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高校环境教育促进和谐与可持续发展社会构建的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文章从理论深入与实践探讨两方面,结合当代大学生环境意识现状,就高校环境教育在构建和谐与可持续发展社会中的重要地位与现实意义进行论述与思考。当前我国的高校环境教育应定位于培养及造就具有和谐存在价值观与可持续发展观全新视野的创新性人才。高校环境教育应当与德育和思想政治工作有机结合,并将环境教育渗透到高校的日常教学环节,强化环境知识与技能的普及;努力开辟公益性的环境实践第二课堂,引导学生成为“绿色人才”;实现传统型办学向“绿色大学”的办学目标转变,并成为将环境教育理论、第二课堂实践及学生行为过程柔性转化的平台。  相似文献   

2.
在国际上,绿色职业教育理念逐渐成熟并走入实践。绿色职业教育与绿色教育、环境教育以及可持续发展教育在内涵上存在区别,不能混用。在我国,绿色职业教育实践进展十分缓慢,这主要是因为职业教育各方对绿色职业教育的认识不到位,普遍对其内涵及外延理解不清晰;绿色职业教育是随着近年绿色经济发展逐步被重视的,不受重视的传统使其缺乏发展基础;相关研究成果匮乏,也难以对其实践形成较强的推动力。为使我国绿色职业教育克服这些阻力取得突破性进展,应持续引入国际最新绿色职业教育研究成果,促进国内对绿色职业教育的认知;在对职业教育工作者的培养培训中加入绿色职业教育内容,强化他们开展绿色职业教育的意识和能力;在各类职业教育评估中加入绿色指标,以评促改,全方位推动绿色职业教育实践。  相似文献   

3.
高校绿色教育的现状与实施策略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进入21世纪以来,环境与可持续发展越来越成为人类密切关注的问题,同时,也成为中国高校研究的重点领域之一。建设绿色大学,实施绿色教育,成为高校持续发展的必经之路。绿色教育在中国高校发展不过十余年,目前高校绿色教育中还存在一些急需解决的问题。绿色教育是从绿色理念到绿色实践的必要环节,鉴于绿色教育的重要性,对于绿色教育提出实施策略。中国高校只有长期坚持并探索绿色教育的发展规律,不断总结经验理论,教育才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可持续发展教育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国际可持续发展教育是在可持续发展运动中成长起来的。我国的可持续发展教育是从环境教育中逐步演化而来的。从总体上看,中国可持续发展教育实践与理论研究处于起步发展阶段,存在若干薄弱环节。中国特色的可持续发展教育的基本理论包括主体教育理论、可持续发展教育理论。推进中国特色的可持续发展教育的主要途径有:广泛宣传可持续发展的知识,开展教育教学模式的创新,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师培训,关注公民环境教育和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5.
通常意义上的绿色教育即指环境教育,意在通过教育促进环境保护.但它经常需要借助环境来进行,而不是单纯依靠教师或专门的课程来进行.然而即便这种作为工具的环境也只是“环境教育的体系”或“环境教育的微观环境”,与作为保护的对象的外部大环境并不一致.“可持续发展教育”将环境问题与广泛的社会发展问题对接,但现实的教育依然只是一种与真实的社会与自然环境相脱离的实践.我们在脱离环境的条件下进行教育的替代办法,就是人为地建构一个学校教育的理性环境,个人的可持续发展在此依然缺位;事实上要改变我们的环境,必须首先改变我们自己.或者更确切地说,要保护好环境,必须首先保护好我们自己.因此,有必要重提一个国际性的、教育学意义上的、更为宽泛的环境概念,善待环境中的各种制度的、关系的、文化的、亚群体的和个人的资源,将教育真正建立在环境影响的基础之上,并致力于一个能平抑我们理性冲动的社会生态系统的建设.  相似文献   

6.
学前教育信息化是当前我国学前教育发展的新趋势之一。20世纪90年代末我国初次提出"教育信息化"概念,随后研究者又将教育信息化聚焦于学前教育领域。文章对学前教育信息化的概念界定、理论探讨、具体实践操作等方面的研究进行了论述,并对学前教育信息化研究发展进一步展望:定位与内涵研究不断深化、学前教育教学实践研究比重加大、生态系统研究延伸发展及科学评价研究发展对我国学前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是有重要意义的。  相似文献   

