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孔子改造了古代宗教的外在礼仪形式,建立了以"仁"为核心、以"礼"为规范的思想体系,从而奠定了儒家的"礼"学思想。荀子师法孔子,继承了孔子以"礼"治国的思想,但他在继承的基础上,对先秦诸子思想进行批判总结并再次进行融合,最终使"礼"由"纳仁入礼"走向"援法入礼"。  相似文献   

2.
荀子兼采道、法、名、墨诸家思想于一体,却始终被视为儒家学者,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对"礼"深入系统的阐发。荀子思想在吸收先秦各家学说后所表现出的基本特征、发展趋向,集中体现和落实于关于"礼"的形上建构中。通过对"礼"的深入分析,不能不说荀子是儒家学说的集大成者。  相似文献   

3.
围绕着如何实现儒家三代之治理想政治以及如何达到至善社会的问题,以孔子、孟子、荀子为代表的先秦儒家展开了多重进路的思考.孔子政治哲学的理路是既重视仁、又重视礼,既重视收拾人心,也重视重建秩序;孟子则侧重于内在之仁,将政治内向化,用政治主体内心的道德意识(仁心)来解释政治事务并强调仁心对于政治事务的无可替代性;荀子主张泛礼化的政治,用礼来解释政治活动,强调礼的规范对于政治的意义,将政治与儒家礼学典制结合起来,以此来保证政治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4.
"仁、礼"思想是中国儒学的主要思想,霍布斯在其自然法的理论成果中,多处透露出与中国儒家所倡导的"仁礼"观点的相似性。通过对中国儒家"仁、礼"思想与霍布斯自然观之比较,认为霍布斯在语言表述和思想内容中,所表现出的"仁礼"思想较之中国儒家思想而更具有理性成分和进步因子。  相似文献   

5.
荀子提出儒家的"美政"价值,并以此为鹄的论述儒家之"礼"的整体含义。其中,制度型范之礼是实现儒家美政价值的直接保障,法则理据之礼是实现儒家美政价值的理论根据,而超越形上之礼是实现儒家美政价值的终极根源。荀子以此构建了一个按照儒家思路改造社会的"王道"政治蓝图。  相似文献   

6.
荀子继承发展了“仁”和“礼”的思想,以“义”作为“仁”的外延,纳“法”入礼,以人性论为出发点,认为自然质朴之性无所谓善恶,提出不仅要“隆礼义”,还要“本仁义”。“仁”与“礼”最终落实到个人道德修养及王道仁政等具体的实践当中,以“仁”为本,以“礼”为用,荀子在“仁本礼用”的体系下构建道德、伦理、政治三位一体的道德人文主义。  相似文献   

7.
孟荀之学代表了孔子之后儒学发展和演化的两个方向,孟荀政治哲学亦代表了儒家政治哲学建构的两种基本思路。二者一显"仁"一显"礼",一讲"性善"一讲"性恶",一言"仁政"一言"礼治",一主"仁义内在"一主"隆礼至法",无论在思想内容还是致思路向上都表现出了明显的不同。基于仁学精神而展开的孟子政治哲学可谓是一种德治(仁道)主义的政治哲学,而基于礼学精神而展开的荀子政治哲学则可谓是一种礼治主义的政治哲学。孟子德治主义政治哲学的要义是将政治道德化、将道德内在化(心性化);而荀子礼治主义政治哲学的要义则是将道德政治化、将政治客观化。之所以会出现这种差异,从思想发展的内在理路上来看主要是由于二者仁学进路和礼学进路的不同,而从社会历史的外缘条件下来看则主要是战国中期和战国晚期的时代精神有别使然。  相似文献   

8.
荀子政治思想的核心“礼义”,是对儒家传统“礼”思想的继承,但不是毫无保留的全盘接受,而是进行了必要的修正。这其中虽然有为了适应当时社会政治要求的考虑,但也是自身内在的逻辑要求,打破传统“礼”局限于道德主体的束缚,开发其客观精神。文章从荀子“礼义”并称入手,挖掘《荀子》文本中“义”的内涵,分析“礼”与“义”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即正反合,解读荀子“礼”思想由主观性向客观性转化的原因,进而说明荀子的“礼义”如何发展儒家传统的“礼”思想,以及“礼义”的客观性对于理解《荀子》中“先王”“君子”等概念的思想价值。  相似文献   

9.
荀子的政治理论既主张"法后王",又坚持"法先王",两者看似矛盾,但实际上却体现了荀子"先王""后王"一以贯之,既坚持前代传统,又与时俱进的辨证道统观。这种辨证道统观是荀子在割断了"天道"对"人道"的神秘制约关系之后,对儒家政治学说以"道统"制约君权做出的一种理论安排。  相似文献   

