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没有人知道,广州公交车爆炸案嫌犯欧长生.为何选择了一条如此极端而残暴的道路;他的亲友们甚至无法相信,这起如此惨烈的恶性公共安全事故的始作俑者竟是他们眼中那个“内向”又“很省心”的山村青年  相似文献   

2.
在记者的印象中,巴丹吉林应是一片荒无人烟的大漠,然而,当我们不久前走进这里时,却惊奇地发现了许多意想不到的事情。创造纪录的沙漠车手带领我们走进巴丹吉林沙漠的向导叫徐守虎,36岁,中等个儿,浓眉大眼,是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右旗额肯呼都格镇巴丹吉林嘎查的牧民。但令我们没有想到的是,这位看上去普普通通的牧民小伙子,竟是“人类首次穿越巴丹吉林沙漠”纪录的创造者。徐守虎6岁时,他爸就将他扶上驼背,带着他在巴丹吉林沙漠里放牧。后来,家里买了车,他学会了驾车,每年搭载旅游者进出巴丹吉林沙漠腹地十多次,因而练就了绝好的沙漠驾车技术…  相似文献   

3.
2002年10月26日,一位普通的地方电台记者李惊涛走进了中央电视台名牌栏目,用近30分钟讲述他当“傻瓜”的特殊经历。一个小电台记者为何能走进影响中外的中央电视台?让我们随记者走近这位“傻瓜记者”。第一次当“傻瓜” 1976年的春天,李惊涛降生在美丽富饶的江汉平原。爸爸给儿子取名惊涛,希望儿子面对成长道路上的惊涛骇浪,搏击人生。  相似文献   

4.
说说“名”     
我刚走进档案馆的查阅室,一个等候在那儿的人就立刻起身,神情唯诺,带着不自然的谄媚笑。我接过介绍信后,他又连接递来支香烟。我头也未抬,用手指了一下墙上禁止吸烟的标志。看完介绍信,我发现他更局促了,想也许是回绝他的香烟时我的态度显得过于冷淡吧。可是谁又能想到,眼前这位对人谦卑有加的老农民,竟是当年的战斗英雄呢!  相似文献   

5.
2007年12月19日,某报A23版头条标题《“普京”昨涨价,每瓶2块钱》,眉题点明“从昨天起,本市多家超市、小卖店,普通燕京啤酒零售价格上涨0.3元至0.5元”。“普京”竟是普通燕京啤酒的简称!与俄罗斯总统的名字一字不差地撞车,起码是对这位国家领导人的不尊重。“外交无小事”,不能如此调侃。  相似文献   

6.
中国的外汇管理制度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受到如此多的关注。人民币升值的争论,国际收支巨大的顺差,备受争议的汇率制度,资本市场的“请进来”和“走出去”,外汇储备史无前例的注资国有商业银行……这些问题无一不是当前中国乃至世界经济生活中的大事。郭树清,正是这些重要经济事件的“操盘者”。从2001年4月担任现在的职务以来,这位年轻的局长一直是一个焦点人物,从他口中说出的每一个关于外汇的政策,无不牵动着海内外亿万人的神经  相似文献   

7.
尽管一代名记者,新华社原社长穆青去世的日子离我们渐行渐远了,但他留下的一篇篇黄钟大吕般的新闻作品至今仍被人们广泛传诵,因他的报道所唱响的一个个“典型”还不时震撼着我们的心灵,正如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范敬宜评价的那样:“(穆青)作为一个新闻工作者,能以自己的作品对国家、民族产生如此巨大的精神力量,在我国新闻史上是罕见的。”①这位被公认为中国新闻界的“旗舰”、实现“三贴近”的典型的职业记者,用他的如椽巨笔记录了一个时代、影响了一个时代。对于穆青的新闻作品在我国所产生的影响、作用和社会功能,人们可以从不同…  相似文献   