7.
环境教育是新世纪全球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取向,它涉及整个教育过程的变革,绿色学校的创建是环境教育有效实施的重要保障.澄清环境教育概念的误区,理解环境教育的性质和目标,是实现全球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8.
加强民族志方法论的运用,是我国教育政策研究进一步深化的基本路径之一.近年来,随着西方政策科学理论不断发展,以及在多学科视域融合的影响下,我国教育政策研究在方法论上也呈现多种视角.本文主要分析了国外将民族志方法论运用于教育政策研究的新近成果,明确指出借鉴此研究路径,其突出贡献在于:关注实然教育过程,这是教育政策研究的基础;关注微观层面的目标群体利益,符合我国“关注民生,以人为本”的执政背景和理念;走向实践,基于扎实的田野工作构建本土化理论  相似文献   

9.
随着现代经济的发展,环境危机日益突出,化学污染问题已经成为世界各国人民的普遍关注的问题。而化学污染是造成环境污染的重要因素,因此解决化学污染问题更是迫在眉睫。本文主要介绍了绿色化学、绿色化学的重要意义及如何将绿色化学融入到高等职业教育的教育教学过程中,从而人类社会的健康发展及生态环境的保护提供保障。在高等职业教育实践中渗透绿色化学知识具有重大意义,本文详尽论述了绿色化学的概念和意识,阐述了化学手段与食品安全的辩证关系,从而使我们对食品中的化学品有了一定的正确认识。  相似文献   

10.
绿色教育是在可持续发展理论与实践中应运而生的一种教育理念。本文着重对师范院校创建"绿色高校"的过程中,学校后勤加强对师生进行绿色教育和服务,把绿色服务工作人性化、人文化、科技化,使广大师生从关心环境、为了环境,到把绿色理念内化为自觉的具体的环保实践活动,以推进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1.
Academic development is one means of reorientating education within higher education (HE) to include sustainability principles. This paper identifies the requirements of academic development programmes that will provide educators with the skills to engage students in the ideas of sustainability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 order to determine what an ideal academic development programme for sustainability education might look like, a theoretical framework for sustainable education and academic development (SEAD framework) was constructed. This was based on an analysis of the literature in the areas of sustainability education, academic development and organisational change in HE. The aim of this paper was to present and analyse the theoretical SEAD framework against three international academic development programmes in sustainability education for HE, which utilised different approaches and delivery modes. From this analysis, it is possible to determine the elements of academic development that would most likely result in a change in educational development and delivery.  相似文献   

12.
田青 《教育学报》2004,(8):7-11
作为人类赖以生存与发展的基础 ,地球环境长期没能受到人类应有的尊重与爱护 ,导致当前人类面临的环境危机。而危机的解决 ,需要人类对现行生产与生活方式全面地反思并进行根本性地改变。教育作为转变思想的工具 ,其作用无可替代。环境教育被看好能承担这样的任务促进这种转变 ,但 30年来的环境教育却被认为是场失败的革新。是现代教育助长了当今的环境问题 ,成为不可持续发展的“贡献者”。在我们目前的状况下 ,可持续发展教育可能是回到那些内在自由、进步的价值观的惟一途径 ,这些价值观曾经是我们教育系统的基础。可持续发展教育是将要改变的教育模式的关键 ,这种教育模式和社会经济组织变化与可持续发展暗含的思想是相和谐的。主流教育观点认为 ,可持续发展教育深深地根植于环境教育之中。目前可持续发展教育的理论和实践都还未完善 ,尚处在探索阶段。在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 ,环境教育正在和当前的整体教育改革结合起来 ,推动我国教育的生态化或绿色化 ,使教育成为促进和支持我国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力量  相似文献   

13.
While understanding green energy development and what drives it are important, there is increasing consensus that sustainability transitions concerning usage need to be viewed in terms of the place specific contexts, including education, that critically mold them. In order to support sustainability transitions, information and knowledge building are not enough; knowledge must be turned into action. This research examines the potential efficacy of Korea’s efforts in this regard via an analysis of K3–K12 geography education curriculum and texts vis-à-vis green energy content. There is scant disconnect between the curriculum and the texts analyzed, and, aside from the small shortcomings unearthed, analyses suggest that Korea is cogent of the ability of geography education and education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to turn knowledge into action, thereby empowering civil society to drive its green energy transitions going forward.  相似文献   

