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3 毫秒
1.
罗蒙 《新疆教育》2013,(10):171-171,170
班主任工作是平凡的、琐碎的,但更是丰富的、快乐的。爱——是班主任工作永恒的主题。在教书育人中不能没有爱,在爱的教育中更不能没有爱的艺术、教育的智慧,只有融入教育智慧的师爱才是学生真正需要的爱。作为农村住宿学校的班主任。我更是深刻的体会到了这点。  相似文献   

2.
道歉的魅力     
谈及班主任工作,人们普遍认为"爱"是关键,认为爱学生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前提,"爱"要贯穿于工作的全过程,"爱"成了班主任工作中永恒的主题。作为一名班主任,我一直践行着"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我始终恪守爱生如友、爱生如子、爱生如己的师爱准则。但我认为,对于班主任而言,爱不是目的,  相似文献   

3.
教师爱学生是顺乎人性,合乎社会发展需要的.说顺乎人性,因为爱是人们身上普遍存在的心理需要,人既想得到别人的爱,又想爱别人,人生下来,如果得不到爱,会产生畸形心理,如性格孤僻,情感冷漠、消沉等等.说合乎社会发展需要,是人类懂得了爱才形成社会,人类倘若没有爱,社会就不能发展,假如在一个社会结构单元内,大多数成员都是冷酷无情无爱,那就会失去内聚力和亲和力,造成社会系统内有序状态减少,混乱现象增加,最终导致社会的解体.为此可以说爱是老师基本的武器.  相似文献   

4.
用爱做教育     
教书育人不能没有爱,爱的教育不能没有艺术和教育的智慧,只有融入教育智慧的师爱才是对学生真正的爱。为了解学生,我经常和他们在一起,课间、中午经常深入班级,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家庭情况以及学生的在校表现等等。在此过程中,我注意到班里一个不爱说话但自尊心很强的男孩。  相似文献   

5.
笔者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从事中学语文教学工作和班主任工作已届二十年,笔者一直认为:教育是爱的事业,爱是教育力量的源泉,是教育成功的基础。正如《爱的教育》的译者夏丏尊先生所言:"教育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能称其为池塘。没有情感,没有爱,也就没有教育。"并且,爱是相互的,只有付出爱,才能赢得爱。你爱教育事业,教育事业也会爱你,你才能获得事业上的乐趣。你爱学生,学生才会爱你,也才会让你在和他们的交往中忘记了外面的世界,忘记生活中的烦恼……  相似文献   

6.
爱是雨露,可以让枯草发芽;爱是阳光,可以让冰山融化;爱是神奇,可以化腐朽为力量。只有爱,才能赢得爱。你爱教育事业,教育事业也会爱你,你才能获得事业上的乐趣。同样,你爱学生,学生也才会爱你,也才会让你和他们的交往中忘记外面的世界,忘记生活的烦恼。这就是"爱的教育"的真谛。  相似文献   

7.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师的天职是给孩子希望,教育是播种希望的事业。以大爱的心胸去关爱学生,改变观念,注重表达方式,升华师德建设,提高教师自身素质,热爱学生,强化职业情感;去爱学生、去爱教育,让教育与爱同行。  相似文献   

8.
有爱才会有奉献。爱与奉献的有机结合,必然是将爱内化为高度的社会责任感,良好的社会公德和健全的人格,外化为关心他人、服务于社会的自觉行为习惯品质。  相似文献   

9.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一个好教师意味着什么?首先意味着他是这样的人:他热爱孩子,感到跟孩子交往是一种乐趣,相信每个孩子都能成为一个好人,善于跟他们交朋友,关心孩子的快乐和悲伤,了解孩子的心灵,时刻都不忘记自己也曾是个孩子。"爱是教育的基础,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学生对每一位老师来说都不难,难的是爱有"问题"的"、特别"的学生。在对待"问  相似文献   

10.
曾令琼 《考试周刊》2010,(41):235-235
教育的基点是爱,有爱才会有真正的教育。从这个角度来理解,教师对学生的爱就是教师对学生真正的教育。教师对学生的真诚是其工作的本质要求,是教育工作成功的重要条件,也是教师本身不断成长的基础。班主任作为学生的直接领导者、管理者和教育者,理所当然地成了“情感教育”的主导者。班主任的情感教育应体现在对学生的关心上、体现在对学生的理解上、体现在对学生的尊重和信任上、只有这样、班主任才能赢得学生的信任.才能使师生之间架起心灵互通的桥梁.  相似文献   