8.
近日,同一位同行闲聊写稿的感想,他喜不自胜地告诉我:“这个月不错,光稿费就捞了五百多元,”原来,他两个月前写了一篇法制通讯,先后投了十多家报刊,结果八家报刊先后给他寄来了数目可观的稿费。听了这位朋友的叙谈,我既为他超人的笔力得来的“经济效益”所羡慕,又为他如此新闻工作者的品行而担忧——因为,他不是在真正地为党的事业履行一个新闻工作者的职责,而是为了钱而写稿,正直的灵魂已扭曲,清洁的笔端染上了“铜臭”。  相似文献   

9.
去年冬天见到他,依旧是诙谐、潇洒、活脱脱的杨慎和。文质彬彬,儒雅风度,不说没有人想到他竟是一位在草原上苦斗了四十多年的“牧马人”。他把刚出版的作品集《草原情深》递到我的手中时,却又显得那般郑重、那般深沉。“半辈子的心血汗水都在这里面,有时间读读吧。”我早就听说老杨有这么个心愿,没想到如此快的出来,不禁惊喜万分。细细品完《草原情深》中那230幅照片,心里总有一种说不出的滋味。这是一本全面展示内蒙古大草原风情、风貌,社会生活变迁,经济建设成就的图集,更是老杨大半辈子追求事业所付出血汗的结晶,其中有甘甜,也少不了苦涩……  相似文献   

10.
人民日报编辑部大楼的一个不大的办公室里,他在埋头写作。一页页的稿纸从这里出去,在为数不少的报纸、杂志上变成铅字。作者已有不少的“知名度”了:他叫吴昊。他的文章只是近几年才频见于报刊,于是有人说,在我们的评论、杂文作者中出了一位“新秀”。果如此乎?须知他今年已五十有一了,头发也渐见花白。“昊”字从日从天,似有重见天日之意。其人以此作名,大抵是取意于斯。在他四十五岁那年成为人民日报的编辑、记者之前,这位吴昊竟有在塞外无人知晓的农村小杂货店里卖十六年油盐酱醋的经历。这就是他的过去。  相似文献   

11.
1972年7月初一个炎热的下午。北京。人民大会堂西侧的会客厅。新华社驻波恩分社记者王殊独自坐在客厅里。一天以前,他从波恩赶回北京,此时静坐在沙发上,思绪起伏,期待的目光频频注视着客厅的入口。他在等待着周恩来总理。不久,周总理走进来了,“你就是王殊同志吧”,总理一进门就跟他打招呼。王殊迎上前去,总理带着微笑上下打量着这位衣着朴素的记者,又问:“你在西德穿什么衣服?怎么现在不穿呢?”王殊轻松地笑了:“我一回北京  相似文献   

12.
不久前,某市法院联合召开宣判大会,依法判处了一批严重经济犯罪分子。第二天,该市报纸发消息时,在标题中有以下字样:“两名大受贿犯、贪污犯竟是女性。”我以为:“竟是女性”云云,这种提法是不妥的。“竟是”者,意料之外也。我说,这有什么奇怪的呢?犯罪,自古以来  相似文献   

13.
前十来年,一位出版界的老同志因为“执行反革命修正主义路线”遭到批判,“罪行”之一是:在他主持下出过一本书,书名竟是“为书籍的一生”,作者竟是一位俄国书籍出版家(当时的提法是“书业资本家”)。在林彪、“四人帮”极左路线横行的时候,出版社的主要任务被说成是“育人”(当然是培育能“在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人),而不是出书。于是,宣传一个人毕生为书籍而工作,岂非反动。何况,此人在俄国革  相似文献   

14.
王正明 《新闻前哨》2003,(12):24-25
长篇通讯《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中的一个细节,至今在我脑中萦绕:焦裕禄顶着风雪走进一个低矮的柴门,向一双膝下没有儿女的老人问寒问饥,老人问他是谁?他说:“我是你的儿子。” “我是人民的儿子”这也是本文作者穆青从事新闻工作半个多世纪从心灵深处发出的声音,是我党新闻战线上这位德高望重的老领导与人民群众血肉关系的一个缩影。  相似文献   

