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原"为"源"的古字,本义就是"源泉"。学生阅读的根基为对文本的理解。阅读教学的原点从学生起,终点还是学生。"原阅读"教学的着力点在学生,关键点在自主习得。"原阅读"的实施,充分调动了学生阅读积极性,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在学生认知体系中,建立了新的自主阅读意识。这种新的认知结构,给予学生足够的探究时空,激发和爱护学生的阅读热情,为终身阅读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
新课标对学生现代文的阅读要求是"学生要在宽松和谐的气氛中自主探究"。我认为要完成好这一任务,关键是要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和意识,帮助学生构建阅读知识体系。  相似文献   

3.
在整本书阅读活动中,有效的评价策略能激发学生深度阅读的动机。阅读评价的主体不局限于教师,构建由学校、教师、学生共同参与的"三位一体"的阅读评价体系,能推动整本书阅读走向深处。  相似文献   

4.
群文阅读有利于学生掌握结构化的知识体系,培养严密的思维逻辑。以统编语文二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狐狸"主题为例,可以从"甄选阅读素材""丰富阅读方式""创新阅读任务"三个方面着手,探索同主题群文阅读的教学策略,提升学生的阅读素养。  相似文献   

5.
"整本书阅读"是一种阅读方式,近年来开始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被广泛使用,对初中语文教学产生了积极的促进作用."整本书阅读"教学模式的出现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改革措施,改变了以往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片面化的现象,是对阅读教学误区的矫正和弥补.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语文教师所注重的是对单篇阅读内容的理解,通过对单篇阅读的理解来培养中学生的情感体系,完善学生的阅读思维体系,让学生掌握更高效的阅读方法.  相似文献   

6.
阅读能培养儿童的语言、思维等方面的能力。高年级学生的阅读能力处在较高的水平上。因此,教师要抓好高年级的阅读,提高学生的阅读素养。在课堂教学中,可尝试进行"三读""三类""四本"的阅读体系构建,让学生掌握阅读的方法,养成阅读的习惯。  相似文献   

7.
拓展性阅读是建立"开放而充满活力的语文课程体系",让语文教学走出"高耗低效",实现"减负增效"的有效途径。拓展性阅读,通过师生围绕某一阅读主题,搜寻收集与阅读主题相关的材料,重构文本学习内容,引导学生与文本进行自主对话,从而提高阅读教学的效率。它通过把师生的课内外阅读有机结合,较为有效地开发了课程资源,活用教材,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授予了学生阅读方法,培养了学生的阅读能力,拓宽了阅读视野,学生的语文素养由此丰厚。  相似文献   

8.
在大力倡导阅读的今天,教师要积极营造读书氛围,培养读书兴趣,指导阅读方法,构建大阅读体系,精心打造多彩读书活动,使得孩子们天天与好书相伴,天天浸润于书香中。语文主题学习,是以"大阅读"为基本目标,通过课堂教学扩大学生的阅读量,增强学生感悟和体验,让教师乐教、学生乐学的教学方式。在主题教学中,老师加强阅读指导,教给学生读书方法,学生"以例悟法"进行群文阅读、整本书阅读。  相似文献   

9.
"亲子阅读"是统编教材设置的一个栏目,其目的是扩大学生的阅读量,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调动学生阅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教学中,教师应对亲子阅读进行指导,让家长通过故事助读法、音乐游戏法、延伸想象法、角色扮演法来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提升亲子阅读的品质,构建完善的语文能力认知体系。  相似文献   

10.
如何实现从教师教读"这一篇"文章到学生自读"这一类"文章的阅读教学跃升,让统编本初中语文"三位一体"阅读体系真正落地生根?文章以教师教读《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一篇"课文为例,基于统编本初中语文教材"双线组元"的编排体例和"三位一体"阅读体系框架,来寻绎学生自读《朝花夕拾》"这一类"散文作品的方法,让学生的"1+X"群文阅读能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  相似文献   

11.
《考试周刊》2020,(64):51-52
良好的阅读习惯和阅读能力可以为语文课堂的学习打下牢固的基础,而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文阅读习惯、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则是初中语文教师需要重点研究的内容和关注的教学方向。文章通过"课前充分准备""课中开展活动""课后巩固复习"以及"优化评价体系"四个方面展开讨论。  相似文献   

12.
孙瑞霞 《现代教育》2011,(Z1):83-83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教材只是"半亩方塘",浩淼的阅读世界可算是"天光云影"。既有荷红叶翠,又有白云蓝天,学生怎会不流连忘返,乐不思归呢?要使语文教学臻于此境,必得开启阅读世界的门户,构建学生自主阅读的体系。  相似文献   

13.
李素芳 《新教师》2021,(1):68-69
统编教材习作单元是一个全新的单元,体现了阅读与表达并重的理念,它改变了多年来小学语文教学重阅读轻习作的状况,不仅重视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同时还关注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形成,让阅读与习作并驾齐驱.习作单元建构了一个系统有序、内容丰富的教学体系,总共安排了"精读课文" "交流平台" "初试身手" "习作例文" "习作"五...  相似文献   

14.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作为语文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具有重要的作用。近来年,随着教育体系的不断发展与完善,"1+X"课程体系逐渐成为培养小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课程体系,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激发阅读兴趣,提高阅读速度和分析能力,拓展学生的语文知识阅历,结合学生实际情况不断创新和优化教学方式,改善传统阅读教学中的不足,有效培养学生语文阅读能力。  相似文献   

15.
最近几年"群文阅读"在各地语文课堂逐渐兴起,它是一种有生命力的教学形态,目的是实现学生阅读力的提高。笔者从"寻找文章关联点,确立议题""遵循统编教材的编排体系选择,呈现文本""巧设问题,对比分析,推动学生思维发展""以学生为中心设计教学,提高学生群文阅读的兴趣"四个方面论述将"群文阅读"引入农村语文课堂教学,改革语文阅读教学课堂模式,全面提升农村小学阅读教学水平的具体策略。  相似文献   

16.
"亲生共读"是新课程改革之后出现的崭新提法,要求教师与学生一起展开阅读活动,并在共同学习中达成认知共识,探寻师生间的"共同言语密码",构建崭新的师生关系。学生通过互助共读,探索阅读认知共识;通过交互推敲,提升阅读认知品质;通过互动训练,构建阅读认知体系。  相似文献   

17.
正初中英语任务型阅读教学,就是通过教师的有效组织与引导让学生在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的过程中培养"听、说、读、写"的能力,并同时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任务型阅读教学可改变传统的教师"一言堂"模式,通过任务促使学生更积极地参与阅读过程,理解阅读材料,分析阅读中产生的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策略,并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一、确立阅读目标,开展任务型阅读教学开展任务型阅读教学,首先应该让学生在理解阅读材料的  相似文献   

18.
数学阅读是学生理解题意、解决数学问题的重要"武器".阅读能力的高低也影响着学生数学素养的提高和终身学习水平的发展,因此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是当前小学数学教学体系中的重要环节.教师应转变观念,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对学生加强阅读指导、有效渗透阅读技巧,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  相似文献   

19.
《考试周刊》2019,(97):39-40
随着教育体系的不断改革与深化,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名著导读也被纳入课堂教学内容当中,旨在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名著阅读兴趣,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从而越读"悦"读,"悦"读越爱,使其养成良好阅读习惯,进而促进学生终身阅读意识的培养。对此,笔者结合自身教学实践经验,提出了以下几点初中语文名著导读的教学策略,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阅读"非连续性文本"对于历练学生从众多信息中辨别适切资源、提升学生对于信息的整合与处理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基于此,推进"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构建出非连续性文本的教学体系,对于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提升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