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叶军民 《东南传播》2015,(2):145-147
直播是广播新闻一种普遍的播报方式,而连线报道则是广播新闻直播中大量运用的报道形式,连线报道对提高新闻时效性、真实性、互动性和服务性等方面有显著作用。本文从连线报道的选题、找准连线报道时空点、连线报道说什么、连线报道怎么说四个方面探讨记者如何做好广播新闻直播中的连线报道。  相似文献   

2.
我国的广播新闻已经从有声报纸、录音报道时代,进入连线报道时代。连线报道以其鲜明的广播特色、快捷的传播速度、互动的交流形式,令新闻广播在新一轮新闻角逐中占尽先机。但是,连线报道的栏目化对新闻时效和现场感的消解、新闻考评和新闻奖评选对连线报道的排斥、未经训练的报道者语言表现力的短板,是制约连线报道发展的三大问题,亟需克服。  相似文献   

3.
连线作为一种快速、鲜活的报道形式,越来越多地被广播甚至电视广泛应用。特别是2008年,在对一连串突发性事件和重大活动的报道中,连线发挥出独特魅力。记者在连线中的独家资讯和表述的独特风格,正成为广播竞争优势的重要元素。连线的特点1.进行时。如果说传统的录音新闻是过去完成时,那么连线报道就是现在进行时。广播、电视必须在第一时间把  相似文献   

4.
连线报道以声音为载体、电话为媒介,由广播记者在新闻现场对新闻进行直接报道,具有很大的时间优势,并且现场感强烈,是广播少数几类可以与其它媒体展开竞争的节目。本文结合近些年来的广播连线报道实例,对如何做好广播新闻连线报道进行了分析,认为做好广播新闻连线报道要做到三个方面:增强记者素质,提升临场发挥能力;突出时间性,抢占新闻制高点;与其他新闻节目形式密切配合。  相似文献   

5.
宋梓祯 《新闻传播》2015,(3):109+111
信息传播技术的快速发展,为广播新闻采编带来了更为快捷的传播辅助,广播新闻连线也因此出现了新的变革机会。从传统型媒体有限的拓展到当前播客、博客、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广播新闻连线采编过程中的传播渠道可以突破时空的约束,在完成新闻事件和新闻报道同步传输的基础上,辅助新闻现场中的广播记者完成即时新闻报道目标。本文围绕广播新闻连线报道中,记者、编辑、主持人三方在连线报道中各自角色、相互的影响、作用及其应用展开论述,以期找到广播新闻采编作品质量提升的方式及方法。  相似文献   

6.
连线报道亦叫电话连线采访报道,目前已经频频出现在广播、电视媒体中,它以声音为主要传播载体,通过记者在新闻发生现场的口述把新闻信息通过电话直接传输到直播间播报出去。连线报道体现了广播的快捷优势,如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中午时段的新闻直播节目“第一报告”就是大量运用连线报道的一个典型栏目,  相似文献   

7.
刘文庆 《中国广播》2012,(6):41-42,79
上世纪80年代,随着录音机的普及,录音报道逐渐成为广播报道的主流。本世纪初,连线报道一出现,便迅速推广。本文对连线报道兴起的前提、内外部原因进行了阐述,并分析了连线报道发展中的瓶颈,倡导广大广播人积极探索,推动连线报道走向规范,走向成熟。  相似文献   

8.
聊俊国 《东南传播》2011,(9):143-144
以龙岩人民广播电台大型直播特别节目《抗灾救灾,我们和你在一起》为例,分析广播连线在灾难性事件报道中得以广泛运用的原因,从“快、量、质”三个点上阐述广播连线在灾难性事件报道中的具体运用。  相似文献   

9.
连线报道亦叫电话连线采访报道,目前已经频频出现在广播、电视媒体中,它体现了声像传播快捷的优势.  相似文献   

10.
广播新闻现场连线报道是人们对于新闻时效性的不懈追求以及利用先进的技术而出现的。自问世以来,广播新闻现场连线报道凭借自身优势,受到了受众的喜爱。但是,在广播新闻现场连线报道的发展和实际运用过程中,却出现了许多的问题,阻碍了广播新闻现场连线报道的进步。笔者对广播新闻现场连线报道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结合实际案例,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1.
成立 《中国广播》2011,(8):69-70
随着人们对新闻时效性诉求的不断提高以及现代通讯工具的发展,现场连线报道在广播报道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广播现场连线报道以其形式新颖、表现力丰富、鲜活生动等特点,极大地发挥了广播的优势。熟练掌握连线报道的基本技能,是参与直播连线的记者、主持人等新闻工作者必备的职业素质。  相似文献   

