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导语:谈情说爱师:讲课之前,我先提一个问题。你们说,人与鸟怎样相处,才是最美好的状态?生:和小鸟做朋友。师:做朋友?很好!那要怎么做,才是和小鸟做朋友,你能说清楚吗?生:与小鸟和睦相处,和小鸟亲近,给它们建造小房子,给它们食物。  相似文献   

2.
一、创设问题情境,提炼问题结构 师:同学们喜欢做游戏吗?做游戏要遵守游戏的规则。看了下面这一段文字,你觉得游戏的规则是什么?  相似文献   

3.
自身承担的角色需要进行怎样的转变 在研究性学习中,很多同学习惯向老师提出以下问题:“老师:你要我怎么做?”“老师:下一步该做什么?”“老师:这节课上什么?”“老师:下节课我们还做这个事情吗?”“老师:这次作业最后上交的期限是什么时候?”“老师:你帮我选一个题目吧!”  相似文献   

4.
一位担任新闻工作多年的人士,想到新闻专业来从教。我问他:“您是做何种工作的?”答:“做新闻工作的:”“您做过新闻学吗?”我又问,却未立即回答。又曾遇到一位教师,他称自己可以指导教学论的研究生。我问:“你搞过教学论吗?”答:“我搞过20多年教学了。”答非所问。于是,我不再问了。从侧面讨论了几个很容易对答的问题:我们学校从事教育的人多少?数以千计吧?从事教育学的人多少?仅仅数以十计了吧?相信能指导研究生的人,会因这些问题而想到另一些问题的答案。  相似文献   

5.
张骏 《科学课》2009,(11):59-59
“叮铃铃……”下课铃响了,我正准备走出教室,班长邹光辉同学拦住了我:“老师,我想问你一个问题?”“什么问题?”他拿出手中的小珠子说:“这个珠子放在水里会越来越大,还会生小珠子,它有生命吗?它叫什么名字?是什么做的?”显然他已经做过这样的实验。  相似文献   

6.
“叮铃铃……”下课铃响了,我正准备走出教室,班长邹光辉同学拦住了我:“老师,我想问你一个问题?”“什么问题?”他拿出手中的小珠子说:“这个珠子放在水里会越来越大,还会生小珠子,它有生命吗?它叫什么名字?是什么做的?”显然他已经做过这样的实验。  相似文献   

7.
案例(人教版小学数学第十一册“认识圆”)教师导入新课后.师:我们现在来讨论两个问题.一是车轮为什么要做成圆的?二是车轴应装在什么位置?好.我们先来思考第一个问题:车轮为什么要做成圆的.为什么不做成其他形状呢?  相似文献   

8.
观课有三个立场:第一是执教者立场;第二是学生立场;第三是第三者立场。下面着重选一个执教者立场来评点这堂课,我就站在郁乐伟老师的角度问这样三个问题:郁老师想做什么?郁老师是怎样做的?郁老师为什么要这样做?  相似文献   

9.
运动起来吧     
《双语学习》2013,(5):12-13
问问你以下问题:这个星期你有没有做任何运动呢?周日?周一?周二?周三?周四?周五或周六?如果你的答案是“没有”的话,没关系。这里有一些有趣的运动,你可以自己做也可以组队一起玩哦。让我们出去享受温暖的阳光并呼吸新鲜的空气吧!  相似文献   

10.
应道水 《江西教育》2006,(10):10-11
在校本教研的理性思考中,要回答三个问题:校本教研是什么?校本教研为什么?校本教研做什么?这三个问题相互联系,共同构成有机整体。  相似文献   

11.
《海外英语》2014,(8):33-33
目标:提高英语听力水平。想一想:你做过的最冒险的事情是什么?你曾身陷险境吗,发生了什么?你做过哪些户外活动?你想尝试做什么户外活动,为什么?你喜欢出门还是宅在家?考试:本文有助于你备考PET和TOEFL等。  相似文献   

12.
《海外英语》2013,(6):17-17,64
目标:提高英语听力水平。 想一想:你昨晚都做了什么?前天晚上呢?你一般晚上都做什么呢?  相似文献   

13.
学校教育工作流程中有大家熟知的工作环节、工作方式、追求目标,我们是否深想过院哪些有用、有效、科学?哪些没用、低效、陈旧?我们的日常工作中,最突出的问题有哪些?最需要变革的有哪些?现在能做的且必须做的事情又有哪些?带着这些问题与思考,我们江苏省淮阴师范学院第二附属小学尝试着这样的做法:  相似文献   

14.
在作这部《长编》之初,有两个问题必须予以考虑,而且必须做出回答:一是1980年代前期公开出版的陶行知年谱已经有3部了,重新再做一部年谱的新价值在哪里?二是依据什么去做,如何做,方能实现或接近所期望的新价值?前者是目标问题,后者是路径问题。  相似文献   

15.
大学生职业规划主要测评内容与量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林 《教育与职业》2005,(36):60-61
职业测评是大学生职业规划中最有用的工具之一,职业测验帮助学生在职业选择、定位上明确三个方面的问题:我是谁?我最想做什么?我能做什么?每一个方面都有相应的测评工具,本文通过对每个问题的回答介绍了主要测评工具。  相似文献   

16.
在《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中的第二节提到这样一个问题:“教师的时间从哪里来?”确实,我们做教师的都知道,每天必须做的几件事就是:备课、上课、布置作业、批改作业、课外辅导、做学生的思想工作,担任班主任工作的还要管理班级。怎样解决时问问题呢?带着这个问题,我从书中了解到主要的是要看教师工作本身的方式和性质。培根说:“合理安排时间,就等于节约时间。”  相似文献   

17.
“你在干什么?”试试看,你会用什么口气说这句话?我曾经经常这样问我的学生,下意识中并不是要了解清楚他或她是在做什么,而是以此责备:“你不该做这样的事情。”所以,我经常会得到这样的答案:“我没有做什么。”所答明显非所问,然而,问题不在于作回答的学生,而是在于问题本身。  相似文献   

18.
《海外英语》2014,(1):28-28,63
目标:提高英语听力水平。 想一想:你会做什么运动来保持健康?你多久去一次公园,通常在那里做什么?你喜欢什么运动,多久做一次? 考试:本文有助于你备考KET和TOEFL等。  相似文献   

19.
李利生 《高中生》2014,(7):60-60
有很多考生问:在高考前一晚该做些什么?进入高考考场前五分钟要做什么?在高考考场上如何让自己快速进入答题状态?有个成语叫"无事生非"。这是说人们一旦闲下来没有事做了,就会胡思乱想。胡思乱想很容易向负面的方向发展,也就是自己将问题扩大化,自己被自己想象出来的问题给吓住。  相似文献   

20.
职场四步走     
第一步:加法 成功女士杨澜曾说过:“在我职业生涯的前十五年,我都是一直在做加法,做了主持人,我就要求导演:是不是我可以自己来写台词?写了台词,就问导演:可不可以我自己做一次编辑?做完编辑,就问主任:可不可以让我做一次制片人?做了制片人,就想:我能不能同时负责几个节目?负责了几个节目后,就想能不能办个频道?人生中一直在做加法……”她之所以成功与她抱有这种职场“加法”是分不开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