14.
21世纪以来,追求高质量学前教育已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国际社会均将高质量学前教育视为构筑国家财富的重要标志之一。在我国,《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也明确提出了“普及有质量的学前教育”这一发展目标。融合“客观主义”和“相对主义”的质量内涵,本文阐析了我国学前教育质量的三重价值诉求及五维核心要素,提出了政府、机构、家庭对话联动,课程和师资、制度和监测等要素系统建设的质量框架体系;从学前教育质量的可负担、公平均衡和持续活力三方面梳理了我国“有质量”学前教育发展的现实困境;并从儿童发展目标重构、课程和师资提升、公共服务体系完善三方面为未来的实现进路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5.
"一带一路"建设背景下,职业教育国际化发展是中国职业教育"走出去"战略的重要路径。国际理解教育,作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推行70年的一种全球教育理念和行动计划,与教育国际化存在内在联系,从而也成为职业教育国际化发展的必然选择。它将有力推动中国职业教育国际化发展的进程。课程化发展则将是职业教育国际化和国际理解教育深度融合的一座桥梁。国际理解教育的主题和内容框架可构建为五大维度(全球化、和平、人权、文化多样性、可持续性)及其十七个分主题。它是国际理解教育课程化的理论基础。国际理解教育课程开发或基于国际理解教育的职业教育课程开发,有待更多学者的研究和实践。  相似文献   

16.
职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植根于绿色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对绿色技能需求的不断增加。我国实施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战略,是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必然趋势、是实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应有之义、是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的关键道路。近年来,许多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在积极推进可持续发展职业教育。其中,德国的可持续发展职业教育体系由现状调查、职业的可持续发展潜能开发、企业和学校建立可持续学习场所、可持续能力要求与课程和教学的实施五个行动领域构成;美国的可持续发展职业教育则包括绿色学历证书教育、绿色职业资格证书培训、绿色执照培训与绿色学徒培训。德国和美国的经验为我国实施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战略提供了理论与行动的价值参考。  相似文献   

17.
变革是国际教育援助的本质属性,30年来国际教育援助在我国基础教育发展和变革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近10年,国际教育援助在变革的内容、路径、重点、机制和方法方面呈现出新的特征。以2000年来我国西部国际教育援助项目为佐证,对这一时期的援助实践进行了梳理和反思,认为"关注质量、变革重心下沉学校层面、以学校制度变革为中心、系统干预"是国际基础教育发展和变革的趋势,援助项目的经验对我国当下的基础教育变革有着较强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Abstract

Research suggests that innovative and engaging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is instrumental in supporting teachers in developing their competence and confidence in teaching sustainability. An international initiative was developed to explore whether a competencies-oriented Education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ESD)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model was transferable across three different international contexts (Ireland, Germany and Mexico). This paper reports on the adaptation of this model within the Irish context, through the development of an innovative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programme for primary teachers. Through a mixed-methods approach which gathered data via pre- and post-programme surveys, teachers’ reflective journals and post-programme group interviews, the paper explores Irish primary school teachers’ experiences of, and attitudes towards, teaching sustainability through science education after participation in a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programme. The findings suggest that this programme, structured around the existing evidence for effective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in science education and ESD, positively influences teachers’ self-efficacy, supports teachers’ critical engagement with sustainability competencies and promotes the development of transformative pedagogies for sustainability through Inquiry-Based Science Education.  相似文献   

19.
建立我国农业支持保护体系,应加强农业绿箱政策,将黄箱政策转化为绿箱政策,试用蓝箱补贴政策等。同时国家要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和生态工程建设,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完善对农民和农业生产补贴体系,增强农业国际竞争力;建立农业生产风险防范与保险机制,有效化解农业生产的自然和市场风险;放宽贸易管制,促进农产品出口;完善农业政策法规体系,实现对农业支持保护的制度化和法制化,为保证农民收入增长,促进农村发展提供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20.
留学生教育结构主要包括学历、专业学科、生源地域、学院及经费等要素。留学生教育结构构成了留学生教育的核心体系,直接决定了留学生教育的强弱优劣。中美两国在留学生教育结构方面存在很大差异,我国应着力优化结构,以求来华留学生教育的全面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