15.
编辑同志: 有这样一位通讯员,他抓住他们村一个村民带领全家人从事加工业,致富后不忘乡亲,捐物修建校舍这个典型,及时进行了报道。然后在“三八”妇女节时,他又把这位村民的妻子树成了典型。平时不过当当帮手的妻子,成了开导、劝说落后的丈夫和公婆的“女状元”。“五四”时这位村民的儿子,一个刚从  相似文献   

16.
“知识自夸懂得非常多,智慧自谦什么都不懂。” 某教授很仰慕渊博者的学问,想知道渊博者到底读了哪些书,怎么学识会如此渊博? 教授到了渊博者的家中,发现很多书籍宝藏,禁不住发出赞叹,觉得自己竟是如此的渺小无知。 教授从第一个书柜翻阅到最后一个书柜,觉得实在不可思议,就问渊博者说:“这  相似文献   

17.
追忆汪应祥     
我大概是编辑部应该较早知道而又是最晚知道汪应祥惨遭不幸消息的人。所以,当那天南京军区宣传部的新闻干事江伯友在电话里说要处理汪处长后事,我怒斥他胡说八道,想接班也不能这么咒人呀!谁能相信那么活生生的一个人就突然没有了呢?就在一个多月以前,他还给我打电话,盛情邀我到他的新单位上海警备区作客。噩耗得到证实。他遇到了突如其来的车祸!我就像被抽了筋一样,两条腿软得抬不起来,浑身没有一点力气。人世间竟是如此的险恶无常,人的生命竟是如此不堪一击。应祥老弟,你走得太急、走得太惨了啊!大概是10多年前,我认识了汪应…  相似文献   

18.
执着,属于强者日本松下电器公司总裁松下幸之助,年轻时家庭生活十分贫困,须靠他人养家糊口。有一次,矮小瘦弱的松下到一家电器工厂去谋职。他向一位负责人说明了来意,请求给安排一个不用太好的工作,这位负责人见他衣着肮脏,但又不好直说,就随口编了一个理由:“我们现在不缺工人,你一个月后再来吧。”没想到,一个月后松下如期赴约。没办法,那位负责人又推辞说现在没时间谈,过几天再说吧。隔了几天,松下又来了。如此反复几次,这位负责人干脆说出了真正的理由:“你这么脏乎乎的,我们没法收下你。”过了几天,松下用借钱买来的衣服把自己打扮得整…  相似文献   

19.
不久前,有一个新闻工作者告诉我,一次他去某大公司采访一位总经理,这位老总自认为“蝗虫”又来了,便迟迟不见,让他在会客室等了一个多小时。后来,老总出来了,板着面孔说:“我很忙,你直说吧,要我们给多少钱?!”当时弄得他哭笑不得,连忙解释说:“我是奉命来采访的,绝不要你们一分钱!”这位老总听他这么一说,面孔顿时变了样,态度也热情了,对他说:“对不起,误解您了,我们也是被新闻界一些人搞怕了。”真是“一个老鼠坏了一锅汤”。可见,搞“有偿新闻”严重损坏了我们新闻工作者的整体社会形象,败坏了党的新闻工具在人民群众中的威信。  相似文献   

20.
编者编辑此文时激动不已。有两个“没想到”:一个没想到是本文的作者在江苏省县(市)报经济新闻竞赛中竞有三篇作品获奖,其中有一篇还获得一等奖;另一个没想到是作者竟是一位县报的业余通讯员。作者曾经自谦“完全是门外汉”,其实,她很懂得新闻写作的真谛:“我写报道全写自己切身的事,写自己非常熟悉的人和事,写自己在生活中切身的感受,阐述自己对生活的认识和见解,寄托自己对美好生活的愿望。”这里发表的作者的体会文章值得我们专业新闻工作者认真读一读。借鉴这位通讯员的经验,多写一些来自生活切身感受的经济报道,定会受到读者的欢迎。——编者的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