11.
师爱是班主任工作永恒的主题,教书育人不能没有爱,爱的教育不能没有艺术和教育的智慧,只有融入教育智慧的师爱才是学生真正需要的爱。  相似文献   

12.
教育的基点是爱,有爱才会有真正的教育.从这个角度来理解,教师对学生的爱就是教师对学生真正的教育.教师对学生的真诚是其工作的本质要求,是教育工作成功的重要条件,也是教师本身不断成长的基础.斑主任作为学生的直接领导者、管理者和教育者,理所当然地成了"情感教育"的主导者.班主任的情感教育应体现在对学生的关心上、体现在对学生的理解上、体现在对学生的尊重和信任上.只有这样,班主任才能赢得学生的信任,才能使师生之间架起心灵互通的桥梁.  相似文献   

13.
崔海霞 《考试周刊》2012,(40):164-164
老师走进学生的世界,和学生一起感受生活、感受成长、感受收获,教育才有光彩,才有生命力。本文通过老师和学生之间的生动故事,体现了爱的教育,也说明了老师"谁不爱学生,谁就不能教育好学生"。  相似文献   

14.
户学梅 《教师》2014,(13):46-46
爱是教师之魂,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这是真理。教育的前提条件之一是对孩子的爱,这是师德;但仅仅靠爱是远远不够的,英国诗人雪莱说:道德中最大的秘密是爱。我们说,师德最大的秘密是教育爱,而教育爱是需要智慧的。从教二十多年来,我深深地认识到,真心爱学生、让学生真正懂得老师的爱是需要技巧,需要智慧的。上课铃响过,我已经开始讲课。一名学生迟到了,我很生气,脱口而出:"没听到上课铃声吗?  相似文献   

15.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说过:“没有爱便没有教育。”冰心老人也曾经说过:“有了爱便有了一切,有了爱才有教育的先机。”可见,爱在教育中的地位尤为重要。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我深刻体会到:爱是打开学生心灵之锁的金钥匙;爱是学生进步的源泉;爱能使学生扬起自信的风帆;爱能使每个学生的身上闪耀着耀眼的光芒。  相似文献   

16.
爱需要体会,更需要传承。现在的孩子大多都是独生子女,独享着亲人们的爱,认为什么都是应该的。得不到或满足不了自己的愿望就会埋怨父母,甚至于有些孩子会赌气离家出走。问题出在哪里?究其原因,亲人们给予了孩子爱,而没有让孩子体会到爱。如何让孩子感受爱?只有通过教育,才能让孩子感受爱的存在,感受到身边有爱的存在,是多么的美好。  相似文献   

17.
爱是教育的前提,教育不能没有爱。但爱学生不等于会爱学生,对学生的爱如果没有让学生感受到,就难以充分发挥爱的教育作用。可见,教育没有爱不行,教育仅有爱不够,教育还须有爱的艺术。就实践层面而言,爱的艺术是爱的具体化的艺术,教育之爱的艺术是让学生切切实实地感受到爱的艺术。教育的秘诀就是通过对学生具体的尊重、理解、信任、欣赏、激励和宽容等言行和神情,让学生切切实实地感受到爱。  相似文献   

18.
周明 《中国德育》2006,1(9):79-79
班主任是班级之魂,只有用心做,才能为学生营造和谐发展的空间。陶行知先生说过:“真的教育是心心相映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打到心的深处。” 爱心沐浴学生。在学校测评中,学生对一个班主任这样评价:“我们喜欢他,因为他心中有爱。”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心对班主任开展工作十分重要。爱心包括对工作的爱和对学生的爱。对自己的工作有爱才会产生动力,才能在工作中倾注满腔热情,发挥积极性和创造性。对学生有爱,就意味着教师在学生面前始终是一泓具有旺盛生命力的活水,能够滋润学生的心田;具有敏锐的洞察力,能够走进学生的心灵。爱学生,包括尊重学生的个性,促进其自主发展;包容学生的过失,鼓励其改正错误;理解学生的喜怒哀乐,做学生的朋友,与学生“零距离”。  相似文献   

19.
教育需要爱     
教育家夏丏尊先生说得很形象:"教育之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里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没有池塘,没有情感,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学生是师德的核心,是教师忠于人民的教育事业的直接表现。爱学生要求教师从德、智、体、美、劳各个方面关心每一位学生的健康成长。既要尊生、信生,又要严格要求学生。  相似文献   

20.
论爱与教育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无论从形上、生物进化还是个体心理发展的角度看,人都是爱的动物,没有爱也就没有人。爱的本质在于给予,伴随着关心、响应、尊重和了解等构成性要素,有普遍之爱和特殊之爱的区分。在一个爱被流放的时代,尤其要重提教育爱。教育爱超越了普遍之爱和特殊之爱的界线,具有类母爱的性质,实质在于教育者付出自身的生命活力,以期唤醒受教育者的生命活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