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型谈话节目《天下女人》经过全面的准备与策划,于2004年由阳光文化集团和湖南卫视携手推出。它立足于清新、脱俗、睿智的风格,以独特的视角、人性化的选题和极具生活气息的谈话内容,汇聚焦点人物、争议人物、新锐人物、潮流人物、女性问题专家、观众,互动情感、碰撞智慧,揭示现代女性独特的精神世界。分析《天下女人》,能为当前电视谈话类节目在受众定位、节目选题与录制、嘉宾选择及主持人评论技巧等方面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2.
大型谈话节目<天下女人>经过全面的准备与策划,于2004年由阳光文化集团和湖南卫视携手推出.它立足于清新、脱俗、睿智的风格,以独特的视角、人性化的选题和极具生活气息的谈话内容,汇聚焦点人物、争议人物、新锐人物、潮流人物、女性问题专家、观众.互动情感、碰撞智息,揭示现代女性独特的精神世界.分析<天下女人>,能为当前电视谈话类节目在受众定位、节目选题与录制、嘉宾选择及主持人评论技巧等方面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3.
谈话节目本质上就是讲述人物故事,简言之,谈话就是讲故事。故事人人都会讲,而效果却完全不同甚至截然相反,因为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讲述人物故事,尤其是故事的开头。对于电视媒体而言,就是如何用电视的元素、电视的表现手段,把故事尤其是故事的开头讲得既有趣又符合电视的特性。因此,电视谈话的开头成为了我们的研究对象。由于操作性等原因,本文只选取了凤凰卫视的《鲁豫有约》作为主要分析对象。  相似文献   

4.
李云 《河北广播》2009,(5):78-79
人物专访,是以记者同人物的谈话为主取得直接材料并穿插背景材料而成的一种特殊通讯。人物专访可以说是“眼睛的采访”、“耳朵的采访”、“口舌的采访”、“心灵的采访”,这看似简单的“看、听、问、感”大有学问,笔者依据自己肤浅的实践,试就人物专访的采访技巧提出以下看法,供同行探讨。  相似文献   

5.
知识林     
进行采访,就要和被采访者进行认真谈话。谈话,需要一定技巧。这个技巧,和谈话的节奏有关。普遍认为,每破坏一次谈话节奏,都会使谈话对方产生一次反感情绪。据有关资料记载,加拿大的心理学家在受过专门训练的记者帮助下,和自愿者进行了几十次谈话。谈话以三种不同方式进行;①谈话双方不停地交换意见;②记  相似文献   

6.
人的活动是新闻的主体。在录音报道中,新闻人物的谈话,有关当事人的谈话,事实知情者的谈话,常常是表现主题、述说背景、剖析事实的活生生的关键因素。 录音报道中人物的谈话有两种情况,一是即兴的,二是有准备的。在新闻现场记者遇见新闻人物或当事人,多是临场提问、当场录音,谈话多是即兴的。这种情况下要求记者的提问单刀直入,问题要简洁明确,要便于谈话人直接讲出报道所需要的内容。一般说来,在新闻现场采录人物即兴谈话,记者的提问  相似文献   

7.
对于电视谈话节目来说,主持人是决定节目成败的重要因素。不同的电视谈话节目因其类型不同,对主持人的要求也有所不同。如新闻类谈话节目主持人需要客观冷静,用词严谨;综艺娱乐类谈话节目主持人要自然活泼、思维活跃。情感类谈话节目鉴于谈话内容和嘉宾的群体特征,对其节目主持人也有一  相似文献   

8.
提出“情感谈话”的概念,是为了与话题类、人物类谈话节目更好地区分开来。话题类有如《实话实说》、《锵锵三人行》,人物类有如《对话》、《艺术人生》、《鲁豫有约》。当然,话题类、人物类谈话不可避免地会涉及、包含情感元素.但“情感谈话”的诉求更明确、更直接.那就是以情谋篇、以情动人。  相似文献   

9.
顾鲲 《新闻前哨》2010,(7):55-57
"场信息"的强弱是电视谈话节目成功与否的根本所在。所谓"场信息",是指把电视谈话类节目中的主持人、嘉宾、观众畅所欲言的谈话现场和谈话过程看成一个各种信息多向流动、不同思想相互碰撞的"场",通过"场"中人物的相互交流最终形成某种有一定代表性的观点和思想。"场信息"的交流是电视谈话类节目区别于其他类型节目的显著特征,也是其生命力所在。  相似文献   

10.
谈话类节目与其它类节目最大的不同是:参与谈话的人物是作为第一个要素进入观众的视线的。正是在这个人物的基础上,才有节目中将要展现的情感、故事、新闻事实等等,因此,访谈人物应该是吸引观众的第一个要素,也就是说,他应该是节目取悦观众的第一个“卖点”。  相似文献   

11.
随着电视节目形式的改革和发展,谈话类节目也在日益兴起和不断发展,所以对谈话类节目主持人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每每打开电视机,总有各类谈话节目吸引着你的眼球,更受到不同层次观众的欢迎。电视谈话类节目为主持人彰显个性提供了舞台,节目主持人作为节目的主心骨,他的表现决定着节目的成败。因此,谈话类节目主持人只有在实践中不断培养个人表述能力,善于培养倾听能力,具有亲和力、真诚的表达和交流能力,具备良好的心态和谈话技巧,才能在谈话类节目中站稳脚跟,不断创新。  相似文献   