10.
战国末期思想家荀子一方面继承了孔孟的儒家传统礼治思想,另一方面,在特殊的历史背景下,又充分吸收了法家理论,主张援法入礼,礼法并用,开创了礼法融合的先河。使荀子的礼法教化思想在儒家治国理想由礼治走向法治的过程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这具体体现在荀子隆礼重法的教化思想中。以荀子教化思想形成发展的历史时代为背景,重在说明荀子"隆礼重法"的教化思想在当代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实践中的价值定位。深入发掘荀子礼法教化思想中的价值内涵,对当前我国思想政治教育以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和时代价值。  相似文献   

11.
儒家提倡"礼",在战国特殊的时代背景下,荀子一方面像儒家前贤那样推崇礼义教化,另一方面又深知在人心不古的乱世,"礼"发挥的作用有限,认为"法"是推行礼治时一种必要的协助治国的手段,必须礼的内律、法的外制并行。在礼法二者的关系上,荀子认为法从属于礼,礼占据主导。如何让法辅助礼来治国,荀子在刑不欲滥、法律细化、法律实施等方面做出了精辟的论述,完善了周公以来儒家的法治观念。  相似文献   

12.
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仁学"伦理思想包含着丰富的人生哲理和道德规范,它以"仁爱"为核心,强调"仁""礼"统一的社会伦理模式及"孝悌"原则。对加强新时期家庭美德、职业道德、社会公德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本文研究阐明,如果"礼"是"仁"的形式,"仁"是"礼"的核心,那么,"中庸"就是"仁"与"礼"相统一的方法。"过犹不及"、"和而不同"、"权(适中)"、实用价值等,都是"中庸"之法的运用与实践,其目的是有效地达到"仁"与"礼"的融合,以最终实现"大同"理想和愿景。  相似文献   

14.
儒家内在超越的终极关怀在心性—道德—理想人格这一方向上的成就已经受到广泛的注意 ,其另一走向 ,即礼—政治—理想社会这一方向的源流却很少被注意。从先秦儒家开始 ,孔子对天的信仰向人文化发展的过程具体展现在“仁”与“礼”的双重关怀中 ;孟子和荀子则分别发展了这两个方面的理论。考察从秦汉以来直到近代康有为等人以及现代新儒家在终极关怀理论上的历史变化 ,将有利于我们全面认识儒家高度入世的终极关怀的丰富内容  相似文献   

15.
孔子在"仁"和"礼"的基础上,提出"德主刑辅",主张以"德政"为手段,恢复"礼治"秩序,董仲舒从"天道"出发,以"三纲五常"论为基础,提出"阳德阴刑"的思想,继承并发展了由孔子创立的儒家法学思想。  相似文献   

16.
诸子中,荀子思想具有很鲜明的分的特点。荀子的思维分类方式有着很深的儒家传统影响和现实参照。一是儒家对礼的遵循、维护对荀子有重大影响,二是荀子对现实学术争论的回应,三是荀子对人与人性的理论分析。荀子分的思想力图重整已经混乱的现实世界,为大一统理论的建立做了前期准备。荀子分的思想也是诠释儒家思想的一个重要角度。  相似文献   

17.
礼是荀子承继孔子之道的一个重要方面,但二子对如何推行礼有不同考虑。孔子在治教分离之际以“仁”说礼,将“仁”扩充为礼的精神内核,诉诸人的道德自觉,为恢复传统制度确立内在的道德根据。荀子说礼则强调礼法、君师,试图提供一种弥合治教、重归“治教合一”的方案而使大道遂行。二子说礼所以存在这种差异,在相当程度上是由于他们面临不同的政、教环境,因势而为说。  相似文献   

18.
罪刑相当的刑法思想不仅存在于西方启蒙思想家的理论之中,而且也是中国法律思想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荀子是继墨子之后较为详细地论述该思想的思想家。荀子的罪刑相当思想的完整表达是"刑当罪则威,不当罪则侮"。他从报应主义、目的主义与政治效果三方面论述了罪刑相当思想,认为只有"刑当罪"、尊礼以为道才能实现理想的政治效果——德治。  相似文献   

19.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儒家思想是一种人生态度,一种处世哲学,其"克己复礼"的品质、"仁者爱人"及"以和为贵"的思想对当代高校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工作有所帮助。高校学生工作要结合儒家"五常"——仁、义、礼、智、信,加强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引导学生正确树立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  相似文献   

20.
"仁、义、礼、智、信"是孔子思想体系中的基本范畴。梳理孔子思想的主体内容,发现其可以称得上中国伦理思想史上第一位具有相对完整思想体系的伦理学家。要研究孔子伦理思想的核心内涵,就必须首先着眼于孔子的"仁学"思想,因为其本身就蕴含了强烈的人本意味。"仁学"思想是孔子在继承以"周礼"为核心的旧传统的基础上,将道德规范进行整合后,进而创立的以"仁"为核心的"仁"、"礼"结合的思想结构。孔子的"仁学"思想强调"仁"是朴素的内在情感,"礼"是人文的外在表征。着眼于当下,"仁"、"礼"两者的关系在新的形势下虽已有了新的定位,但两者辩证统一的关系,对开创一个有序和谐的社会伦理模式,是有巨大的规范和协调作用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