12.
当前,现场连线报道在广播新闻中所占比重越来越大,连线报道已成为广播参与媒体竞争的利器。广播记者必须熟练掌握现场连线报道这项基本技能。而做好连线报道,除要具备扎实的采访、写作、口语表达等基本能力外,灵活的现场调控和恰当的信息取舍不可或缺。驾驭全局,随机应变,牢牢把握报道节奏完整的现场连线报道包括记者口述、采访对象讲话、实况音响等诸多环节。对报道者来说,最理想的情况是各个环节准确无误,一气呵成。但新闻现场纷繁复  相似文献   

13.
张晓平 《东南传播》2011,(1):137-139
广播走向直播时代,连线以即时、同步和便捷的报道形式成为其他媒体无法相比的独特优势.但目前的广播连线报道在实践中也存在着诸多误区.走出误区,连线报道才能真正成为广播媒体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元素.  相似文献   

14.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指出,要"不断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努力打造一支政治过硬、本领高强、求实创新、能打胜仗的宣传思想工作队伍"。这集中反映了习近平总书记与党中央在新形势下对宣传思想战线队伍提出的高标准和严要求[1]。 本文通过探讨广播连线报道的特点及如何才能做好广播连线报道的角度,阐述广播新闻者要不断学习贯彻习总书记增强"四力"的要求,才能真正做好广播连线报道,发挥出连线报道作为广播媒体新闻报道的最大优势与特有魅力。  相似文献   

15.
赵蕾 《新闻爱好者》2012,(13):59-60
连线报道,亦称电话连线采访报道,是以声音为载体,以电话为媒介,由记者在新闻现场以口述或与新闻主播对话的形式,把新闻信息播报出去。连线报道能够快速呈现新闻事件,生动描述现场氛围,具有极强的现场感。当前,连线报道成为广播新闻的重要表现样式之一。河南电台新闻广播2010年改版以来,开设"豫广新闻"栏目,每逢整点播报,每档节目10分钟,设置两条以上记者连线报道,以新闻主播和记者对话的形式播报新闻,增强了广播新闻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同时,广播连线报道改变了新闻播出的节奏,避免了长时间播音带给听众的沉闷感。然而,随着连线报道的大量播出,报道质量问题日渐显现,这些问题集中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记者不能提供有效信息,或者是没有捕捉到更多有  相似文献   

16.
在当前各种媒体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现场连线报道可以说是最能体现广播特点、发挥广播优势、提升广播节目质量、弥补广播弱点的"法宝"之一。本文结合厦广新闻广播等国内外广播电台的报道实例,对广播现场连线报道的特色与作用作了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17.
中国广播正由录音报道时代进入连线报道时代。在广播新闻报道上呈现新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争分夺秒的时效意识、贴近听众的传播优势、团队合作的制作过程、难得完美的传播效果。了解了这些特点,广播人才可以有针对性应对,适应广播连线报道时代的需要。  相似文献   

18.
张艳楠 《记者摇篮》2012,(10):24-25
近年来,随着媒体间竞争的激烈,广播媒体发挥自身灵活、快捷的优势,积极采用新闻现场连线报道这一形式,为广播新闻注入了新的活力。所谓广播连线报道,是指在广播新闻直播节目中,记者在新闻事件的现场,通过手机等通信工具,与直播间里的主持人进行交流,报道新闻事实、描述新闻现场或对新闻事件进行即兴评述的一种报道形式。在媒体多元化的今天,广播新闻连线报道发挥了独特的优势。一、广播新闻连线凸显新闻的时效性,从真正意义上实现了新闻的第一时间、第一现场、第一声音新闻的最大魅力就在于它的"新"。在如今这个信息化时代,传统的广播媒体受到了强烈冲击。  相似文献   

19.
广播传输技术与现代通讯技术的合理对接,创造了连线报道这一新的节目形态。连线报道进一步强化了广播媒体快捷性的传播优势,将广播新闻的时效性推向了极致.为广播媒体所普遍采用。目前.以连线报道的方式传递新闻信息.在广播节目中比较常见。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直播中国》中.连线报道就是其不可或缺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20.
王健 《中国广播》2009,(6):50-52
新闻连线报道,作为广播低成本运作的代表手段,突出了广播“快速”的优势。然而连线报道也有缺乏现场录音、内容易枯燥等缺点。本文从听众的感受出发,给广播新闻记者提出了几点建议,通过对事件和新闻事实的把握、对语言风格和面貌的改善,增进连线报道的表现力和可听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