12.
冯君 《新闻世界》2011,(7):66-67
《非常静距离》是一档开放式的人物故事访谈栏目。业内有良好口碑,也是众多名人和明星借助电视宣传和交流的首选节目。本文从场景、音响、谈话技巧、现场互动等四个方面分析《非常静距离》的内容特点和独特表现方式,以期给同类节目的策划以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3.
吴一俏  汤琴 《新闻实践》2001,(10):46-47
谈话节目方兴未艾。北有《实话实说》、《对话》、《中国热点人物》,南有《锵锵三人行》、《有话好说》,风格不同,受众不同,各据一方天地。 说起一个谈话节目的优劣,人们第一时间想到的便是节目选题的好坏。钱江都市频道的《谈话》栏目播出一年多,逐渐赢得受众的原因之一就是“话题视点巧妙,类型各异”。可以看到,《谈  相似文献   

14.
人物专访,是以记者同人物的谈话为主取得直接材料并穿插背景材料而成的一种特殊通讯。人物专访有其鲜明的个性特征,采访者与被采访者面对面的交流增强了解读人物的贴近性,同时也赋予了采访者更广阔的思维空间与写作的灵活性。有人说人物专访是“眼睛的采访”、“耳朵的采访”、“口舌的采访”“心灵的采访”,因为采访要用口舌去问,眼睛去看,耳朵去听,心灵去感受。而这看似简单的“看、听、问、感”却是大有学问,笔者依据自己肤浅的采访经验,试就人物专访的采访技巧提出以下建议,供同行探讨。  相似文献   

15.
姚小云 《青年记者》2012,(20):25-26
《幸福魔方》是东方卫视于2010年1月4日推出的一档电视情感类谈话节目,该节目开启了情感类电视节目的新窗口.①从节目类型上看,《幸福魔方》并非一种全新的艺术样式,但是对电视谈话类节目有着很好的继承与创造性发挥,是一个具备很强的叙事技巧的栏目.下面笔者从叙事学角度,以《幸福魔方》为例,分析电视情感类谈话节目在叙事结构、叙事人物、叙事策略等方面的创新.  相似文献   

16.
[编者按]本刊今年第2期曾以《电视是让人说话的》为题,进行了首次以谈话类节目为主题的个案研究。不想发刊几日后,便几乎同时收到来自北国和南江的三位电视节目主持人的来稿,且碰巧的是三篇来稿都是谈关于谈话类节目主持人问题。来稿虽视角不同,但都谈出了此类节目主持中的一些根本性问题。亚妮是从不同机制、不同节目形态谈主持人特征,赵建国从说服学角度阐述谈话技巧,王梅是从传播特点出发寻找主持支点。我们将三篇合成一个专题研究发表,以求谈话类节目研究的深入与扩展。我们期望能继续得到大家的关注。电视访谈类节目是否可以…  相似文献   

17.
朱芹 《新闻传播》2009,(12):47-47
谈话类节目是以主持人为基础。主持人与嘉宾的谈话为核心,受众参与的一种节目形式,它广泛关注社会热点.以其灵活的形式、独特的视角,以对社会问题深刻的剖析而成为受众最喜爱的节目形式之一。由于谈话节目中主持人的引导、控制作用,确定了主持人在谈话节目中的核心地位.因此有人说.谈话节目是真正意义上的主持人节目。谈话类节目是由互动交谈构成的,主持人只有掌握一定的沟通技巧,才能更好地和嘉宾、受众交流,使节目更生动更丰满.达到节目的既定目标。那么谈话类节目主持人应掌握哪些沟通技巧呢?  相似文献   

18.
电视谈话节目是一种借助人际传播来实现大众传播的谈话模式,是在现场传播三方——主持人、嘉宾、现场观众交流中形成的一种节目形式。节目中人物之间的交流是整档节目的主心骨,人物之间的关系更是决定了谈话节目思想碰撞的效果。本文结合中美一些优秀的电视谈话节目,通过对比性分析来探讨电视谈话节目中的人物关系。  相似文献   

19.
赵倬 《中国传媒科技》2012,(24):243-244
所谓人物访谈,其实就是比较有深度的专题性报道形式,当前,我国的电视节目形式越来越多,而人物报道已经在电视节目中占有一定的地位,这类节目对于记者的要求比较高,在传播意向、报道内容、专访形式、采访方式、问题设计、提问技巧、表现元素调动等方面都应该是记者进行统一考虑的内容。  相似文献   

20.
赵子为 《记者摇篮》2009,(7):114-114
谈话类节目是目前各电视台的主要节目形式之一。同样是谈话,同样一个话题,其时间、环境、氛围、人物的不同,传播的同一个信息往往也会产生差异。这里主要是指嘉宾状态方面正常与否对节目质量的影响。因此,对这个问题的思考和探索将有助于节目编导和主持人对嘉宾状态的把握和节目质量的控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