对此我们不持疑义.但是一般说来作为缀(一)它是由实词虚化而成的,也就是说它有源可寻,且从语源看,“阿”和它后面的实素的语义结合具有可解释性.那么,“阿”虚化之前的词义是什么呢?(二)它是一个不自由语素,只能与另一个单音节词构成一个双音节词,不能游离于词以外自由运用,那么“阿”有无以词的形式自由运用的情况,并以此来证明它的初始义呢?我们认为这两个问题有讨论之必要,且本文就是围绕以上提出的两个问题展开讨论的.我们认为前缀“阿”的来源至少有四个:(一)同“(?)”,(二)梵语或其它外来语A或uo的音译,(三)第一人称代词“我”,(四)疑问代词“何”.  相似文献   

14.
力子都考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力子都是西汉末年一位叱咤风云的人物。起初,他是赤眉军的创始人之一;随后,他领导起义军坚持战斗了八年。但是,他的事迹却长期被湮没了,成为农民战争史上的一位无名英雄。因此,有必要把他的事迹考辨清楚,以恢复其农民起义领袖的应有地位。一、力子都不是名姓而是绰号自东汉以来,历代史学家们说,西汉末年有一位农民军首领的姓名叫力子都、刀子都,或刁子都。有人说,作“刀”者刻误,应为力子都或刁子都。也有人说,作刀或刁  相似文献   

15.
船、桨、舵效应是指在船体、螺旋桨和舵叶综合的作用下,彼此相互影响,改变船舶运动状态的过程和效果。长期以来航海书籍分析和研究车舵效应,部以“三流二力”为它的理论基础。所谓“三流二力”,就是吸入流、排出流、迫迹流和原舵力、侧压力,而忽略了船体的作用,没有对在船体、螺旋桨和舵叶综合作用下产生的流速和压力,彼此间互相的影响进行分析。在分析侧压力时又忽视了吸入空气的作用和车叶沉浸深度等因素。解释追迹流也欠全面,  相似文献   

16.
把汉语的称呼语“某某老师”直译成英语的“TeacherSo -and -so”或音译成“So -and-soLaoshi”是不妥的。根据英语称呼老师的正确方式 ,“某某老师”应该英译作“Mr .(Miss)So-and -so .”汉语翻译必须考虑英语语言的文化习惯 ,切不可为追求意义的对等而一味进行直译或音译。  相似文献   

17.
1、引言 对照的定义:源于希腊语,“相反”。也叫对比,修辞学上辞格之一。是把截然不同的对立物或有极大差异的思想放在一起,鲜明对照,给人以深刻的印象。对照的分句,词组或句子,长短要大致相等,邻接的语法结构要保持平衡。(摘自《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 可见,英语中的对照与汉语修辞格中的“对偶”相似,形式上是把意义相反或相对的字词、短语或从句平行并列,以求得一种匀称的形式美;效果上是为了增强语势,突出矛盾,揭示事物内部对立统一的辨证关系,使文字语言更为形象生动,更具生命力。本  相似文献   

18.
随着社会和语言的不断发展,成语活用的现象变得越来越活跃了。所谓“成语活用”,就是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为适应上下文在语义上、修辞上、语音上或语法上的需要,把成语的某些组成部分或结构加以调整、改动、拆开使用或引伸其意义,以便更加切合说话时的情境,收到更好的修辞效果。成语的活用是一种表义和修辞的特殊手段,采用这种手段的目的,是为了贯彻“古为今用”、“推陈出新”的方针,寻求更为简洁、经济的语言表达形式,以便更加准确、鲜明、生动地交流思想。为此,活用的一个前提是必须要有交际上的切实需要。那么,在哪些情况下需要活用成语呢?对这一问题的研究似不多见。今笔者作一点尝试性的探讨,敬祈专家、读者指正。  相似文献   

19.
社火拳是一种流行于我省陇南一带城乡别具风格的地方拳种。每逢春节至元宵节,在闹花灯,扭唱秧歌调的社火节目中它以武术形式出场表演,为节日增喜添色又活跃气氛。这种拳术或器械的武术形式表演统称社火拳。亦称秧歌拳。 社火拳多演于晚上。同其它社火节目配伍。从内容上看,社火拳包括刀、枪、剑、棍,长短软兵,软拳(拳术)等。但其套路结构确与一般武术有较大差异。它的套路动作慢而冗长,有时一个套路可长达十余分钟。动作多以左右对称,也有前后左右的四方对称。当地人称其曰对环子或曰走四门。故套路结构布局多为正方形。社火拳讲究“拳打一叶蓆”,即在一张芦蓆大小的场地上演练。也就是无论刀枪拳棒任何套路,只能在  相似文献   

20.
“被”字句和“把”字句是汉语中非常特殊的两种句式,许多语法学家都对这两个句式进行过探讨,并且取得了很多成果。然而,在汉语中,还存在一种这两个句式融合在一起的特殊情况,人们对这种融合句探讨得很少。本文尝试从句法形式、语义基础和语用价值三个方面对这种融合句进行分析,希望能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